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间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80例食管癌患者的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X线钡餐造影检查发现食管癌76例,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破坏、中断、管壁僵硬、充盈缺损、病变区狭窄,其中有17例出现长条状、不规则溃疡,12例出现肿块影.CT发现63例:肿瘤区食管壁增厚为6~28 mm,平均为21.5 mm,形成明显软组织肿块47例;周围脂肪层消失模糊52例,周围脂肪层清楚6例.2例肺转移及3例肝转移.结论 食管钡餐造影可全面直观的显示病变,能清楚显示黏膜情况、食管腔狭窄程度、管壁蠕动功能等,CT检查能较准确的判断癌肿的浸润深度及对周围脏器的侵犯情况,二者结合有利于食管癌的诊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主动脉食管瘘是一种较为罕见、致死率高的急重症,本文对1例主动脉食管瘘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例主动脉食管瘘患者,对其入院情况、住院治疗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叙述。结果所选患者因救治及时,痊愈出院。结论主动脉食管瘘是一种致命的急症,可因胸主动脉瘤、食管异物、支架植入术等因素而起病。主要的治疗方式以开胸直视手术与介入治疗两种方式为主,及时干预此类疾病对挽救生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同时性食管肺重复癌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时性食管肺重复癌一例报告钟镭答作为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入院。食管钡餐造影:食管下段7cm充盈缺损,管壁僵硬。食管镜检查见距门齿有30~36cm隆起,糜烂,触之出血。病理检查为鳞癌。术前常规行X线胸片检查:发现右下肺内侧...  相似文献   

4.
<正> 例1,女,49岁,农民。进食异物感1月余,以进硬食为著,无发热胸痛及呕血,可进普食。系统查体无异常发现。食管造影见食管中段有3.5cm×6cm的充盈缺损,边缘较清楚,表面较光滑,未见明显粘膜破坏,局部管腔扩张,管壁无明显僵硬。X线诊断:食管中段癌肿(图1)。术中见肿块位于食管中段,主动脉  相似文献   

5.
陈圣文 《中原医刊》2002,29(5):61-61
本文通过 5例降主动脉扭曲致吞咽困难临床X线分析 ,以提高与食管癌的鉴别水平。1 临床资料本文 5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在 5 7~ 65岁之间。均自诉吞咽不适 ,有梗阻感 2个月至 1年不等 ,其中一例有较明显的进行性加重症状。体检发现 4例患者有高血压 ,另 1例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5例患者食道镜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 ,然后做食道吞钡检查。2 结果5例患者所做的食道吞钡检查均有共同之处 :①食道移位 ,食管随降主动脉向左牵拉迂曲 ,正位呈反“C”字形。②食管受压变窄 ,食管被降主动脉压迫而变窄 ,但管壁光滑柔软 ,粘膜连续无中断破坏 ,…  相似文献   

6.
顾剑民 《上海医学》2002,25(7):416-416
患者女 ,5 0岁。因进食阻挡感 4年 ,加重半年 ,于 2 0 0 1年 11月 17日入院。体检未见明显异常。X线正位胸片及右侧位片见右下纵隔有一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的阴影 ,约 4cm× 5cm大小。食管吞钡造影见 :食管中下段右侧壁有长约 5cm的充盈缺损 ,黏膜粗糙 ;食管横径扩大 ,可见椭圆形致密阴影。于 2 0 0 1年 12月 5日全麻下行剖胸探察术 ,术中见肿块位于食管中下段右侧壁的黏膜下层 ,约 4cm× 5cm× 8cm大小 ,与主动脉及心包均有轻度粘连 ,包膜完整 ,质中 ,食管右侧壁黏膜未被破坏。手术切除肿块及食管中下段。切开肿块 ,见切面呈灰…  相似文献   

7.
异位右锁骨下动脉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右锁骨下动脉较少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39岁.因进食后有异物感就诊.体检: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不大,咽、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服钡X线检查:食管上段主动脉弓水平可见带状压迹,边缘光整,由左下向右上呈螺旋状,侧位在主动脉稍后上方见食管向前错位,并轻度局限性狭窄,钡剂通过稍迟缓,该处食管壁软,黏膜正常,可见血管搏动现象.  相似文献   

8.
食管管状吻合器运用中降低吻合口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通过改进对食管残端的处理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方法在我院接受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并使用管状吻合器重建食管的480例患者根据术中食管残端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第一组300例,食管残端用荷包钳法作荷包处理;第二组180例,食管残端在荷包钳处理的基础上,再间断全层缝合食管壁并结扎缝线,或沿食管残端连续全层缝合一周,放入抵钉座后结扎缝线.结果第一组患者吻合结束后检查切下的食管圈有10例黏膜不完整,吻合口瘘8例;第二组患者食管圈均完整,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对食管残端处理的改进有助于减少术后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X线结合CT检查在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食管癌患者先行X线造影检查,后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X线食管造影表现为病变段食管黏膜增粗、扭曲或中断破坏,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或龛影,管腔狭窄;CT检查表现为病变段管壁不规则肿厚,腔内外肿块,附近结构侵犯,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肺内转移等。结论 X线食管造影结合CT检查对食管癌的诊断较全面,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术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解放军514医院组织多学科协作,成功实施了一例罕见巨大假性腹主动脉瘤手术,目前患者已完全康复。 患者70岁,因臀部疼痛到该院治疗。经检查发现,其腹膜后有一巨大假性腹主动脉瘤,并已压迫下腰椎椎体,骨质破坏。因病情严重,患者每天需用大量镇痛药才能忍受剧痛。假性腹主动脉瘤被临床喻为“定时炸弹”。该病瘤体为腹主动脉管腔,由于肿瘤不断增大随时有破裂的可能,甚至体位改变都会导致腹腔内急性大出血而危及生命。该院针对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9岁。主因进食哽噎感1个月于2007—10—03入院。体格检查:消瘦,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X线胸透检查两肺未见异常,纵隔淋巴结无肿大。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食管下段直径约4cm肿块,管腔狭窄,黏膜破坏,管壁僵硬,钡剂通过受阻。腹部超声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分类正常,肝、肾功能均正常。余查体未见异常。全麻下行左侧剖胸手术,发现食管下段有约3cm&#215;3em&#215;3cm的肿块,肿块侵及食管外膜,  相似文献   

12.
食管异物致主动脉食道瘘根治术麻醉成功的体会杨玉萍,刘桥义(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麻醉科)630037食管异物并发主动脉食管瘘罕见,麻醉期间随时面临大出血死亡的危险。我们处理一例获得成功,现予报道。患者男,34岁。入院时发烧、胸痛、呕血,诊断为食管异物并...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例1:女性,38岁.因"吞咽固体食物困难1年,近来频发"于2007年6月7日入院.纤维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隆起性改变、浅表性胃炎",经腹部超声和X线CT检查分别提示"贲门部食管壁局限性增厚"和"食管下段占位性病灶".2007年6月13日以"食管下段肿瘤"在全麻下行"经左胸食管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大小约6 cm×5 cm×4 cm,环绕食管近1周,呈生姜样,有包膜;食管旁未见肿大淋巴结;沿肿瘤边缘分离,见肿瘤位于食管黏膜外,与黏膜有部分粘连.  相似文献   

14.
收治食管慢性炎症误诊为食管肿瘤病人12例,均行手术切除。患者年龄28~69岁,平均为51岁。临床症状有进食噎、疼痛、异物感、呕吐等。X线表现为:食管狭窄、充盈缺损、龛影、管壁僵硬、软组织阴影、憩室。X线诊断为食管癌10例,平滑肌瘤2例。有4例行CT检查,表现为管壁增厚、粘膜不整。12例行15次内镜检查,为病变周围粘膜充血、小溃疡、肿瘤结节。全部活检为慢性炎症。术前诊断为食管肿瘤,术后手术标本病理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相似文献   

15.
报道1例长度为18.3 cm直径为5.1 cm的巨块型食管癌,检查发现发生食管气管瘘或食管胸主动脉瘘的风险极高。予患者行改良的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吴氏法)。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随访半年,患者进食满意。据科技查新,本例为世界上手术完整切除的最长的食管癌。该个案提示,局部晚期的巨块型食管癌,可通过手术解除食管梗阻,消除发生食管气管瘘和食管主动脉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被覆食管支架在食管良恶性狭窄中的应用。方法 20例食管恶性狭窄和4例良性狭窄患者,于X线监视下,经口植入被覆食管支架,观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放置支架后患者吞咽困难改善,吞咽程度由术前平均3级降至1级,所有患者皆能进普食或办食。4例有食管-支气管瘘者术后瘘口闭合。术后1例发生支架移位(Z型支架),1例食物嵌塞。随访3~36个月(平均14个月),18例健在,支架均保持通畅。结论 被覆食  相似文献   

17.
读片窗(7)     
谢宗玉  张俊祥 《安徽医学》2011,32(7):1039-1039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4岁,因进食哽噎感20余日入院。体检无特殊。胃镜:距门齿约31 cm处见食管腔圆球形隆起,表面黏膜尚光滑,活检钳触之质地硬,不移动,距门齿40 cm见齿状线。诊断:食管下段肿瘤。X线所见中下后纵隔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较清,大小约6.0 cm×7.5 cm,食管下段受压改变,黏膜未见破坏,管壁较柔软,钡剂通过基本顺利。诊断:中下后纵隔占位(图1)。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3岁。二个月来感胸骨后隐痛伴进行性吞咽困难及消瘦入院。食管吞钡X线片示:在主动脉弓平面以下的食管壁有肿块侵占,长约6cm并突向管腔,肿块基低部稍窄呈柄蒂状,粘膜粗糙,管腔狭窄,其近端食管腔扩张。诊断为食管中段肿瘤,肉瘤可疑。1989年3月施行剖胸手术,见食管肿瘤区周围无明显粘连,将该段食管连同胸部食管一并切除,胃  相似文献   

19.
郑之华 《中外医疗》2009,32(10):156-156
目的探讨CT检查与X线造影在食道癌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63例食管癌患者行X线食管钡剂造影和食管CT扫描,测量病变长度,外侵深度、外侵范围、管壁厚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别对比分析。结果X线追影和CT检查发现食管癌病变长度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能较准确发现病变长度和显示病变对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对分期、随访、预后判断很有价值。X线造影对食管黏膜病变、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对食管癌检查能得到定位、定性,定型诊断。结论X线钡餐和CT检查各有优势。两者结合有利于食管癌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道了1例4月龄婴儿,其在双主动脉弓手术治疗后38d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怀疑主动脉食管瘘而成功地接受了急诊开胸手术。手术成功治疗1例因主动脉食管瘘而大出血的4月龄患儿@D'Angelis A.R.D.V.$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Hospital de P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