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与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110例门诊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得分为52.26分±5.61分(总分80分),特质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维度得分26.90分±5.68分,明显高于常模(21.25分±7.41分);特质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与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较低,积极应对方式可影响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知觉压力、病耻感及应对方式现状,并探讨知觉压力在病耻感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7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79例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知觉压力得分分别为(60.20±14.57)分、(47.51±12.27)分,应对方式面对、回避、屈服3个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2.18±0.64)分、(2.24±0.67)分、(2.40±0.67)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知觉压力在病耻感与应对方式面对、回避和屈服3个维度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19.88%、17.10%、35.28%。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耻感、知觉压力均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可通过帮助患者降低病耻感水平、改善知觉压力,以促进患者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耻感、自尊、自知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采样法选取18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疾病内化污名量表、自尊量表、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不同家庭月收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耻感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者积极应对方式与病耻感、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病耻感、自尊水平及自知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自尊在病耻感和积极应对方式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水平与自知力在病耻感和消极应对方式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 病耻感通过自尊水平及自知力间接影响患者应对方式,提示医护人员在干预过程中以此路径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影响因素的直接与间接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广州市三所三甲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18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建立希望水平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结果回归模型数据拟合度良好。χ2=13.0,df=12,P=0.371,RMSEA=0.021,GFI、AGFI、CFI、NFI、IFI均大于0.90。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症状困扰对希望水平有直接负向效应(β=-0.735,P<0.01),积极应对方式对希望水平有直接正向效应(β=0.171,P<0.01),消极应对方式对希望水平有直接负向效应(β=0.105,P<0.01)。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还可通过社会支持、症状困扰间接影响希望水平。结论结构方程模型对于量化分析多个潜变量复杂关系上独具优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积极、消极应对方式及症状困扰对希望水平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调节应对方式、症状困扰与希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患者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和病耻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太原市某三甲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治疗的双相障碍抑郁患者217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AMOS 22.0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217例患者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得分(30.92±6.41)分,自我和谐量表得分(101.54±16.99)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21.63±6.46)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13.36±5.03)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和病耻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8、-0.655;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和病耻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3、0.742;P<0.01);自我和谐与病耻感呈正相关(r=0.763,P<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自我和谐仅在消极应对方式和病耻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54%。结论消极应对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双相障碍抑郁患者的病耻感,还通过自我和谐间接影响其病耻感。医护人员可以开展以路径为依托的干预措施,降低双相障碍抑郁患者的病耻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山西省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35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27.00±5.54)分,自我管理得分(70.75±11.29)份;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和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应对方式与自我管理呈正相关(P<0.01,P<0.05);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间起一定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为26.00%。Bootstrap检验显示,自我效能至自我管理中介效应95%CI为0.003~0.067。结论:应对方式在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间进行中介,应提高其自我效能,引导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从而科学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生活质量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和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对2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422.54±46.45)分,病耻感总分为(56.16±7.16)分,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总分为(16.54±5.65)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病耻感呈负相关,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呈正相关(P<0.0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呈负相关(P<0.01);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耻感与生活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21.98%。结论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可促进患者进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降低病耻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在门诊复查的183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χ2/df=1.673,GFI=0.950,AGFI=0.903,RMSEA=0.061;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病耻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均可以直接预测其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在患者的病耻感与生活质量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精神卫生人员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实践工作中,应重视病耻感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在总结不同作用路径的基础上,开展以路径为依托的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成人依恋在恐惧疾病进展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2月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AMOS 21.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结果本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恐惧疾病进展总分分别为(47.11±7.95)分,(30.54±4.77)分,成人依恋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3.54±0.69)分,(3.66±1.07)分。本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总分、成人依恋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维度得分与自我管理总分均呈负相关(r=-0.606、-0.510、-0.515,均P0.01),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与成人依恋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439、0.462,均P0.01)。成人依恋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在恐惧疾病进展与自我管理间起并行中介效应(β=-0.325,P0.05),恐惧疾病进展对自我管理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别为-0.508、-0.32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恐惧疾病进展、成人依恋的依恋焦虑及依恋回避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可通过成人依恋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间接影响其自我管理。医务工作者应采取措施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改善成人依恋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水平,进而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知识、态度和信念水平在抑郁情绪和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为ACS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2年6-9月在山东省济南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177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患者健康问卷、ACS反应指数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ACS患者健康问卷平均得分为(4.72±4.72)分,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0.92±5.93)和(33.39±7.00)分,反应指数量表中知识、态度、信念各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12.05±2.86)、(14.32±3.03)、(22.71±3.81)分。ACS患者抑郁、反应指数、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相关性。知识水平在积极应对和抑郁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在消极应对和抑郁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依次为0.04和0.03,分别占总效应的35.74%和60.62%。结论在应对方式对抑郁情绪的作用中,有一部分是通过知识水平来实现的;因此,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ACS患者的知识水平有利于患者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以缓解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31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简明老年抑郁量表进行调查, 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重逐步回归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得分为(42.26±7.86)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家庭人均月收入、抑郁、面对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亟需关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现状,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促进积极应对方式, 改善抑郁状况, 以降低其自我调节疲劳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心理弹性在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应对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科收治的100例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和疾病应对方式进行评价,并运用AMOS 22.0构建模型分析心理弹性在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疾病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动脉瘤介入术患者CD-RISC总分为(49.12±5.31)分,MUIS-A总分为(87.46±6.58)分,SCSQ问卷积极应对评分为(20.54±2.37)分、消极应对评分为(19.35±2.13)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心理弹性与疾病不确定感和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疾病不确定感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AMOS 22.0构建模型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疾病应对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452,直接效...  相似文献   

13.
何丽芳  李倩倩  甘香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1):2585-2591
目的 探讨自尊在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与心理痛苦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家庭亲密度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病耻感量表、自尊量表、家庭亲密度量表及心理痛苦温度计于2021年6月—12月对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382例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运用PROCESS宏程序中的Model 4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和Model 58进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痛苦检出率为59.7%,病耻感、自尊、家庭亲密度、心理痛苦之间存在两两相关关系(均P<0.001)。自尊在病耻感与心理痛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2,t=-3.85,P<0.001),家庭亲密度调节了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β=0.19,t=5.08,P<0.001),高的家庭亲密度会减弱病耻感对自尊的影响,反之,则增强。结论 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不仅能直接正向预测心理痛苦,还能通过自尊对其产生间接的影响,家庭亲密度调节了这一过程。可采取叙事家庭疗法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家庭亲密度,保护自尊,减轻心理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正念水平、疾病不确定感、消极应对方式与复发恐惧的相关性, 了解正念水平影响复发恐惧的内在机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2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患者正态水平、疾病不确定感、消极应对方式、复发恐惧之间的相关性, 并进行中介模型检验。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7份, 有效回收率为91.19%(207/227)。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正念水平与疾病不确定感、消极应对方式、复发恐惧均呈负相关(r=-0.176、-0.269、-0.480, 均P<0.01), 疾病不确定感、消极应对方式与复发恐惧呈正相关(r=0.433、0.420, 均P<0.01);中介模型检验表明, 正念水平对复发恐惧有显著直接效应(效应值为-0.220), 疾病不确定感与消极应对方式在正念水平与复发恐惧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效应值为-0.036、-0.030), 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照顾者反应和应对方式现状,并分析血液透析主要照顾者反应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反应评定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120例血液透析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主要照顾者自尊维度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0.304,P=0.001),消极维度和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236,P=0.01;r=0.268,P=0.003)。结论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降低照顾者负担,增强其应对能力,从而提高照顾者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200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3个月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或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两种应对方式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女性服刑人员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对复原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669名女性服刑人员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复原力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女性服刑人员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复原力量表评分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积极应对因子分较低,消极应对因子得分较高;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消极应对因子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复原力量表评分及积极应对因子分存在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复原力量表评分及积极应对因子分间均存在正相关(P<0.01);应对方式既直接影响复原力,又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复原力;社会支持完全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复原力.结论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复原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应对方式与复原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乳腺癌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与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恶心呕吐凋查表、-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60例经过1~2个化疗周期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占41.67%,其自我效能得分、积极应对得分均低于未发生的患者,消极应对得分高于未生发生组(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预期性恶心程度与自我效能及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结论 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与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可运用此特点鼓励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减轻预期性恶心呕叶的程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D型人格倾向和生命意义感现状,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D型人格和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便利取样的方法,用D型人格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125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生命意义感的四个维度生活态度、生活目标、生命价值、生活自主得分分别为(22.38±6.33)分、(12.65±3.32)分、(16.87±5.92)分、(13.86±5.21)分,各领域得分均低于一般人群(P0.01),本组D型人格患者生命意义感四个维度得分也低于非D型人格患者(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生命意义感低于一般人群,且D型人格患者的生命意义感低于非D型人格患者。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干预,尤其是D型人格患者,对提高其生命意义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贺艳  宾捷  毛丹  唐艳 《全科护理》2016,(31):3250-3252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的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对135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实习护生主观幸福感总分为9.94分±2.45分,处于中低水平;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应对方式是实习护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