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颈前路减压两种术式(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和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术)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的优缺点,以确定哪种术式更适用于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7月~2011年7月行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70例,其中行颈椎间盘切除植骨内固定术(ACDF)者38例,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术(ACCF)者32例.结果 ACDF组和ACCF组平均随访(15±5.2)、(13±6.2)个月,平均节段失血量ACDF组少于ACCF组(分别80±18.5 ml和193±67.2 ml,P =0.001);平均节段手术时间ACDF组少于ACCF组(分别61.7±16.9 min和83.4±28.2 min,P =0.026);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15.8%和12.5%)和随访期间不良情况发生率(分别5.3%和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前路手术治疗2或3节段颈椎病,如椎体中部后方无致压物,建议选择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CCF)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CDF组23例,ACCF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JOA评分、植骨融合率和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46个月。手术时间ACDF组为(106±23)min,ACCF组为(142±35)min;术中出血量ACDF组为(121±76)ml,ACCF组为(208±125)ml;两组两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ACDF组从术前(10.32±1.47)分增加到(14.55±1.65)分,改善率62.82%±12.58%;ACCF组从术前(10.21±1.53)分增加到(14.39±1.76)分,改善率59.91%±13.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但ACDF组优于AC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F和ACCF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ACDF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双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单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3月因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我院行ACDF和ACCF手术的51例患者。27例患者行ACDF术(男性16例,女性11例),24例患者行ACCF术(男性13例,女性11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参数、并发症发生率、融合率等数据;在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及测量颈椎Cobb角。结果 ACDF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0.2±10.5)个月,手术时间为(83.5±15.7)min,术中出血为(135.5±21.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8%,术后3个月融合率为88.9%。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NDI指数、JOA评分、Cobb角均显著优于术前。ACCF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8.3±12.1)个月,手术时间为(118.3±20.9)min,术中出血为(329.3±70.2)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术后3个月融合率为91.7%。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NDI指数、JOA评分、Cobb角均显著优于术前。ACDF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Cobb角均显著优于ACCF手术。结论双节段ACDF手术和单节段ACCF手术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均能显著改善症状和恢复神经功能,不过ACDF手术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以及颈椎曲度的恢复均优于ACCF手术。因此在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上,双节段ACDF手术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单节段ACCF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4例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手术治疗,78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46例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评估术后JOA评分及其改善率、植骨融合情况以及颈椎曲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ACDF组13~54(36.7±15.1)个月,ACCF组14~53(33.6±18.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及颈椎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及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颈椎生理曲度恢复程度方面均优于ACCF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及其改善率、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F与ACCF治疗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达到满意的神经功能恢复;ACDF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CD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CCF)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创伤性指标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06诊治的42例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ACDF组26例,ACCF组16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 d的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血沉,以及术后6、12个月JOA评分。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12~32)个月。ACDF组手术时间较ACCF组短,并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ACCF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术后1 d的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明显低于AC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1 d肌酸激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与ACCF组术后6、12个月时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F与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而ACDF术式创伤更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50例患者,其中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的患者25例(ACDF组),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的患者25例(ACC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JOA评分和VA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颈椎曲度和融合节段高度。结果 ACCF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ACDF组,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多于ACDF组(P0.05),但住院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JOA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VAS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但两组患者间的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颈椎曲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以及术后1年随访,ACCF组中患者的颈椎曲度明显小于ACDF组(P0.05);两组融合节段高度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融合节段高度差异不明显。结论 ACDF具有出血量少,能更好地改善颈椎曲度,但ACCF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治疗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双节段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和单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结果。方法:对2010年09月~2013年7月应用双节段椎间盘切除减压聚醚醚酮融合器(Polyetheretherketone cage,PEEK cage)植骨融合术及单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的54例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ACCF组23例,ACDF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的不同。通过测量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图片,分析两组患者颈椎曲度、融合节段高度及融合率的变化。结果: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矢状位序列、植骨材料、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DF组的出血量显著少于ACCF组(175.4±12.1ml VS 201.3±80.4ml)。ACDF组JOA及VAS评分在术前(13.06±0.81、6.48±1.43)与末次随访时(15.45±1.06、2.97±1.28)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ACCF组JOA及VAS评分同ACDF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别(P0.05)。两组颈椎曲度和融合节段高度术后3d时较术前均有增加(P0.05),而末次随访时轻度下降(P0.05),ACDF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ACCF组(P0.05)。两组均获得了100%的融合率。结论 :在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中,ACDF出血量相对较少,能更好地改善颈椎曲度和维持融合节段高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的内植物沉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43例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常规术后随访时间为1年.随访丢失3例,最后纳入统计:ACDF组20例,ACCF组20例.比较2组融合节段椎体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结果 两组术前JOA、NDI评分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的融合节段高度及Cobb角丢失度,ACDF组为(1.7±1.0)mm和(1.60±0.6)°,ACCF组为(2.8±1.3)mm;(2.44±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F与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但ACDF组的内植物沉降较ACCF组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ADR)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01—2012-01行ACDF、ACCF和CADR手术治疗的79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ACDF组44例,ACCF组22例,CADR组13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60个月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SF-12评分及颈椎曲度。结果 79例均获得61~88(69.8±12.7)个月随访。ACDF组与ACCF组植骨融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ACCF组JOA评分均高于ACDF组及CADR组,ACDF组与ACCF组颈椎曲度优于CA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VAS评分、NDI指数和SF-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个月时,ACDF组与CADR组VAS评分、NDI指数低于ACCF组,而SF-12评分高于ACCF组;ACDF组颈椎曲度优于ACCF组与CADR组,且CADR组优于AC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CF在短期内神经功能恢复优于ACDF和CADR,但在随访中期ACCF在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及颈椎曲度的维持方面却差于ACDF和CADR。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性化手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2例CSM患者依据压迫部位、退变范围、颈椎矢状位序列、手术史及合并症等综合因素制订个性化手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组32例,ACDF联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组48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ODLF)组42例。通过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及颈椎曲度指数(CCI)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9个月。ODLF组手术时间较短,失血量较多,与ACDF组和ACDF+ACC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CDF组和ACDF+ACCF组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VAS、JOA评分:3组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 0. 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CCI:ACDF组、ACDF+ACCF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ODLF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ODLF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CDF组和ACDF+AC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个性化手术治疗多节段CSM能取得较好疗效,手术方式对CSM疗效无影响。前路手术时间略长,失血量少,ODLF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