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钛网电脑个性化塑形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新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06-2016-03收治的50例行颞肌下颅骨修补术的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二维钛网电脑塑形)25例,对照组(三维钛网手工塑形)25例,分别行颅骨修补术对照研究;记录和比较2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和塑形满意度,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3个月后评定2组修补术整体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手术操作时间(109.59±11.49)min,术后伤口愈合时间(9.40±3.41)d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169.40±10.60)mL明显较少(P0.05),塑形满意度(86.17±5.26)%显著较高(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44.00%(P0.05),整体疗效优良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P0.05)。结论电脑塑形钛网颞肌下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塑形效果更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对提高颅骨缺损整体治疗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膜外保留薄层颞肌在三维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采用电脑三维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保留薄层颞肌148例为研究组,另52例术中采取完全剥离并保留硬脑膜外侧的颞肌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副损伤几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患者对钛网塑型的满意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脑三维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时,保留硬脑膜外薄层颞肌创伤较小,疼痛恢复快,不影响咀嚼及外观,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计算机塑形钛网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采用数字化塑形技术的颅骨修补术的病例资料,并以82例手工塑形技术病例做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钛钉用量、并发症及外观效果。结果数字化塑形组平均手术时间93min,钛钉使用量10.4枚.外观满意度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手工塑形组平均手术时间147min,钛钉使用量15.3枚,外观满意度74.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简便、快捷,塑形效果好,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神经外科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集2007-09~2009-09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73例,其中数字化三维塑形修补32 例,传统手工塑形修补41例.比较分析两者在手术用时、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塑形工作量以及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等方面差异.结果 数字化三维塑形颅骨修补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塑形用时及钛钉用量,与传统手工塑形比较明显缩短和减少,患者对数字化三维塑形的满意度达到 100%,优于传统手工塑形组65%.结论 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明显优于传统手工塑形颅骨修补,能最大程度恢复缺损外形,缩短麻醉及手术用时,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更广.  相似文献   

5.
钛网电脑数字化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钛网数字化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颅骨缺损62例,采用钛网数字化成型进行颅骨修补40例,传统钛网手工塑形颅骨修补22例,对比两种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塑形时间、费用(以使用钛钉数量记)、术后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传统钛网手工塑形相比,钛网数字化成型颅骨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平均术中塑形时间减少(P0.05),塑形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钛网数字化成型修复颅骨缺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工塑形,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背景:数字化塑形的钛网已应用于颅骨缺损的修补,但存在设备技术条件要求较高,塑形周期较长,费用较高的问题。许多研究者试图找到一种不仅简便而且保留数字化塑形优点的制造方法,而制造出颅骨缺损的三维实物模型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目的:观察数字化模型辅助下进行钛网三维塑形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颅骨缺损修补患者92例,根据钛网塑形方法分为2组:数字化模型辅助塑形组32例,利用常见设备快速制作出颅骨缺损的数字化模型,在模型辅助下进行钛网的三维塑形。手工塑形组60例,按照颅骨缺损形状利用钛网成型工具将三维钛网进行手工塑形。 结果与结论:数字化模型辅助塑形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术中手工塑形组(P < 0.01)。数字化模型辅助塑形组使用固定用钛钉平均为5.781个,术中手工塑形组使用钛钉平均为7.050个,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数字化模型辅助塑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术中手工塑形组为1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数字化模型辅助塑形组术后满意度明显优于术中手工塑形组(P < 0.05)。可见钛网的数字化模型辅助塑形简化了塑形过程、降低了对设备条件的要求,解决了颅骨缺损手术的费用与美观的均衡问题,便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技术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成形钛网技术进行颅骨修补54例,分析颅骨修补术的塑形工作量、手术时间、术后病人对塑形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54例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病人均恢复良好,术后无切口感染及皮瓣下积液等并发症出现,头颅外形对称,病人均对塑形满意。结论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方便,快捷,塑形满意,缩短了麻醉及手术时间,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背景: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时能最大限度地达到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型。 目的:通过与传统手工塑形钛网比较,观察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在大面积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109例颅骨缺损患者按照不同的成形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手工塑形组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患者60例:采用手工塑形钛网修补;数字化三维成形组49例: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将钛网制成个性化颅骨修复体进行修补。 结果与结论:手工塑形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塑形满意度分别为108 min,22%,67%;数字化三维成形组分别为78 min,4%,100%。数字化三维成形组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手工塑形组,在塑形满意度则明显增高 (P < 0.05)。结果说明,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颅骨缺损节约了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成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数字化成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采用钛网修补术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其中采用人工塑形钛网修补术15例;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术51例,早期组(开颅术后3个月内)30例,晚期组(开颅手术6个月以后)21例. 结果人工塑形钛网修补组手术时间,钛钉/骨窗面积比,术后恢复时间,术后皮下积血、积液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组,而满意度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成形钛网早期组术后1月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数字化成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塑形技术,能有效提高塑形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既能解除相关的精神负担,又可终止或逆转相关的继发性脑损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颅骨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缺损的颅骨用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修补的患者62例。结果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时间为(86.5±2.5)min,使用钛钉(7.2±1.4)个,患者外形对称,塑形满意,均痊愈出院。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皮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硬膜外血肿1例,癫痫发作1例。结论二维钛网数字化三维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术具有手术修补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术中手工塑形三维钛网、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行颅骨修补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术中手工塑形钛网35例和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2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工塑形钛网组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时间为(157.1±35.8)min比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组(112.2±29.5)min明显延长(P0.05)。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如头皮下感染、修补材料外露、癫痫、皮下积液、皮肤慢性切割溃疡等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手工塑形钛网组术后塑形满意度低,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组高,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预塑钛网修补颅骨缺损麻醉及手术时间短,塑形满意度高,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预塑球形钛网和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在颅骨修补手术中的操作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8月至2009年1月155例采用预塑球形钛网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与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83例采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预塑钛网组(125±8)min,三维钛网组(98±6)min,预塑钛网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三维钛网组(P0.05);使用钛钉数量:预塑钛网组(11.8±1.5)个,三维钛网组(8.3±1.2)个,预塑钛网组平均使用钛钉数量明显多于三维钛网组(P0.05);外观满意度:预塑钛网组(7.30±0.21)分,三维钛网组(10.00±0.00)分,预塑钛网组外观满意度明显低于三维钛网组(P0.05);术后并发症:预塑钛网组共19例,发生率12.26%,三维钛网组共3例,发生率3.61%,预塑钛网组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三维钛网组(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具有手术时间短,使用钛钉数量少,外观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优点,是目前颅骨修补手术的首选材料,应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比较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和钛网在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93例颅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PEEK材料行颅骨修补术58例(PEEK组),应用钛网材料行颅骨修补术235例(钛网组).比较两组病人塑形效果、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治疗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计算机辅助下个体化三维塑型EH复合材料修补大面积颅骨缺损与传统手工塑型钛网修补法的优劣。 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3年来采用计算机辅助下个体化三维塑型EH复合材料修补大面积颅骨缺损病例共35例以及采用传统手工塑型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病例30例,就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病人满意度等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比较,第一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第二组(t=3.514, P<0.01);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第一组发生率14.3%,第二组发生率2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χ2 = 1.547,P>0.05);术后满意度比较,第一组97.1%,第二组73.3%,第一组明显优于第二组(χ2=7.676,P<0.01)。 结论 采用计算机辅助下个体化三维塑型EH复合材料修补大面积颅骨缺损手术操作更加简便,生物相容性好,并发症少,病人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颅前窝底骨质缺损无骨性重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术后大范围骨性缺损行骨性重建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颅前窝底肿瘤伴大范围骨质破坏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肿瘤切除;其未行骨性重建(观察组)30例,行骨性重建加软组织重建(对照组)15例。并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早期并发症5例,其中观察组脑脊液鼻漏1例,脑脊液鼻漏合并脑膜炎及脑积水2例;对照组钛网从鼻腔脱出1例,移植钛网产生排斥反应1例,均未发生脑脊液鼻漏。随访6~99个月,肿瘤复发5例,其中死亡4例,带瘤生存1例;两组均无迟发性脑脊液鼻漏、脑组织下沉、脑膜脑膨出、空蝶鞍综合征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的颅前窝底骨质缺损没有必要一定重建其骨性结构,仅行软组织重建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在垂体瘤经鼻蝶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提出初步的临床治疗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垂体瘤并入选研究的患者189例,均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其中82例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临床路径作为研究组,其余107例患者采用传统临床路径作为对照组。随访至术后3个月,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肿瘤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脑脊液漏、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时间。结果加速康复外科组较传统组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脑脊液漏及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减少,而肿瘤切除率、术后尿崩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更利于接受经鼻蝶手术的垂体瘤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3D打印聚醚醚酮(PEEK)在儿童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5例颅骨缺损或颅骨肿瘤患儿(PEEK组),术前完善头颅CT薄层扫描,使用3D打印技术制备PEEK植入物,对患儿行颅骨修补术。选取同期行钛网颅骨修补的21例患儿进行对照(钛网组),对比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因、颅骨缺损部位及面积,分析患儿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切口愈合良好,1例患儿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经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后积液消失,1例术区少量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患儿无明显术后并发症。PEEK组与钛网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距上次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3D打印PEEK植入物治疗儿童颅骨缺损是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治疗患者脑血流与记忆功能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50例应用三维塑形钛网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相应修补区大脑皮层脑血流改变与记忆量表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骨修补术后相应区域皮质区CBF明显高于术前,记忆量表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三维塑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可对患者的脑血流和记忆量表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个体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采用钛网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没有出现因塑形欠佳造成的并发症,修复后的颅骨形状与原颅骨形状完全一致.结论 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