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生物质热化学气化合成混合醇技术具有工艺相对简单、产物的能源化工应用广泛等优点,为准确评价该技术的资源能源消耗、辨析合成燃料的环境性能,基于生命周期分析框架和ReCiPe2016中点评价方法,对农林废弃玉米秸秆和木屑经气化、催化合成混合醇工艺的清单和9种环境影响类型开展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农林业阶段均为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秸秆混合醇生命周期影响高于木屑混合醇。前者的臭氧层耗竭潜值、海洋和淡水富营养化潜值、全球变暖潜值均为木屑混合醇相应结果的9倍以上。废弃物原料高碳含量和高混合醇收率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与石化汽油相比,秸秆和木屑混合醇的全球变暖和化石能源消耗潜值均降低40%以上。  相似文献   

2.
科技信息     
东英药业又一新药开发成功;秸秆产油率可达50%以上;从稻壳提取纳米二氧化硅;甲醇制烯烃工业化示范试验成功;我国生物芯片技术研究进展顺利;DVD光记忆储存染料;新型萤光染料;减肥蛋白;离子液体新产品;纳米碳新型防腐导电涂料;芳香族聚碳酸酯合成新方法;高纯度钛粉生产新工艺;用檐子菌处理靛兰染色废水。[编按]  相似文献   

3.
《化工进展》2011,30(1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赵家保研究员领导的生物质高效转化研究组在生物质能源研究中,首次实现葡萄糖和木糖同步利用生产油脂。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已于日前发布在权威杂志((BiotechnologyforBiofuels))上。该研究组多年来致力于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柴油的研究。通过筛选,赵家保团队发现部分产油酵母可同步利用葡萄糖和木糖在胞内积累油脂,菌体油脂含量达到59%;直接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培养,该产油酵母葡萄糖体油脂含量达到39%。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秸秆和芦苇秸秆为实验对象,分别在玉米秸秆与芦苇秸秆的质量比(C∶R)为1∶4、2∶3、3∶2、4∶1的条件下利用热重分析仪及热解炉进行了共热解实验,探究了混合物共热解的热解规律及热解产物的产率、热重(TG)和微分热重(DTG)。研究表明:混合样品共热解在150℃之后产生了协同效应,且芦苇秸秆含量的增加会对混合样品的共热解有促进作用。样品在主要热解区间内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混合样品中除C∶R=4∶1外,其他混合样品的活化能较芦苇秸秆均有所降低。热解产物的分析表明:样品共热解的产炭和产气率均有所增加,产油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作物秸秆制取氧化腐植酸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废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6亿t,加上树皮、蔗渣、木屑、各种壳皮等达10亿t以上。20世纪中叶以前,秸秆主要用作生活燃料、肥料和饲料。但随着煤炭、石油液化气燃料的普及以及化肥使用量的增加,致使秸秆大量积余,目前被  相似文献   

6.
利用甲醛和硝酸对木屑进行改性,得到甲醛改性木屑和硝酸改性木屑,并比较了2种改性木屑对铬(Ⅵ)的吸附能力,同时探讨了木屑用量、酸度、铬(Ⅵ)的初始质量浓度、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废水铬离子的质量浓度为100mg/L时,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1.0,木屑用量1.5g/15mL,吸附时间60min。用2种改性木屑处理含铬(Ⅵ)废水,都取得满意的效果,吸附率达到99.9%。  相似文献   

7.
木屑碱熔法制草酸中的氧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戈文 《化学世界》1996,37(6):296-299
本工艺采用了独特的碱熔氧化工艺,在碱与木屑重量比3:1,碱熔温度180℃,碱熔时间1h,复配氧化剂加入量0.5%的条件下,使木屑法生产草酸的得率由60%左右提高至100%以上。  相似文献   

8.
《广东化工》2009,36(2):2-2
近日,广州迪森能源集团宣布,该公司已研制成功将农林废弃物(秸秆、稻壳、木屑、树叶等)通过快速裂解方式制备成生态油的高新技术,这意味着中国有望实现彻底摆脱石化能源格局,进而展开生态“大油田”建设。  相似文献   

9.
荷兰帝斯曼公司在开发第二代生物燃料生产技术方面取得进展,研制出一种以玉米秸秆、木屑和稻草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玉米秸秆、油菜秸秆和木屑湿氧化爆破后水洗液中的主要单糖、呋喃类、羧酸类浓度和其它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洗液中葡萄糖和木糖的浓度分别为0.653~1.562g·L-1和0.166~0.891g·L-1,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的浓度较低,甲酸和乙酸的浓度分别为1.346~3.500g·L-1和1.670~2.698g·L-1,在玉米秸秆、油菜秸秆和木屑水洗液中分别检测到12、10和16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固体强酸催化莰烯水合副产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由树脂催化莰烯直接水合成异龙脑过程中的副产油,利用固体酸催化回收莰烯和异丙醇。试验表明:催化和量为0.5%,反应强度150℃,反应30min,副产油回收率在于97%。  相似文献   

12.
从山东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中心了解到,该校生物质热解生产燃料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可成功地以木屑、秸秆、稻壳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油,从而为新能源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末页岩低温热解效率,以甘肃窑街末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管式加热炉,研究不同热解终温、终温恒温时间、热载气体流量等热解条件对甘肃窑街末页岩热解产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末页岩随热解温度升高,产油率先增大后减小,540℃热解产油率达到7.95%;增加终温恒温时间,可提高产油率,恒温时间超过30 min末页岩热解产油率增大不再明显;热载气体流量增大,有利于热载气体对页岩油的携带,载气流量超过300 m L/min热解产油率趋于稳定。最优热解试验条件下原料单独热解的产油率、产水率、产气率比铝甑试验的产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试验利用皮状丝孢酵母、圆红冬孢酵母以玉米秸秆稀酸水解液为原料,在不添加任何外加营养物质的条件下,研究了玉米秸秆水解液初始还原糖浓度对2株产油酵母生长和产油的影响,结果表明2株酵母适宜的还原糖浓度均为82g/L左右;圆红冬孢酵母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分别为21.19 g/L和5.81 g/L,皮状丝孢酵母生物量和油脂产量分别可达34.32 g/L和1.28 g/L。  相似文献   

15.
将SPTL—CS系列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应用于含油废水和印染废水的实验室及中试处理,结果表明:对石油废水的处理,沉淀法除油率为75%左右,浮选法除油率达99%以上,处理后水质达到回用标准;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脱色率达98%以上,CODCr达75%以上,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秸秆醋酸纤维素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兴  陈洪章 《化工学报》2007,58(10):2548-2553
农作物秸秆是自然界中数量极大的可再生资源,本研究以农作物秸秆为反应原料,采用无污染蒸汽爆破技术活化预处理,然后进行乙酰化反应,通过溶剂萃取分离并制备出高附加值的醋酸纤维素。实验结果表明:秸秆汽爆后明显增加了反应活性,制备醋酸纤维素的适宜条件是123℃,2 h,催化剂用量为7%,汽爆秸秆中性洗涤剂处理后的乙酰化结果效果最好,不同汽爆秸秆中小麦秸秆乙酰化效果最佳,优化实验条件下,秸秆醋酸纤维素聚合度均在120以上,取代度2.80以上,并且用红外图谱、1H NMR进行了表征。与目前工业上采用α-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高级浆为反应原料相比,不仅原料和预处理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工艺流程简单。  相似文献   

17.
技术方案是:包括木屑、纸、水泥、膨润土、硼砂、色粉、璃璃纤维和塑料,各组料的百分比含量是木屑10%~40%、纸5%~20%、水泥5%~15%、膨润土10%~30%、硼砂1%~6%、色粉1%~10%、玻璃纤维5%~15%.塑料5%~20%。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花生壳、木屑、柚子皮、玉米秸秆及玉米芯等5种典型农林废弃物在处理含铬废水中的应用和处理效果,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安先 《山西化工》1996,(1):23-25
活性炭是利用木屑、棉籽壳、花生壳和各种坚果壳、果核以及其他农林副产品和煤作原料,经炭化、活化而制得的产品。它是一种多孔性物质,总比表面积可达100m~2/g以上,具有吸附性能,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国防、农业、石油、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工业。 以木屑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法生产活性炭、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经济效益好。且产品得率高(约30%),原料中约有80%的碳可以利用。每吨成品活性炭消耗3~4吨干木屑。由于氯化锌法容易调整产  相似文献   

20.
《山东农药信息》2009,(11):33-33
由于秸秆还田的普及以及去年秋季小麦播种时土壤湿度普遍偏大,今春小麦纹枯病在我省有偏重发生趋势。在石家庄周围业已发现科农199和石麦14等品种感病较重,有的地块病株率高达90%以上。每年小麦起身前后是田间喷雾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佳时机,希望农民朋友近期到地里查看自己麦田发病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