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但提高临床疗效、阐明生命活动本质、为全民健康服务是共同点,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医学定义为"综合运用中医学和现代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不断创造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关系等,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一门医学".  相似文献   

2.
用循证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进行探索;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逐渐掌握西医学规律,进一步研究、学习、领会西医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将中西医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中西医在诊治疾病、维护健康、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西医学的科学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学科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随着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其基础学科的发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还有待提高。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进步,实现从实践到理论上的融会贯通,是创立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西医结合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的问题一直是困惑人们的难题,其一,中西医结合一直没有一个内涵确定、外延清晰的科学定义;其二,由于中西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导致中医和西医学思维方式、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差异性.只有吸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辩证观,吸收西医学微观研究,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点,宏观整体与微观分子水平相结合,方能实现中西医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真正结合,形成更加优越的新医学.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条指出,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国家鼓励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综合运用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探索、研究及治疗疾病。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医学科学发展。1中西医结合的政策支持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至今已有3 500年的历史;西洋医学自明末清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呼吁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尽旱设立单独的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资格及职称资格考核制度:完善中西医结合学制教育:完善中西医结合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各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应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合理引进人才:不断探索薪酬体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建设与时俱进的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进展及新理论概念的形成凌锡森,尤昭玲湖南中医学院(410007)40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者运用包括西医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开拓并探索了研究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思路与途径。中医实验科学的崛起,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多途径多层次探讨中...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作为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教育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我校基于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人才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特点,针对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开设医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课程。从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模式到考核方法、课程实践效果及课程评价进行了全新探索实践,以期提高研究生科研基本理论素养与科研能力,加强科研道德教育,探索出合理的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探讨中西医结合实践模式在中医全科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中医全科医学应该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举的原则,培养中西医结合型人才,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社区医疗环境,在理论与临床研究中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核心,将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数据纳入中医辨证体系,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浅谈21世纪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随着生物医学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作为新的医学体系之一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结合、融汇了中医药知识和西医药知识,取长补短、融会贯通、防病治病、提高临床疗效,以新的医疗思维与模式服务于人类健康,以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丰富了世界医学科学。文章简要阐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发展简史、发展现状,提出了改变中西医结合医学现状的措施,展望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趋势。医学自身的发展和医学发展新模式给了中西医结合的更多机遇,应寻找更新的交叉点和结合点,在基础性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运律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20年余,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主任,上海中西医结合血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主要从"补肾为本、辨明阴阳"、"顾护脾胃、寒热并用"和"出现变证,标而本之"三方面阐述王运律教授治疗再障时擅长审病求证、因人制宜和辨证施治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2.
孟凡红 《世界中医药》2012,7(6):571-573
概述"美国UCLA结合医学信息中心"中美合作项目的建立背景。通过作者亲身到美国UCLA参与该项目的建设,以及中心项目进展情况的介绍,从而分析信息工作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UCLA东西结合医学信息中心作为东西方医学沟通平台,通过传播中医药文化,对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药大学坚持把以文化人作为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将齐鲁文化、中医文化、现代科学文化和大学自身文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文化纳入立德树人工作体系,以中医文化课程群为核心,以中医药文化研究为重点,以学校老一辈专家学者治学思想和成长经验作为基础,以齐鲁文化与中医文化融合为特色,以特色品牌文化活动为载体,构筑起以文化人体系,推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维耀 《天津中医药》2004,21(6):482-485
科学结构学是科学学的分支,目的在于探讨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模式。中医学基本构架是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起主导作用,成为经典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由于长期的量变积累,出现了自然哲学概念与中医学概念的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共有的载体是化学物质,为此提出中药特性化学和化学中药学旨在架起中药与西药之间的桥梁。本文首次提出中药特性化学和化学中药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为有效促进和完善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理论及其融合,尤其是西药中药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肾虚衰老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医学中,肾虚衰老一直占主导地位,而生命科学研究则表明机体生长、发育与衰老的基础是以细胞周期为核心的细胞增殖、分化与衰老等生命活动,两者之间必然有着某种本质的联系,将肾虚衰老、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理论与细胞基本生命活动之一的"细胞衰老"结合研究,可进一步揭示肾虚衰老理论的本质以及补肾防衰老的分子机制,同时可从另一个角度揭示目前尚未知的中医肾本质,从而深化中医学肾为先天之本理论.  相似文献   

17.
谭展望  雷磊 《中医药导报》2012,18(7):131-133
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认识中医与西医的各自优势及相互关系,找准中医妇科学基础理论、疾病概念、病因病机及诊断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点,突出特色,取长补短。并以中西医结合思路为中心展开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医妇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北京、上海四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和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为一体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程为21天,客观评价两组之间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中风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积分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P<0.05,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症征积分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医药院校的特色,在生理学教学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将现代生理学理论与传统中医理论结合渗透、互为注解,对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激发其应用现代科学思维和方法学习和探索中医理论的兴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新时代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以其完备的理论体系、形式多样的养生模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呈现出与现代科技、商业模式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本文从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产业新时代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着手,基于专业特点,融合国际战略、社会需求、科技发展等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