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加热炉数学模型,研究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PID控制算法存在一些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算法(GPC)的轧钢车间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比普通的PID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它将会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对宽带加热炉的单位燃耗,板坯氧化烧损,产品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加热炉控制系统进行优化,采用神经网络控制模型技术。采用遗传算法对板坯的必要炉温加权处理进行炉温设定,并将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的方法构建自学习模型,以进行自动温度控制,计算板坯加热时间,剩余炉内时间,分配加热区域。  相似文献   

3.
李烨 《电子世界》2012,(10):103-104
在轧钢生产过程中,对加热炉温度的控制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钢的产量、品质,能源利用,以及空气污染等。目前,国内加热炉控制技术相对落后,控制手段比较单一,需要工人的直接参与,严重影响烧钢的质量、产量和能源等指标。针对以上情况,引进计算机控制技术,建立加热炉炉温自动控制系统是未来轧钢生产控制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研究表明,采用计算机技术控制的加热炉温控制系统运行效果良好,是目前现有条件和技术水平下切实可行的实现燃烧系统自动控制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电加热炉为被控对象,通过对电加热炉对象特性的分析来确定电加热炉系统的构成及控制方案(策略).文章在不建立电加热炉数学模型的情况下,实现了电加热炉炉温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智能控制和单神经元自适应PSD智能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单神经元自适应PSD智能控制算法简单,效果较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以真空烧结炉中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温度控制的过程及传统控制方式的不足,并对一些智能控制系统做出分析,以实现对真空烧结炉温度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加热炉的过程控制系统(即最优化控制),是通过数学模型,根据不同的钢种、坯料规格、产量自动选择理想的加热曲线和炉温设定值,对钢坯加热进行控制,以达到最佳的加热质量和最低的能耗,并对加热炉内的钢坯进行跟踪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详细分析锅炉温度控制的特点上,设计了以PC机为上位机,西门子S7-200PLC为下位机的炉温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经典PID控制算法实现锅炉内胆温度的准确控制,并通过MCGS组态软件生成精美的监控画面,完成了控制参数的在线修改及实时曲线、历史曲线绘制,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的显示、查询、打印等。  相似文献   

8.
扩散炉温度自动监控系统是对双管扩散炉温控部分进行改造,以提高炉温精度,从而提高生产线的成品率,降低系统能耗。通过对Actel公司的Fusion系列器件FPGA编程实现系统的硬件控制。用C语言对Actel FPGA内置的8051软核编程实现系统的软件控制。整个监控系统完成数据采集、控制算法和ZigBee无线传输等功能。测试表明,采用Fusion FPGA设计,可以同时完成多路温度控制,整个系统的控制精度也有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伏娜  张晞 《半导体光电》2018,39(5):643-647
铌酸锂波导集成光学芯片是高精度光纤陀螺系统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光纤陀螺系统的性能。而质子交换炉是用质子交换法制备铌酸锂光波导的主要设备,其炉温的控制质量直接影响铌酸锂光波导的质量。为了实现炉温的精确控制,以炉膛内空气的温度为控制对象,基于热平衡机理建立了质子交换炉温控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温控模型进行PID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出来的温控模型是稳定的,但系统采用PID控制时抗干扰能力差,这为进一步研究温度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罗钧  钱强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5):155-157
提出了一种模糊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炉温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系统包括硬件控制电路和基于单片机的炉温控制程序。该系统应用于大滞后的电阻炉炉温控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控温效果。实验表明:与传统的PID炉温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鲁棒性强、响应快、控制精度高,控制质量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TMS320X240X系列DSP芯片的油气储罐壁板热处理炉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控制系统控制方案的确定、控制对象的建模、智能控制方法的实现、DSP的应用技术及试验结果等。热处理炉空气、燃料的控制均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PI控制,炉体温度控制采用自适应的遗传模糊控制器。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炉体控制系统能满足工艺对温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韩凤祥  吴立新 《变频器世界》2006,(5):102-103,113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加热炉出钢机的变频器控制方式与功能特点,然后讲述了PLC控制变频器在加热炉出钢机中的应用,并就某钢铁企业实际的加热炉出钢机控制为例,给出了详细的方案设计并作了具体的实施分析。实际运行的结果表明,系统可靠,可扩展性强,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徐咏冬  杨敏 《数字通信》2012,39(2):91-94
在介绍开放式“液位-温度实验系统”设计目标的基础上,分析其被控对象的基本结构、应用方式及控制系统的构成,并重点分析了其过程控制对象的特性。实践证明:以液位一温度系统为对象给出了过程自动化控制综合实验系统的集成方案,具有“开放式实验”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组态平台工控设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些电气控制课程用实物方法开设实验遇到的被控设备难配备的问题,提出将组态软件用于实验教学中,用计算机全真模拟工控设备的被控对象,克服了真实被控对象的缺点。文中给出了工控设备组态虚拟实验系统结构图和虚拟实验方法流程图,并对工控设备组态虚拟仿真实验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红外示假技术中的可控性问题,提出了利用模块控温实现热图再现的技术途径。通过类比LED显示技术,指出只要将LED显示单元更改为电热模块,并利用功率控制器件来控制模块的加热功率,就可以再现任意的热图。利用碳纤维增强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了发热模块,并对其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模块完全满足热图再现的技术要求。最后,用64个电热模块、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可编程控制器以及24 V蓄电池电源构建了热图再现系统。试验测试表明,这样构建的热图再现系统可以清晰再现目标的热图。这些工作对于可控热红外伪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炉温控制是防弹衣生产线上至关重要的一环,文中设计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采集温度并转成数字信号,通过RS485的标准MODBUS通信协议,将数字信息传输到主控室的温度控制人机界面和主控制器,经过处理之后显示在液晶屏上面。同时主控制器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运算后,通过RS485通信输出去控制现场数字量输出模块,对现场加热设备进行控制。现场运行结果表明本系统温度采集精度高、稳定性高、控制效果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基于ARM920T核的三星公司生产的s3c2410芯片的炉温控制系统的设计,对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部分硬件电路图、简要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移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钮王杰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8):154-156
在工业电炉的控制过程中,由于被控参数具有时变、非线性、不确定等因素,常规PID控制算法难以满足控制要求。采用模糊PID算法实现对工业电炉的控制,利用模糊推理在线整定PID控制器的3个参数KP,KI,KD。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传统热风炉拱顶测温系统存在的维护难度大、发射率难以确定等问题,采用了双波段对数比放大测温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设定温度不变的前提下,该方法的测量结果与随着时间改变的温度几乎保持一致;并验证了设定温度与测量温度之间的关系,本系统测温误差绝对值在6℃以内,测量精度高;也验证了LOG112输出电压与真实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这与理论推导一致。该研究将辐射测温与对数比放大技术相结合,对于解决现存问题及提高拱顶测温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现有的电子系统设计课程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难以适应当前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将SoC单片机引入到电子系统设计教学中,并介绍了实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改革思路。通过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使用SoC技术设计电子系统的设计思想。以提高本科生实验动手和系统设计能力为目标。实践证明,通过实验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对系统设计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