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缩泉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缩泉丸的质量标准体系。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乌药、益智仁、山药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乌药所含乌药醚内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乌药醚内酯在2.8~28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08%,RSD%为1.50%(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药中乌药醚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建立乌药的质量标准 ,为乌药质量标准化提供研究的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C18柱 ,流动相为乙腈 水 (56∶44 ) ,检测波长 235nm。结果 :乌药醚内酯线性范围为 0.0642~0.577 4μg ,r=0.9999,平均回收率 98.4%,RSD 1.7%(n=9)。结论 :以乌药醚内酯为定量指标 ,市售商品中乌药醚内酯含量为0.028%~0.123%,自采样品中乌药醚内酯含量为 0.056%~0.222%。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来源)乌药饮片的质量研究,以期找到影响乌药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乌药饮片的质量检测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方法通过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乌药饮片进行质量研究。结果10批不同产地(来源)乌药鉴别结果未出现显著差异,且都不含乌药醚内酯。结论产地不同对乌药饮片质量影响不明显,不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妇炎消胶囊(大黄、乌药、牡丹皮等)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胶囊中的大黄、乌药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牡丹皮的芍药苷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明显,含量测定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7.19%,RSD=1.05%。结论: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双黄利尿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金银花、黄芩、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能检出金银花、黄芩、黄芪;高效液相色谱中,黄芩苷在0.264~2.6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19%(n=5),RSD:1.09%.结论:本课题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抗宫炎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英  王路华  付丽萍  黄洁  张林 《光明中医》2008,23(12):1910-1913
目的:建立抗宫炎片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广东紫珠、益母草、乌药进行定性鉴别;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中广东紫珠有效成分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广东紫珠、益母草、乌药;木犀草素在4.75μg/ml—19.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6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郑成  姚彤炜  向智敏 《中草药》2009,40(6):900-903
目的 制定全鹿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甘草、五味子、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分别在9.75~195.00 ng、9.17~183.40 ng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2.6%、101.5%.结论 建立了全鹿丸的质量标准,定性和定量方法 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8.
参麦软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参麦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红参、山药及枸杞子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测出红参、山药及枸杞子的成分,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此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参麦软胶囊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妇炎消胶囊(大黄、乌药、牡丹皮等)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胶囊中的大黄、乌药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牡丹皮的芍药苷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明显,含量测定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7.19%,RSD=1.05%。结论: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和完善平安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母丁香、枳实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木香的有效成分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进样量分别在0.103 4-1.033 5 μg(r=0.999 9),0.110 1-1.100 5 μg(r=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5.1%、98.6%,RSD分别为2.62%、2.84%。结论:本研究中的定性及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能有效控制平安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郑瑾  张丽娟  宋新波  杨振容  刘黄刚 《中草药》2009,40(8):1241-1245
目的 建立中成药五福化毒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和薄层鉴别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显微法鉴别出成药中11味药;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了方中的黄连和赤芍,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无干扰;以HPLC法测定该丸剂中甘草酸和连翘苷,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5.75和98.49%,RSD分别为0.55%和1.12%(n=6).结论 本实验所确定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可以用于五福化毒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戒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戒毒胶囊中的金银花、丹参、黄芩、栀子、白芍、人参、熟地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用C18分析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绿原酸在1.82~9.1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09%.结论薄层色谱法呈现斑点清晰、特异性强,可用于戒毒胶囊的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银翘双解滴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银翘双解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连翘、金银花、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连翘苷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连翘苷含量在0.1952-0.976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3.47%,RSD为2.29%。结论:方法可靠、实用,可用于银翘双解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薄层色谱鉴别在历版《中国药典》中的应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而薄层扫描含量测定在最近几版《中国药典》中的应用比例逐渐降低。随着对中药质量标准体系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薄层色谱法的不足之处陆续显现,如仪器普及率低、设备并不简单、结果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差、鉴别速度及准确性不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展开剂毒性大等,逐渐不合时宜。在制定中药质量标准时,研究者不应该墨守成规,薄层色谱鉴别也不应该是雷打不动的定性鉴别必备选项。高效液相色谱法具备完全取代薄层色谱法的可行性,薄层色谱法可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补充。为充分降低检测成本、缩短检测周期、提高鉴别效率,笔者建议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应该大幅减少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应用,增加高效液相特征图谱鉴定,尽量做到“一个条件,一张图谱”;除非确有必要,《中国药典》等国家质量标准体系应将薄层色谱鉴别作为推荐方法,而非强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通便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通便灵胶囊中的当归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番泻叶中的大黄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定性鉴别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液无干扰;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中的大黄酸含量,大黄酸在0.1818~0.9090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9.15%,RSD为1.50%。结论:本试验所确立的质量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通便灵胶囊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提高小儿生血糖浆的质量标准,对该药品制剂建立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大枣、山药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色谱柱为:MedJenBond HPLC Column Camasil C_(18)(250 mm×4.6 mm 5μm),以乙腈-0.1%冰醋酸溶液(16∶8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箱温度为35℃。结果:山药、大枣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重现性高。毛蕊花糖苷在2.42~84.91μg质量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7.1%,RSD=0.56%(n=9)。结论:定性、定量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性强,可有效控制小儿生血糖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脂清胶囊(虎杖,山楂,当归等)的质量标准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山楂、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虎杖中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Agilent1100,ODSC18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0∶20)。结果山楂、当归的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具有专属性;大黄素在0.306~0.8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为2.4%。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地控制脂清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葛芩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葛根、黄芩和野菊花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葛根素。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葛根素在5.52~55.2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1.24%。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用于葛芩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余翠琴  陈方亮 《中草药》2009,40(6):983-984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台乌药中乌药醚内酯.方法 色谱柱为Symmetry C18 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7:43);体积流量1 mL /min;检测波长235 nm.结果 该方法 下乌药醚内酯线性范围为0.051~2.55 μg,平均回收率为99.96%.结论 本法简便、经济,结果 准确,可用于天台乌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复方罗布麻片(Ⅱ)的质量标准进行改进。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罗布麻片(Ⅱ)中的罗布麻与野菊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罗布麻片(Ⅱ)中的粉防己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粉防己碱在1.230-9.84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RSD分别为0.3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标准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