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湿法炼锌浸出渣经浮选所产的低品位银精矿,经焙烧脱硫、稀硫酸浸出、铜置换等工艺;得到可直接出售的高品位银精矿和铜粉,以及返电锌系统回收锌的含锌溶液;其锌浸出率≥95%、铜浸出率≥93%、银浸出率≤0.5%;整个流程锌、铜回收率均大于92%、银损失小于1%;每处理1个毛吨银精矿可增加销售收入6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从难处理硫化银物料中提取银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硫氰酸铵水溶液氧压浸出-铁粉置换法从湿法炼锌热酸浸出渣浮选银精矿、硫化锰银矿脱锰后渣中提银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浮选银精矿与脱锰渣的银浸出率分别为大于95%与接近88%。  相似文献   

3.
湿法炼辞产出的高铅浸出渣先通过NaCl-CaCl_2体系进行两段浸出,渣中的铅、银浸出进入溶液;浸出液用锌粉两段置换,铅、银进入置换渣,即铅绵;置换后液用NaOH中和,回收其中的锌。采用该工艺处理含铅30%左右的铅渣,得到的铅绵含铅80%左右,含银560g/t左右;铅渣中的辞和置换过程带入的辞进入中和法,火法处理后返回炼辞系统。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从湿法炼锌浸出渣中回收银的工艺过程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是选矿过程,目的是将浸出渣中的银采用浮选工艺以产出银精矿;第二阶段是冶炼过程,即从银精矿中提炼金属银并回收其锌、铜等。前者已在《湖南冶金》1982年第二期中报道过。本文是叙述后者的试验情况。锌浸出渣浮选产出的银精矿,实际上是一种富银的硫化锌精矿。对于这种原料,我们采用“硫酸化焙烧-稀硫酸浸出-二氧化硫还原沉银-锌粉置换铜”的工艺流程,从中  相似文献   

5.
以某厂湿法炼锌浸出渣浮选所得的银精矿为原料,用硫脲对其进行络合浸出,并用锌粉分步还原回收浸出液中的银和铜。结果表明,银浸出率保持在90%左右,锌粉分步还原可得到含银80%左右的银绵和含铜60%左右的铜渣。银绵经火法处理得粗银锭,再经电解可得精银,二次还原后液可直接返回浸出流程,可使硫脲得到循环利用。经生产中试,该工艺可应用于工业生产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锌湿法冶炼中有价金属铜的回收率,减少铜在焙砂中浸水解损失,试验尝试从银精矿浮选压滤后液及浸出工序焙砂酸上清中置换回收铜,对此进行了锌、锰、铁三种还原剂置换铜的试验研究,从中优选锌粉置换酸浸压滤后液和银浮选压滤后液回收铜,铜的浸出率提高4.73%,铜总的回收率提高3.94%。均属行业内技术创新,为锌冶炼企业提高铜回收率探索了新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7.
根据某地富银多金属硫化矿连体共生、互相嵌布的特点采用浮选混合精矿的方法提高了浮选的金属收率。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金属硫化精矿的焙烧和浸出试验,提出了富银多金属硫化矿的分离流程。可在现有湿法炼锌的装置上直接处理多金属硫化精矿而生产锌,同时分离出铜、铅、银。得到较高的金属总收率  相似文献   

8.
锌精矿中伴生的银在湿法炼锌过程中最终都富集于以浸出渣为主的各种渣中。本文叙述了国内湿法炼锌中银的来源及回收现状,分析了湿法炼锌综合回收银存在的回收比例低、浸出渣浮选银回收率低、生产工艺过程中银损失等问题以及铁矾对银回收的危害,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从高酸浸出锌渣中回收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某锌冶炼厂高酸浸出渣含银高的特点,采用硫酸化焙烧—水浸脱锌铁—氯化浸银—冷却结晶PbCl2—铅片置换沉银工艺,对高酸浸出锌渣进行了回收银研究。结果表明,锌和铁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2.66%和94.67%,浸出液返回炼锌主流程生产电锌;银和铅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4.17%和97.89%;用铅片置换得到粗银粉,银置换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对湿法炼锌过程产生的锌废渣进行焙烧—酸浸—氯盐浸出得到的氯盐浸液进行锌粉置换沉银及硫化沉银和铅的研究。锌粉置换沉银最佳条件为:锌粉用量9~10倍理论量、反应温度25℃、置换时间1.0h,银的置换率达到97%以上;硫化沉淀的最佳条件为:硫化钠用量1倍理论量、反应温度室温、反应时间1.0h,铅和银的沉淀率分别为99.86%和98.6%。硫化沉银后液配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二次浸出酸浸渣,在液固比5、90℃浸出4h时,银和铅的浸出率分别为94.11%和90%,铅在氯盐浸渣中的含量为1.03%,硫化沉银后液可循化作为酸浸渣的氯盐浸出剂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刘中清  潘方杰 《稀有金属》2004,28(6):1029-1033
湿法炼锌过程中产出的铅银渣经硫化浮选得到的银精矿 ,通过氧化焙烧产出含银达± 1 .0 %的富银焙砂。研究了采用盐酸氧化酸浸预处理该富银焙砂以分离锌、铜等 ,同时使银转化为氯化银 ,再用亚硫酸钠碱性络合浸出转化渣回收银的工艺。考查了盐酸氧化酸浸过程中银的分散情况 ,结果表明 ,该过程中银的浸出率平均为 2 .7% ;采用了单因素条件试验研究方法 ,在试验的最佳条件下 ,富银焙砂经盐酸氧化酸浸后亚硫酸钠络合浸银 ,银的浸出率达 90 %以上 ,浸银液未经净化 ,直接用水合肼还原可得含量为 96 %以上的银粉。  相似文献   

12.
从锌浸出渣中浮选银基础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湿法炼锌常规浸出工艺下酸性浸出渣的浮选性质,提出并讨论了从锌常规浸出渣中浮选回收银的关键条件,认为锌常规浸出的酸浸矿浆直接作为原矿浆用于浮选回收银的工艺路线优势明显,银浮选回收可以达到较好的回收率、产率和精矿品位指标,并能在浮选中同时有效富集回收金。  相似文献   

13.
回转窑挥发法是处理锌浸出渣的成熟工艺,针对某湿法炼锌浸出渣开展还原挥发锌、铅、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锌浸渣中的物相主要为铁酸锌,在煤配比30%、挥发温度1 150 ℃、挥发1 h的条件下,锌、铅和铟的挥发率分别为99.92%、99.59和83.46%,窑渣含锌、铅和铟分别为0.025%、0.027%和0.013%。窑渣磁选回收铁,再浮选回收碳、铜和银,尾渣可以作为水泥和砖等建材原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采用氯盐浸出的方法回收湿法炼锌铅银渣中的有价金属,可实现银回收率80%以上,铅回收率60%以上,锌回收率50%以上。此工艺生产成本低,可以有效回收有价金属。  相似文献   

15.
辽宁某氰化尾渣金品位2.01 g/t,银品位36.23 g/t,铜、铅、锌品位分别为0.33%、1.91%、3.01%。针对该氰化尾渣进行铜铅锌混合浮选试验及优先选铅—尾矿选锌浮选试验。铜铅锌混合浮选试验可获得金品位13.72 g/t、银品位281.70 g/t、铜品位3.63%、铅品位16.01%、锌品位36.92%,金、银、铜、铅、锌回收率分别为50.09%、57.22%、80.69%、61.33%、90.88%的混合精矿;优先选铅—尾矿选锌浮选试验可获得铅品位48.95%、铅回收率52.29%的铅精矿,锌品位43.21%、锌回收率89.45%的锌精矿,铅精矿中金、银、铜品位分别为54.02 g/t、891.42 g/t、5.92%,锌精矿中金、银、铜品位分别为2.43 g/t、134.79 g/t、2.19%,总金、总银、总铜回收率分别为62.39%、73.43%、77.76%。选别指标良好,为该类氰化尾渣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湿法炼锌过程中,在热酸浸出阶段会产生大量的铅银渣,由于湿法冶炼的工艺特点,锌精矿中的铅银金属矿物经过焙烧、浸出工序后几乎全部富集在铅银渣中。铅银渣矿虽含有较高品位的铅锌银,但由于渣中矿物组成复杂,有价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且被脉石矿物和铁酸锌包裹等特点,常规方法难以有效回收铅银渣中的有价金属,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采用湿法冶金的方法研究"酸性浸出-氯化浸出"的异步浸出工艺从铅银渣中浸出锌、铅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硫酸作为酸性浸出剂,铅银渣在浸出时间80 min,浸出浓度200 g·L~(-1),初酸浓度为200 g·L~(-1),浸出温度90℃的条件下进行酸性浸锌后,以硫酸和氯化钠为氯化浸出剂,将滤渣按照氯化钠浓度300 g·L~(-1),浸出时间120 min,浸出浓度200 g·L~(-1),初酸浓度60 g·L~(-1),浸出温度90℃的条件进行氯化浸出铅银,最终可得到尾渣产率为51.84%,尾渣中含锌0.21%,含铅0.46%,含银38.50 g·t~(-1),锌、铅和银的浸出率分别为92.15%,94.88%和93.24%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铜铅锌银多金属矿湿法分离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不同金属硫化物氧化分解电位的差异 ,针对某含铜、铅、锌、银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的难选冶特性 ,对浮选获得的混合精矿采取在线控制浸出过程氧化还原电位的方法 ,分步选择性氯化浸出各有价元素 ,并辅之以沉淀、置换、萃取等工艺 ,使有价金属以较高的回收率得到了有效的分离提取 ,在各工序最佳条件下 ,Cu、Pb、Zn、Ag各金属的浸出率均大于 99 0 % ,元素硫的回收率大于 76%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含锰铁的银矿石的矿物学组成及工艺矿物学特点。矿石经焙烧、焙砂湿法分步浸出银、铅、锌的试验结果表明,银、铅、锌浸出率分别为93.31%,96.24%和96.50%。  相似文献   

19.
多金属硫化矿浮选精矿加压酸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多金属硫化矿浮选精矿加压酸浸过程及各种因素对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苛刻的条件下经加压酸浸,多金属硫化精矿中锌浸出率可达99%以上,铜浸出率可达90%以上,而铅、银则98%以上进入浸出渣,元素硫产出率约70%。  相似文献   

20.
以常规湿法炼锌工艺锌浸渣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常压酸浸和加压酸浸条件下锌浸渣的酸性浸出减量化效果,以及渣中锌、铜和铟等有价金属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在常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65%以上,渣中锌含量可降至3%左右,锌、铜和铟的浸出率均在91%以上;在加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40%以上,渣中锌含量可将至2%以下,锌和铜的浸出率达到95%左右,但铟浸出率仅为70%左右,相对较低。常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绝大部分浸出,有利于铟的浸出;加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大量以铅铁矾的形式留在渣中,阻碍了铟的浸出。常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高,达到25 g/L以上;加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低,小于2 g/L,有利于后续浸出液中铜、铟的回收。常压浸出渣量少,有利于渣中铅、银的富集,可单独销售;加压浸出由于铁沉淀入渣,致使渣中铅、银富集比低,适合于铅锌联合企业返回铅熔炼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