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化学转化将废铅酸电池铅膏中的铅转化为草酸铅来回收铅。先用(NH4)2CO3对废铅酸电池铅膏进行脱硫处理,然后用硝酸和H2O2对脱硫后的铅膏进行浸出处理,最后向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2O4制得草酸铅,并将其在550℃下煅烧得到超细氧化铅粉体。同时对制得的草酸铅和氧化铅进行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脱硫过程中铅膏脱硫率可以达到99%,浸出过程中铅膏浸出率可达到95%以上,合成草酸铅过程中铅回收率为95.3%;采用将废铅酸电池铅膏转化为草酸铅来回收铅的新方法不仅环保,而且铅回收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三乙胺浸出废铅膏中硫酸铅,经过反应得到易于分解的氢氧化铅,实现铅的回收。分析三乙胺与废铅膏中硫酸铅物质的量比、液固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三乙胺与废铅膏中硫酸铅物质的量比为10、液固质量比为10、反应温度为60 ℃、反应时间为6 h时,脱硫率可达到86.77%。对原铅膏和最佳条件下的脱硫铅膏进行XRD和SEM分析。脱硫铅膏中出现许多氢氧化铅的特征峰,硫酸铅的特征峰大量减少;得到的氢氧化铅的形状为表面光滑的杆状。  相似文献   

3.
铅酸电池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广泛使用,其每年的巨大报废量使得环境面临较大威胁。有研究表明,已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对废铅膏进行脱硫回收处理。研究了以脱硫铅膏为原料,通过控制硫酸、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添加量和煅烧温度来合成四碱式硫酸铅。通过对各条件下得到的四碱式硫酸铅产品进行分析,得到制备四碱式硫酸铅适宜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按n(铅)∶n(硫酸)=5∶1加入硫酸、按照n(铅)∶n(DBSA)=18∶1加入DBSA、煅烧温度为600 ℃条件下制得的四碱式硫酸铅纯度最高(92.7%),产物为斜方晶体,满足铅酸电池对其作为添加剂的要求。本研究可以提供一种废铅膏回收利用的途径,实现铅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热重分析技术(TG-DTA)和热重红外联用分析技术(TG-FTIR)等热分析技术研究三水合乙酸铅晶体在空气气氛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其热分解过程中主要存在二氧化碳、丙酮和乙酸等中间产物。热解过程的关键转变温度为61.4℃、204.9℃、256.8℃、293.6℃、348.7℃。焙烧后铅粉的氧化度能够达到95%以上,视密度比传统球磨氧化铅粉低,吸水值高于传统的球磨氧化铅粉。研究结果对于三水合乙酸铅作为前体制备铅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铅酸蓄电池目前仍然占据二次电池的最大市场份额,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铅废料的回收仍以危废公司收集后采用传统火法冶炼再生为主,存在SO2污染严重、能耗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以柠檬酸结合氨水为浸出剂的湿法回收含铅废料的新工艺,制备柠檬酸铅前体,经过低温焙烧获取新型超细铅粉,并对该工艺浸出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新工艺的脱硫率能够达到99.9%左右,柠檬酸铅前体经过375℃低温焙烧,可制备氧化度超过93.0%的新型铅粉,与传统球磨氧化铅粉相比较,具有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等优点。新型铅粉经过循环伏安法(CV)分析,初步显示出良好的充放电的循环可逆性,所制备铅粉可以直接回用制备新电池。本文的研究为铅酸电池企业含铅废料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NH4HCO3+NH3·H2O为脱硫转化剂,对废铅酸电池铅膏进行碳酸化处理。考察了转化剂用量、液固比、转化时间、转化温度等因素对铅膏脱硫率和铅回收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NH4HCO3+NH3·H2O用量为理论用量的2倍、液固质量比为5∶1、转化时间为2 h、转化温度为室温时,铅膏脱硫率最高可达99.5%;不同实验条件下脱硫后的铅膏中铅的含量变化不是很大,均在30%(质量分数)左右,与原始铅膏含铅率(71.87%)相比相差很大,铅回收率小于50%。通过对转化前后铅膏试样的XRD分析,表明铅膏脱硫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本发明涉及介电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钕掺杂的高四方相钛酸钡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制备醋酸钡溶液、稀土钕盐溶液和钛醇溶液;搅拌钛醇溶液10~20 min加入三乙醇胺,得到第一溶液;加入冰乙酸,剧烈搅拌,得第二溶液;将醋酸钡溶液、稀土钕盐溶液依次加入到  相似文献   

8.
渗透汽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于乙酸的分离,可以优先透水或乙酸。特别是应用在发酵法制备乙酸等低酸含量溶液的分离中,可以优先透酸制备高纯度的乙酸,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综述了渗透汽化技术在分离纯化乙酸中所涉及的膜材料、耦合工艺及其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采用摩尔比为1:2的氯化胆碱-乙二醇低共熔溶剂(ChCl-EG DES)作为电解质,研究了对废旧铅酸蓄电池铅膏(Scrap Lead Paste, SLP)进行电解回收制备铅粉。通过循环伏安法探讨了30 g/L SLP+ChCl-EG体系中沉积铅的电化学行为,采用XRD和SEM检测手段分析了不同温度下沉积产物的物相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废铅膏在ChCl-EG中还原为金属铅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恒电位沉积实验发现,当实验温度为363 K时,电流效率达96.06%,电能单耗为673.28 kWh/t。不同温度下电沉积得到的产物均为金属铅粉,其微观形貌主要为棒状,有少量呈现针状、团簇状,长度约为10~60μm,直径<5μm。  相似文献   

10.
《无机盐工业》2006,38(2):28-28
本发明涉及化学化工领域,尤其是硫酸铁溶液制备聚合硫酸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含三价铁废渣与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铁溶液;然后将机械活化硫铁矿(含硫精矿)、废铁片、废铁屑或其混合物加入硫酸铁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为40-110℃,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19,(11):2742-2748
总结了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废铅膏固相电解法回收铅工艺和废铅膏直接制备氧化铅的工艺。指出了经典火法工艺和湿法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主要集中于绿色环保和降低能耗等方面;同时废铅膏的固相电解法也为湿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废铅膏直接制备氧化铅的工艺现阶段还处于实验室水平,但是发展潜力很大,是未来铅膏回收领域的主流方向,应集中克服该工艺的低经济性和提高氧化铅纯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11):2742-2748
总结了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废铅膏固相电解法回收铅工艺和废铅膏直接制备氧化铅的工艺。指出了经典火法工艺和湿法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主要集中于绿色环保和降低能耗等方面;同时废铅膏的固相电解法也为湿法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废铅膏直接制备氧化铅的工艺现阶段还处于实验室水平,但是发展潜力很大,是未来铅膏回收领域的主流方向,应集中克服该工艺的低经济性和提高氧化铅纯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废铅蓄电池铅膏湿法回收制取氯化铅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由废铅蓄电池铅膏湿法制取氯化铅的工艺技术。采用HCl-NaCl混合溶液将铅膏中的铅浸出制备氯化铅,考查了冷析滤液的处理方法及循环使用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技术,铅浸出率达99.3%以上,冷析滤液循环使用4次,铅回收率达到98.2%,制取的氯化铅产品纯度达到了试剂化学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公开了用于制备L-鸟氨酸苯基乙酸盐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例如将L-鸟氨酸的卤化物盐与苯基乙酸银混合。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原位形成苯基乙酸盐。本申请还涉及各种由所述方法获得的组合物,包括晶体形式。公开号:CN201180058441  相似文献   

15.
《无机盐工业》2007,39(10):35-35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以钨酸钠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磷钨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钨酸钠溶液与无机酸溶液接触,直到生成活性钨酸沉淀。(2)使活性钨酸沉淀与磷酸溶液接触,直到活性钨酸沉淀完全溶解,得到磷钨酸溶液。(3)向磷钨酸溶液中加入无机酸沉淀剂使磷钨酸沉淀,过滤、结晶,得到高纯度磷钨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铅是人类常用的金属之一,然而铅资源日益衰竭,再生铅的回收成为实现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铅酸蓄电池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其报废量也不断增长,大量的废铅膏成为再生铅的主要原料,其回收产物主要有:碱式硫酸铅、氯化铅、铅及氧化铅等。从废铅膏的回收产物着手,综述了不同产物的性质、用途及制备方法,并对国内外废铅膏回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种新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氧化锡纳米晶.通过向硝酸锡溶液中加入酒石酸形成稳定的酒石酸锡的配合物,再向上述稳定的配合物溶液中滴加乙腈溶剂,配合物溶液出现了溶胶,再形成凝胶.对凝胶进行洗涤烘干后直接得到晶粒大小为4.5 nm的氧化锡纳米晶.200 ℃和400 ℃热处理得到的氧化锡纳米晶的晶粒大小分别为8.4 nm和13.7 nm.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获得的纳米晶的分散性能很好.本方法对于无氯离子方法制备高纯度氧化物纳米晶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新 《广东化工》2015,42(4):31-32,34
研究一种电解回收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废铅料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脱硫工艺:Na OH与铅膏中Pb SO4物质的量比1.5∶1;固液比为4∶1;脱硫温度50℃;脱硫时间90 min。并通过工艺条件试验,考察电解液温度、Na OH浓度、极间距、电流密度对电解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Na OH溶液浓度3 mol/L,电流密度200 A/m2,电解温度45℃,极间距3 cm。  相似文献   

19.
通过液相沉淀法制备出无定形硫化锌粉末,硫化锌粉末经高温热处理后制得纳米硫化锌粉状晶体。具体过程为:将硫化钠溶液缓慢加入酸性的氯化锌溶液中,沉淀、洗涤、干燥后,研磨至200目以上,并在H_2气氛保护下于400℃温度焙烧,制得20~30nm粒径的硫化锌晶体。  相似文献   

20.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原铝废灰生产铝电解槽用含氟口氧化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过程是将原铝废灰加入铝灰质量1—3倍水中浸洗过滤脱水,将过滤脱水得到溶液进行蒸发,得到NaCl,KCl,NaF的混合物结晶;将脱水后的铝灰加入稀盐酸溶液中充分混合,在80~100℃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