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在口腔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口腔CT扫描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ATCM技术扫描,B组采用固定管电流扫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与扫描剂量。结果①A组图像质量评分、噪声评分分别为(4.16±0.55)分、(4.03±0.57)分,B组为(4.22±0.27)分、(4.29±0.3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CTDIvol、ED分别为(1.67±0.19)mGy、(2.12±0.26)mSv,B组分别为(3.77±0.31)mGy、(3.38±0.32)mS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应用ATCM技术扫描,可有效降低口腔CT辐射剂量,保障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对甲状腺CT图像质量及甲状腺辐射量的影响.方法 将4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行常规扫描,B组应用ATCM扫描.对比两组客观图像质量(噪声值和信噪比)、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CT剂量指数.结果 两组平扫及增强扫描时胸锁乳突肌、甲状腺结节病灶、正常甲状腺实质的噪声值及胸锁乳突肌信噪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4分15例,3分5例,B组分别为12例、8例,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剂量指数为(28.29±0.44)mGy,高于B组的(24.61±0.91)mGy(P<0.005).结论 采用ATCM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扫描,图像质量好,并且能有效降低甲状腺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低管电流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对结肠仿真内镜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45例临床怀疑为结肠息肉病变的患者平均分为3组,行宝石能谱CT降低管电流结肠仿真内镜成像,其中按固定管电流分别为50,30,15 mAs进行扫描,其他参数按常规进行,并对3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有效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固定管电流为50 mAs(A组)时,结肠仿真内镜成像(CTVC)及透明重组图像(Raysum)平均评分为(2.93±0.26)分,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1.68±0.00) mGy和(80.62±3.44) mGy cm;30 mAs(B组)时,上述平均评分为(2.53±0.52)分,剂量平均分别为(1.01±0.01) mGy和(45.09±5.54) mGy cm;15 mAs(C组)时,上述平均评分为(1.93±0.70)分,剂量平均分别为(0.05±0.00) mGy和(22.16±1.96) mGy cm.3组CTDIvol与DLP平均分别降低了80.05%、88.00%、94.06%和80.73%、88.95%、94.57%.结论:降低管电流在CTVC成像中,在管电流与辐射剂量分别降低88%以上的情况下,仍能兼顾图像质量,而降低至94.57%时,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背景  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消化道出血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大。碘对比剂的CT值随着管电压的降低而增加,利用碘的这一特性,本研究试图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确定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剂量的最优扫描方案。目的 探讨MSCT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消化道出血模型扫描中诊断出血的可行性,以期获得最优扫描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检测2014年5月-2016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MSCT增强检查诊断并手术证实的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出血点CT值,平均值(212.1±64.5)HU。以测得的出血点CT值为参考值,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320 mgI/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4种不同浓度碘溶液,依次为6.40、5.76、5.12、4.48 mgI/ml,120 kV对应CT值分别为(214.7±1.6)、(185.9±1.4)、(162.2±1.4)、(140.5±2.5) HU。对出血模型分组行不同剂量CT增强扫描,常规组120 kV,300 mAs;低剂量组:A亚组100 kV,300 mAs;B亚组100 kV,400 mAs;C亚组80 kV,400 mAs;D亚组80 kV,465 mAs,对比剂浓度对应4种碘溶液浓度。每种浓度扫描7次。由2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测量图像客观噪声、计算图像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记录每组MSCT对模型消化道出血检出情况,并测量出血点CT值,评价出最优扫描方案。结果 常规组CTDIvol为19.6 mGy,低剂量组A亚组CTDIvol为12.4 mGy,低剂量组B亚组CTDIvol为16.5 mGy,低剂量组C亚组CTDIvol为8.2 mGy,低剂量组D亚组CTDIvol为9.5 mGy。低剂量组各组的DLP、ED低于常规组(P<0.05)。低剂量组B亚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A、C、D亚组图像客观噪声高于常规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同一对比剂浓度下低剂量组各亚组模型出血点CT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6.40 mgI/ml与低剂量组B亚组6.40、5.76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相同;常规组6.4 mgI/ml与低剂量组B亚组5.12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B亚组4.48 mgI/ml对模型出血检出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MSCT双低技术在消化道出血模型扫描中诊断出血是可行的,低剂量组B亚组(100 kV,400 mAs)为最优扫描参数组,在模拟出血速率为0.5 ml/min情况下,该扫描条件下显示模型出血点的最优对比剂浓度为5.12 mgI/ml,对应出血点CT值为(99.4±10.1)HU。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节( ATCM)技术结合自适应迭代算法( ASIR)在肝血管瘤行多期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6例临床怀疑或复查肝血管瘤行CT检查的患者,改变增强扫描不同时期预设噪声指数( NI),每例患者均进行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扫描,按期进行分组,平扫NI=9为A组,动脉期NI=9为B组,静脉期NI=11为C组,延迟期NI=13为D组,每期扫描时ASIR均设为50%。记录每组患者剂量长度乘积并估算有效剂量。测量图像噪声,由2名资深影像诊断医师进行诊断并对图像质量进行5分制评估。结果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需求并取得最终诊断。 A组有效剂量为(3.80±1.51) mSv,B组为(3.70±1.40) mSv,C组为(2.62±1.23)mSv,D组为(1.93±0.90)mSv,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7),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组延迟期图像评分最低,为(3.75±0.44)分,图像噪声值最高,为(16.30±1.05)HU。 A组平扫时图像评分最高,为(4.90±0.26)分,图像噪声值最低,为(9.47±0.88)HU。 A组与B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其余各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各组图像噪声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CM技术能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进行多期增强扫描CT检查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减少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52例行氩氦刀手术的肺癌患者,分低剂量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A组(22例)扫描方案为120 kV、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15~60 mA),B组(30例)扫描方案为120 kV、ATCM(50~600 mA);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肺纹理、纵隔结构、肿瘤形态、冰球形态)、辐射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肿瘤CT值、图像噪声SD值。结果 辐射剂量指数CTDIvo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较B组的辐射剂量指数下降80.90%;氩氦刀治疗前后两组肿瘤的CT值、图像噪声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肺纹理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B组评分优于A组;其余两组间的各项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肺癌时应用低剂量扫描不影响术中穿刺定位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术中术后对冷冻效果的评估,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are KV技术于胸部低剂量CT体检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胸部健康体检者分成两组:A组采用常规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案,固定管电压120 kV,B组采用Care kV技术,参考管电压120 kV,其他扫描条件两组一致:采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技术,参考管电流50 mAs。扫描后分别用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指标综合评价两组图像的质量,并记录CTDIvol、DLP,计算ED,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受检者吸收有效剂量分别为(1.18±0.29)mSv和(0.82±0.24)mSv,B组较A组分别降低了30.5%。结论 CareKV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可在保正图像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下不同管电压及噪声指数对下肢CTA扫描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行下肢CTA扫描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管电压和噪声指数分别为100 kV、15,80 kV、15及100 kV、20。扫描时在配合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ATCM)条件下,根据原始图像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图像对3组下肢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量血管CT值、SNR、CNR及患者所接受辐射剂量。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血管CT值、CNR及SNR,B组高于C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辐射剂量C组最低,容积CT剂量指数(CTD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较A组分别减低50.45%、52.09%、51.89%,较B组减低34.78%、34.90%、35.59%,C组与A组、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CTA使用ATCM在适当范围内噪声指数增加辐射剂量降低,而管电压降低图像对比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V)技术在胸部 CT 平扫中降低辐射剂量和减少图像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0例胸部 CT 平扫患者按扫描时间分为 A、B、C 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开启智能毫安技术(CARE Dose 4D)模式,A 组采用120 kV、B 组采用100 kV、C 组采用 CARE kV 技术。使用 PACS 工作站进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测量胸廓入口层面脊柱旁肌肉、肺动脉干层面及右下肺静脉层面的降主动脉 CT 值、噪声等,记录扫描参数等。对组间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扫描时自动选择管电压及管电流,其中包括13例100 kV、47例120 kV、10例140 kV。B 组与 A 组比较,有效毫安秒(the effective mAs)、CT 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吸收剂量(ED)分别降低10.35%、46.69%、46.26%;C 组与 A 组比较,分别降低35.08%、35.34%、33.48%,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胸廓入口层面组间两两比较,C 组和 A 组间的噪声( SD)、信噪比(SN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 组和 B 组比较,C 组的 SD 显著低于 B 组,而 SNR 和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的条状伪影及伪影严重程度明显少于(轻于)A 组和 B 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低剂量 B 组。中下肺层面图像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ARE kV 技术能够根据患者体型和解剖部位自动地选择管电压和调整管电流,提高工作效率,在显著降低胸部 CT 平扫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胸廓入口层面的噪声,减少图像伪影,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等中心320排CT扫描联合AIDR3D重建在降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辐射剂量中的价值。方法将108例怀疑冠心病行CCTA检查病人随机平均分为A、B、C组,扫描管电压均为120 kV。A组常规扫描体位,管电流为智能毫安;B、C组等中心位置(心脏位于CT机架孔的中心),管电流分别为智能毫安的90%、60%。A组行滤波反投影法重建和AIDR3D重建分别得到Af、Aa组,B、C组行AIDR3D重建,比较Af、Aa、B、C组图像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主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ED)。结果辐射剂量按A、B、C组顺序依次降低(P < 0.01);4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显示,Af组评分低于其他3组(P < 0.01),其他3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客观图像质量的比较显示,噪声方面,Af组最高(P < 0.01),其次为C组(P < 0.01),Aa和B最低(P < 0.01);SNR和CNR两指标方面规律一致,均为Aa和B组最高(P < 0.01),其次为C组(P < 0.01),Af组最低(P < 0.01)。结论在不降低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情况下,等中心扫描联合AIDR3D能降低CCTA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Z轴管电流调制技术对多层螺旋CT颈部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进行多层螺旋CT颈部扫描的受检者随机分为Z轴管电流调制组(试验组)和管电流固定组(对照组),每组各60名。试验组的目标噪声水平设置为7.5HU,管电流的动态范围为40~500mA,对照组的管电流设置为250mA,其他扫描参数两组完全相同。分别记录两组受检者的CT剂量容积(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记录管电流调制组甲状腺峡部层面的管电流值,测量下颌角、甲状腺峡部、胸骨上切迹层面的图像噪声,图像质量分3级(优、良、差),由2名有经验的CT主管技师和一名主任医师进行双盲法评价。计数资料采用成组设计的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CTDIvol,DLP和甲状腺峡部层面毫安值的平均值分别为21.4mGy,210.5mGy·cm和120.5mA;对照组的分别为13.8mGy,292.8mGy·cm和250mA,试验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90%,降低28%和降低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下颌角和甲状腺峡部层面的图像噪声分别为7.36HU和7.05HU,稍高于对照组的5.64HU和4.85HU;试验组胸骨上切迹层面的图像噪声为7.23HU,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4HU,下颈部图像质量优的数量大幅增加。结论 Z轴管电流调制技术根据受检者体型和受检部位密度厚度变化在每周旋转均对管电流进行动态调整,使辐射剂量的分布实现了个性化,保证了不同层面图像质量的恒定,在多层螺旋CT颈部扫描时可降低辐射剂量并提高图像质量,在临床CT扫描中有很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kVp扫描技术在肺静脉及左心房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行肺静脉及左心房MSCTA检查的中等体型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20例。A组使用常规kVp 120,B组使用低kVp 90。记录两组病例扫描时机器自动显示的扫描长度(L)、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值。测量并计算左心房中部水平胸主动脉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客观评价图像质量;双盲法主观评价肺静脉及左心房后重组图像,评判标准依据肺静脉及左心房清晰度、空间分辨率、噪声及伪影,将图像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对两组间的L、CTDI vol、DLP、E值、SNR及CNR进行t检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采用x2检验。结果:A组和B组的L值分别为(26.52±1.36)cm和(26.33±1.21)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3),但A组和B组的CTDI vol分别为(19.40±0)mGy和(8.40±0)mGy,DLP为(514.49±26.29)mGy·cm和(221.13±10.13)mGy·cm,E值为(8.75±0.45)mSv和(3.76±0.17)mSv,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组比A组分别降低了56.70%、57.02%、57.03%。A组和B组SNR分别为27.73±1.91和24.00±2.33(P=0.000),CNR分别为23.25±1.89和20.86±2.15,两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组比A组分别降低了13.45%、10.28%。A组和B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判诊断满意率均达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静脉及左心房MSCTA检查使用低kVp扫描技术可以较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避免或降低了因辐射效应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与比较320排容积CT的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和ECG管电流调制扫描技术的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方法:对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9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①常规组(A组)53例,采用ECG管电流调制扫描技术;②低剂量组(B组)44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采用4分法主观评价冠状动脉可评估率,通过对比两组的升主动脉根部的平均强化CT值(SI)、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客观评价冠状动脉。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可评估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结果:A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8.66±3.67)mSv,B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3.99±2.42)mS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3,P<0.05)。A、B两组共1187段血管,A组中较为优秀(3分或4分)的血管段数占92.4%(599/648),B组占92.9%(501/539),A、B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0,P=0.631)。A、B两组的SI、SD、SNR、CNR分别为(433.4±82.5) HU、22.1±6.2、20.7±5.7、16.6±5.0和(436.1±94.7)HU、21.5±4.9、20.9±5.5、16.9±4.7,两组冠状动脉段图像质量从客观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3、-0.522、0.240、0.311,均P>0.05)。结论:320排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低剂量技术可以减少54%的辐射剂量,又可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结合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算法重建技术(AIDR)在优化婴幼儿胸部CT扫描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3年1~5月间,从拟行胸部CT检查显示正常的,无贫血及其他疾病的0~1岁婴幼儿中随机选取40例,平均分成A与B两组,A组扫描时管电压为80kV,使用适应迭代剂量降低算法重建技术(AIDR);B组为100kV,使用常规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技术.比较两组间气管分杈层面降主动脉的CT值与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CT剂量指数(CTDI)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6±0.48、4.61±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值、SD分别为50.36±5.74HU、12.57±4.48和45.31±4.71HU、10.61±3.48,A组高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NR和CNR分别为3.31±1.02、2.68±1.21和4.31±1.32、2.74±0.92,B组均高于A组,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79±0.316、5.04±0.19mSv,A组较B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平均减少了65%.结论 320层CT在小儿胸部扫描采用80kV管电压扫描加ADIR重建,图像质量能达到诊断要求,且辐射剂量可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级迭代重建技术(iDose)在心血管低剂量螺旋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家猪10只,本组实验动物均进行以体重为基础的常规X线剂量(A组)及降低X线剂量30%(B组)、50%(C组)、70%(D组)128层前瞻性门控CT扫描,所有数据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iDose-2、iDose-4、iDose-6重建,测量主动脉根部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5分法评分),3分及以上为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并对4种重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A、B、C、D各组内FBP、iDose-2、iDose-4、iDose-6重建后图像的噪声依次降低而SNR、CNR依次升高,且用iDose-6重建与用其余3种方法重建后图像噪声、SNR、CN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FBP重建,A、B、C3组病例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D组所有病例的图像质量均不能满足诊断;而经iDose重建后所有病例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其中用iDose-6重建后除D组6例病例外,其余病例的主观评分均在4分或以上。各组中iDose-6与FBP重建比较的主观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CT成像中,应用迭代重建技术(iDose)较FBP可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提高SNR、CNR,提高图像质量,其中iDose-6重建效果最好;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用iDose-6重建可以降低70%的辐射剂量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胸部低剂量MSCT扫描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低剂量CT扫描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和防护意义。方法42例足月新生儿随机等分成3组分别行低剂量30mAs、50mAs及常规剂量200mAs MSCT胸部扫描。统一于气管分叉处测量并记录主动脉CT值及标准差(SD)。比较两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噪声、图像质量、CT剂量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等差别。结果各剂量组随着mAs的降低,图像噪声增加;各剂量组图像盲式阅片评价,50mAs组CT图像质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与常规剂量组无显著差别;50mAs组扫描剂量比常规剂量组相比,CT-DI和DLP分别减少了74.19%和75.00%。结论低剂量MSCT扫描能大幅度减少新生儿胸部检查的辐射剂量,减少新生儿辐射危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期肺癌低剂量CT检测的技术优化与应用。方法对TM164A型的性能模体及TM320D躯干CT剂量的检测模体通过不同的扫描参数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螺旋CT扫描,将不同扫描环境中模体的辐射剂量与空间分辨采集图像的能力、密度分辨能力、噪声水平以及均匀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最佳的低剂量螺旋CT胸部扫描参数;依照低剂量扫描优化后的技术参数,对肺结节检测予以视觉评价。结果①TM320D躯干模体的CT剂量测定结果:将160mA的常规剂量的CT剂量指数和各低剂量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电流越大,放射剂量就越大,特别是当电流〉90mA时,具有更加明显的放射剂量增大现象;②10mA和30mA、50mA、70mA、90mA、160mA各组的图像噪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mm和3mm、5mm、7mm、10mm各组的图像噪声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图像的均匀性和管电流、层厚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③管电流增加,空间分辨率与低对比分辨率也会随之提高,当管电流下降到30mA时,会出现低对比分辨率明显下降现象。结论通过对体模进行研究,肺部低剂量CT扫描中,30~50mA和3~5mm重建是较好的参数组合,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还能够将图像质量较好地呈现,对早期肺癌筛查十分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