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北京海淀区1 009名儿童第一恒磨牙龋患及防治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儿童第一恒磨牙龋患和窝沟封闭情况,为儿童第一恒磨牙龋患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北京市海淀区3所小学和l所幼儿园的l009名儿童,其中男童521人,女童488人,年龄5~13岁;检查第一恒磨牙的龋患、龋患治疗及窝沟封闭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家长,了解家长对儿童龋患预防尤其是窝沟封闭的认识。结果 第一恒磨牙的龋患率为28.2%,患龋均2.22;第一恒磨牙龋的充填率为14.3%,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率家长问卷调查为19.1%,临床检查为7.8%,封闭年龄以6~7岁最多。已做窝沟封闭的患龋率明显低于未做窝沟封闭,差异有显性。结论 儿童第一恒磨牙的龋患率较高,充填率较低,窝沟封闭率更低。多数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尤其是窝沟封闭的认识不足,有必要加强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了解河南省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患龋、窝沟封闭及龋病充填情况,为促进儿童第一恒磨牙的早预防、早治疗及儿童口腔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中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中河南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河南省7~9岁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率为86.7%,患龋率为26.8%,龋均0.6;患龋儿童已接受充填的有935人,充填率为5.2%.女生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31.3%)高于男生(23.1%)(x2=569.894,P<0.05),城市(32.3%)高于农村(18.0%)(x2=1 663.925,P<0.05).人均窝沟封闭牙数为3.3颗,男生窝沟封闭率(95.1%)低于女生(95.8%)(x2=55.083,P<0.05),农村(96.3%)高于城市(94.7%)(x2=251.108,P<0.05).结论 河南省7~9岁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较高,而充填率相对较低.儿童和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1731名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佘燕萍 《中国医师杂志》2003,5(9):1199-1201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为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制定实施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措施和依据。方法 对1731名7~12岁小学生的第一恒磨牙龋坏情况进行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31例样本第一恒磨牙平均患龋率为32.64%。龋均0.48。女性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37.85%,龋均为0.55均高于男性,7岁组患龋率和龋均均低于其它年龄组,第一恒磨牙的龋损以牙合面窝沟点隙龋最多见,龋损率为73.52%。结论 第一恒磨牙龋情况不容忽视,且好友于窝沟点隙。因此,适时进行窝沟封闭是预防第一恒磨牙患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6,(12):1870-1872
目的对广州市白云区13所小学2 027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第一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前体检,对其表面形态、萌出情况、龋坏状况分类记录,分析各类型第一磨牙构成比情况,为龋病防治、窝沟封闭治疗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对2 027名儿童的第一恒磨牙进行检查,按照牙齿表面形态及萌出状况进行分类并记录检查结果,使用U检验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年龄组2 027名儿童的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22.74%,女生患龋率大于男生;窝沟封闭适应率为80.51%。在参与体检的8 180颗第一恒磨牙中,已经完全萌出并且需要窝沟封闭治疗的牙齿有74.54%;约7.19%的牙齿尚未完全萌出,浅窝沟率较低,占总牙数1.27%;17%的牙齿已经龋坏,需及时充填,防止龋齿进一步发展导致的牙齿缺失。结论二年级小学生适合集体窝沟封闭,超过80%的儿童为窝沟封闭适应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南充市顺庆区2017—2021年7~9岁儿童的第一恒磨牙萌出及患龋情况,为儿童龋病防治及口腔卫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2017—2021年每年随机抽取南充市顺庆区的7~9岁儿童,调查第一恒磨牙的患龋及萌出情况,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及χ2检验,以分析患龋率与年龄、性别及牙位之间的关系,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7—2021年共计调查6 955名7~9岁儿童,其第一恒磨牙萌出率为94.2%,患龋率为25%,龋失补牙数为0(0,1)颗;因龋充填的儿童共72人,充填率为4.1%;接受窝沟封闭的儿童共110人,窝沟封闭率为1.6%。2017—2021年的患龋率及充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6.618,15.18,P均<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上升,7岁、8岁和9岁分别为17.9%、27.3%和32.3%,3个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57,P<0.001)。女生牙齿萌出率、患龋率、龋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熊莉  陈晓峰  段义峰  高红媛 《中国校医》2011,25(10):763-764
目的了解泰州市7~12岁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为学生常见病防治中的龋病预防提供信息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中的龋病诊断标准对市直学校7~12岁学生进行第一恒磨牙的患龋情况检查。结果在受检的3 309名学生中,第一恒磨牙患龋人数为948名,患龋率为28.65%,龋均为1.64;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12岁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最高;男女生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龋坏主要发生于第一恒磨牙的牙合面窝沟,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高于上颌。结论本市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较高,充填率则较低。为保护学生口腔健康,需加强学生口腔宣教的力度,加强口腔卫生服务,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用含氟牙膏有效刷牙。另外,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也是预防龋病的有效措施,需要通过多种手段降低第一恒磨牙的患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国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及患龋情况,探讨儿童实施窝沟封闭的适宜年龄。方法对2014—2015年进行口腔检查的560 121名儿童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8、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率分别为79.53%、89.84%和93.81%,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分别为12.18%、16.83%和19.61%,萌出率和患龋率均随年龄上升逐步升高;女性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率和患龋率均高于男性;第一恒磨牙龋齿好发牙面依次为:下侧牙与上侧牙的颌面、下牙的颊面,上牙的舌面。结论 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率高,患龋情况严重,应考虑提前窝沟封闭的实施年龄。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5,(11):147-149
目的对白云区19所小学2 757名小学二年级儿童的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前检查,对其表面形态、萌出情况、龋坏状况进行分析,为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 757名儿童第一恒磨牙进行检查,按照牙齿表面形态及萌出状况进行分类、记录,检查结果汇总分析。结果 2 757名二年级小学生中有509名第一恒磨牙龋坏,患龋率18.5%。浅窝沟牙齿占总牙数2.7%,深窝沟占总牙数的81.87%,未萌出牙占总牙数5.3%,龋齿占总牙数10.13%。结论二年级小学生适合做窝沟封闭,此年龄组2 757名儿童的11 028颗六龄齿中,已经萌出并且需要窝沟封闭治疗的牙齿超过80%,浅窝沟率较低,部分牙齿尚未完全萌出,10.13%的牙齿已经龋坏,需及时充填,预防牙齿缺失。  相似文献   

9.
了解西安市7~9岁儿童口腔卫生知识、健康状况和窝沟封闭情况,为开展西安市儿童口腔疾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从西安市13个区(县)二~四年级儿童中抽取606人,进行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城区儿童刷牙行为和口腔卫生知识得分优于乡村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乳牙患龋率和乳牙充填率分别为64.03%和10.37%,城区均高于乡村(P值均<0.05).乳牙恒牙总患龋率和总充填率分别为65.18%和12.47%;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7.10%,充填率为30.61%.窝沟封闭率城区高于乡村(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参与窝沟封闭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地区、对窝沟封闭的认知、第一恒磨牙是否有龋坏(P值均<0.05).儿童主要通过教师、媒体、医护人员获得窝沟封闭的信息,教师、家长、医护人员对儿童是否参与活动起主要影响作用.结论 学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目标有差距.应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开展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活动,提高儿童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了解宁夏南部山区6~12岁回、汉族学生患龋状况,为有效开展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夏南部山区6个区县12所小学2 907名6~ 12岁小学生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6~12岁学生总患龋率为60.7%,龋均为(1.76±2.08),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6%;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26.8%,龋均为(0.45±0.86),龋齿充填构成比为2.4%,窝沟封闭率为6.7%;乳牙患龋率为47.0%,龋均为(1.31±1.87),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3%.以上各指标不同民族、年龄、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城乡、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学生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为10.2%,乡镇学校的窝沟封闭率为0.结论 宁夏南部山区6~12岁回、汉族学生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构成比、窝沟封闭率较低,应加强综合干预防龋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评价浦东新区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质量及效果,为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技术推广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浦东新区2012-2014年接受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60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评价研究对象窝沟封闭涂膜保留率;随机抽取2012年未接受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176名儿童作为对照组,评价接受和未接受窝沟封闭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差异.结果 605名儿童实施窝沟封闭1~3年后的涂膜保留率分别为80.26%,70.83%,6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6,P<0.01);实施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3年后,干预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4.10%,29/708)低于对照组(7.20%,51/708)(x2=6.41,P<0.05).结论 窝沟封闭作为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第一恒磨牙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窝沟封闭项目预防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760名10~12学龄儿童,按是否接受一次性窝沟封闭干预分为干预组(n=464)和对照组(n=296),以既往学生龋病检查资料判定儿童患龋风险。比较两组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干预组检查干预前后患龋情况和窝沟封闭剂保留情况。结果采用一次性窝沟封闭干预策略,干预时间(2.63±0.09)年,咬合面封闭剂完全保留率(62.9%)高于颊/腭面(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64,P=0.000),颊/腭面新发龋病(10.4%)高于咬合面(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P0.01)。未封闭咬合面牙齿与封闭咬合面牙齿患龋风险比较OR值为6.11(95%CI为4.28~8.7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窝沟封闭剂保留对第一恒磨牙有明显的保护作用。(AOR:0.07,95%CI:0.03~0.17)。用直接标化法去除两组人群风险构成差异,标化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分别为12.4%和17.6%,降低第一恒磨牙患龋率29.6%。结论西安市新城区以学校为基础的窝沟封闭干预活动减少了第一恒磨牙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洛阳市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病情况,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1]的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洛阳市西工区、涧西区、老城区2 596名7~12岁在校小学生进行第一恒磨牙龋病患病状况及健康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16.02%,受检者龋均0.20,患龋者龋均1.27,患龋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下颌高于上颌,龋齿补牙率10.20%。结论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病率不高,但充填率偏低,应加强对第一恒磨牙龋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调查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3年后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及患龋状况,为评价项目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河南省5个参与2015年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地区,每个地区随机抽取4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二年级2个班.2所学校纳入试验组,对符合窝沟封闭适应证的第一恒磨牙进行封闭;另2所学校纳入对照组,对符合窝沟封闭适应证的第一恒磨牙不进行封闭.3年后复查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及患龋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窝沟封闭3年后,第一恒磨牙封闭剂完全保留率为65.55%,保留率为94.78%.试验组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病率和龋均分为9.71%、(0.12±0.40),对照组分别为21.90%、(0.39±0.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t值分别为27.76,6.91,P值均<0.01).窝沟封闭的龋降低相对有效率为63.43%,龋降低实际有效率为6.51%,纯收益率为12.19%.封闭剂的保留率越高,患龋率越低(x2=153.28,P<0.01).结论 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的实施效果良好,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可有效预防窝沟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潍坊市二年级小学生乳牙及第一恒磨牙龋患情况,为开展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3-6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潍坊市抽取10所小学二年级学生1 255名,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进行乳牙及第一恒磨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 255名小学生中,患龋率为82.95%,龋均为5.15±3.58。龋失牙数男生(0.60±0.46)低于女生(1.29±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1,P0.05)。第一恒磨牙患龋率36.02%,龋均为0.78±1.23。女生第一恒磨牙患龋率(41.74%)高于男生(31.18%)(P0.05);龋失补牙数、龋坏牙数男生均低于女生(P值均0.05)。第一恒磨牙萌出率为98.96%,窝沟封闭率为10.04%。乳牙患龋是第一恒磨牙患龋的危险因素[OR=2.917,95%CI(2.044,4.164),P=0.000];乳牙患龋与第一恒磨牙患龋呈正相关(r=0.308,P0.01)。结论潍坊市二年级小学生乳牙及第一恒磨牙患龋率、龋均较高,建议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积极防治龋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绵阳市城区7~15岁学生恒牙龋患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06年绵阳市城区中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资料,分析7~15岁学生的龋患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第一恒磨牙龋患占龋齿总数的80.3%,第二恒磨牙龋患占11.8%;窝沟龋占80.99%,第一恒磨牙窝沟龋占79.82%,第二恒磨牙窝沟龋占13.71%。女生恒牙患龋危险性较男性高(OR=1.360),随年龄增加龋患危险性增高(OR=1.663)。结论:绵阳市城区7~15岁学生恒牙龋患严重,尤其第一、二恒磨牙窝沟龋患严重。需加强口腔保健知识宣教,推广应用窝沟封闭防龋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南京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学校防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1 846名6~12岁小学生(男生878名,女生968名)进行龋齿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学生混合患龋率为59.2%,龋均为1.9.患龋率、龋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龋率、龋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好发牙为第二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乳龋充填率为47.96%.恒龋充填率为27.97%,混合充填率为43.72%.结论 南京地区小学生患龋率较高,预防龋齿应以第二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为主.  相似文献   

18.
杨云凌  檀奕玲 《现代保健》2013,(16):101-102
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术对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名四颗第一恒磨牙萌出到合平面,并符合窝沟封闭术适应证的6-9岁儿童,随机选择左或右上下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以自身对侧同名第一恒磨牙为空白对照组;定期随访3年。结果:窝沟封闭组牙齿龋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6-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行窝沟封闭术,能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防龋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160例行口腔检查的儿童,其一侧的第一恒磨牙采取光固化窝沟封闭,而另一侧同名牙不进行封闭作为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两侧患龋率,并探讨影响封闭防龋效果的因素.结果 随访1年、2年、3年,儿童患龋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观察侧患龋率均显著低于对照侧(P<0.05);性别、牙位、操作者职称对儿童患龋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具有显著的防龋效果,性别、牙位以及操作者职称影响窝沟封闭防龋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近5年来,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剂保留情况及防龋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2015-2017年参加过河南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 7~9岁儿童及同项目区县非项目学校的同年级儿童。共抽取5 330名儿童,项目学校2 715名,非项目学校2 615名。项目学校第一恒磨牙进行过窝沟封闭的儿童为实验组,检查其第一恒磨牙封闭剂保留情况及患龋情况;项目学校与非项目学校未做过窝沟封闭的学生分为A、B、C 3个对照组,检查其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分别比较不同牙位、不同封闭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患龋率及龋病发病率。结果 实验组儿童第一恒磨牙封闭3年、4年、5年后,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89.75%、84.01%、71.79%,龋病发病率分别为10.23%、13.97%、18.48%,与B对照组比较,龋齿降低率分别为57.79%、49.43%、34.31%;封闭3年、4年、5年后儿童龋病发病率实验组低于A对照组(22.16%、27.70%、29.11%)(P均<0.05)、也低于B对照组(24.24%、27.63%、28.13%)(P均<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