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正  陈婕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7-118
目的:从细胞分子学水平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HSC,以生理盐水和秋水仙碱为对照。ELISA测定细胞上清Ⅰ型胶原,并测定细胞层总蛋白以校正胶原含量;半定量法RT-PCR法和检测Ⅰ型胶原,间质胶原酶(MMPI)的mRNA表达。结果:抗纤软肝冲剂组细胞上清中的Ⅰ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1);能明显抑制细胞的Ⅰ型胶原mRNA表达(P<0.01),且能促进MMP1的mRNA表达(P<0.01)。结论:抗纤软肝冲剂能明显抑制HSC的胶原基因表达和促进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从而可达到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这可能是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细胞分子学水平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HSC ,以生理盐水和秋水仙碱为对照。ELISA测定细胞上清Ⅰ型胶原 ,并测定细胞层总蛋白以校正胶原含量 ;半定量法RT -PCR法检测Ⅰ型胶原、间质胶原酶 (MMP1)的mRNA表达。结果 :抗纤软肝冲剂组细胞上清中的Ⅰ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两组 (P <0 .0 1) ;能明显抑制细胞的Ⅰ型胶原mRNA表达 (P <0 .0 1) ,且能促进MMP1的mRNA表达 (P <0 .0 1)。结论 :抗纤软肝冲剂能明显抑制HSC的胶原基因表达和促进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 ,从而可达到抑制胶原合成 ,促进胶原降解 ,这可能是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抗纤软肝冲剂对肝星状细胞胶原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抗纤软肝冲剂对肝星状细胞(HSC)胶原降解的影响。方法 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HSC,以生理盐水和秋水仙碱为对照。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I型胶原,并测定细胞层总蛋白以校正胶原含量;半定量RT—PCR法检测间质胶原酶(MMN)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mRNA表达。结果 抗纤软肝冲剂组细胞上清中的I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明显促进细胞MMN的mRNA表达(P<0.05或P<0.01),显著抑制细胞TIMP-1的mRNA表达(P<0.05或P<0.01)。结论 抗纤软肝冲剂能促进MMN基因表达,抑制TIMP-1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胶原降解,这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 ,并传代培养。用抗纤软肝冲剂给正常大鼠灌胃 ,制备药物血清 ,温育培养细胞 72h ,提取细胞总RNA ,RT PCR法分析Ⅰ型前胶原、TGF β1mRNA的表达。结果 :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及TGF β1mRNA的表达。结论 :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机理之一是调控肝星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及TGF β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并传代培养。用抗纤软肝冲剂给正常大鼠灌胃,制备药物血清,温育培养细胞72h,提取细胞总RNA,RT-PCR法分析Ⅰ型前胶原、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及TGF-β1mRNA的表达。结论: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机理之一是调控肝星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及TGF-β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抗纤软肝冲剂对肝星状细胞自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抗纤软肝冲剂对肝星状细胞(HSC)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 响。方法: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HSC,以生理盐水和秋水仙碱为对照。免疫细胞化学分析TGF-β1 的 蛋白合成;半定量RT-PCR 法检测TGF-β1 的mRNA 表达量。结果:抗纤软肝冲剂能明显抑制HSC 的自分泌TGF-β1 及其mRNA 表达(P<0.01)。结论:抗纤软肝冲剂能抑制HSC 的TGF-β1 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阻断其自分泌放大活化 效应,这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250mL/L四氯化碳给大鼠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与秋水仙碱及抗纤软肝颗粒小、大剂量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Ⅰ、ⅢⅡ型胶原,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MP-lmRNA、TIMP-1mRNA.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P<0.05),抑制TIMP-1的表达(P<0.01),促进Ⅰ、Ⅲ型胶原的降解(P<0.01).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胶原的降解,产生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正  张赤志  陈婕  周萍 《中药材》2001,24(11):809-811
目的从细胞学水平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培养、鉴定及传代.制备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HSC,并设生理盐水组和秋水仙碱组为对照.3H-proline掺入法测定细胞活力;3H-TdR掺入法和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抗纤软肝冲剂组药物血清对细胞形态无影响,还能明显提高细胞的3H-proline掺入(P<0.01),明显抑制细胞的3H-TdR掺入量和MTT转化(P<0.01),且对MTT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递增趋势.结论抗纤软肝冲剂能提高细胞活力,无细胞毒性作用;能抑制HSC的增殖,这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学机制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抗纤方(简称抗纤方)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Ⅰ型胶原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学机制。方法:正常大鼠血清和药物血清干预HSC-T6细胞24h,MTT法检测抗纤方药物血清对HSC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Ⅰ型胶原含量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mRNA表达量。结果:抗纤方高(13.5倍)、中(4.5倍)、低(1.5倍)剂量组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HSC增殖(P<0.05),且增殖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对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影响,随药物剂量增加明显降低(P<0.05);能明显抑制TIMP-1mRNA表达(P<0.05),促进MMP-1mRNA表达(P<0.05)。结论:抗纤方药物血清能抑制HSC增殖,减少Ⅰ型胶原含量,抑制TIMP-1表达,促进MMP-1表达,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纤复方药物血清对肝星形细胞(HSC)LI90细胞(HSC-LI90)Ⅰ型、Ⅳ型前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0.5、2.0、4.0g/kg等不同剂量抗纤复方灌胃大鼠,制备药物血清,作用于HSC-LI90细胞48h,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检测Ⅰ型、Ⅳ型前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1-MMP)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基因的表达,并用酶图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活性.结果:(1)抗纤复方不同浓度药物血清能抑制HSC-LI90细胞Ⅰ型、Ⅳ型前胶原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基因表达(P<0.05或P<0.01);(2)能增加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表达(P<0.01);(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表达及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1)抗纤复方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2)抗纤复方抑制HSC-LI90细胞TIMP-1基因表达水平,促进胶原降解,可能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抗纤软肝颗粒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抗纤软肝颗粒(KXR)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终浓度为5mg/ml、2.5mg/ml、1.25mg/ml)及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小时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结果:抗纤软肝颗粒无论是药物还是含药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在安全浓度范围内,5mg/ml组和10%药物血清组作用最强(P<0.01); 并可诱导HSC凋亡, 且凋亡抑制分子Bcl-2表达下调, 促凋亡分子Bax表达增强(P<0.01).结论:抗纤软肝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通过下调Bcl-2/Bax比率,促进HSC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抗纤Ⅰ号方剂治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方法:利用CCl4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灌胃治疗42d,检测病理学指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以及肝组织TGF β1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肝组织病理学以及血清学指标同对照组统计学尚有显著差异,同时实验也表明治疗组能够明显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以及TGF β1mRNA的表达量.结论:抗纤Ⅰ号具有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TGF β1mRNA,抑制Ⅰ、Ⅲ型胶原的合成而减轻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针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电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电针治疗组采用电针肝俞、足三里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秋水仙碱治疗.应用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纤维增生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胶原增生,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大鼠肝组织胶原面积明显减少,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电针肝俞、足三里能够下调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FA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h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K 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20%药物血清组作用最强(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可诱导HSC凋亡(P<0.05);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能够使HSC的FAK 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抑制HSC增殖及诱导凋亡HSC。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整合素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FAK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抗纤Ⅰ号方剂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CCl4、高脂饮食和乙醇等综合因素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中药和西药治疗组。分别治疗42 d后,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变化、半定量PCR检测肝组织MMP1、TIMP-1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优于模型组和西药治疗组;血清肝功能指标中药治疗组ALT和AST(108±24,142±23)显著低于模型组(242±34,248±20)和西药对照组(123±39,216±25,P<0.05);肝纤维化指标中药治疗组HA和LN(270±79,62±10)显著低于模型组(769±67,109±26)和西药对照组(346±62,79±13,P<0.05);中药治疗后能够明显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以及TIMP-1 mRNA的表达量,但MMP1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抗纤Ⅰ号通过下调TIMP-1mRNA减弱对MMP1的抑制作用,使Ⅰ、Ⅲ型胶原的降解增强而使肝纤维化逆转。  相似文献   

16.
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抗纤软肝冲剂对肝纤维化动物防治作用的研究 ,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四氯化碳、高脂、高胆固醇、低蛋白等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同时给予抗纤软肝冲剂 ,以秋水仙碱为对照。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丙二醛 MDA,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 型前胶原 PC 、 型胶原 -C)及肝功能 (白蛋白 Alb、球蛋白 G、谷丙转氨酶 A LT)。结果 :抗纤软肝冲剂对肝纤维化大鼠有升高A lb,降低 AL T和 G的作用 ;显著提高肝 SOD活性 ,降低 MDA含量 ;显著降低 HA ,LN ,PC , -C;减轻肝脏 Hyp的作用。结论 :抗纤软肝冲剂具有确切的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其机理在于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细胞 ,对胶原代谢也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软肝冲剂对CCl_4肝损伤大鼠p21mRNA表达及细胞周期各时相DNA含量的影响,从mRNA、DNA水平探讨软肝冲剂促进肝细胞再生、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形成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RT-PCR及流式细胞计数仪分别检测CCl_4肝损伤大鼠p21mRNA表达、DNA含量。结果:软肝冲剂对复合因子造模大鼠有降低p21mRNA含量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实验的12d及45d,大剂量组的疗效要明显好于小剂量组(P<0.01),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正常肝组织p21mRNA呈相当低水平表达,其表达相对值为0.17±0.06U。定量DNA图像分析发现模型组中处于G_1期的细胞数要明显多于其它各组P<0.01),软肝冲剂大剂量组中处于G_1期的细胞数要明显少于软肝冲剂小剂量组(P<0.01)。结论:软肝冲剂能调节CCl_4肝损伤大鼠p21mRNA基因表达,调节细胞周期,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MMP-1)基因表达及分泌到培养基中的明胶酶A(MMP-2)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制备大黄(庶虫)虫丸大鼠药物血清,温育HSC.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MMP-1的表达.酶谱法检测MMP-2的活性.结果大黄(庶虫)虫丸药物血清可明显促进HSC对MMP-1的基因表达,同时可明显增加HSC合成的MMP-2的含量和活性(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丸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与其促进HSC的MMP-1基因表达,增加MMP-2的含量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FA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h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K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20%药物血清组作用最强(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可诱导HSC凋亡(P〈0.05);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能够使HSC的FAK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抑制HSC增殖及诱导凋亡HSC。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整合素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FAK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抗纤Ⅱ号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抗纤Ⅱ号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抗纤Ⅱ号组,猪血清腹腔注射制作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水煮醇提制备抗纤Ⅱ号并用于大鼠,通过RT-PCR、免疫组化以及病理组织学等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抗纤Ⅱ号组的肝纤维化分级明显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Ⅰ、Ⅲ型胶原和TIMP-1的表达在抗纤Ⅱ号组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TIMP-1 mRNA在抗纤Ⅱ号组肝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治疗效果与秋水仙碱无差异.结论:抗纤Ⅱ号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TIMP-1活性表达、促进肝细胞外基质降解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