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中针对地地导弹半自动化瞄准系统,瞄准时间长、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模糊-PI复合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在瞄准误差较大时采用模糊控制方法以实现对瞄准误差的快速跟踪;瞄准误差较小时,采用P1控制以消除稳态误差。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大大缩短瞄准时间.而且具有很高的瞄准精度.具有较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导弹瞄准精度和射击精度的提高,对于配套的导弹瞄准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电荷耦合器件(CCD)激光自准直系统的轴系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仪器的测量精度和使用精度,运用传统的误差理论,分析了影响轴系精度的尺寸、形状、位置误差等各种因素。针对该系统的垂直轴和水平轴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轴系精度分析。通过对多批量设备的检测,其结果证明此系统轴系精度非常高,说明其结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目标跟踪是机载光电侦察瞄准系统的一个重要工作模式,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载机系统完成任务使命的效能。针对机载光电侦察瞄准系统目标跟踪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难点,本文基于系统多源传感器构型及应用特点,综合组合惯导、运动测量、伺服控制、地理坐标及图像信息等多维度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测量与视频图像信息综合的智能目标跟踪策略,通过仿真分析与飞行测试表明,该策略有效提高了目标跟踪抗遮挡性能,实现了全动态复杂场景下稳健持久跟踪,提升了载机系统侦察监视、目标定位、瞄准引导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复杂条件下狙击手校正速度慢和对环境判断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校正瞄准点的瞄准镜装置。将各类传感器集成到瞄准装置中,探测影响弹道轨迹的参数,由弹道解算算法算出弹丸的初始偏移量,以偏移量为输入参数反向求解枪支调整的射角,进一步解算调整射角后的弹着点坐标,与目标位置进行对比,通过寻优分割法修正射角直到射击精度满足要求,校正后的瞄准点以十字或光点形式投影在瞄准镜上。仿真对比表明,自动校正系统与实际校正结果吻合,使用该方法能快速实现精确校准,为新一代狙击步枪瞄准设备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火箭炮摇架水平台与基准管轴线一致性的光电检测技术原理和方法。采用1”激光自准直仪和四象限硅光电池确定基准管轴线,由2”电子水平仪测量并显示基准管轴线与摇架水平台的夹角值和倾斜方向,该测量值可实时传送给计算机处理。设计了包括炮口定位瞄准装置和摇架定位调整装置在内的测量系统,并进行了精度分析,其测量精度为σ≤11.8”.  相似文献   

6.
制导跟踪模拟仿真训练过程中实装跟踪机构复杂,导致机械加工、角度转换、瞄准控制设计难度较大。所以本文设计了一种由旋转编码器、FPGA组成的射手跟踪瞄准系统,实现射手的跟踪角度信息输出和瞄准“十字线”的移动控制,达到跟踪目标的效果。分析了系统组成、旋转编码器角度转换和设计的原理,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等特点,对提高射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中针对地地导弹半自动化瞄准系统,瞄准时间长、精度不高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采用平滑滑模变结构控制实现了对地地导弹瞄准误差的自动化跟踪,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大大缩短瞄准时间,而且具有很高的瞄准精度,具有较强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大惯量武器系统的跟踪瞄准及其系统性能试验中,火控系统的引导控制对实现平稳调炮起到了重要作用。分析了传统引导函数具有形式多样、计算复杂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引导函数模型,模型以带参数的多项式为基础,引入了系统姿态角函数、目标运动角函数和引导时间,要求模型的角位置、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在引导起始时刻与系统姿态角无衔接突变、在引导结束时刻与目标运动角无衔接突变,并以此为条件求解出了模型参数,确定了引导函数形式。通过仿真给出了角度静态调转、目标跟踪、目标动态切换和正弦周期运动四种不同引导需求下的引导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引导函数的信号很好地实现了角位置、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平稳衔接,为大惯量武器系统跟踪瞄准及性能试验时的引导控制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瞄准式战斗部的最佳起爆方位的研究实质上是对随动系统的方位和俯仰角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弹目交会参数对最佳起爆方位的影响,建立了瞄准式战斗部最佳起爆方位的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了不同交会条件下俯仰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最佳起爆方位必须与弹目交会参数相匹配,才能提高引战配合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高炮采用的陀螺式测速瞄准具使用寿命短、维修困难、造价高等问题,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生成与实战近似的虚拟空中目标,利用硅微机械陀螺实时采集火炮转动角速度开发的高炮仿真瞄准训练系统,用于炮手对空中目标的跟踪瞄准训练,有效地解决了高炮传统瞄准训练空中目标保障困难和仿真模拟度低的问题,避免了以往训练中因需采集火炮运动参数而对武器装备机械结构的改动;通过对瞄准具光环特性的仿真,逼真地模拟了火炮跟踪瞄准过程,保证了训练技能与实战技能的顺利过渡,降低了训练成本,提高了训练效率。  相似文献   

11.
车载导弹光学辅助数学传递对准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发射准备时间和对准精度等方面分析现代战争环境下车载导弹对初始对准的要求,提出利用自准直仪进行光学辅助数学传递对准的方法。给出光学辅助数学传递对准系统搭建方案,推导主、子惯导方位光学传递关系,将光学准直得到的相对方位测量角引入到“角速度+加速度”匹配模式中构成新的量测方程,对主、子惯导安装角进行滤波估计。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方位光学传递算法的正确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并对光学辅助数学传递对准方法进行了数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快的对准速度和较高的对准精度,能够满足现代车载导弹快速高精度初始对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使弹道导弹在满足一定瞄准精度要求的条件下,缩短发射准备时间,提出了一种二位置快速自瞄准新方法。不同于传统的二位置定向方法,该方法不需要知道发射点的纬度,且转位角度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推导了二位置自瞄准方法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瞄准精度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误差为3倍标准差,随机误差为万分之五的条件下,二位置自瞄准方位角最大误差小于5'.该方法可以满足使用组合制导而对初始定向精度要求稍低,对快速机动性要求较高场合的导弹瞄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火控计算机与数字随动系统以DSC—SDC接口方式进行瞄准全角量轴角转换时,带来一定的转换误差,从而降低了舰炮系统瞄准精度。从SDC工作原理分析,将转换接口视为一个伺服系统,利用数字式测控设备,进行仿真实验。在正弦函数信号作用下,测量经轴角转换后的信号幅值及其与源信号的相位差,绘制出频率特性曲线。通过斜坡函数作用下转换接口稳态误差计算与实测,提出了误差修正的方法。仿真实验和分析结果,为制式舰炮改造过程中,消除转换接口误差,提高舰炮系统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被动悬架系统的固有特性制约着军用车辆机动性的继续提升,为满足军用车辆不断增加的机动性战技指标,需要采用新的悬架形式。预瞄控制技术作为最有潜力的悬架控制技术受到悬架系统研究者的重视,实现预描控制悬架的关键技术包括:高速执行机构、传感器技术、路面辨识算法、节能问题、高性能微处理器、振动和控制理论、车辆动力学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15.
基于ADAM-5000的RS-485总线分布式系统,各节点为独立仿真子系统,通过总线将所有操作单元连接并由一台计算机管理,实现系统仿真模拟.仿真时系统内部控制器节点经判断视景仿真系统输出图像,再通过总线接口发送启动视景模拟请求和相关状态参数,并从主控机接收仿真训练过程同步数据,控制显示元件与视景图像进程一致.系统由主控计算机及控制、电源、温控、拔插及视景仿真等子系统组成,包括管理、控制和人机交互软件.  相似文献   

16.
在车载通信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电磁兼容仿真是降低电磁干扰和实现系统兼容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某车载通信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系统简化模型,依据电磁兼容理论,使用仿真软件EMC Studio进行电磁兼容性分析研究.实际建模中着重天线和线缆端口参数的调整,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如何通过改进设计、减少系统内的干扰和提高系统的兼容性等技术措施,为车载通信总体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电子瞄准镜是单兵导弹雷达指挥系统的一部分.雷达系统对空搜索,发现和跟踪目标,并将目标的方位、高低等信息通过串口传给电子瞄准镜系统.电子瞄准镜系统由单片机W77E58,电子罗盘TCM-20,通信接口,EL显示屏组成.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器完成和雷达的串口通信,获取目标信息.电子罗盘获取发射筒当前所指向的方位,显示屏显示目标的方位、距离、航迹和射击筒方位信息.单片机与电子罗盘采用RS232通信、与雷达系统的计算机采用RS422通信,显示屏的驱动和显示是对SED1335的写操作.同时,给出了单片机的软件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8.
相关技术在多普勒体制近炸引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了相关检测技术在无线电引信多普勒信号检波的应用,从理论上分析了相关器的去噪特性,设计了相关器的参数并进行了仿真及试验。理论分析及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相关检测技术能够很好地抑制噪声,降低早炸率。  相似文献   

19.
灰色关联投影法在自行高炮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自行高炮武器系统效能评估,利用方案集、指标集、属性矩阵等初始条件.通过构造灰色关联度判断矩阵,确定加权向量、灰色关联投影角余弦及相关模数、计算投影值等步骤建立评估模型.再根据各个投影值大小即可判断武器系统与理想系统的接近性.其仿真实例证明,该效能评估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火箭导弹快速瞄准的要求,必须准确评价快速瞄准过程对发射装置产生的影响,以保证结构的可靠性。文中将ADAMS和ABAQUS软件相结合,完成了发射装置快速瞄准过程的仿真分析。运用AD-AMS分析比较了不同驱动方式下,发射装置关键部件所受的载荷。根据得到的载荷数据,运用ABAQUS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取应力分布云图,对发射装置关键结构进行了改进,保证发射装置结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