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癫痫亚临床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SPECT的痫灶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建立亚临床发作期脑血流灌注显像方法,与间期显像对比分析定位;并结合脑CT、EEG、ECoG和疗效综合评价其痫灶定位诊断价值。结果:间期SPECT阳性率、准确率、灵敏度分别为:90.91%、77.27%、89.47%,亚临床发作期分别为:95.45%、90.91%、100%,优于传统定位诊断。亚临床发作期病灶放射性摄取比值也有明显增加,ECoG、病检阳性率100%,远期随访有效率90.91%。结论:SPCET具有较高的痫灶定位诊断价值,运用亚临床发作期显像可明显提高痫灶定位阳性率、准确性和灵敏度,表明亚临床发作期SPECT安全易行,能呈现rCBF增加,反映出发作期的显像特征  相似文献   

2.
癫痫放电灶的EEG,SPECT与PET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EG、SAPECT和PET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120例经MR和CT检查除外脑部肿瘤及脑血管畸形的癫痫病人,经电视录像-动态脑电图监测、SPECTT PET检查定位,比较三者定位方法的灵敏度和一致性。结果:PET定位的阳性率为90.8%;SPECT为74.2%;动态脑电图为60%三者的完全一致性为22.5%,SPECT、EEG与PET分别为62.4%和7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EG、SPECT和PET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120例经MR和CT检查除外脑部肿瘤及脑血管畸形的癫痫病人,经电视录像-动态脑电图监测、SPECT和PET检查定位,比较三者定位方法的灵敏度和一致性。结果:PET定位的阳性率为908%;SPECT为742%;动态脑电图为60%,三者的完全一致性为225%,部分一致性为512%。在完全一致性和部分一致性方面,SPECT与PET为783%,EEG与SPECT、EEG与PET分别为624%和708%。4例皮质脑电图(ECoG)证实局灶性癫痫样放电与PET检出的葡萄糖代谢减低区完全一致。结论:PET是诊断癫痫病灶灵敏而有效的方法,对癫痫病灶的定位价值优于EEG、MR、CT和SPECT。EEG、SPECT和PET三者有较高一致性,其中以PET与SPECT的一致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抽动症患者脑SPECT与CT/MR及EEG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SPECT、CT/MR、EEG对多发性抽动症(T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TS患者进行99m锝-双半胱乙酯(9mTc-ECD)脑SPECT显像,并于2周内行CT/MR和EEG检查。结果脑SPECT对TS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14%、100%、8367%;EEG检查的阳性率486%,明显低于SPECT(P<005);CT仅发现1例侧脑室轻度增大。结论SPECT脑显像对确定TS的病变部位优于EEG和CT/MR。  相似文献   

5.
额叶癫痫的诊断—形态与功能定位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8例额叶癫痫病人的EEG,CT,SPECT检查定位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85.7%的病人发作间期和/或发作期EEG有额叶定位征象,两者结合可提高定位诊断阳性率及准确率。CT检查仅42.9%发现额叶损害,仍是重要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99mTc-己撑半脱氨酸(ECD)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对顽固性颞叶癫痫(TLE)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53例脑电图(EEG)定位明确的顽固性TLE患者分别行发作间期18F-FDGPET和99mTc-ECDSPECT检查。其中21例磁共振(MRI)显示有结构性病变并与EEG定位结果一致。结果:MRI异常组均在PET和SPECT相应部位出现低代谢和低灌注表现。MRI正常组,PET定位准确性为84.5%,显著高于SPECT的56.3%(P<0.05)。结论:对于无结构性病变的颞叶癫痫,发作间期PET检查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SPECT的临床意义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259例脑部疾病病人SPECT脑显像结果,并与CT,MRI,EEG及TCD等检查作比较。结果表明:SPECT对脑梗塞的早期确诊,TIA的辅助诊断和癫痫的定位诊断有较大价值。脑血流断层显像诊断意义大,但其他核素显像方法在某些疾病中仍有很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癫痫手术前SPECT的定位价值沈国富,孙克华,谭启富,冯宣我们对12例癫痫患者行发作间期及1例美解眠诱发后的脑局部血流SPECT检查,结果显示SPECT较之CT.MRI、EEG具有更高的阳性率,其定位的阳性率达到了80%以上,美解眠诱发后可能会增加结...  相似文献   

9.
SPECT脑灌注显像定位致灶的价值已得到肯定 ,定位率为 75 %~ 86% [1,2 ] 。依据SPECT脑显像定位进行致灶切除手术也逐渐为临床医生所接受 ,但癫患者致灶切除后 ,在SPECT脑显像方面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手术效果间联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院自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5月对收治的 2 1例致灶明确的患者实施致灶切除手术 ,在手术前及术后1年分别行SPECT脑显像检查 ,观察癫患者SPECT脑显像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以及这种变化与癫手术效果间的联系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般资料  2 1例患者 ,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行局部脑血流检查在致痫灶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癫痫患者行SPECT检查,结果采用目测和半定量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判断。结果:13/24(56%)的患者有目测的异常灌注区,其中11/13(85%)与综合定位的结果相一致,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可发现12/12的患者有异常灌注区,其中10/12(83%)可得到与综合定位结果相一致的结论。统计学显示两种方法在阳性检出率和准确率上有显著差异。结论:SPECT在致痫灶的定位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可明显提高SPECT对致痫灶的检出率,但应将检查结果与临床及其他检查资料相结合进行分析以减少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皮层和深部电极监测致痫灶切除治疗顽固性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顽固性癫痫病人致痫灶的术前和术中的定位方法。方法:34例病人接受了致痫灶切除术。作者根据(1)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2)电生理检查(包括EEG、长时脑电监测),(3)影像学检查(CT、MR和DSA等)进行术前定位,术中应用ECoG和部电极对致痫灶行精确定位。结果:术后经3个月-3年随访,无发作16例,占47.1%,改善17例,占50%;无变化1例,占2.9%。结论:术前EEG,术中ECO  相似文献   

12.
脑SPECT对小儿癫痫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Stokely[1]等首次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成功地检查了癫痫病人的脑血流,随着SPECT和脑血流显像剂发展,目前SPECT已成为癫痫定位的有效方法,我们用99mTc—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ECD)作SPECT脑血流显像对31例小儿癫痫病人进行检测,并与CT,MRI,EEG对比分析,旨在探讨99mSPECT脑血流显像对小儿癫痫的定位诊断价值资  料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临床诊断的小儿癫痫31例,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3个月至14岁,于发作间期用SPECT测定局部脑血流量(rCBF),其中CT检查21例,M…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应用EEG、SPECT、ECoG进行致痫灶定位有一定差异性,我们应用PET对10例顽固性癫痫术前定位,来探讨FDG—PET低代谢区与实际癫痫灶的相符合程度,从而衡量其定位的准确性与特异性。方法:10例顽固性癫痫患者,强直阵挛性发作1例,复杂部分...  相似文献   

14.
癫痫患者的脑电图与CT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EG和CT在癫痫的诊断、分型和病因方面的意义。方法:对1379例癫痫进行EEG常规描记和脑CT扫描。结果:1379例中原发性癫痫985例,继发性癫痫394例。CT异常率46.19%;EEG异常率74.26%,痫波检出率23.47%。EEG以局灶性或弥漫慢波增多为主。EEG和CT的符合率80.95%。结论:EEG对癫痫的分型和原发性癫痫的检出有重要价值,而CT则是查找继发性癫痫病因的有效  相似文献   

15.
癫痫外科     
PET、EEG、MRI在术前癫痫灶定位价值中的对比研究欧阳辉 邱炳辉 漆松涛 黄祖汉 吴湖炳 王全师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术后组织病理和随访结果为标准,比较发作间期18 F-FDG PET显像、EEG、MRI在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前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术前均行发作间期1 8F-FDG PET脑显像、2~3次 EEG和 MRI检查,术中行ECoG检查,以PET和ECoG定位的癫痫灶范围行癫痫灶切除或多处软脑膜处横纤维切断术,术后切除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与外科治疗效果进行随访,比…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 ̄~(18)F-FDG-PBT显像对126例癫痫患者进行了发作间期癫痫灶定位,男81例,女45例,年龄2~56岁,其中110例(87.3%)在PET上可发现明显相对低代谢区,而MRI或CT仅32例发现异常,头皮EEG有102例异常,但无明确定位价值。我们认为, ̄18F-FDG-PET可通过观察脑组织内的葡萄糖代谢而进行癫痫灶定位,是无创伤性癫痫灶定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50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人行ENG(44例)、BAEP(49例)和SPECT(50例)检查,异常率分别为 86. 4%、73. 5%和 78%,差异无显著性。与 SPECT对照研究更进一步证实 ENG和 BAEP对本病早期诊断有肯定价值,ENG更敏感,SPECT准确直观。三项检查互相补充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癫痫病人δ,θ活动地形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脑电地形图(BEAM)分析技术,判断不对称性δ、θ活动在癫痫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Z值概率差异BEAM进行分析,并与其它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在83例癫痫病人中,BEAM对不对称性δ、θ的检出率高达72%,较脑电图(EEG)目测分析敏感,其显示的异常区与EEG目测分析、CT、单光子发射CT(SPECT)大多符合。结论 背景脑电的不对称性δ、θ活动对癫痫的辅助诊断与痫灶定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顽固性癫痫病人致痫灶的术前和术中的定位方法。方法:34例病人接受了致痫灶切除术。作者根据(1)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2)电生理检查(包括EEG、长时脑电监测),(3)影像学检查(CT、MR和DSA等),进行术前定位,术中应用ECoG和深部电极对致痫灶行精确定位。结果:术后经3个月~3年随访,无发作(用药和不用药)16例,占471%;改善17例,占50%;无变化1例,占29%。结论:术前EEG、术中ECoG和深部电极是癫痫手术治疗中的必备技术。  相似文献   

20.
脑磁图在癫痫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前准确的致痫灶定位,是癫痫外科治疗的关键,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脑磁图(MEG)致痫灶定位技术,能将捕促到的瞬时磁信号与三维MRI解剖图融合,从而精确确定致痫灶的解剖部位,有极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同时由于磁信号穿过头皮及颅骨等解剖结构时不会发生畸变,所以MEG定位致痫灶较其它功能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MEG检查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EG/VEEG和PET/SPECT,且与Eo有极高的符合率,同时它在致痫灶功能区定位和癫痫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前评估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