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症状、证候以及用药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中医证治方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治疗高血压的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高血压中医症状、证候以及用药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表及二维网络图进行展示。结果:高血压的最常见症状为头痛(2 650次),头晕(1 734次),证候以肝阳上亢为主,其次为阴虚阳亢和肝火亢盛,病变涉及肝、肾等脏腑。治法方面,为平肝潜阳,补益肝肾,并与活血化瘀法配合使用。汤药以天麻钩藤饮,钩藤饮以及半夏白术天麻汤为最常用。中药以天麻、钩藤应用最多。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中医证治方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方法探索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药证对应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收集有关中医治疗IMN文献数据,采用基于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中医辨治IMN主症、证候、治法、方剂及中药的规律,并利用Cytoscape2.7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IMN主症以水肿最多见,证候以脾肾亏虚证最为常见,参苓白术散、补阳还五汤及玉屏风散为最常用的方剂,黄芪、茯苓、地黄、白术、丹参、当归为治疗IMN的核心药物。定向挖掘结果显示症证方药结果的一致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论:文本挖掘技术比较客观地总结了IMN的证治规律,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抑郁症证药相应规律。方法: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抑郁症的证候、症状、汤药及中药的规律。结果:抑郁症虚实夹杂,脏腑以肝为主,涉及心、脾、肾;证侯以肝气郁结和肝郁脾虚为主;核心症状为失眠、情绪低落等精神障碍;汤药和中药的使用均以疏肝解郁、健脾养心安神为主。结论: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和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中医"证-症-方-药"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再生障碍性贫血证药相应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下载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数据集,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中医证候、症状及中药规律。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以虚证为核心,核心症状为发热、乏力、头晕、瘀斑等,中药以补虚药物为核心。结论: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中医病、证、药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文本挖掘探索慢性肾小球肾炎"证-症-方-药"相应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慢性肾小球肾炎证药相应规律。方法:在CBM数据库中收集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证候、症状、汤药及中药的规律,通过一维频次的解释及二维的网络图展示。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虚标实,虚证多见,标实以湿热、血瘀、风邪,相关脏腑以肾为主,涉及肺、脾;证候方面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核心症状为浮肿、发热、乏力、腰痛等;汤药和中药的使用均以益气养阴、化湿利水为主。结论: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中医"证-症-方-药"的规律,为中医客观化,以及中医临床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肺癌的中医证型规律和方药使用规律,探索中医治疗肺癌的常规治法及常用药对。方法:收集到中医方药治疗肺癌的方剂213首,构建肺癌方剂库,运用频数统计及频繁集分析肺癌的中医证型规律和方药使用规律。结果:肺癌以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脾虚痰湿、痰瘀互结等为主要证型。肺癌常用治法应为: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补气、滋阴、养血等)。肺癌用药以补虚药为第一位,其中气虚为最,之后为化痰药、祛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等。具体又以白术-黄芪补气,麦冬-沙参滋阴,半夏-陈皮化痰,白术-茯苓祛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当归-桃仁活血化瘀。结论:肺癌治疗当围绕气虚、阴虚、痰浊、水湿、热毒、血瘀等病机,以补气滋阴、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以白术-黄芪,麦冬-沙参,半夏-陈皮,白术-茯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当归-桃仁为常用药对,临症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探索寒性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寒性中药和热性中药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 方法: 在CBM数据库中收集三味寒药(苦参、龙胆、大青叶)和三味热药(肉桂、吴茱萸、胡椒)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与之相关的疾病、证候、症状、汤药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的解释以及二维网络图进行展示。 结果: 疾病方面:与寒性药和热性药相关的疾病涉及各个系统多种疾病,并无一定规律可循。证候方面:热性药的中医证候以阳虚、寒凝、气滞、血瘀为主;寒性药则以湿热、阴虚、热毒、风热为主。症状方面:热性药相关的症状是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寒性药除了消化系统症状外,尚且有皮肤疾病表现。中药方剂方面:中药方剂方面,热性药相关的主要是温里剂和温阳剂,寒性药相关的主要是清热剂、和解剂。 结论: 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寒热药性的病证方药相应规律,为进一步阐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提供探索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证候、治法和药物之间的关系,挖掘其用药规律。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基于冠心病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调取38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临床信息,利用SQL Server 2000工具对人口学资料、一般临床特点、证候、治法及方药数据进行转换、加载,利用Business Objects软件进行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需求的多维主题查询、分析及Web多维分析;利用Oracle Database 10g实现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证候分布、遣方用药规律的挖掘分析。以证候、治法、中药及其功效作用网络节点建立复杂网络图,通过计算机分析与处理,将反复出现的证候-中药、药物-功效等关系连接成网络结构,即复杂网络分析。结果通过复杂网络方法挖掘发现,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证候主要以气虚、血瘀、痰浊为主;药物-证候复杂网络图分析发现:血瘀证,多用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等活血药;气虚证,多用茯苓、甘草等补气健脾药;痰浊证,多用半夏、陈皮等祛痰化浊药。结论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挖掘出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主要以补气、活血、化痰为主要治法,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9.
京津地区冠心病证候-治法-方药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京津地区冠心病患者的证候分布、常用治法和方药使用情况。 方法 :病证结合,基于冠心病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现况调查3 018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证候、治法、方药信息。 结果 :常见证候依次是血瘀、气虚、痰浊、阴虚、阳虚、气滞、血虚。证候组合分布以2证组合、3证组合、单一证型、4证组合常见。常用治法是活血、补气、化浊、养阴、清热、理气、宣痹、通络、补脾、温阳、疏肝,治法组合以4种治法组合、3种治法组合、2种治法组合、5种治法组合、6种治法组合最常用。常用的中药依次是丹参、茯苓、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当归、甘草、半夏、枳壳、陈皮、瓜蒌、麦冬、地黄、柴胡、黄芪,常用中药的功效依次是化浊、止痛、清热、活血、利水、化瘀、解毒、补气、安神、补血、凉血、理气、补脾。 结论 :冠心病中医临床诊疗坚持了理法方药相一致原则,治疗冠心病的清热治法、解毒治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复方丹参注射液应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应用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复方丹参注射液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复方丹参注射液相关中医证候、疾病、症状、中医治法、针灸穴位、西药等规律。这些规律通过一维频次表及二维网络图进行展示。结果:中医证候方面,以瘀、虚因素为主;脑梗死、心绞痛、糖尿病并发症、心力衰竭、肝硬化、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为其主要治疗疾病;胸闷、头晕、头痛、溃疡、腹痛为其主要治疗症状;中医治法以活血化瘀为主;相关针灸穴位主要有球后、足三里、风池、肾俞等;常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维生素B簇等西药联用。结论:文本挖掘能够比较客观的总结中西医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许润三教授运用补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疼痛是妇科常见症状,中医药治疗是缓解非手术指征慢性盆腔疼痛的重要方法。妇科知名专家许润三教授60余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虚型慢性盆腔疼痛在临床占有一定的比例,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慢性盆腔疼痛以气虚、阳虚,血行迟滞而痛或虚中夹瘀为主要病机者居多。慢性盆腔疼痛病因复杂,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对各种引发慢性盆腔疼痛的疾病,只要见到气虚、阳虚证候,均可从虚论治,采用益气升阳、温中补虚,或补虚行滞、温通化瘀、缓急止痛等"补而通之"之法。临证抓住其辨证要点,灵活运用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补方,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名家辨治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辨治IgAN经验的文献,提取有价值资料,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揭示中医药名家对IgAN的辨证(病因、病机、主症、证候)和治疗(治法、用药、组方)特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IgAN的中医诊疗规律。结果:IgAN临床常见病机为迫血妄行、伤阴、瘀阻等,常见症状有血尿、蛋白尿、腰痛等,常见证候有气阴两虚证、气虚证、风热证等,常见治法为凉血活血止血、益气滋阴等,常用中药有黄芪、地黄、茯苓等,常用方剂有知柏地黄丸、小蓟饮子、银翘散等。结论:IgAN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气虚、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风、热、湿、瘀为主,治疗以补虚泻实为总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得出的中医名家辨治IgAN规律,可为IgAN的临床辨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本手段,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探讨中药饮片的临床实际应用情况和特征,该研究采用常用中药饮片应用调研表,对10个省份56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所见临床使用中药材品种549种,其展开项下饮片801种,按功效可归属为19个类别,其中甘草、黄芪、地黄、川芎、白术、黄芩、当归、白芍、麦冬等品种最为常见;不同地域以及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应用具有一定特点。调研结果反映了中药饮片应用的一般情况,为基本药物制度中药饮片的收录与完善提供了基础资料,对中药材品种的生产规划、饮片生产及医院饮片品种配置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配方质量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及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服用中药汤剂治疗的患者64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此期间我院实施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管理,将实施管理前3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3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其对患者临床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药用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处方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处方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中药房实施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处方不良事件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中药汤剂治疗效果改善中药房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医病因病机涉及湿、痰、毒、瘀、虚。辨证论治与扶正祛邪是淋巴瘤中医治疗基本原则,利湿、化痰、解毒、化瘀、扶正是淋巴瘤的重要治法。当代中医发展了益化汤、紫牛散、克瘤胶囊、吴氏消瘤散等淋巴瘤治疗复方,以及淋巴瘤中医药治疗专利37项。中医药治疗淋巴瘤作用机制涉及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研究淋巴瘤细胞特异中医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补阳还五汤、八珍汤、芪参益气滴丸等益气活血方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常用方,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多层面、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且临床组方用药灵活,副作用小。目前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已较多,但主要聚焦在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方药总结几个方面,缺少对方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归纳总结。为了明确益气活血方作用的靶向性,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得出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证反应、调脂稳定斑块、减轻氧化应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明确中药的作用靶标,不仅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从中医病证结合与方证对应的特点出发,借助现代药理研究,来阐明益气活血方的作用机制,这将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及益气活血方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加强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益气活血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和治疗思想。方法:调查湖南省5家中医院2008~2010年期间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第1诊断的住院病历,按照所制定的调查表收集相关资料,将所收集的资料建立SPSS数据库。以频数分析、聚类分析、R×C列表X2检验等方法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用药特点和规律.结果:共调查分析1045例,其中443例采用了中药汤剂内服治疗,使用中药共89味、3891味次,按功效分活血化瘀药21味、补虚药18味、祛风湿药14味、解表药7味、平肝息风药7味;药味苦、辛、甘者出现频率达49.26%;药性温、平者出现频率达40.14%;药物归经肝、肾、脾者出现频率达60.12%;聚类分析结果:89味中药药物功效类型聚为第1类的为补虚类、活血化瘀类;聚为第2类的为祛风湿类,其他类药物归为第3类。结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祛风湿药的遣用,是中医治疗LDH的基本配伍,同时根据辨证情况辅以清热药、解表药、息风平肝药、利水渗湿药。。常用中药的性味分别为辛、苦、甘和温、平;常用中药归经为肝、脾、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附子理中汤对脾阳虚证大鼠血糖、甘油三酯(TG)以及总胆固醇(TC)水平的影响和内在联系.方法:大鼠共4组,每组16只.①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水;②阳虚组:手术切除肩胛骨间棕色脂肪组织( brown adipose tissue,BAT),余同①组;③脾阳虚组:高脂饲料(83%普通饲料,15% TG(TG),2%(TC)在19℃环境喂养,余同②组;④中药组:附子理中汤每天按4 g·kg-1ig;余同③组.全部4组动物4周后第1天左颈总动脉插管取血检测血糖、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结果:①各组血糖含量(mmol·L -)的比较:阳虚组(1.40±0.071)与对照组(5.41±0.08)相比血糖降低(P<0.01);脾阳虚组(5.81±0.08)与阳虚组相比血糖升高(P<0.01);附子理中汤组(5.01±0.08)与阳虚组相比,血糖升高(P<0.01);附子理中汤组与脾阳虚组相比,血糖有下降趋势.②各组血清TG含量(mmol·L-1)的比较:阳虚组(0.284±0.110)与对照组(0.487±0.076)相比血清TG降低(P<0.01);脾阳虚组(0.620±0.184)与阳虚组相比血清TG增加(P<0.01);附子理中汤组(0.462±0.111)与阳虚组相比,血清TG升高(P<0.01),附子理中汤组与脾阳虚组相比,血清TG有下降趋势.③各组血清TC含量(mmol·L -)的比较:脾阳虚组(0.183±0.025)、附子理中汤组(0.211±0.026)与对照组(0.081±0.020)相比血清总TC均升高(P<0.01).结论:附子理中汤使血清TG降低;增加对葡萄糖的利用及加强其代谢,使血糖水平降低.附子理中汤“健脾”功效表现为促使糖和脂类代谢趋向正常,从而使血糖和血脂向恢复正常水平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