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伤害流行特征,为开展意外伤害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采集2000~2006年海南省边防医院0~14岁因意外伤害而住院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住院儿童伤害类型。原因及年龄,性别特征。结果2415例意外伤害住院患儿中,损伤类型前四位依次是血管损伤,肌肉和肌腱损伤。骨折和脱位扭伤/劳损。损伤外部原因前四位依次是锐器伤,跌落,钝器伤和交通事故。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为家中(51.6%),公路/街道(23.5%),学校及其他外出场所(27.5%)。伤害儿童性别比男:女为2.08:1,平均年龄为(6.22±3.88)岁,随着年龄的增加,男童患者的人数逐渐增加,女童人数逐渐减少。结论伤害逐渐成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应针对本地区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有目的地开展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儿童伤害的预防意识,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郝蕾 《当代医学》2003,9(11):37-38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性疾病得到控制,意外伤害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影响我国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引起儿童意外伤害的因素很多。如交通事故、中毒、溺水、烧烫伤、跌落、机械窒息(主要是吸入异物)、动物咬伤、自杀或他杀等。因地理位置不同,死因也各异,南方是溺水、窒息和车祸多见,北方以窒息、中毒、车祸列前三位。城市儿童的首位死因为车祸,农村则为溺水。婴儿多因窒息死亡,1至4岁儿童主要死因为溺水。5至14岁儿童则以车祸为首要死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宁夏某三甲医院2016—2021年因伤害住院儿童的临床资料,为其抢救、宣教和制定预防措施等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收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9 623人,采集患儿的性别、年龄、伤害的种类、预后转归、住院费用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特征等资料,利用描述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对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9 623例儿童伤害临床资料,男女比例为1.85∶1,伤害类型依次为交通意外、跌倒/跌落、烧烫伤、异物伤害、中毒等。儿童伤害乡村与城镇占比为1.08∶1(P<0.05)。交通意外、跌倒/跌落主要分布在夏季,分别占33.3%、32.7%;烧烫伤主要分布在夏季,占28.0%;异物伤害主要分布在春季、冬季,分别占28.6%、27.1%;中毒主要分布在夏季、春季,分别占26.9%、26.2%;其他伤主要分布在夏季,占30.7%。不同伤害类型间的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交通意外的住院费用最高。结论 加强伤害的预防尤其重要,尽量避免儿童遭受重大伤害,并且...  相似文献   

4.
儿童伤害住院时间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0—14岁儿童伤害住院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儿童伤害住院时间有关因素。结果 武汉某医院1996年-2000年0—14岁儿童伤害占全部伤害的16.0%;伤害主要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31.1%)、意外跌落(21.7%)、意外窒息(14.0%)、机械事故(11.8%)和意外中毒(8.5%);从住院时间来看,平均住院时间为11.25天;影响儿童伤害住院时间的有关因素:年龄、入院病情、伤害部位、手术、抢救次数、抢救成功次数和伤害原因。结论 正确评估院前伤害病情,提高医院急救水平,可有效缩短儿童伤害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张国胜 《吉林医学》2008,29(17):1436-1437
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6年9月-2008年5月就诊的340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12岁学龄儿童为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高峰年龄段。0-14岁儿童中意外伤害类型及排位主要为交通事故、各类中毒、跌落伤、烧烫伤。结论:儿童意外伤害应以预防为主,采取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6.
0-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以湖北省十堰市常住人口中,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意外伤害致死的0-4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意外死亡参考《ICD-9损伤和中毒外因的补充分类》为本次调查的意外死亡分类标准。结果 O-4岁儿童年均意外死亡率为313.04/105,儿童意外死亡占0-4岁儿童死亡的14.36%,前5位主要原因为意外窒息、溺水、交通意外、中毒、跌落。结论 意外伤害危及儿童生命,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伤害发生特点,为预防儿童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0~14岁儿童伤害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共监测儿童伤害病例7988例,其中男童5233例、女童2755例,男女性别比1.90∶1;1~3岁组病例最多2844例,占总数的35.60%。伤害发生原因前5位依次为跌倒/坠落伤、钝器伤、刀/锐器伤、动物伤、机动车车祸。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45.46%)、公共居住场所(21.14%)、学校与公共场所(15.36%);伤害性质主要为浅表损伤、开放性损伤、扭伤拉伤脱位、骨折、烧烫伤;绝大多数病例为轻度,经治疗后回家休息。结论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时期的主要健康问题,针对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的特点应采取有效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问卷方式调查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1998年所有发生意外伤害的0—6岁儿童,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危险因素。结果 该地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56%,男女比例为2.67:1。跌伤、烧烫伤和动物咬伤是最常见类型。13.63%的受伤儿童需住院治疗,因伤害致残疾者占1.82%。意外伤害医疗资用支出占家庭年总收入的3.94%。农村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为儿童的照顾者、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儿童性格行为特点等。结论 意外伤害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0-6岁儿童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预防重点是培训村级医师,开展健康教育,尤其需要提高儿童家长的安全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6年1月期间,因意外伤害住院的1003例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将伤害类型分为烧烫伤、跌伤、交通意外、炸伤、砸伤、锐器伤、中毒、其他(包括电击伤、溺水、动物咬伤、气管异物等)8种,分组调查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发生的年龄顺位依次为学龄前儿童、幼儿、学龄儿、青春期、婴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居前三位的伤害为烧伤、跌伤及交通意外.结论 儿童面临意外伤害的挑战日益严峻,但并非不可预防和避免,应采取积极有效综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武汉市儿童医院2002年9月~2004年9月急诊室就诊的239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12岁学龄儿童为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高峰年龄段。0~14岁儿童中意外伤害类型及排位主要为交通事故、跌落伤、烧烫伤。结论:儿童意外伤害应以预防为主,采取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五家渠地区2所小学6-14岁共1417名学生意外伤害的资料。结果:男性病例数明显高于女性,8-12岁儿童为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高峰年龄段。意外伤害类型及排位主要为跌落伤、交通事故、烧烫伤。结论: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儿童身心发育,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伤害住院病例的构成及其住院费用的分布情况,探讨伤害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减少伤害的经济损失的途径。方法整群抽取某综合性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有完整病案记录,并据《ICD-10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分类》诊断明确的伤害住院病例2424例为研究对象。结果2424例伤害病例中男1781例(73.5%),女643例(26.5%),男女性别比2.78∶1。伤害类型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交通事故931例(38.4%),其次是钝器伤478例(19.7%)和烧烫伤288例(11.9%)。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及不同伤害意图的伤害类型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害意图分析中,意外伤害2186例(90.2%),自杀/自残64例(2.6%),暴力加害174例(7.2%)。自杀/自残以中毒者居多82.8%(53/64),暴力加害以钝器伤62.6%(109/174)和刀/锐器伤33.9%(59/174)者居多。各伤害类型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住院费用比重最大。同一年龄组各伤害类型的次住院费用不同;交通事故、跌倒/坠落、钝器伤、烧烫伤、中毒和医疗并发症几种伤害类型,每种类型的年龄组间次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伤害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应及早针对不同群体频发的伤害类型加以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3.
凡由于能量(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的传递或干扰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组织损伤,或窒息导致缺氧,影响了正常活动,需要医治或看护,称之为伤害〔1〕。伤害按其意图可分为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常见的意外伤害包括道路交通伤害、溺水、跌伤、中毒和烧烫伤;常见的儿童故意伤害包括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儿童意外损伤构成特点及危险因素,提出可能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1999年1月1日~2002年12月30日,因意外损伤住院的0~14岁儿童为对象,对损伤原因及危险因素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意外损伤占同期总住院病例6.71%,中毒是第一位损伤原因。意外死亡占同期总住院死亡病例的15.45%,交通事故是第一位死亡原因。意外损伤前5位分别是中毒(40.44%)、交通事故(23.16%)、坠落物砸伤(18.02%)、意外跌伤(7.90%)、烧烫伤(4.78%)。随年龄增长意外损伤逐渐增多,4~14岁占80.5l%;中毒农村多见,交通事故城市为主。结论 意外损伤是儿童健康、生命的严重威胁,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因地制宜,全社会参与,才可能降低儿童意外损伤发生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意外伤害构成特点,提出可能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3~2007年0~14岁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意外伤害占同期住院病例7.06%。意外伤害前5位分别是车祸(30.18%)、中毒(23.37%)、跌伤(17.94%)、击打(10.99%)、烧烫伤(6.26%)。学龄前儿童是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结论:意外伤害是儿童健康、生命的严重威胁,只有因地制宜,全社会参与,才可能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仙桃市城镇居民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状况,为开展伤害预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1 000名0~14岁儿童1年中伤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伤害发生率为9.05%,男女之比1.86∶1;7~12岁年龄组伤害发生率最高(17.35%);0~2岁组发生率最低(0.42%),伤害类型发生前五位依次为:跌倒/坠落(52.30%)、交通事故(14.68%)、钝器伤(13.76%)、刀/锐器伤(7.34%)、烧烫伤(6.42%)。结论加强小学幼儿园伤害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特点和伤害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仙桃市城镇居民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状况,为开展伤害预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1 000名0~14岁儿童1年中伤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伤害发生率为9.05%,男女之比1.86∶1;7~12岁年龄组伤害发生率最高(17.35%);0~2岁组发生率最低(0.42%),伤害类型发生前五位依次为:跌倒/坠落(52.30%)、交通事故(14.68%)、钝器伤(13.76%)、刀/锐器伤(7.34%)、烧烫伤(6.42%)。结论加强小学幼儿园伤害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特点和伤害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637例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病特点,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分析637例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病例伤害原因构成、性别、年龄分布特点。结果跌落、车祸、烧烫伤为前三位发病原因。跌落、车祸伤多见于4~14岁儿童,烧烫伤多见于1~3岁儿童。结论应根据各类伤害的发病特点,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哨点医院0~14岁儿童伤害监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肃省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评价伤害预防效果和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随机抽取2006年兰州市和敦煌市6个伤害监测哨点医院0~14岁儿童伤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儿童伤害患者的年龄、性别、伤害发生原因及地点、伤害性质及程度等。结果657例0~14岁儿童伤害病例中,0~岁组218例(33.18%),性别比为1.63∶1;5~14岁组439例(66.82%),性别比为2.60∶1,5~14岁组男童发生伤害的比例增大。0~岁组儿童发生伤害的前三位原因依次为烧烫伤、跌倒/坠落伤和钝器伤,主要发生地点为家中(74.31%);5~14岁组儿童发生伤害的前三位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伤、钝器伤和机动车车祸,主要发生地点为学校与公共场所(35.08%)。大部分伤害为意外伤害,伤害程度多为轻度。结论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应加强各人群健康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同时,应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减少环境隐患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辖区内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的情况,探讨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 由辖区内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医生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询问和收集的2010年度发生的500例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结果 男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女孩高;意外伤害的顺位前4位分别为跌落伤、机械伤、烧烫伤和道路交通伤,3~6岁是发生意外伤害的高峰年龄;儿童意外伤害损伤部位以头面部最常见;伤害发生的地点以幼儿园、家里为主,儿童意外伤害损伤程度以轻度为主,治疗地点主要以医院为主.结论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预防和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