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国际工程承包高风险、管理复杂、涉及面广等特点,利用可拓理论和层次分析法,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建立了一套以承包企业为评价主体的国际工程风险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拓模型。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相对权重以及评价等级的关联度,对具体项目的风险大小进行评价,反映待评价的国际工程项目所处的风险等级,以此来帮助承包企业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风险损失,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建筑企业角度出发,结合风险本质及国际工程项目特点,应用德尔菲法建立了国际工程项目承包风险初始清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国际工程项目承包风险初始清单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找出了主要风险因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为我国建筑企业参与国际工程项目承包时面临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存在大量风险,针对国际工程项目的特点,分析了国际工程项目六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即市场风险、金融风险、施工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竣工风险及法律政策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体系,考虑了国际工程中风险因素的模糊性及信息不完全的特点,基于国际项目风险评判的多属性角度,通过三角模糊数建立项目风险判断矩阵;并应用扩张原理,对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进行排序,进而实现对国际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因素的进行排序,从而为有效的识别并控制国际工程项目中的关键风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对电厂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人员、经济、社会、技术及自然五大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并构建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江西某电厂工程项目为例进行分析,论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杨磊 《四川建筑》2015,(3):289-290,292
近年来,伴随着“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为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中国工程承包商广泛地开展海外业务经营,但国际工程项目不同于国内建设,潜在的风险往往会影响到国际工程项目的实施。文章运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建立一个风险评价系统,为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合模糊评价和模糊决策分析方法,构建模糊决策综合评判模型,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价,为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一种客观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远海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因其独特的建设环境条件而与一般大陆工程有所不同.通过构建远海工程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远海工程全寿命周期内各风险因素的动态管理;选取远海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运用专家法识别和分析远海工程建设项目存在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评价;以某NH远海工程为例,结合已建立的风险指标体系运用可拓学理论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风险评价,为工程建设其他阶段的风险管理提供实施参考.提出的远海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可为类似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6,(5):204-206
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定性分析,构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具体特点入手,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工程项目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把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具体的建筑工程实例中,验证该模型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研究表明,把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运用到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中易于实现程序化,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某城市燃气工程项目为例,运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对工程项目建设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工程项目风险指标进行估计与评价,得出项目风险综合评价结果,提出风险应对和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承担的国际工程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加之国际工程项目面临风险的复杂性,风险管理日渐成为保证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为降低风险对国际工程项目的不利影响,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本文根据国际工程项目的特点,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结合风险管理过程研究了常用风险管理方法及技术的适用阶段,提出运用风险分解结构法辨识国际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到项目的风险分析与评价过程中,构建了基于国际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动态模型。运用此模型识别出土耳其安伊高速铁路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主要风险,且利用建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的风险水平做出评价,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可为完善我国工程公司境外承担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私营方的角度出发,针对PPP模式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具体特点,提出了涉及到政治与法律风险、经济风险、信用风险、建设风险、运营管理风险5个方面的15项项指标组成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群决策理论与物元理论构建了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私营方风险预警模型。模糊群决策法可有效算出各定性预警指标的权重和评价值,避免了单一决策者的局限性,而物元模型利用综合关联度进行风险综合评价,且计算方法简单,评价结果直观。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说明了具体应用过程,结论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2.
合肥地铁1号线长距离下穿高架桥,近距离下穿高铁路基和河流,且穿越土层为膨胀土,施工环境十分复杂。鉴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独特优势,通过分析辨识合肥地铁1号线施工典型风险源,建立充分体现上述施工环境特点的风险指标体系,利用修正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权重;确立五级风险划分标准;引用一种符合地铁施工风险评估特点的非线性模糊算子,建立修正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合肥地铁1号线施工风险进行评估定级。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行,评价结果对合肥地铁施工安全有指导意义,也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化工程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城市绿化工程质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城市绿化工程质量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集合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思路,建立了城市绿化工程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综合考虑不同风险因素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针对目前不完全信息下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无法利用定性评价信息——专家评语的问题,建立了基于证据理论的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提出基于证据理论的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专家评语计算指标mass函数,通过线性加权法对指标mass函数进行合成,建立了基于风险等级信度的决策规则。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合理与实用性,此方法可为其它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评判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隧道总体风险评价。在建立了多层次隧道总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数组形式进行的权重和隶属度的模糊评判规则,依据简单多数原则分别计算权重和隶属度的模糊评判效度,并计入模糊评判效度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分别采用简单及格原则和梯形隶属度函数将权重及隶属度去模糊化,并利用扩展指标求均值的方法对总指标隶属度进行修正。某实际隧道工程算例表明,传统的隧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有时会低估隧道施工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而,将所提方法和已有方法相结合进行风险评价可以更充分地反映风险,为采用降低风险的相应措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顾吟  杨建宏  梁之坚 《市政技术》2006,24(5):311-313,316
从城市隧道运行管理的土建结构状况、机电系统状况、运行管理体制、运行管理效果4个方面选取了28项对城市隧道运行管理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城市隧道运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确定评价的指标权重和城市隧道运行管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一套科学的用于城市隧道运行管理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在走向国际承担铁路EPC工程项目时,应当更科学合理地进行项目事前风险评价,以提高决策正确性。通过分析研究国际铁路EPC项目的特点,识别出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风险指标,并构建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风险指标间关系进行分析并建立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出国际铁路EPC项目风险指标权重,利用灰色聚类评价法对风险指标进行评分,通过对评分进行灰色聚类得出项目的综合风险等级。并结合迪阿铁路项目进行风险实证分析,从而为企业进行类似项目风险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旧居住区改造项目存量巨大,为应对此类项目风险复杂且缺乏专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问题,基于对城市旧居住区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充分考虑我国城市旧居住区改造项目的特征,系统整理城市旧居住区改造项目的风险指标,运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城市旧居住区改造项目风险管理评估体系。并选取岳阳市郭亮片区改造项目对建立的评估体系进行验证,填补了现有针对城市更新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不足,为提升我国城市旧居住区改造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的发展并不成熟,其开发可能遇到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风险。系统开发的管理者由于缺乏经验,对风险因素的管理主观、零散且盲目,导致开发项目的失败。本文综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估法对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发生后的影响程度和综合影响程度进行量化,为管理者控制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杰 《山西建筑》2009,35(25):306-307
基于模糊理论中模糊综合评判法,确立了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单因素评判矩阵进行沿江道路建设对库岸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的模糊综合评判,从而确立沿江道路与地灾防治一体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