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单纯抗凝与联合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收治的39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抗凝治疗组(保守组)19例与抗凝联合血管内治疗组(手术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管再通率、结局良好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改良 Rankin量表(mRS)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入院GCS评分 (P<0.05);手术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保守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结局良好率显著高于保守组 (P<0.05);手术组出院时、出院3月、出院6月mRS评分显著低于单纯抗凝组 (P<0.05)。 结论 抗凝联合血管内治疗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出院后预后较好的可能性更大,可作为单纯治疗后效果不佳患者的备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溶栓治疗在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继发性颅内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回顾挑选出55例CVST病人的相关资料,病人CVST累及静脉窦数量均大于2个,并在出院3年内进行后随访。其中33例患者接受传统抗凝治疗,作为对照组;22例患者接受静脉窦血栓的溶栓治疗,作为实验组。结果:随访结果发现,对照组中21例(63.64%)患者痊愈,5例(15.15%)患者显效,7例(21.21%)患者无效;实验组中19例(88.36%)患者痊愈,1例(4.55%)患者显效,2例(9.09%)患者无效。结论: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治疗中溶栓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7):642-645
目的初步观察机械取栓术联合抗凝治疗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合并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15例CVST合并出血的患者在联合静脉窦取栓术和抗凝治疗前后头痛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的差异,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存在的手术并发症。结果 1例患者病情危重,术中因脑疝死亡。其余14例患者在联合静脉窦取栓术和抗凝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头痛的程度、GC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后,14例患者改良Rankin评分0~2。结论对CVST合并有出血的患者,可考虑及早行机械取栓术联合抗凝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与静脉肝素抗凝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6例CVST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两组:脑静脉窦血管内治疗组(介入组,18例)和静脉肝素抗凝组(抗凝组,18例)?抗凝组给予肝素静脉血管内泵入,根据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调整剂量,维持APTT为正常值的2.0~2.5倍?介入组用改良的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在微导丝导引下将微导管头端插入血栓部位,行机械碎栓?取栓,同时局部注入尿激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入院前后的病情;用头颅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评估脑静脉血管再通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转归?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CVST患者危险因素?结果:入院前两组年龄?性别?发病原因?临床表现?NIHSS评分?GCS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6个月后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组血管再通率高于肝素组(94.44% vs. 66.67%,χ2=3.850,P=0.041),6个月后介入组转归好于肝素组 (88.89% vs. 50.00%,χ2=3.827,P=0.046)?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介入治疗为CVST患者转归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1.085,95%可信区间1.024~1.361;P=0.023),而高凝状态为其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0.185,95%可信区间0.049~0.611;P=0.004)?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都不同程度出现继发脑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但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治疗可改善CVST患者的转归,疗效优于静脉肝素治疗?对于合并皮层静脉?深静脉的CVST患者可采用局部动静脉联合溶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26例中,早期表现以头痛为主20例。脑脊液压力增高者24例,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典型病例颅脑CT可见到血栓局部条索状高密度影或伴有出血和水肿。MRI平扫可见病变静脉窦异常血栓信号。MRV和DSA可见病变静脉窦显影不良或不显影。经降颅压、抗凝及对症治疗,部分病例行溶栓治疗,18例好转出院(69.2%);痊愈3例(11.54%),DSA显示静脉窦完全再通;死亡1例(3.85%);另有4例患者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总有效率80.8%。结论:CV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抗凝溶栓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齐辉  尹卫  赵雷  吴广源  郑思阳  刘胜  吴军 《四川医学》2009,30(7):1128-1129
目的探讨以意识障碍首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年7月-2008年7月期间收治的以意识障碍就诊或在入院6h内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9例CVST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0.5—7年,6例无明显颅内压增高和脑静脉窦血栓及相关脑血管意外,3例死亡。结论以意识障碍首诊的CVST预后差,病死率高,其特点:①中青年多见,起病急,进展快,主要表现为高颅压症候群;②多伴有颅内出血;③D-二聚体阳性率高;④多发静脉窦血栓,并可能合并深静脉血栓;⑤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⑥多需要抗凝及溶栓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抗凝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的5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抗凝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5 例和对照组27 例;观察组予以利伐沙班药物行抗凝治疗,对照组予以华法林药物行抗凝治疗,分析比较两组在给予行抗凝治疗3 月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结果及治疗期间出血、栓塞并发症的的发生情况,来研究比较两组药物治疗脑静脉窦血栓的抗凝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抗凝治疗3 月后凝血功能指标INR、APTT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为(1.4±0.3) s、(40.1±2.5) s,低于对照组(2.5±0.7) s、(42.3±4.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出现一例皮肤黏膜出血,而对照组则出现脑内出血、皮肤黏膜、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及泌尿道出血,观察组在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 例缺血性脑梗塞,对照组出现3 例缺血性脑梗塞,同时出现严重肺栓塞1 例及下肢深静脉血栓1 例,在静脉及动脉栓塞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尽管是低于对照组的,但两者差异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药物在对脑静脉窦血栓的治疗上临床抗凝效果显著优于华法林药物,其出血的发生率更低,利伐沙班抗凝过程中出现栓塞不良事件发生和华法林药物无显著差异,使其在对在对脑静脉窦血栓的治疗上临床效果比华法林药物更好。  相似文献   

8.
王云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4):508-508,579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21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结果:①CVST以青年女性多见;②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③危险因素有分娩、妊娠、炎症、口服避孕药、高黏血症、高脂血症等;④早期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癫痫发作,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⑤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局限性梗死灶,可伴渗血或出血;⑥应用脱水、抗凝、局部溶栓及对症治疗,痊愈15例,好转6例。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腰穿压力均恢复正常,未出现脑静脉系统血栓再发和新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结论:对临床急性、亚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的年轻患者,应高度警惕CVST,及时行CT、MRI、MRV或DSA检查,早期规范抗凝、血管内溶栓等治疗。  相似文献   

9.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维  王霞  张鹏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36-1138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影像学诊断为CVST的患者,行抗凝剂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结果 9例患者均有颅内压增高表现;3例癫痫发作,2例颅内出血,2例出现意识障碍,1例偏瘫。8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例进行血管内介入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进行肝素抗凝治疗。治疗后7例症状完全缓解,2例症状明显好转。6例患者随访半年至2年,疗效稳定,无一例复发。结论 CVST患者多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应及时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抗凝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协同抗凝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患者早期癫痫发作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2010年11月至2021年3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脑血管病中心住院的CVST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CVST诊疗情况及相关血液学指标等资料。根据患者有无早期癫痫发作将其分为2组,对2组间指标进行差异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分析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CVST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CVST患者60例,其中有癫痫发作组22例(36.7%),无癫痫发作组38例。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及血液学指标情况发现,有癫痫发作组mRS评分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癫痫发作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二聚体水平是CVST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OR=1.513,95%CI=1.022~2.241,P=0.039);早期癫痫发作与CVST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郑丽卿  柯秀丽 《中外医疗》2016,(28):183-185
目的:探讨痤疮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与成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两年间收治的180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手段差异将其分为中药内治组(中医辨证疗法)、中药外治组(面膜法、洗剂、软膏、凝胶和霜剂治疗)和综合治疗组(中药内服外用)各60例,以治愈、显效和无效来观察治疗成效。结果中药内治组、中药外治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95%(57/60)、86.66%(52/60)、90%(54/6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必须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支架放置组11例,经内镜安装可回收全覆膜防反流支架,术后2个月回收支架;扩张组16例,行内镜下探条或气囊扩张。在治疗后6、12、18个月时随访,了解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1例支架放置组患者,支架均成功置入并顺利取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扩张组16例中有2例术后并发贲门黏膜撕裂大出血,无1例发生穿孔。在治疗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咽下困难缓解率均达到100%。16例扩张组患者18个月后有5例复发(31.3%),临床症状≥Ⅱ级,11例支架组患者18个月后只有1例临床症状为Ⅰ级(9.1%),支架放置组较扩张组疗效更显著(P0.01)。结论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远期疗效理想,可作为贲门失驰缓症的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性肝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52例肝破裂患者采取保守治疗30例,手术治疗22例,分别实行肝缝合修补7例;肝切开直视结扎缝合9例;清创性肝部分切除3例;选择性肝动脉结扎2例;肝周纱布填压术5例;M esh网包裹术2例;肝静脉损伤修补6例;明胶海绵或明胶海绵加医用生物蛋白胶填塞6例;大网膜填塞加缝合修补9例。结果保守治疗30例,成功26例,成功率为86.7%。52例患者死亡4例,病死率为7.69%。结论肝破裂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应掌握"损伤控制"原则,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诱导治疗至少应用一次糖皮质激素+长春新碱+蒽环类药,尽量加用门冬酰胺酶,强烈的诱导治疗必须权衡利弊。在强烈的诱导和巩固后维持治疗仍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标准治疗。高危患者在第一次完全缓解时推荐干细胞移植,标危者不推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性治疗是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或复发的基础。总之,成人急淋应根据预后因素及患者特点等确定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种以进展迅速、牙周破坏严重为主要特征的牙周炎,对牙周健康危害严重。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上对于这种牙周有侵袭性破坏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往往不能得到预期疗效。目前关于侵袭性牙周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尚在探索中。本研究对近年来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治疗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育龄期女性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患者药物与手术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确诊为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女性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药物组26例,手术组62例.随访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内分泌激素水平以及生殖生育情况,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总治疗有效率为73.9%,其中药物组为69.2%,手术组为75.8%,两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受孕率为12/19,活胎率为10/19.药物组活胎率为7/8,明显高于手术组的3/11(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8%,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4.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药物治疗后1个月泌乳素(PRL)水平是否立即恢复正常、术前PRL,值/术后1 d PRL,值是否≥20是预测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生育要求的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患者应首选药物治疗.治疗后应定期随访PRL水平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后的1~3个月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是关键期.  相似文献   

17.
杨绍祥  陈玉国 《海南医学》2002,13(11):52-53
目的: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和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P)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9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组,41例行PCI,55例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以及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介入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尤其是中高危病人,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特别是高危病人介入治疗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37例贲门失驰缓症的临床治疗结果。药物治疗25例,阿托品与解痉灵的治疗效果相差不显著(p=030)。心痛定的疗效较阿托品为好(P=004),但与解痉灵的疗效差别不显著(P=013)。手术治疗27例,效果良好者占84%(21/27)。手术疗效与病程及食管扩张程度密切相关。故本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9.
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较高。本文介绍了目前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正确理解PDA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心脏病学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西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理特点是胃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而被列为癌前状态.采取对症治疗为主,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药采用辨证分型论治、经验方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针灸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能使部分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使胃黏膜细胞异性增生及上皮肠腺化生与腺体萎缩等病理学改善,阻断其向胃癌发展,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