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随访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意向的影响,为乳腺癌个案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方法抽取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个性化随访指导,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身体意象、生存质量和性调节的评分。结果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和身体意象、性调节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测定(t=-23.422,P0.013)、身体意象评分(t=-88.365,P0.01)、性调节评分(t=-10.79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随访提高了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意像和性调节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的体像困扰现状、术后生活质量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复查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体像困扰现状、术后生活质量,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体像自评水平较高,乳房重建患者满意度较高。患者的体型与术后的社交活动、性活动、角色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性乐趣与性行为、未来看法与社交活动、系统疗法副作用与行为和心理均显著相关(P0.05)。本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均无并发症。结论: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体像自评水平和生活质量较理想,应密切关注其术后情况,给予积极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保留皮肤法在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重建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重建患者50例,所有患者采取保留皮肤法进行乳房重建。分析术前术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和重建乳房美容效果、局部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50例患者中,重建乳房美容效果达到98%,其中优34例,良15例,差1例,P<0.05。50例患者有2例出现局部皮肤坏死、3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保留皮肤法在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重建中的疗效确切,乳房美容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可有效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乳腺癌治愈率显著提高,治疗目的已从传统的重点切除肿瘤,转变为在控制肿瘤的同时.保持或恢复患者的完整性,弥补身体可见部分的缺失,减轻严重的心理创伤,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生存质量。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由于提供的组织量大,外观自然而成为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常用术式。但由于血供特点,术后并发症较多,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肠癌患者治疗期不同阶段人文关怀体验和创伤后成长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为延续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胃肠癌患者211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中文版慢性病患者人文关怀体验量表分别于不同的时间点(术前3 d,术后7 d,第1、4、6次化疗)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5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76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8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根治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并于术前1d及术后15d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15d 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乳癌术后乳房重建方式实施现状研究的深入探讨。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乳房重建能改善因癌症所致的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精神压力, 延长生命,临床医护人员有责任及义务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供其选择, 同时做好术前宣传教育和说服解释工作, 根据适应证积极开展保乳手术和根治术后乳房再造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心理弹性、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性。方法:对12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FACT-B)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PTGI总评分为(66.22±12.56)分,CD-RISC总评分为(59.87±12.05)分,FACT-B总评分为(65.27±14.38)分;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呈中等状态,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弹性、生活质量有关,临床护理人员应对乳腺癌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针对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视角下的匹配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对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的40例患者实施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视角下的匹配护理模式干预,并将其作为干预组,而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的40例患者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干预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引流时间、自理能力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希望水平、心理弹性评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视角下的匹配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康复中可显著改善其术后效果评价指标,提高希望水平、心理弹性及对康复锻炼、生活困境的积极面对能力,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华生关怀理论在乳腺癌术后胸壁溃烂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华生关怀理论应用于1例乳腺癌术后胸壁溃烂行肿瘤切除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胸壁修复重建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实践当中,关注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和主观经历,结合科学与人文知识给予患者人性的呵护,帮助患者达到生理、心理的协调状态。结果术后14d后出院调养,复诊恢复良好。结论基于华生关怀理论开展人文护理体现了现代医学对"生命"的尊重,在帮助患者身体康复的同时,还需帮助其重拾信心、重塑自尊,帮助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自我形象以及病耻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情绪波动及社会支持程度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进行评估,将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评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情绪状态及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评分。结果 90例乳腺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全国常模,焦虑抑郁阳性及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患者的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评分低于焦虑抑郁阴性及社会支持程度较高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状态仍相对较差,且情绪波动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应根据患者的情绪波动及社会支持程度进行针对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乳房成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4例乳腺癌患者行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修复乳房外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缓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64例患者术后乳房外形客观评价良好率达85.9%;两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乳房成形术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健华 《全科护理》2014,(14):1249-125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术后放疗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乳腺癌术后放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定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放疗的不良反应和心理压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生存质量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的生活状态。方法:以11例拥有高生存质量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进行半结构性访谈,采用Giorg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处于高生存质量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的生活状态主要为重拾女性自信心、找回自尊,建立人生新态度和改变社会适应能力等,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对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结论:护士应深入了解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内心深处的感受,使她们得到身心社灵的全人照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第970医院乳腺癌术后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前后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FACT-B),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水平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FACT-B各维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体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护理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同时还可以满足患者对个案管理的实际需求,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乳腺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确诊后、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自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抑郁自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干预组各时间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总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干预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肢功能和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改良根治Ⅰ期乳房重建术13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Ⅰ期乳房重建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行转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乳房假体植入Ⅰ期乳房重建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指导进行功能锻炼,做好健康教育.结果:本组均手术顺利,术中出血200~300 ml,平均住院7~14 d,未发生肌皮瓣坏死、感染、积液等并发症.随访1~2年,无一例复发,乳房外形好,双侧基本对称.结论:做好乳腺癌改良根治Ⅰ期乳房重建术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且观察组QOL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彭翠娥 《护理研究》2015,(10):1205-120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高生存质量的生活状态。[方法]以11例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Giorg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结果]处于高生存质量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的生活状态主要为重拾女性自信心、找回自尊,建立人生新态度和改变社会适应力等,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对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结论]护士应深入了解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病人内心深处的感受,使她们得到身心社灵四位一体的全人照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