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目视化管理结合微信公众号平台在手术室体位架(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架(垫)管理。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手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对手术室内体位架(垫)实施实物图卡导引、制定身份编码的改良目视化管理,并在科室微信公众号推送体位用物相关信息。比较两组的体位用物归位正确率、护士折返次数、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体位用物归位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士折返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的体位摆放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手术医师对体位摆放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改良目视化结合微信公众号平台对手术室体位架(垫)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体位用物归位正确率,降低巡回护士折返次数,缩短手术体位准备时间,提高手术医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垫在骨关节疾患针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手术室2019年4—10月开展针刀治疗患者1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垫,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舒适满意度和平均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 05),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 05)。结论针刀治疗中使用改良体位垫,缩短了治疗时体位的摆放时间,有利于更换体位,提高了患者舒适满意度和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制体位安置流程图册在手术体位摆放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本院手术室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自制体位安置流程图册和传统方法,通过比较2组物品准备齐全率、体位摆放时间、术后物品归还情况以及医生满意度。结果应用自制体位安置流程图册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物品准备齐全率、体位安置的质量和速度均显著提高,医生的满意度也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自制体位安置流程图册的应用提高了术前体位垫准备的齐全率,避免人员频繁出入手术间,满足院感要求,同时能显著提高手术室护士体位摆放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手术体位图片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图片式体位解释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在2007年12月我院手术患者中选取200例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图片解释术中体位,对照组给予口述解释术中体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体位配合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73%完全配合,另27%部分配合;对照组25%能完全配合,47%部分配合,28%不能配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图片式体位解释法能有效增进患者手术体位配合程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前改良体位训练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改良体位训练,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从强迫、抑郁、敌对、焦虑角度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波动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强迫、抑郁、敌对、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术前改良体位训练能减轻患者心理波动,降低其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无缝隙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颅脑损伤手术患者60例,按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无缝隙护理。比较2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急救处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 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 33%(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 00%,低于对照组的16. 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手术室无缝隙护理能缩短患者手术准备时间,加快患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适宜性体位。方法:将80例高龄高危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传统俯卧位接受手术,观察组以预计手术时长为据以两种不同体位接受手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受术者体位安置后四个观察时间节点生命体征均值、体位安置后三个观察时间节点躁动情况、术后全身酸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龄高危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时长在1. 5 h以上患者宜取斜仰卧位为手术体位,手术时长在1. 5 h以下患者宜取斜仰卧位、截石位一体化体位安置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八"字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28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观察组采用改良"八"字位,比较两组术前平均体位摆放耗时、体位调整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在体位调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前平均摆放耗时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改良"八"字位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中,可缩短术前平均摆放时间,提高患者舒适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患者麻醉苏醒期采用细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1例无痛EV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住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期并发症情况、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围手术期配合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配合程度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将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无痛EVL患者的麻醉苏醒期中,可降低患者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围手术期配合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主动护理服务链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6月我院于手术室主动护理服务链应用前接受手术急救的4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7—12月我院应用服务链后的45例同类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主动护理服务链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手术抢救耗时和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抢救耗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手术室主动护理服务链在缩短失血性休克手术急救患者手术耗时、提高手术抢救成功率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体位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为人字型体位,对照组为传统腔镜截石位。观察两组体位对患者下肢静脉血流及循环系统的影响,患者下肢舒适度;医生手术视野暴露情况及护士体位安置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下肢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循环系统波动小于对照组,手术体位安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视野暴露均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字型体位既能保证手术视野暴露良好,缩短体位安置时间、降低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提高患者下肢舒适度,从而简化术前护士工作、提高手术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护理法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儿术中急性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2018年9—12月收治的310例长时间侧卧位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手术室2019年1—4月收治的325例患儿为观察组,分析急性压疮的根本原因,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术后24 h的皮肤潮红、潮湿情况以及压疮情况。结果 2组的体位摆放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24 h的皮肤潮红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术毕体温高于对照组(P 0. 05),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手术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压疮面积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根本原因护理法能够预防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儿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特殊且完整的手术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手术配合情况及心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配合情况、对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4.
侯春兰 《当代护士》2018,(5):116-117
目的探讨手术室全期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215例手术室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手术室全期护理。将2016年6~9月进行手术治疗的21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术前准备、麻醉方法、手术流程、术中体位配合等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服务、获取信息、手术安全、心理支持方面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期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增加手术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聋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以提高聋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聋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语言与手势沟通,观察组采用常规语言与手势沟通加“图卡”式沟通。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人手术室后两组心率、血压、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麻醉与手术的配合较对照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度和医生对患者配合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卡”作为一种非语言沟通的特色护理在聋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可提高医护患沟通的效率与效果,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手术、缩短麻醉与手术体位的摆放时间,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增加医患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风险管理在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腔镜手术室护士风险管理状况。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64例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将2016年7月~2017年12月56例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士及患者满意度、自觉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评分、护士手术室护理操作风险认知得分等。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护士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自觉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护士手术室护理操作风险认知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将手术室风险管理应用于腔镜手术患者中,有利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护士风险认知水平,提高护士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细化流程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研究组予以精细化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手术漏洞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卫生消毒、器械管理、手术环境、护理配合、护理记录5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手术漏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流程管理,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漏洞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陈筱萍 《现代临床护理》2009,8(11):27-28,51
目的探讨体位图片解释法在硬膜外麻醉患者体位摆放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本院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图片解释法协助患者摆放麻醉体位,对照组仅采用口述解释法指导患者摆放麻醉体位。比较两组患者硬膜外麻醉体位配合程度和护士解释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体位摆放配合度及护士解释所需时间方面比较,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而护士解释所需的时间则低于对照组。结论体位图片解释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硬膜外麻醉体位配合程度,缩短护士解释所需时间,从而间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侧卧位与截石位配合肛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肛肠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截石位摆放,观察组采用侧卧位摆放。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室护理后的术后24h体位舒适度,以及体位术中操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生命体征如心率、动脉压、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后的术后24h体位舒适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位术中操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肛肠手术患者采用侧卧位比截石位配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更好,可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知识及手术配合能力培训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4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培训,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及手术配合能力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安全知识认知度及手术配合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培训后安全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手术配合能力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护理安全知识及手术配合能力培训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