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在鼻整形中的应用.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别将单片鼻小柱支架、双片鼻小柱支架和蝶形支架应用于33例鼻整形术患者.术后以6个指标评价手术效果,即鼻高度/鼻长度比例、ATC角、ACP角、鼻唇角、鼻额角和鼻尖角.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除1例因鼻尖红肿而取出材料.女性患者中,术后鼻高度、鼻长度比例、ATC角度、鼻尖角、鼻唇角和鼻额角等指标有显著改善;男性患者显著改善的指标涉及鼻高度/鼻长度比例、ATC角度、鼻尖角和鼻额角等.结论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可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是鼻整形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高密度多孔聚乙烯联合耳软骨移植在鼻整形中的应用及美学效果。方法:笔者2019年1月-2021年1月,对38例患者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联合耳软骨移植行鼻整形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高密度多孔聚乙烯作为填充物进行鼻小柱延长,自体耳软骨作为鼻尖覆盖,硅胶或膨体作为鼻背修饰物。分析患者鼻整形效果,采用数字化面部扫描技术测量患者鼻长、鼻尖高度、鼻唇角和左右鼻尖顶点间距,计算术后鼻唇角、鼻尖高度和鼻尖距的美学达标率,FACE-Q量表评估患者面部总体外观满意度、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变化;随访12个月,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明显瘢痕,耳软骨供区无明显外观改变;鼻小柱延长效果明显,鼻尖长度和高度维持稳定;鼻背平直,鼻根形态过渡自然;鼻拱对称,鼻尖触感自然,效果满意。术后,患者的鼻长、鼻尖高度均较术前增大,鼻唇角和左右鼻尖顶点间距较术前下降(P<0.05);患者的鼻唇角、鼻尖高度和鼻尖距美学达标率分别为94.73%(36/38)、92.11%(35/38)和94.73%(36/38)。术后患者的面部总体外观满意度、心理健康和社会功...  相似文献   

3.
阳运发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8):116-118
目的 探讨改良耳软骨鼻中隔延伸移植物(SEG)支架在鼻整形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2021年 5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鼻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对照 组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观察组采用改良耳软骨SEG支架,比较两组切口愈合质量、鼻部美学指标、并 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Ⅰ级愈合率为74.29%,高于对照组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鼻尖长度、高度、突出度、鼻唇角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 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鼻整形者使用改良耳软骨 SEG支架术后愈合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鼻部美学指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在鼻延长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8年1月,对47例患者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行鼻延长术。分析患者手术前后鼻唇角、鼻梁长度指数和鼻部外形自主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5.0±6.7)个月。手术前后的鼻唇角、鼻梁长度指数及鼻部外形自主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整体满意度为97.8%;1例患者术后10 d因感染取出材料,其他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应用于鼻延长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鼻延长手术材料的一线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瓦合”法搭建自体肋软骨支架,在鼻综合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43例鼻综合整形就医者为研究对象,将就医者软骨取下后,沿其长轴斜型切开并雕刻成四片宽度相同、长度不同的薄片,用“瓦合”法搭建肋软骨支架,四个薄片交错瓦合,互相支撑,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以此增加鼻背长度,抬高鼻尖,并覆盖软骨膜及腱膜组织,改善鼻尖外形。结果:43例就医者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1年,其中3例鼻尖出现轻度偏斜,用耳软骨进行调整后,效果满意,其余就医者鼻外形良好,鼻尖微翘、纤细,鼻背高度满意。结论:用“瓦合”法搭建自体肋软骨支架行鼻综合整形术,可以明显延长鼻背、抬高鼻尖并改善鼻部美学形态,支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和稳定性,在鼻整形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国人隆鼻术后利用自体组织进行二次整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鼻小柱及鼻前庭Goodman开放式切口,2.5倍头灯放大镜下切取鼻中隔软骨及耳后筋膜,重新搭建鼻尖的支架系统,重塑鼻外形.结果 手术可以纠正硅胶假体长期置入后及不明物质隆鼻修复后导致的皮肤菲薄,矫正缺乏美学比例的鼻面角和鼻唇角.术后1、6、12个月随访可见鼻形态改善明显,鼻尖三维结构的稳定性好,鼻梁高度满意.结论 鼻二次整形应该建立在以解剖为基础的美学比例上,切取鼻中隔软骨可以搭建鼻尖的支架系统,利用耳后筋膜可以重塑鼻梁外形,这些自体组织与患者第1次鼻整形的材料相比,有较好的相容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罗琦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9):84-86
的 探讨予以鼻整形手术患者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 取2021年4月-2022年10月于南昌诺颜医疗美容医院行鼻整形手术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法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对照组采用常规 材料复合体,比较两组鼻部美学角度测量值、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鼻唇角、鼻面 角、额鼻角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鼻背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 鼻部外形、鼻部高度及整体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低于 对照组的13.00%(P<0.05)。结论 将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用于鼻整形手术中的效果较为 理想,可有效改善鼻部形态,且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肋软骨皮质搭建支架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于 本院行鼻整形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硅 胶材料搭建支架,观察组给予肋软骨皮质搭建支架,比较两组愈合情况、整形满意度、鼻部三维指标(鼻 尖突度、鼻长、左右鼻尖顶点间距)、鼻部美学指标(鼻唇角、鼻面角、鼻额角)、鼻通气功能(鼻腔容 积差值、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差值、鼻腔呼气吸气阻力差)、生活质量(术后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并 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愈合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观察组对鼻尖、鼻 形、鼻孔的整形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尖突度、鼻长、左右鼻尖顶点间距均优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唇角、鼻面角、鼻额角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心理健康、社 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肋软骨皮质 搭建支架在鼻整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硅胶材料搭建支架,可促进切口愈合,改善鼻部形态,有利于 提高患者的整形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应用自体肋软骨重塑鼻尖软骨支架结构,形成稳定的鼻尖软骨复合体,来达到完美、立体的鼻尖外形,同时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或硅胶假体支架抬高鼻背,从而达到理想的鼻部整形美容效果。方法:以鼻小柱基底部"几"字形切口和鼻孔内鼻翼软骨外侧缘切口,彻底分离皮肤达鼻翼基底部,对鼻尖短小朝天者可松解到达梨状孔边缘,显露两侧鼻翼软骨及侧鼻软骨,同时暴露鼻中隔软骨游离端;雕刻自体肋软骨,移植、固定到鼻中隔软骨上,贯穿缝合鼻翼软骨、移植的软骨,形成鼻尖软骨支架结构,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雕刻膨体聚四氟乙烯或硅胶假体支架放置到鼻背鼻骨骨膜下抬高鼻背。结果:本组96例手术者均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行鼻整形,术后7天拆线,切口Ⅰ/甲愈合。随诊6~12个月,95例术后鼻尖表现点明显,鼻形立体、挺拔,自然美观,鼻尖活动度好,效果满意。1例术者感觉鼻小柱下垂,通过修复移植软骨,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应用自体肋软骨重塑鼻尖软骨支架结构,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同时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或硅胶假体支架抬高鼻背,可以达到理想的鼻部整形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体肋软骨鼻尖局部类榫卯结构支架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南昌市第一医院医学美容科对73例患者采用自体肋软骨鼻尖局部类榫卯结构支架进行隆鼻手术,观察术后鼻整形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73例患者获随访6~24个月,平均(6.9±1.8)个月。满意度评分:鼻形(9.2±1.7)分,鼻尖旋转度(9.3±1.9)分,鼻尖偏斜度(9.5±1.1)分,鼻尖下小叶饱满度(8.8±2.1)分,鼻小柱小叶角(8.9±2.3)分,鼻唇角(8.6±2.5)分,鼻孔直径(9.2±2.1)分,满意率为94.52%(69/73)。术后2周内1例出现鼻部肿胀情况,局部冲洗及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未影响鼻整形效果。2例自觉鼻尖过高,1例鼻尖偏大,二次手术调整后形态满意。结论 在鼻整形术中采用自体肋软骨鼻尖局部类榫卯结构支架,可以抬高及延长鼻尖,效果持久稳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Bone‐tendon (B‐T) healing is a clinical challenge due to its limited regeneration capability. Fibrocartilage regeneration and bone formation at the healing site are two critical factors for B‐T healing. Promoting fibrocartilage regeneration and bone formation by tissue‐engineering may be a promising treatment strategy. In this study, we innovatively fabricated two kinds of acellular scaffolds from bone or fibrocartilage tissues, namely the book‐type the acellular bone scaffold (BABS) and the book‐type acellular fibrocartilage scaffold (BAFS). Histologically, the two scaffolds well preserved the native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structure without cellular components. In vitro studies showed BABS is superior in osteogenic inducibility, while BAFS has good chondrogenic inducibility. To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n B‐T healing, the BABS or BAFS were, respectively, implanted into a rabbit partial patellectomy model. Macroscopically, a regenerated bone‐tendon insertion (BTI) was bridging the residual patella and patellar‐tendon with no signs of infection and osteoarthritis. Radiologically, more new bone was formed at the healing interface in the BABS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e BAFS or control (CTL) groups (p < 0.05). Histologically, at postoperative week 16, histological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for regenerated fibrocartilage in the BAFS group or BABS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TL group, but the BAFS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ly larger score than the BABS groups (p < 0.05).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indicated a higher failure load and stiffness were shown in the BAFS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BABS or CTL groups at week 16 (p < 0.05).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BAFS is a more promising scaffold for B‐T healing in comparison with the BABS. © 2019 Orthopaedic Research Society. Published by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Orthop Res 37:1709–1722, 2019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含有功能性基团-巯基的壳聚糖组织工程用多孔支架材料.方法 用巯基醋酸对壳聚糖2位伯氨基进行改性,得到的壳聚糖-巯基醋酸偶合物,以一定体积比与壳聚糖混合后,采用冷冻干燥法得到多孔支架.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征壳聚糖改性前后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及力学测试研究不同制备参数对支架形貌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 壳聚糖-巯基醋酸与壳聚糖以7:3比例混合制备的支架拉伸强度为0.244 Mpa,远远高于纯壳聚糖支架,并且冷冻温度-20℃比-80℃和-196℃更有利于制备机械性能较好,形貌均匀,孔径分布在100~200μm之间的多孔支架.结论 混合比例和冷冻温度对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形貌、孔径及分布有较大影响.通过优化混合比例和冷冻温度可制备各方面性能良好的功能型巯基化壳聚糖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于组织工程化软骨、骨、脂肪等修复重建和整形用的可注射细胞支架.方法:以聚丙交酯(PLLA)、聚丙交酯/聚乙二醇共聚物(PLE),以及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丙交酯共聚物(PCEL)等聚内酯类生物降解高分子为基材,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法制成微米级大小、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微球.结果:聚内酯材料的组成对微球的形态结构有重要影响,微球的孔结构和稳定剂种类对微球的细胞亲和性有重要影响;含聚乙二醇成分的聚内酯材料可以形成呈多孔结构的微球,且以明胶为稳定剂制备的微球细胞亲和性更好.结论:聚内酯类生物降解高分子微球具有可注射性和良好的细胞亲和性,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可注射细胞支架.  相似文献   

14.
朱吉  刘伟 《国际外科学杂志》2008,35(11):760-763
肌腱和韧带损伤的修复治疗方法包括自体移植、异体移植和合成假体替代物的植入.组织工程肌腱和韧带作为生物性替代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点,支架材料作为绀织工程的重要部分对肌腱和韧带的成功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用于肌腱和韧带组织工程的天然和人工合成的支架材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甲壳素(HAP/β-TCP/CS)多孔支架的制备及其与人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以羟基磷灰石粉体为基体,采用有机泡沫浸渍-发泡复合成型工艺制备出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多孔支架,再将该多孔支架与甲壳素复合得到有机-无机复合支架,然后通过体外培养实验评价该复合支架的干细胞相容性.结果 复合甲壳素可以显著提高HAP/β-TCP支架的抗压强度,并且该支架具有三维连通网状结构,细胞在支架上粘附,生长良好.结论 该复合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干细胞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聚羟基乙酸作为支架材料体外构建复层膀胱壁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PGA)作为支架材料并复合成年猪膀胱平滑肌细胞和尿路上皮细胞,体外构建复层膀胱壁结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GA作为支架材料。并以聚乳酸(polylact acid,PLA)塑形。以酶消化法分别获得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体外扩增。以MTT法分别检测P3代膀胱平滑肌细胞(SMC)和尿路上皮细胞(UC)的体外增殖能力。将P3代膀胱平滑肌细胞先接种在支架上,再接种尿路上皮细胞。将细胞一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1~2周并行组织学鉴定。结果:酶消化法获得的膀胱平滑肌细胞和尿路上皮细胞经过体外培养仍具有较强的体外增殖能力。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1周后形成分层排列结构,包括黏膜上皮层和膀胱平滑肌层。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平滑肌层α-Smooth Muscle Actin表达阳性,黏膜上皮层广谱角蛋白表达阳性。而细胞材料复合物继续体外培养至2周,细胞从支架上大量脱落。结论:PGA适合作为复层膀胱壁结构体外构建的支架材料。采用PGA作为支架材料并复合膀胱平滑肌细胞和尿路上皮细胞,可以体外构建出类似复层膀胱壁结构。细胞材料复合物体外培养1周左右较适合进行体内回植修复。  相似文献   

18.
天然高分子材料明胶(Gelatin,GT)和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两者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已被应用于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然而,单一组分的GT和PCL材料存在诸多缺点。GT/PCL复合材料克服了单一组分支架存在的缺点,具有理化性能佳和组分优势互补等特点,可应用于构建组织工程器官和修复组织损伤。本文对GT/PCL纳米纤维电纺膜的特征及其在组织工程多个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回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选择性采伐肋软骨以完成耳支架制备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针对2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肋软骨及耳廓的不同生理特征,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分别采伐不同数量的肋软骨,用于耳支架的雕刻以完成全耳郭再造。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平均1.3年,再造耳形态令人满意,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软组织坏死,无软骨移位。结论将数字化技术有效地应用于肋软骨采伐、耳支架的设计与雕刻,可提高自体肋软骨采伐的精确度,并辅助肋软骨的设计、切割,实现耳再造支架的个性化雕刻,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