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春季肌内注射(肌注)维生素D_2注射液对高龄老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纳入45例年龄≥80岁的老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在坚持晒太阳的基础上,予维生素D_2注射液60万单位,肌注,每月1次,连续3次;对照组仅坚持晒太阳。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每个月血清25-(OH)D、PTH、钙、磷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完成20例,对照组完成19例。治疗组治疗第1个月起老人血清25-(OH)D水平即高于对照组,治疗第2~8个月治疗组25-(OH)D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血清PTH、钙和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春季连续肌注维生素D_2注射液3次,有助于迅速提高和维持高龄老人血清25-(OH)D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为补充维生素D后血清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的变化。方法妊娠糖尿病且血清维生素D水平偏低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所选患者均控制饮食治疗,肌内注射维生素D3为观察组,未注射维生素D3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维生素D3 7.5 mg肌内注射,15 d后化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胰岛素、25-羟维生素D、血钙、肾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清胰岛素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小剂量补充维生素D至安全值范围可预防及改善病情,为临床治疗及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维生素D2注射液对80岁以上老年男性维生素D缺乏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年龄80岁以上男性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20μg·L-1]患者,给予维生素D2注射液(6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月1次)治疗,直至血清25(OH)D≥30μg·L-1后停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25(OH)D2、25(OH)D3,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和CD19+B细胞、血钙、血磷等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共40例患者完成研究,25(OH)D达标用时(6.2±1.4)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5(OH)D2升高(27.42±5.47)μg·L-1,25(OH)D3降低(5.25±3.38)μg·L-1,25(OH)D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维生素D2注射液与维生素D3注射液在治疗健康女性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时对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常住成都市且年龄在40-55岁的健康女性94名,随机将其分为D2组和D3组各47例。D2组给予维生素D2注射液,每次7.5mg(30万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D3组给予维生素D3注射液,每次7.5mg(30万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分别于治疗前、最后1次注射后2周采静脉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血清钙、磷、镁,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结果治疗后,D2组和D3组血清25羟D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D3组25羟D水平高于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血清磷、血清PTH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钙、血清镁、血清BAP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维生素D中毒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表现。结论维生素D针剂无论是D2还是D3治疗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都是有效的,但在相同用法条件下D3比D2升高血清25羟D水平的幅度更大。维生素D注射剂30万U每2周1次共4次治疗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维生素D联合复方锌铁钙颗粒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某院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维生素D联合钙制剂治疗,观察组予以维生素D联合复方锌铁钙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25-(OH)D_3、NBA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5%(39/42)较对照组73.81%(31/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25-(OH)D_3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NBA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复方锌铁钙颗粒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可改善治疗效果,提高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血清NBA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用维生素D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60例喘息性肺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50例患儿进行对症及抗生素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加以维生素D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不做维生素D辅助治疗干预。两组进行4周实验,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免疫球蛋白A(IgA)。并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的碱性磷酸酶、25-(OH)D_3、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的碱性磷酸酶、25-(OH)D_3、IgA实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水平。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达96%,对照组达84%。结论辅助维生素D治疗喘息性肺炎时可以在促进骨骼发育的情况下增强患儿的免疫抵抗能力,是临床治疗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的重要辅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葡萄糖酸钙锌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14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D3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维生素D联合葡萄糖酸钙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25-(OH)D3、NBAP、脱氧吡啶啉(DPD)、骨钙素(BG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钙(Ca^2+)、血磷(P)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NBAP(297.35±1.64)U/L、Ca2+(3.39±1.03)mmol/L、25-(OH)D3(63.66±0.39)ng/L、DPD(34.90±0.94)mmol/L、BGP(20.06±1.22)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78±1.93)U/L、(2.83±1.92)mmol/L、(46.95±0.38)ng/L、(24.97±0.42)mmol/L、(12.78±1.30)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PG(4.42±1.36)mmol/L、2 h PG(7.89±1.20)mmol/L、HbA1c(7.49±1.06)%、Ca^2+(1.90±0.74)mmol/L、P(2.76±1.02)mmol/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6±1.23)mmol/L、(12.98±1.49)mmol/L、(9.03±1.08)%、(1.67±0.02)mmol/L、(2.18±1.39)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治疗中,维生素D与葡萄糖酸钙锌联合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血清25-(OH)D3、NBAP水平明显提高,临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医院受检人群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提供更加快速准确的方法。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系列文件和卫生行业标准,对该方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精密度、线性范围进行评价;同时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进行比对试验评价。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回收率为比例系统误差=100%-96.1%=3.9%小于厂家声明的10%,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该方法有良好的准确性,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10%,精密度符合要求;该方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在8~150 ng/ml线性范围验证Y=0.984X-1.805 5,r2=0.996,符合厂家r2≥0.99的要求,线性范围验证通过。与LC-MS/MS法比对试验结果进行定量比对回归分析r2=0.851 2,两方法定量结果不具有可比性,但对两种方法的结果以25-羟基维生素D缺乏与不缺乏进行定性分析,总符合率:85.11%> 80%,阳性符...  相似文献   

9.
周玢莹  张映辉  苏敏  劳力 《江西医药》2021,56(2):254-256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离子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其在早发型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为观察组(n=107)及正常孕妇为对照组(n=205)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离子水平的差异,将子痫前期孕妇分为轻度组(n=38)及重度组(n=69),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离子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离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均低于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离子均高于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钙离子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695,-0.531,P均<0.05);观察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质在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且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呈现负相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质不足加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周玢莹  张映辉  苏敏  劳力 《江西医药》2021,56(2):254-256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离子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其在早发型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为观察组(n=107)及正常孕妇为对照组(n=205)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离子水平的差异,将子痫前期孕妇分为轻度组(n=38)及重度组(n=69),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离子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离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均低于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离子均高于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钙离子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695,-0.531,P均<0.05);观察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质在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且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呈现负相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钙质不足加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与神经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40 mg,每天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50 mg,每天3次。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相关生长因子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47%(34例/38例),对照组为60.53%(23例/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分别为(45.88±4.06),(51.69±4.56),(44.12±4.09),(46.29±5.71)m·s-1;对照组分别为(41.16±3.83),(44.98±4.46),(39.52±3.19),(43.13±4.46)m·s-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游离脂肪酸(FF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磷髓脂碱性蛋白(MBP)水平分别为(471.45±44.28)μmol·L-1,(11.15±1.18)pg·mL-1,(1.90±0.14)μg·L-1;对照组分别为(542.79±46.68)μmol·L-1,(18.21±1.92)pg·mL-1,(3.41±0.38)μg·L-1(均P<0.05)。试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分别为(943.39±97.85),(4.87±0.58)ng·L-1;对照组分别为(755.94±70.11),(3.09±0.26)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出现腹泻1例,腹胀3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4例/38例);对照组出现轻度头晕1例,消化道反应2例,腹胀和轻度腹部不适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5例/3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与神经相关生长因子,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50 mg·kg-1建立衰老大鼠模型。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在大鼠建模的同时,对照组(正常大鼠)和模型组灌胃给予0.9%NaCl 1 mL;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灌胃给予75,150,300 mg·kg-1葛根素1 mL,均每天1次,连续8周。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原癌基因(Bcl-2)和Bcl-2相关蛋白(Bax)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后,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的大鼠肾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87.23±0.68,152.25±0.21,124.06±0.72,105.92±0.58,89.01±0.83;这5组的Bax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44.19±0.37,79.46±1.03,107.33±0.92,126.16±0.45,146.27±0.54。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个剂量实验组的Bcl-2水平降低而Bax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葛根素可上调Bcl-2水平、下调Bax水平,这可能是其延缓肾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布美他尼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急性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予以20%甘露醇注射液每次250mL,qd,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每次20 mg,qd,静脉滴注+布美他尼注射液每次2 mg,qd,静脉注射。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10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42例/49例)和67.35%(33例/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OD分别为(64.71±8.19)和(59.65±8.52)k U·L-1,IL-6分别为(54.03±7.53)和(65.49±6.93)ng·L-1,TNF-α分别为(8.59±0.89)和(9.54±1.00)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糖、电解质紊乱和尿检异常,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电解质紊乱和尿检异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和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布美他尼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够有效地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和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Stathmin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敏感性关系。方法选取30例进行根治性切除术的原发性卵巢癌患者癌组织(试验组)和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hmin基因的表达水平,用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锰(MMT)检测卵巢癌组织对0.30,3.00,30.00,300.00 mg·L-1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敏感性,分析卵巢癌组织中Stathmin基因表达水平和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敏感性关系。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tathmin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3.33%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30 mg·L-1组的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不敏感构成比为分别为30.00%,50.00%和20.00%,3.00 mg·L-1组的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不敏感构成比为分别为43.33%,40.00%和16.67%,30.00 mg·L-1组的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不敏感构成比为56.67%,26.67%和16.67%,300.00 mg·L-1组的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不敏感构成比为20.00%,16.67%和63.33%。300.00mg·L-1组和30.00 mg·L-1组的高度敏感和不敏感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0.00 mg·L-1组和0.30 mg·L-1组的中度敏感和不敏感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00 mg·L-1组和0.30mg·L-1组的高度敏感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0.00mg·L-1紫杉醇联合顺铂处理卵巢癌细胞,高度敏感组、中度敏感组和不敏感组Stathmin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9.41%,62.50%和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tathmin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敏感性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次7滴,每天2次,滴耳;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每次40 mg,每周2次,鼓室内注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气导听阈水平、治疗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22例/23例),对照组为73.91%(17例/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试验组症状积分分别为(2.93±0.41),(1.15±0.16)分,气导听阈水平分别为(22.86±3.26),(16.29±2.32)d 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有耳道内灼热、头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2例/23例);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耳内胀闷,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3例/23例),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听力,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中的一种常见药物不良反应。CAR-T疗法是通过基因工程来修饰癌症患者的T细胞,使其表达针对特异肿瘤细胞抗原的受体——嵌合抗原受体(CAR),然后再将CAR-T细胞回输入患者体内发挥抗癌作用的新型免疫疗法。但CRS发生率高且能危及患者生命,体内白细胞介素(IL-6)等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是导致CRS的主要原因。目前已上市用于控制CRS的IL-6靶向药较少。为此,本文就近年来以IL-6等靶点为主的、控制CRS的生物药物及其在CRS中的使用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基因多态性、利福平稳态谷浓度及肝毒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0例结核病患者,连续多次服用同等剂量的利福平,34例患者出现肝损伤,56例患者未出现肝损伤,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利福平稳态谷浓度,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FLPPCR)对OATP1B1 388A>G进行基因分型,对OATP1B1 388A>G不同基因型与利福平血药浓度、肝毒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OATP1B1388A>G总野生型68例,总突变型22例,总突变率为24.44%,其中肝损伤组突变型3例,肝功能正常组突变型19例。突变型个体利福平谷浓度为(5.63±4.16)ng·mL-1,野生型个体利福平谷浓度为(1.64±4.81)ng·mL-1,前者约为后者的3.43倍;肝功能正常组利福平谷浓度为(3.82±5.80)ng·mL-1,肝损伤组利福平谷浓度为(0.64±1.85)ng·mL-1,前者相当于后者的5.97倍;肝功能正常组OATP1B1 388A>G突变率为33.93%,为肝损伤组的3.85倍;野生型患者肝损伤发生率为45.59%,相当于突变型患者的3.34倍。结论 OATP1B1 388A>G基因位点突变对中国人体内利福平的稳态谷浓度、肝毒性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参二醇组皂苷联合依拉达奉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肺损伤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经股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建立内毒素休克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1 mL,建模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阳性对照组经股静脉注射地塞米松3 mg·kg-1,实验组经股静脉注射人参二醇组皂苷45 mg·kg-1+依拉达奉3 mg·kg-1。给药后4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酶及肺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蛋白表达情况;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给药后,模型组血清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分别为(1025.12±368.45),(526.48±201.52),(634.58±267.41)U·L-1,阳性对照组分别为(562.34±211.26),(286.45±232.15),(359.48±105.36)U·L-1,实验组分别为(389.45±268.47),(252.36±124.51),(298.46±169.74)U·L-1。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MP-2和TIMP-2分别为0.24±0.06,0.15±0.04,假手术组分别为0.09±0.02,0.14±0.02,阳性对照组分别为0.16±0.04,0.15±0.04,实验组分别为0.18±0.05,0.16±0.03。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人参二醇组皂苷联合依拉达奉可减轻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炎性程度,下调肺组织MMP-2表达,同时对心肌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研妇产专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的实施现状,探讨在药物临床试验新规范出台的形势下专科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发展方向。方法通过调研国内妇产专业和妇产专科医院近年来实施药物临床试验的情况,分析国内妇产专科药物临床试验的特点和现状。结果妇产专科医院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因药物研发的选择性导致了临床试验项目分布不均衡;限制发展的环节主要受试人群的特殊性和综合诊疗能力。加强机构管理是试验开展和实施质量保证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妇产专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的特点是大专科小专业,在新规范出台的背景下根据专业特色和机构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对充分保护特殊受试者人群权益、保障研究者安全有效实施药物临床试验、保证临床试验数据可靠、体现妇产专科特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顺铂每次60 mg,每周2次,胸腔灌注;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每次45 mg,每周2次,胸腔灌注。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每月顺铂剂量不超过120 mg,胸水消失停止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0%(24例/30例)和60.00%(18例/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发热、乏力、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肝肾功能损害为主,且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