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黄帝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精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的理论与临床发展中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治未病"理论的内涵为线索,并针对中风病的致病因素,探讨"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充分反映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中医思想。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追本溯源,系统阐述"肝病实脾"理论来源、演变以及对"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解。同时从"肝病实脾"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如何应用于王乐亭"老十针"防治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总结得出,无论是防治中风后胃肠功能障碍,抑或是防治中风病及其并发症,均可把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到中风病发病以及治疗的全程,以融会贯通,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预后防复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3.
王岗  郑成强  刘颖  程泓  周天秀 《光明中医》2013,28(9):1808-1809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转变,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疾病的防治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对如何在糖尿病的防治中灵活运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治未病"思想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33-1734
从"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盛防危","瘥后防复"五方面浅谈"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不同时期防治中的含义及体现,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分期防治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文章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方面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策略,其"防治并重"的理念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防治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近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思想,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术思想的特色和精华内容,也是中医治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指导理论,其提倡在防治疾病过程中应早识、早防、早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通过整理历代医家的阐述及亲身临床实践,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理论特色和临床意义归结为"未病养生,重在预防;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四个方面加以详细剖析,认为治未病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特色和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对人民群众的养生防病意义重大,有必要继承、掌握并熟悉运用"治未病"思想的精髓,让中医"治未病"这一经典中医理论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在探究"治未病"理念的基础上,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病盛防危"、"病后防复"五个方面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发病病程中不同时期的体现,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分期防治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方面探析"治未病"理论在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具体运用及可行性,"治未病"理论分阶段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思路不仅可行,且在提高临床远期及近期疗效上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中医"治未病"思想应广泛运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防治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和较高境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现代治未病理念在"大健康"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整理治未病中关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思想的相关论述,对现代"治未病"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学术渊源、理论内涵以及在防治恶性肿瘤中的意义,并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方面研究"治未病"思想在Barrett食管诊治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治未病"思想指导消化道癌前病变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其早期防治意义重大。依据《黄帝内经》中"治未病"思想,分别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来阐述"治未病"思想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指导意义。突出治疗支气管哮喘以"预防为先"的中医"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未病"思想具体表现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膏方具有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特点,其针对性强,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集中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通过对"治未病"思想内涵和膏方理论基础、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中药膏方在"治未病"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治未病"的含义、"治未病"思想与脾胃理论的关系(未病重防、欲病防作、既病防变、未变防重、已变防逆、已瘥防复等)论述"治未病"的含义及其中医脾胃理论的关系。指出: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要遵循"治未病"原则,务以保胃气,存津液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中心思想,对指导当今社会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中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治未病"思想入手,论述了"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赖吉珍  宋宁 《环球中医药》2013,6(3):186-188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防治理论的精髓与核心。"治未病"的内涵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防微杜渐。易损斑块是引起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日益增高。本文研究文献,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了治未病思想在易损斑块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将防治易损斑块的重点,由稳定斑块转向预防易损斑块的形成,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未病"在肝硬化患者防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治未病"理念涵盖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本文就中医"治未病"对肝硬化防治始末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独具特色的疾病预防思想,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主要内容的"治未病"理论体系。其中"未病先防"和"欲病救萌"的疾病预防思想是治未病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然而由于缺少客观的辨识方法和安全有效的预防手段,极大地限制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疾病预防上的实际应用,因此大力开展中医理论普及教育和严谨的中医临床试验是有效开展中医"治未病"实践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体系的起源和核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4层含义,是蕴含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综合防治理念。本文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证型的特点,从"未病先防,防在未病之时""已病早治,寻求最佳方案""既病防变,控制病情发展""愈后防复,完善自我健康管理"4个方面对"治未病"思想指导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防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几个方面。治未病理论对许多临床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重点从其基本思想出发,对慢性HBV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等常见慢性肝病的中医诊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治未病理论在肝病临床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中医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健康管理模式,为LIDH防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多方面探讨LIDH的防治策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管理体系,探索新的中医预防治疗管理模式,对LIDH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