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将4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病例分成两组,一组(19例)接受普通治疗,另一组(22例)加用东莨菪碱。结果:(1)东莨菪碱治疗组经10d治疗后,脑左右侧对称部位放射性摄取比值较普通组明显增高,接近1.0(P〈0.05),即东莨菪碱组脑叶血流低灌注较普通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脑SPECT检测均有改善(P〈0.01,P〈0.05)。(2)东莨菪碱组急性期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得分值略高于普通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东莨菪碱能促进HIBD脑血流低灌注恢复,对HIBD急性期恢复期及改善预后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Ma XJ  Zhang XH  Luo M  Li CM  Shao J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14-117
目的研究梗死前心绞痛(缺血预适应)与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h内接受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96例,分为3组,有梗死前心绞痛症状者为预适应组(35例),接受缺血后适应干预者为后适应组(32例)、单纯再灌注组29例,测定校正心肌梗死溶栓帧数(CTFC)、血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术后8周测定室壁运动记分。结果缺血预适应组与后适应组的CTFC(27±6,27±6)明显快于单纯再灌注组(31±7,均P〈0.05),CK峰值与CK—MB峰值明显低于单纯再灌注组(1242U/L±801U/L,1237U/L±813U/LV81697U/L±966U/L,均P〈0.05);122U/L±78U/L,117U/L±76U/LV8172U/L±93U/L,P〈0.05);各组患者入院时丙二醛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各时点缺血预适应组与后适应组均低于单纯再灌注组。术后8周缺血预适应组与后适应组室壁运动恢复优于单纯再灌注组(1.2±0.2,1.2±0.2V81.4±0.3,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与预适应一样可以改善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脑血流量及内皮素-1(endothclin-1,ET-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5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5)及米诺环素组(n=15)。再灌注24 h 后,采用 Longa 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局部脑血流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缺血侧皮质 ET-1蛋白的分布情况,再灌注6、24 h 时放射免疫法定量测定 ET-1蛋白的水平。结果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P<0.05);缺血半暗带脑血流量明显减少(P <0.05),E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0.05),米诺环素组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脑缺血半暗带局部脑血流量增加(P<0.05),ET-1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米诺环素可增加大鼠脑缺血后局部脑血流量,抑制 ET-1蛋白的表达,减轻大鼠神经功能损害,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铁丰  谢平坤  白延军  陈富星  李辉  邹煜  汤升  丁颖 《中国现代医生》2012,(36):103-104,111,F0003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界定超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中的应用。方法25例发病时间在6h以内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行MRI检查,包括DWI和PWI,测量分析梗死中心区、缺血半暗带(IP)及对侧镜像区扩张变化和血流灌注。计算ADC值。结果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PWI上显示的脑灌注延长区域与DWI上显示的高信号急性脑梗死区域不匹配,PWI显示的病灶范围大于DWI显示;DWI定量分析显示,与梗死中心区比较,IP、梗死中心对侧镜像区ADC值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IP区fADe值高于梗死中心区,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WI显示大面积梗死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明显减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未见明显的灌注减低区。结论DWI与PWI的联合检查可准确诊断超早期脑梗死并预测IP。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酸枣仁皂苷A对大鼠脑缺血海马区兴奋性氨基酸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酸枣仁皂苷A对脑缺血损伤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酸枣仁皂苷A组,四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48小时、4天、7天,各取6只大鼠断头取脑,测定大鼠缺血侧脑海马区氨基酸递质水平及细胞凋亡数。结果:除假手术组外,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酸枣仁皂苷A组各观察时间点缺血侧脑海马区谷氨酸(Glu)及细胞凋亡均明显降低(P〈0.05),而γ-氨基丁酸(GABA)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与尼莫地平组比较,酸枣仁皂苷A组大鼠缺血侧海马区Glu降低(P〈0.05),酸枣仁皂苷A组细胞凋亡数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GAB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皂苷A能调节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氨基酸水平的释放,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 及MRI 灌注成像在鉴别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和脑膜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行灌注成像检查的14 例HPC 患者(HPC 组)和42 例脑膜瘤患者(脑膜瘤组), 统计分析两者影像形态学及灌注成像参数的差异。结果 7 例HPC 和25 例脑膜瘤患者行CT 平扫及CTP 检查, 7 例HPC 和17 例脑膜瘤患者行MRI 常规及PWI 检查。64.3%(9/14)的HPC 和11.9%(5/42)的脑膜瘤呈 分叶状生长(χ2=12.698,P =0.000);其他影像形态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灌注成像HPC 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RrCBV 高于脑膜瘤组(P <0.05);两组平均通过时 间比值(RMTT)和达峰时间比值(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颅内HPC 和脑膜瘤影 像形态学有较大重叠,但灌注成像参数方面有差异,CT 及MRI 灌注成像有助于提高颅内HPC 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及家兔生存情况的影响,以探讨NGF对脑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方法,测量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物脑脊液中的氨基酸,特别是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并观察实验动物生存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EAA)明显增加(P<0.01);而外源性NGF可使上述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和P<0.01),结论:外源性NGF可能过血脑屏障,抑制脑内EAA过度释放,改善缺血再灌注对脑的损害,保护脑细胞,提高动物生存率,在临床脑复苏中有一定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脑灌注成像与脑血管造影在超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60例急性脑缺血患者,应用东芝Aquilion One容积CT在发病12小时内完成CT平扫、CT脑灌注成像( CTP)和CT血管造影( CTA)检查,分析对比起表现,并统计对比缺血区脑血流参数CBV、CBF、MTT、TTP。结果:32例患者经平扫有早期脑梗死征象,其余28例无异常;CTP显示全部患者有灌注异常区;CTP呈现CBF、CBV降低、MTT、TTP均推迟;患侧CBF、MTT、TTP与对侧比较差异明显(P<0.05),但CBV2组无差异性(P>0.05)。结论:CTP可及早并准确显示缺血位置及病变程度,定位半暗带;CTA能够确定病变血管位置及程度;2组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够及早诊断急性脑缺血疾病。  相似文献   

9.
穴位埋药线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uP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穴位埋药线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区uPA含量的变化以及穴位埋药线对其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缺血侧皮质区uPA含量均有高水平表达,穴位埋药线1d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d及5d组可下调uP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穴位埋药线治疗可能是通过调节uPA蛋白的表达,减轻脑微血管基底膜的损害进而通过保护脑微血管的完整性来达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岑运光  吴明  李伟  张旭日  吴多智  谢方道 《广西医学》2013,(11):1517-1518,1521
目的观察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脑梗死52例、脑出血3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8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的血清IMA浓度。分别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4个时间点(发病或体检后6h、12h、24h、48h)的IM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4组不同时间点的IM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6hIM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P〈0.05);脑出血组6h、12h、24h、48h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发病12hIM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A可能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徐伟  杨立民  汪长胜 《实用全科医学》2010,(12):1614-1615,1637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西门予16排螺旋CT对40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NNCT+CTP+CTA检查,所有患者入院24h内完成该“一站式”检查。经西门子后处理软件进行评估。结果灌注异常区的CBF(t=2.45)、CBV(t=3.07)、MTT(t=2.89)三组参数值与对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狭窄12处:中度狭窄4处,重度狭窄及闭塞8处;颅内动脉狭窄25处:中度8处,重度狭窄及闭塞17处。颈内动脉及颅内动脉均狭窄6例。灌注异常区的灌注参数仅MTT值异常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具有低的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值=0.523〉0.5,P=0.012。供血动脉狭窄程度与脑组织缺血程度不成正比。结论“一站式”CT检查能灵敏而准确地反映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有效地判断头颈动脉系统是否存在狭窄和闭塞、确定病变部位和测量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灌注结合醋甲唑胺负荷试验评估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脑血管储备功能变化的可行性,并与病理实验结果对照,评价其对亚临床期脑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SHR组各10只行常规脑CT灌注扫描及醋甲唑胺灌胃后1.5~2.0 h脑CT灌注扫描,测量负荷前后感兴趣区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及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值,并作统计学分析;光镜下观察大鼠脑石蜡HE染色切片小动脉管壁厚度、微循环毛细血管网情况,通过TTC染色明确各组大鼠脑组织有无脑梗死灶。结果:CT灌注扫描:两组大鼠负荷前后自身比较,正常组CBV、CBF、MTT、TT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且负荷状态下CBV、CBF值增加,MTT、TTP值缩短;SHR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两组大鼠负荷前后CBV、CBF、MTT、TT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且SHR大鼠CBV、CBF值减低,MTT、TTP值延长。 HE染色示SHR组小动脉及微小动脉管壁重塑,管壁增厚、硬化,微循环毛细血管网数目相对减少。TTC染色示SHR大鼠脑组织无明确脑梗死灶。结论:SHR较正常大鼠脑血管储备减低,醋甲唑胺负荷CT灌注成像可反映脑血管储备功能改变,对亚临床期脑缺血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CT 灌注成像及 CT 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分析符合标准的40例患者 CT 灌注成像及 CT 血管造影资料。结果患侧 MTT 高于镜像区,CBF 低于镜像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BV 与镜像区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Ⅰ期患者 MTT 低于Ⅱ期,CBF 高于Ⅱ期,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CBV 二者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CT 血管造影显示责任血管狭窄31例,其中 CT 灌注成像异常27例,阳性率87.10%;CT 血管造影显示责任血管无狭窄9例,其中 CT 灌注成像异常3例,阳性率33.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 灌注成像可用于评价 TIA 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结合头颈部 CT 血管造影对 TIA 病因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40层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在脑梗死超早期溶栓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30例脑梗死超早期的患者,进行脑部CT平扫及640层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检查,根据脑血流量( CBF )、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的变化及左右两侧CBF的比值,判定有无缺血半暗带;同时选择未做CT灌注检查的38例溶栓患者,对比它们之间的疗效。结果 灌注指导的动静脉溶栓疗效优于非灌注指导的动静脉溶栓疗效。结论 40层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在脑梗死超早期溶栓中具有指导意义,它能显示头颈部血管狭窄程度,确定有无缺血半暗带,可指导早期临床干预性溶栓或进行血管重建治疗,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28层4D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28层4DCT全脑灌注成像对急性期脑梗死的初步应用。方法对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24h内行CT平扫及CT脑灌注成像,比较CT平扫与脑灌注图像发现缺血灶的敏感性,测量缺血区的灌注参数值,并应用灌注扫描图像重建CTA,判断颅内大血管阻断或狭窄及分支缺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常规CT15例未见明显异常,有5例早期脑梗死征象,其中8处表现为病变区密度轻度减低,脑灌注图像中发现14处异常灌注区。CTP均发现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降低、达峰时间和平均通过时间延迟;病灶侧与健侧、病灶中心区与周边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5例CTA显示血管异常,其中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6例,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5例。右侧大脑前动脉狭窄4例。结论 128层4DCT灌注成像可以通过一次注射对比剂,获得常规CT扫描、全脑灌注、CTA的数据,对早期发现脑缺血、全面评价缺血范围、避免病灶漏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6排CT全脑低采样灌注及血管成像在早期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期脑梗死患者30例,应用16排螺旋CT行颅脑CT灌注及CTA扫描,测量并比较脑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与对侧正常对照区CBV、CBF及MTT的不同,从CTA图像观察脑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1.与对侧正常对照区相比,脑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区CBF明显降低,MTT显著增加(P<0.05)。脑梗死区CBV及CBF明显低于缺血半暗带区,MTT显著长于缺血半暗带区(P<0.05)。2.CTA显示存在脑动脉局限性狭窄的比例为80.0%,以大脑中动脉比例最高。结论 16排CT灌注及血管成像能够为早期脑梗死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其早期和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CT灌注成像的表现。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6例分为症状性血管痉挛组和非血管痉挛组各8例,在出血后第1、7、12d行多排CT灌注成像,测量目的区域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值,两组之间参数相互比较。结果症状性血管痉挛组患者在发病后1、7d MTT值延长,和非痉挛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CBF参数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T时间延长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血管痉挛的一个预测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源CT 4维血管造影(4D- CTA)及灌注成像(CTPI)在急性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拟诊为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的患者于发病2-24h内行头颅CT平扫和全脑CTPI检查,获得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等参数图,同时获得4D- CTA图像;于发病的1-3d后行MRI检查,分析CT平扫、CTPI、4D- CTA、MRI表现。结果 CT平扫发现12例有16个缺血病灶,CTPI发现26例32个缺血病灶,MRI发现25例28个缺血病灶,4D- CTA显示有20例责任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结论双源CT 4D- CTA联合灌注成像能为急性脑缺血患者提供全面、详细的影像学信息,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安冬会  赵荣  史斌 《河北医学》2013,19(2):166-16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行CT灌注扫描,于重建的CT灌注图像上测量各ROI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并测量病理标本中的微血管密度。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CBF均值、CBV均值及Ps均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级别胶质瘤组与低级别胶质瘤组MTT均值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胶质瘤CT灌注rCBV值与MVD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571,P〈0.05)。结论: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CT灌注成像参数存在明显差异,且rCBV值与MVD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评价烟雾病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探讨代偿性侧支循环形成与灌注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为烟雾病的住院患者72例作为典型烟雾病组,其中男性37例,女性35例,年龄10~62岁,所有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并选取20例无神经系统病史的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以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像为标准,将异常灌注范围划为感兴趣区(ROI),分别记录相应的灌注参数值,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MTT和达峰时间(TTP)。本研究以小脑作为参照,对灌注参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灌注参数相对比值(rMTT、rTTP、rCBF和rCBV)。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典型烟雾病组患者rMTT和rTTP延长、rCBF减低(P<0.05或P<0.01),而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侧比较,烟雾病患者患侧rMTT和rTTP延长、rCBF和rCBV减低(P<0.05或P<0.01);与慢性起病组比较,急性起病组患者rCBV和rCBF减低(P<0.05或P<0.01),rMTT和r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型与缺血型患者之间各灌注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脑灌注成像能够准确评价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情况,MTT和TTP较CBF、CBV的敏感性更高。采用磁共振灌注成像可评价烟雾病患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为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最佳术式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