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口语中最明显的差异在发音上;书面语中值得注意的是拼法和标点上的差异;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专门术语、介词和冠词的使用上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信息最常见、最重要的工具。医源性语言是指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口语、书面语和体态语。当医源性语言交流不当或信息错误传递,可致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3.
中风后失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失语症是指大脑语言功能区、补充区及其联系纤维的局部损伤,造成了口语和(或)书面语的理解、表达过程的信号处理障碍,表现为获得性言语功能的减退、甚至丧失这样一类言语障碍。  相似文献   

4.
省略是英语中的一大难点,不仅在书面语中常见,而且在口语中尤为常见。为了使语言简明扼要,英语句子中的某个词、短语,甚至从句或主句都可以省去。省略的目的在于简洁生动地表达人们的思想,做到重点突出,表达有力。省略常用于日常口语中,因为口语明显地首先倾向于简洁表达。本文讨论常见的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相似文献   

5.
失语症是指大脑语言功能区、补充区及其联系纤维的局部损伤,造成了口语和(或)书面语的理解、表达过程的信号处理障碍,表现为获得性言语功能的减退、甚至丧失这样一类言语障碍。  相似文献   

6.
学习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语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同时,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中医"门户"概念实际上是指《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生长之门"及开阖枢理论,而祖国医学产生、发展于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沃土,中医"门户"概念也不例外。在中国古代的北斗信仰视角下,对"门户"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医"门户"概念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北斗信仰,古人相信北斗的斗杓在不同节候的指向能够指示出世间阴气与阳气变化的状态,从而决定世间万物的兴衰生死。在象思维的影响下,古人把北斗想象成一个大门,而门的开阖影响着生气的收放。  相似文献   

8.
中风失语症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多为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致大脑一定区域发生器质性病变而造成的言语缺失,即口语、书面语的表达和理解障碍.具体表现为讲话困难或不能,语言的理解、语言的复述、对物体的命名及阅读和书写的障碍等方面.顽固性失语则是指失语症患者超过3个月仍不康复者.  相似文献   

9.
COME ON小议     
在英语中,特别是在现代英语中,不管是书面语和口语,我们都常会听到或看到 come on 这个短语,笔者留意进行收集,发现其使用频率极高,且意义较多,现将它归纳总结如下。1)表示怀疑、谴责、请求等的感叹语。例如:①Come on(得了吧),Arnold,don’t give me that shit!②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中,半助动词是一些介乎主动词与助动词之间的结构。换句话说,兼二者特征而有之。无论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语中,其使用率都是相当高的,可谓之屡见不鲜,俯拾皆是。但一般语法书却对其论述甚少。为此,本文拟就如下: 一、在句子中,半助动词和不带to的不定式构成一个语法单位,其中半助动词只有  相似文献   

11.
医疗用语的伦理原则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讨论建构医疗用语伦理原则相关前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现阶段医疗用语的伦理原则应该是"以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和医疗实践中的伦理原则为指导,牢固树立尊重、关爱、同情、保护和方便患者的观念,在医疗全过程中友善、科学、文明、通俗和谨慎地使用口语语言、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融洽医患关系,优化医疗过程,积极维护和增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医药物命名的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事物命名的根源,古人称之为"名物训诂"。中医药物的命名有其独特的思维方法与规律,其中不少传递着古代文化的信息,反映了古人的智慧。通过阅读古代本草、方书,发现大量的药名、方名或依故事、传说、成语典故命名,或据儒、道、释命名,或为避俗雅化命名,或按比类取象命名,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医古文是中医、针推、美容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大部分古代医学经典著作具有“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的特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学习医古文的关键在于扫除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语言障碍,了解古代社会和古人生活,解读古人思想,从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更好地为中医教学服务。在医古文教学中,笔者尝试用如下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饮水卫生的科学思想探析吴鉴明(法医系毒物分析教研室)水是人类生存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饮水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饮水卫生的科学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形成,并在历代的实践中完善与发展。古人优择水源,防范污染,净化水质,许多经验至今仍有实用...  相似文献   

15.
医古文教学不可忽视朗读教学的作用,因为朗读教学是达到教学目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功和最佳途径.山于汉字"字、音分离","一字多音’,"同字异体"等原因,往往有异读的语言现象,若不明异读就会造成对词义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16.
伤寒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素问·刺志论》说,“气盛身寒,得之伤寒”。在古代文献中,又常把“寒”字假借为“邪”之义,如孟子曰:“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在古代书面语言和文言中把多种外感病称为“伤寒”。如《小品方》讲:“伤寒,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肘后方》也说:“贵胜  相似文献   

17.
乳岩病名释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乳岩古代病名近20种,通过解析其病名的文字本义,总结了文字中提示的病因、病证特点以及预后等信息。研究乳岩病名有助于了解古人对乳岩病的认识,提示字义亦为古代文献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8.
《笑林广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通俗的笑话总集,书中偶有涉及夫妻生活及婚育行为的笑话,反映了古人对婚、育、性的认识。笔者试着解读一二。  相似文献   

19.
古代哲学的气化学说与中医学的气化理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讨论了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的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气化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古代哲学的气化学说是古人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宇宙万物的产生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阐释;中医学的气化理论是关于人体生命维系的理论,是对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的阐释。古代哲学的气化学说对中国医学气化理论的建立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灾疫疾病防控中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简要梳理中国古代灾疫疾病事件,从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几项基本原则入手,以疫病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隔离防控、骸骨收敛、公共卫生条件保护四个方面为例,辩证地看待古人应对灾害疫病事件的措施,探讨中国古代灾疫疾病中的一些公共卫生伦理启示。中国古代防疫抗灾的举措有其自身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尽管历史局限无法逾越,但运用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解读,有助于了解灾疫防控的发展历程,促进医学考古学的发展,同时可为当前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