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工艺白酒具有许多优点,因此获得了大的发展,但其“百酒一味”的同质化现象阻碍了其发展。酒的生产工艺与酒的风味是时代的产物,仍沿用以前提出的白酒香型分类论,会阻碍多种白酒的发展。综合两种香型酒的生产工艺可生产出兼有两种香型特征的酒,或用两种香型的基础酒勾兑出兼有两种香型特征的酒,可丰富白酒品种,满足时代消费需求,尤其可克服新工艺白酒同质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豉香型白酒香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冯志强  邱晓红 《酿酒》1995,(4):75-84
豉香型白酒香型研究冯志强,邱晓红(轻工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州站,广州510315)概述豉香型白酒是广东省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性传统产品,其生产工艺特殊,成品酒酒度低,风味独具一格,深受省、港、澳消费者所喜爱,历年来出口量均达万吨,居我国白酒出口量...  相似文献   

3.
邢明月  余海 《酿酒》1991,(2):8-10
一其他香型酒的特点其他香型酒是1979年全国第3届评酒的产物,因为前两届(1952、1963)评酒并未分香型。第3届评酒前才决定把白酒分为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四大类别;还有一部分白酒风格独特,可无法归属,所以决定把这类酒统统叫做其他香型酒,兼香型酒即在其中。所谓兼香型酒就是在一个白酒中同时能显示出两种以上的香味来,而且独特异常,无论怎样品尝也不单纯象以上四大香型酒的风味,微量成份的含量更是别致。故此,我们才叫它为兼香型酒。兼香型酒白酒也和其它白酒一样,发展很快,现在已遍布了全国的许多省市自治区,如:湖北省的白云边酒,湖南省的白沙液酒,黑龙江省的玉  相似文献   

4.
邓世彬 《酿酒》2023,(1):21-23
川法小曲白酒属小曲清香型白酒在四川地区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与其他酒种有较大差别。该酒种制作工艺具有独特优势,在制酒原料、用曲类型及制酒香型方面均具备自身个性,与其他香型不同。研究了该酒种的高级醇、酸、醛等风味物质,探究了其香型特征,确定了各类物质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5.
复合香白酒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兼香型白酒;进入21世纪前后,西凤酒、四特酒及酒鬼酒等纷纷开发复合香白酒产品,如今已有众多白酒企业采用多粮原料和不同香型酒合理组合等工艺生产复合香白酒,体现出了对白酒勾兑工序常规思路的突破。随着对复合香白酒生产工艺的创新和复合香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分析、研究,将会使复合香产品质量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白酒是我国的传统蒸馏酒,按其风味特征可分为浓香、清香、酱香、米香四种基本香型.虽然每种香型各有其典型风格,但是不论哪种香型的白酒,保持适度的甜味,不仅可以遮盖其它一些苦涩杂味,而且还能使酒体甘冽、醇厚、绵软.尤其是浓香型白酒,绵、甜、  相似文献   

7.
对淡雅型浓香型白酒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传强 《酿酒科技》2006,(3):102-104,107
淡雅型白酒是一种在香气上具有幽雅、飘逸、细腻、诱人的自然发酵的复合香气的香型白酒。淡雅型白酒在口感上柔绵而不浓艳,细腻、圆润,有柔软而无骨之感;在风格上既淡又雅,是淡和雅的高度和谐、高度统一;在生理反应上酒既要上得慢,又要去得快。淡雅型白酒的酒体设计上应降低骨架成分的含量,相应地增加复杂成分的含量和种类。生产浓香淡雅型白酒的技术有:采用不同的香型酒来组合勾兑和通过对原酒的生产控制来解决(包括原料、糖化发酵剂、生产设备、发酵工艺和微生态等方面)。(孙悟)  相似文献   

8.
白酒香型与香味成分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不同的酿酒工艺决定了不同香型白酒的独特香味成分。5种香型酒中酸含量最高的是酱香型、药香型酒,清香型酒酸含量最低;酯含量最高的是浓香型酒,最低的是米香型酒;醇类含量最高的是药香型酒,最低的是清香型酒;羰基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酱香型酒,最低的是米香型酒。(陶然)  相似文献   

9.
吕虹 《酿酒》2002,29(6):55-56
关于芝麻香典型体构成有两种观点 :一是以胡国栋在景芝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景芝白干的典型风格 ,兼清、浓、酱之间的三角区内三者平衡形成的 ,即三者兼而有之 ;另一观点是我厂生产的芝麻香白酒 ,经分析后提出的焦香、酱香、浓香三种典型体构成芝麻香复合香气。而后景芝酒在总结中 ,根据山东大学对景芝的剖析结果又提出景芝也具有焦香 ,这与我们的焦香提法达成共识。对各香型酒来说 ,形成它们香型特征的是构成整个酒体各类呈香呈味物质中的某几种 ,这就是说它们对其香型特征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对整个酒体的体现上还需各类呈香、呈味的各种微…  相似文献   

10.
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工艺特征与香型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祖训 《酿酒》1995,(5):37-41
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工艺特征与香型风格曾祖训(四川省酒类科研所)小曲清香型白酒即川法小曲白酒,是指按四川小曲酒生产工艺为代表的一大酒种,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年产量在60~70万吨,是我国主要酒种,四川小曲酒历史...  相似文献   

11.
谈白酒生产的发展——读《中国大酒典》有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酒是我国民族传统饮料,全国生产企业约3万家,年产量在500万吨以上,居全国饮料酒中第二位,以浓香型、酱香型和新工艺白酒和产量、质量为优势。浓香以泸州老窖为代表,酱香以茅台为代表。通过20世纪50~70年代对浓香和酱香酒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推进了浓香、酱香型白酒的快速发展。新工艺白酒具有耗粮少等优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目前在酿酒行业发展呈旺势。  相似文献   

12.
提高小曲白酒酒质酒率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生才 《酿酒科技》2005,(11):53-54
小曲白酒生产工艺包括发酵、装甑、蒸馏等,提高小曲白酒的出酒率和酒质,使酒达到国家标准规定,除严格选择原料和酒曲外,还应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特别是工艺中的截头去尾、看花接酒是提高小曲白酒出酒率和酒质的关键。(孙悟)  相似文献   

13.
不同容器贮酒老熟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白酒的贮存容器种类较多,有陶坛和不锈钢等容器,不同的贮存容器贮酒对酒的老熟期及酒质也不同。陶坛贮酒,对新酒的催陈老熟较好,而不锈钢容器对酒的老熟作用不很明显。对浓香型酒而言,使用陶坛贮酒老熟时间在8个月左右,而不锈钢容器贮存则需10个月。(孙悟)  相似文献   

14.
王贵玉 《酿酒》2011,38(3):90-92
中华酒道是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论述了中华酒道酒之风味篇酒香之道。  相似文献   

15.
杨志琴 《酿酒科技》2005,(9):107-108
在全国白酒“板块”中,要数川、皖两家最“红”。川酒以“六朵金花”为首,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优异质量,多年来一直雄霸市场;而皖酒则采取“疯狂”的市场营销掠夺,对市场进行精耕细作、深度开掘,实现产品“火红”的市场占有率。当今的白酒市场竞争,仅靠单一的优势竞争是不现实的,必须整合各种竞争优势因素来提高竞争能力,才能取得全面的、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孙悟)  相似文献   

16.
“国窖·1573”以400余年窖龄的国宝窖池所产基酒,经长期贮存、精心勾兑而成。基酒贮存于衡温、衡湿、避光的洞窖内,长年温度保持在20℃左右,湿度稳定在70%~90%,以陶缸为贮酒容器,有利于酒体的老熟,促进酒体的物理化学变化,保证了成品酒的质量。(晓)  相似文献   

17.
湘泉兼香型白酒与浓香型白酒以恰当的比例进行组合勾兑,对改善浓香型白酒酒质效果显著,可使组合后的酒体窖香优雅、醇甜、柔和、爽净,兼有清爽型、浓香型白酒的独特风格,更加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赢得市场,对白酒酒体设计、勾兑具有指导意义;为白酒向多元化发展拓展了空间。(孙悟)  相似文献   

18.
浅析“调酒王”的生产工艺及其在新型白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用生香酯化液来制作“调酒王”的生产过程。“调酒王”在新型白酒中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风格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王进明  刘忠军 《酿酒科技》2012,(4):86-87,91
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对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及其操作与白酒产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指出在传统酿造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是提高浓香型白酒产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程鹏生  余秀娣 《酿酒科技》2001,(4):37-37,39
“量质接酒”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浓香型曲酒的“量质接酒”必须科学合理制定入库酒标准,经实践寻找蒸馏酒出酒成分规律进行“量质接酒”,接酒过程中应边评尝边接酒,并根据酒质进行分级,贮存,才能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