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目的总结微创小切口心脏不停跳的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转流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4月-2003年11月对69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实施微创正中小切口及右前外侧小切口不停跳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本组病例无死亡及肺、脑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这种微创不停跳体外循环技术简化了手术方式,缩短了体外循环时间及ICU监护时间,节省库血用量,创伤小,切口美观,患者恢复迅速,为一种较好的转流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倒"J"形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创伤情况.方法应用倒"J"形胸骨下段小切口,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型患者行心内直视手术矫治.全组50例,年龄8个月至14岁.手术主要病种:ASD、VSD、VSD PDA、ASD PS、PS.与近年相同年龄组标准胸骨正中切口比较.结果①切口长度明显缩小.②小切口的上端未超过胸骨角,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美容需求.③术后胸廓的稳定性较好,术后胸廓畸形的发生率和程度明显减轻.④应用小切口能较好完成房间隔缺损,膜部及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手术;但部分心内手术结构的显露受到一定影响.结论只要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应用倒"J"形胸骨下段小切口,并不影响手术安全性;可取得创伤小、术后胸廓畸形轻和较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微创右胸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近中期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 经右胸外侧小切口,应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方法,修补室间隔缺损及其合并畸形共126例;回顾分析手术疗效并随访患者的近中期生活质量.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 ~ 83 (28.2±19.6) min,腔静脉阻断时间10 ~65(24.3±15.8)min.术后绝大多数患者不用或仅用少量多巴胺类活性药,胸腔引流量为(160±56) mL,无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发生;1例发生脑部空气栓塞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经高压氧治疗1周后康复出院;一过性血红蛋白尿21例.随访120例,6例失访,随访时间6~76(39±14)个月,均恢复良好,全部恢复正常的工作及学习.结论 右胸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切口隐蔽,手术安全,能较好地保护心肌,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部分选择的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胸骨下段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体会。方法选择10岁以下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20例,纵劈胸骨上至第二肋间;10岁以上房间隔缺损5例、室间隔缺损3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9例,纵劈胸骨上至第二肋间并向右侧横断。常规体外循环,胸正中小切口第三胸肋关节水平至剑突根部,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h胸液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切口长度约为常规胸骨正中切口的60%。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可以顺利完成部分心内直视手术,美观且保留了胸廓的连续性,无胸骨前凸畸形。  相似文献   

5.
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优点。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共完成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76例,包括房间隔缺损48例、室间隔缺损22例、肺动脉狭窄4例、单心房2例。合并畸形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结果本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43.1±12.4)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0±1.1)h,术后引流量(3.2±1.5)ml/kg,术后住院(7.2±1.1)d。全组无1例死亡。所有患者随访14~65个月,无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剖胸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创伤小、不破坏胸廓的完整性、切口隐蔽美观、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及手术适应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优点是在心脏手术中不阻断心肌的供血,减轻心肌的冷缺血和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但术中易出现气栓和术野不清,影响精确操作。1996年3月至2000年5月,109位患者在我院施行心脏不停跳心脏畸形矫治手术,手术疗效满意。1资料和方法 资料109例患者中,男47例,女62例,年龄0.1~56.0岁,平均16.5岁,体重3.8~90.0(35±21)kg,心胸比率为0. 44~0. 73(0. 52±0.12),病种、合并畸形见附表。 手术方法68例经胸骨正中切口、17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2…  相似文献   

7.
胸骨下段小切口手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方法。我们结合20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治疗对这种手术方式进行报告。1 临床资料  自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经正中胸骨下段小切口进行心内直视手术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25.5(16~50)岁,平均体重60.7(41.5~70)公斤。20例中房间隔缺损10例,其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单纯膜部室间隔缺损8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1例;嵴下型室间隔缺损1例。  手术方法:手术于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患者仰卧位,皮肤切口自胸骨角下方3厘米至剑突;自下而上纵行劈开胸骨至胸骨角下方3厘米处并用摇摆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分析 1780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疗效 ,并比较二种心脏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疗效。方法 :1780例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其中采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下手术 (冷晶体组 ) 6 4 3例 ,冷血心脏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下手术(冷血组 ) 2 31例 ,心脏不停跳手术 (不停跳组 ) 90 6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仍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置左心房引流管 ,降温至 (32± 1)℃并维持 ,仅阻断上下腔静脉 ,不阻断主动脉 ,维持灌注压在 6 0mmHg(1mmHg =0 133kPa) ,心脏跳动下进行畸形矫正 ,方法同停跳下手术。结果 :手术早期死亡 73例 (死亡率3 8% ) ,其中冷晶体组手术死亡 4 2例 (死亡率 6 5 % ) ,残余室间隔缺损 6例 (发生率 0 9% ) ;冷血组手术死亡 7例 (死亡率 3 0 % ) ;不停跳组手术死亡 2 4例 (死亡率 2 6 % ) ,其余均痊愈出院 ,随访 6个月~ 10年 ,恢复良好。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有较好疗效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并可简化操作 ,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1997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们采用右胸小切口行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2~35(平均20.5)岁;心胸比率0.54~0.68(平均0.58);心功能(NYHA)I级4例,I级5例,1级5例,N级1例。其中二尖瓣替换7例,心房间隔缺损修补5例,心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1例。手术方法:取右胸腋下“L”切口长8~12cm,于前锯肌与胸大肌之间钝性分开,经第3肋间进胸(除1例干下型心室间隔缺损需横断胸骨外,其余均能完成手术),于隔神经前纵切心包,暴露心脏…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 1997年 10月至 2 0 0 3年 6月进行的 4 82例小切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 193例 ,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TVI) 4 0例 ,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 16例 ,合并室间隔缺损 (VSD) 4 5例 ,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 (PAPVD) 7例 ;VSD 2 12例 ,合并右室双腔心 (DCRV) 8例 ,PDA 11例 ;肺动脉瓣狭窄(PS) 4例 ;法洛三联症 6例 ;法洛四联症 (TOF) 3例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MVD) 4 1例 ;左房黏液瘤(LAM) 8例。结果 :全组早期死亡 3例 ,死亡率 0 6 % (3 4 82 ) ,术后抗凝过量出血、低心排综合征、严重肺动脉高压各 1例 ,均与手术方式无关。结论 :微创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创伤小、美观、恢复快、安全有效 ,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合理选择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经右腋下直切口行体外循环直视、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适应证及技术要点。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们共完成92例经右腋下直切口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其中男52例、女40例,患者年龄12个月至28岁,平均(5.2±3.3)岁,体重8.5~52.0(17.9±8.6)kg。其中2例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6例存在中度以上肺高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39例。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患者取左侧卧位,切口位于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皮肤切口长度约5~8cm,约经第3或第4肋间进胸,切开并悬吊心包,行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右心房切口修补房间隔缺损及三尖瓣成形。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术中无恶性心律失常和气栓发生,术后无脑部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少量气胸、皮下气肿,1例出现肺不张,1例随访有1~2mm残余分流。结论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心内修补房间隔缺损手术具有安全、可靠,美容效果好、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1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7月30日至1998年4月20日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心内直视手术119例,其中房间隔缺损40例、室间隔缺损47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肺动脉狭窄6例,法乐四联症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4例,右室双腔心2例、左房粘液瘤1例、二尖瓣置换8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4例、三尖瓣置换1例、法乐三联症4例,包括2例室间隔缺损+重度肺高压,7例重症瓣膜病。结果:死亡1例,气栓致肢体偏瘫2例,术后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轻度瓣周漏1例,其余病人无气栓、低心排、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作者认为这种体外循环手术方法避免了低温和主动脉阻断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性损害和再灌注损伤,对心肌保护有利。缺点是操作相对困难,修补有时不够确切;有形成气栓危险,左、右心吸引多,引起血液机械性破坏增加,指出这种手术不宜用于术前诊断不够明确,一些复杂先心畸形的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我科1999年7月至2004年4月26例静脉窦房间隔缺损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静脉窦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手术方式和经验。方法: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行静脉窦房间隔缺损及合并畸形的手术治疗。其中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6个月~27岁,平均(12.1±5.7)岁。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19例,其中引流入上腔静脉8例,引流入右心房1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左上腔静脉引流入冠状静脉窦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三尖瓣返流3例,二尖瓣重度返流1例。体外循环转流时间25~98min,平均(56.4±6.2)min,全组均用自体心包补片修补,术中8例用右心房外侧切口避开窦房结延长至上腔静脉,3例用另外心包加宽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结合部;5例术中扩大房间隔缺损利于异位引流的肺静脉回流,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结果:术后平均重症监护时间(4.2±2.1)d,平均住院时间(15±6.5)d。全组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早期窦房结功能失调,经使用临时起搏器辅助3d后恢复,术后1例转为心房颤动心律,余均为窦性心律。1例出现上腔静脉梗阻,二次手术加宽上腔静脉后好转。结论:运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较易诊断静脉窦房间隔缺损和确定有无肺静脉异位引流,外科手术治疗静脉窦房间隔缺损的效果满意,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降低上腔静脉梗阻、窦房结功能失调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An analysis of 433 observations is presented (164 cases of isolated pulmonary stenosis, 132 cases of its combination with atrial septal defect, and 137--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the patients being 1 year 1 month to 36 years old, and the form of their heart disease being verified during surgery on a "dry" heart. The mentioned diseases were classifi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actical importance of the pulmonary stenosis. Haemodynamic studie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tenosis and an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 have demonstrated that with age right-ventricular hypertension progresses the faster the greater the pulmonary artery valve is stenosed. A combination of a valvular stenosis with a large ventricular communication is accompanied by a levelling of the pressure in both ventricles, its absolute figures being somewhat higher in patients over 16 years of age.  相似文献   

15.
Severe pulmonary valve stenosis in association with a large atrial septal defect is uncommon. Simultaneous percutaneous closure of the atrial septal defect and pulmonary valvuloplasty appears to be an attractive modality when compared to patients with these two lesions being subjected to surgery or being treated percutaneously at different sittings. We encountered two cases, both with significant pulmonary valvular stenosis associated with atrial septal defect (fossa ovalis type). Both lesion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percutaneously in the same sitting. Pulmonary valvuloplasty was done initially and the atrial septal defect closed later to minimize catheter manipulation after device im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6.
小于4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急诊手术41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原因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外科1998年1月-2000年11月收治的41例小于4岁的患儿资料。分析急诊心脏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效果。结果 41例患儿中,法鲁四联症25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5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大动脉转位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3例。三尖瓣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右室赘生物1例。院内手术死亡7例。死亡率17.1%。结论 病情危重,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Minimal incision cardiac surgery for atrial septal defects was performed in 4 consecutive patients. No special devices or new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perform this operation. Clamping of the aorta and snaring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could be simply omitted from this procedure. A limited(6 to 7 cm) median skin incision was made, followed by a mini-sternotomy from the second intercostal space to right side of the xiphoid process. Through this limited approach, atrial septal defect closure was performed conventionally with a patch under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less than 10 min). The scar was short(5.5 to 7.3 cm) and cosmetically acceptable in all patients. This mini-incisional procedure is a useful option for atrial septal defect closure that can be completed without sophisticated 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对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对19例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情况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同时有10例行三尖瓣Devage成形术,3例行二尖瓣成形术。结果:19例患者术后全部生存,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9%。结论:心脏不停跳有利于中老年房间隔缺损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张军  李军  钱蕴秋  徐晖  王晓敏 《心脏杂志》2001,13(4):266-268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并发畸形的发生率及超声心动图漏检并发畸形的原因。方法 :对 379例非复杂性先心病室缺并发畸形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较常见的非复杂性先心病室缺并发畸形的发生率为 36.0 % ,为卵圆形未闭、房缺、动脉导管未闭、右室流出道狭窄、右室双腔心及肺动脉瓣狭窄。超声心动图比较容易漏诊的室缺并发畸形为卵圆孔未闭、右室流出道狭窄及一些少见并发畸形。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室缺并发畸形具有一定的漏诊率 ,注意全面扫查及改进探查技巧有助于提高室缺并发畸形的检出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与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经验。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为133例,年龄5 ̄36个月,体重6 ̄15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全组非体外循环动脉导管结扎术29例;体外循环手术104例,包括室间隔缺损、继发孔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法乐四联症、房间隔缺损并右室流出道梗阻和其他复合畸形。结果全组术后住院死亡6例,死亡率4.5%。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出血等。死亡原因包括重度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危象等。结论心外科、心儿科、麻醉科等人员的密切配合,心内、外科镶嵌治疗成为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