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如水     
张桂敏 《班主任》2006,(10):38-38
教育是什么?<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焉.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字根educare,其含义为引导、引出,即引人求真、向善,助人成长.  相似文献   

2.
教学,顾名思义,指有教有学.在我国古代"教"与"学"常是独出现的.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而学则为"效也","受人之教而效之也".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古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着重强调的是"民所施",即"教者"教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作为"下"的受教育者,所做的只能是"效也",就是仅仅效仿老师而已,受教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很难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3.
学然后知不足。思然后知困。读了《一盏一盏的灯》,让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拷问:什么是教育?《说文解字》上说,“教,上所施而下所效”“育,养子施作善”。西方的教育一词源自拉丁文,意思是引导或导出之意.就是把人本来就有的潜能发挥出来。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把握“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教育”一词被解释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先觉教后觉也;育者,生育、培养、培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也。《中庸》解释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见教育着眼于人之本性,启发自觉之心灵,追求内在的觉醒与完美。  相似文献   

5.
叶澜教授认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1] 然而,我国两千多年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造就的中华传统教育却与其格格不入.仅从古文中的“教育”一词说起,荀子认为“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说文解字》则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育本质的涵义,在中外教育史上,许多人作过表述。《荀子·修身》中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后来《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说:"教育在发展健全的个人。"这些说法,尽管有他们各自的哲学观、社会观、伦理观,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要求,但他们的表述都集中在一个基本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7.
<正>《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成为常用词,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我们通常理解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8.
凌宗伟 《师道》2013,(10):61-62
博文我在研究家庭教育时,看到了民国教育家刘百川先生写于1945年的《现代儿童教养研究》中的话:"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中国"教育"二字,实包含"教"与"养"两方面的意思。但是到了今天,大家对于"教育"一词的体会,好像是知识的灌输代替了教育的全体。也可以说今日的教育,在教师方面,只知"教"而不知"养",在父母方面,有的是"养"而不"教",有的是不"养"不"教",甚至有的是反"养"反"教"。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应思考和追问的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根据自己的体悟,从不同角度先后给出了各自的定义。《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行,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从这个解释来看,教育就是通过"上行下效"的方式,从而实现"使子作善"的目的。但是,教育是不是还可以通过"下行上效"或"上行上效",甚至"下行下效"或"自行自效"的方式发生?孔  相似文献   

10.
许慎《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文选》李善注引蔡邕《独断》曰:“诸侯言曰教。”《太平御览》文部九引《春秋元命苞》曰:“天垂文,象人行其事,谓之教。教,效也,言上为而下效也。”《释名·释言语》曰:“教,效也,下所法效也。”《文心雕龙·诏策篇》也说:“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契敷五教,故王侯称教。昔郑弘之守南阳,条教为后所述,乃事绪明也。孔融之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乃治体乖也。若诸葛孔明之详约,庾稚恭之明断,并理得而辞中,教之善也。”《文选》卷三十六有三种自上对下的文体,其中“教”收录了傅亮所作的两篇,…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中关于教育的解释,可以更好的理解家庭教育,即:"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家庭教育,说简单的话,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复杂,无非是在父母的影响下,让孩子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其实就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价值观影响孩子的判断,父母的思维方式,也在无形中指引着孩子的思维方式.有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 2 1世纪挑战 ,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也只有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才能带动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一定意义上讲 ,“终身教育”具体地体现在教育者身上 ,首先应当是勇于接纳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寻求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即不断完善自我 ,提高自身素质 .中国古代 ,“教育活动”不是“教育”一词 ,而是指“教”和“学”这两个方面 .对于“教” ,《说文解字》将其释为“上所施 ,下所效” ,可见教师的实…  相似文献   

13.
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教育”二字,有它的历史含义。这种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它不但和今日的教育一词的内涵不同,而且,它自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然而,对于这样的一件具有科学意义的学术问题,未见有系统详尽地论述过。因此,在我国教育界,一提古代教育二字,大都仿照《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解说,提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好象历史上没有第二种含义。至于这些解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是在什么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了哪个时代人们的认识?在它以前还有什么其它  相似文献   

14.
犹记得,师范专业学习时代,老教授摇头晃脑地学究般释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学,觉悟也。"那时我很不以为然:"上"是谁?"下"又是谁?"效"就能"觉悟"?如果没能"觉悟",是否说明吾辈素质悟性极差?当教师后,实际理解了"以学定教"等当今教育哲学命题的真义,但当真正按照"把学习的权利归还给学生"语录般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切实做到后,又有疑惑:没有"教"的"学",课堂的无序相当明显,尤其是低段。仔细想来,我们按照先人们的字面释义来理解"教学",总是有些望文生义的武断,我们必须正视课堂教学的功能——作为一  相似文献   

15.
教育,可谓当今生活中最常用的词语之一. 所谓“教”,多音字.其一,jiāo.字义:向人传授知识或技能.词例:教书;教课;教学生;互教互学……其二,jiào.字义一:培养;指导;训诫.词例:教育;教授;教训;教练;请教;管教;因材施教……字义二:宗教.词例:教堂;教会;教徒……字义三:使,令.例句: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教人民永远铭记. 所谓“育”,其字义有三:第一,生.词例:生育;孕育……第二,养活;培植.词例:育儿;哺育;培育……第三,教育,培养.词例:育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据考证,在中国,将“教育”连说,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说道:“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链接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远古之时先贤对于“教育”的了悟,与自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称为常用词语的“教育”,其精神实质,可谓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6.
浅谈中学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教学服务”是中学图书馆的永恒的主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其方式方法应适合时代需要。通常所称的为教学服务,实际上包含着教育、教学、教研三大块。 一、教育,也有我们一份责任 “教育”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按字面理解,在学校里,教职员工的一举—动,都是学生作善效仿的榜样。图书馆所施行的一切,包  相似文献   

17.
杨荣  孙琼 《现代教学》2014,(6X):14-18
<正>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的基石,是民生之首。《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释义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强大基础,是树立国家形象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什么?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现代的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曾任北大校长的教育家蔡元培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说文解字响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由此可见,教育的重点在“育”字。“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是叶老对正面教育的最本质的理解,也是他整个教育思想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何谓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而…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代的课程、教材的构建,是按照传统的价值和意念来进行的。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教"的基本内涵是"上所施下所效"(虽然孔子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这句话来自《说文解字》对于"教"字的解释,这就是对传统教育最为生动的刻画,这一模式的核心取向是"传授",典型特征是"划一",即教师讲学生做,教师规定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