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顾华芳 《海南医学》2009,20(11):153-154
目的探讨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新生儿溶血病行换血疗法的临床资料,总结换血前的准备、换血中的护理配合及换血后的护理要点。结果10例患儿换血过程顺利,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一次换血成功。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一种简单、安全又高效的换血方法。换血前的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的医护密切配合以及换血后的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的经验.方法 对18例患儿施行换血疗法进行分析.结果 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下降率为64.7%.结论 采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对抢救新生儿ABO溶血及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安全、简单.换血前得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的医护密切配合以及换血后的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患儿施行换血疗法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儿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下降率为68.8%。结论:采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对抢救新生儿溶血病(RH溶血和ABO溶血)及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安全、简单。换血前得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的医护密切配合以及换血后的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96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94例患儿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其中3例出现肢端凉、苍白或紫绀,经热敷后缓解,未影响换血的进程;2例出现动脉导管阻塞,经重新置管后继续换血.所有病例未发生脱管、外渗、低体温、硬肿、血压不稳、出血倾向,未见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发生,术后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P<0.05).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动作轻柔、注意操作细节、严密监测是保证换血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黄毅 《广西医学》2013,(5):649-651
目的总结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97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97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换血治疗,换血过程中无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平均换出血量480 ml,输入血量500 ml,平均换血时间160 min;换血后出现暂时性高血糖9例,血红蛋白轻度降低11例,排血管道阻塞5例,经相应处理后均好转;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换血前(P<0.05)。结论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精湛的护理是提高换血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林阳 《安徽医学》2008,29(6):742-74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静脉套管留置针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加强术前准备、术中观察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15例患儿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换血前后胆红素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生脱管,外渗,堵管,低体温,硬肿,血压波动,电解质紊乱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单、实用、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96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94例患儿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其中3例出现肢端凉、苍白或紫绀,经热敷后缓解,未影响换血的进程,2例出现动脉导管阻塞,经重新置管后继续换血,所有病例未发生脱管、外渗、低体温、硬肿、血压不稳、出血倾向,未见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发生,术后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P<0.05)。 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动作轻柔、注意操作细节、严密监测是保证换血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6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血常规,血生化、血糖的变化.结果 患儿治疗后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实用、易行、安全、并发症少,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18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方法。结果患儿换血后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同步全自动换血术具有较高的胆红素换出率,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在新生儿临床应用及护理的经验.方法 对24例患儿施行换血疗法进行分析.结果 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下降率为64.7%.结论 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是抢救新生儿ABO溶血及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静脉套管留置针和简易换血一体化装置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0例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未发生并发症,术后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P〈0.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装置一体化,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前后机体内环境变化。方法对6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检测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血糖、电解质、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换血前(P〈0.05),血糖、钙高于换血前(P〈0.05),血红蛋白高于换血前,但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钾、钠换血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对机体内环境影响不大,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疗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对12例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留置针穿刺,形成封闭的换血回路,静脉输血及动脉排血均由输血泵控制,使换血过程在封闭的回路中按设定的速度自动进行.结果换血过程顺利,12例患儿换血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换血前后胆红素对比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由输血泵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抢救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肖富明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8):1039-1041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新生儿溶血性黄胆患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治疗,观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2例新生儿在换血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未见出血表现,血清总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显着下降(P<0.01);换血后32例新生儿血钾、钙浓度下降(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血糖稍高,血钠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生严重代谢紊乱、栓塞及局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白彦 《吉林医学》2010,31(20):3255-3256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的方法与护理。方法:对儿科住院溶血病患儿36例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并组织精心护理。结果: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黄疸完全消退最早为换血后3d,最迟11d,平均6.5d。结论: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是换血治疗顺利进行,取得满意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53例符合换血指征的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患儿,采取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进行治疗;比较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TB)、血糖、电解质及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 )、血小板(PLT)变化.结果 换血后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3.12%(P﹤0.01) ;Hb、WBC、PLT、K+、Ca(2+)、Mg(2+)、pH有所下降;血糖水平升高(P﹤<0.01),但48h内均可恢复正常.换血过程中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波动.结论 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且操作简便、安全,是新生儿换血中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对1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监测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血生化、血糖、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血前后血生化、血糖、凝血功能指标稳定.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是抢救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70例重症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即同时、同步由外周静脉注血,挠动脉或肱动脉抽血。换血前、中、后检测血生化、肚功能、血培养及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等。结果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换出率分别为52.66%、52.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稳定,换血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快捷、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对1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血源选择与患儿同型血;应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换血前后作血清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等检查.结果:血清胆红素在换血后明显下降,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2.7 %,换血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便、实用、安全,近期无并发症,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20.
吕瑗玲 《西部医学》2011,23(5):842-844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40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换血前后进行血常规、电解质、血糖、血液酸碱度及肝功能等检查。结果换血后总胆红素平均下降56.35%,间接胆红素平均下降57.46%,血气?血糖比较平稳。血常规?电解质有一定变化,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抢救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