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随着中国持续快速发展,人口和国内资源流动性明显增加,暴发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加之突发公众事件以及恐怖极端势力威胁,使得我国的灾害医学应急救援工作形势复杂.面对严峻的挑战,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灾害防范和应急反应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打造灾害医学应急管理体系.当前我国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已经实现了从预案建设、体系建设、机制建设向法制建设的成功转变.各级政府在法制框架下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灾害紧急救援体系.目前,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已经被纳入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三级紧急医学救援网络,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保障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2.
灾害救援医学在我国的新兴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突发性灾害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不分时间和空间.世界上尤其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灾害医学救援,他们以急救医学体系为基础,消防员为救援主体,组织灾害医学救援.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1].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由临时性应急任务提升到专业化学科研究.但该学科在发展中还有许多领域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灾害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灾害医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对灾害医学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其中灾害医学的脆弱性分析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灾害医学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灾害医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对灾害医学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其中灾害医学的脆弱性分析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灾害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灾害医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对灾害医学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其中灾害医学的脆弱性分析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灾害脆弱性分析了解医院应急管理需求,为提出针对性预防和应急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风险评估矩阵对医院风险事件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辨识潜在灾害事件及其相应风险值,明确需应对灾害事件重点,及时完善修订相应应急预案。结果通过灾害脆弱性分析,重新确定医院前5位灾害脆弱性风险事件种类,找出尚缺漏的4类风险事件并制订相应应急预案。结论灾害脆弱性分析是评估和预防灾害事件的重要工具,对于医院增强应急管理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部沿海地处灾害频发区域。重大灾害的主要特点是瞬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伤员在地域分布、伤亡特点和抢救策略等方面特殊,对医疗应急救援要求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文章结合“云娜”台风的应急医疗救援实践和以往灾害医疗救援经验,结合地方实情,借鉴国外模式,探讨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灾害应急医疗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8.
应急医学的基本内涵与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时代发展与现实需要,应急医学的孕育而生已势在必行.但是,并非所有的人在认识上都完全一致,有两种观点或倾向非常值得关注:一是认为在急救医学、灾害医学、救援医学等纷至踏来的今天,是否还有必要催生和发展应急医学,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应急医学问世的意义何在;二是应急医学的内涵和特质究竟都包括哪些元素符号,我们该如何去研究和发展应急医学.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日益增高且程度严重,给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带来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巨大损失。医院作为社会公共应急救援单位,理应努力提高应急救援知识、技术水平,以给予积极响应。本研究就灾害护理学的进展进行综述,并针对应急措施的制定提出相关建议,现报告如下。1灾害护理学1.1灾害护理学定义灾害护理学为医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应对各类灾害事件的新兴崛起的学科。世界卫生组织~[1]将灾害定义为社区或社会功能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三级医院护理管理的应急管理.方法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指标体系,选择关键知情人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指标可能性与严重性矩阵分析,筛选出高风险、中风险、次中风险、低风险指标数分别为5、10、5、37个,予以分类施策,并完善应急部署.结论基于Kaiser模型的三级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管理灾害脆弱性分析,可指导护理管理应急部署;在未来工作中,管理队伍的应急管理能力培养尚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从汶川大地震检验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尚存的突出问题:如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不够完善,社会广泛参与应对突发灾害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有待提高,应预先制定抗震救灾计划,加快应急队伍和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尽快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军队医院文职护士灾害救护核心能力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及质性研究法,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军队医院文职护士灾害救护核心能力体系.结果 军队医院文职护士灾害救护核心能力体系包含灾害救护自身准备阶段、急救护理、灾害救护应对、灾后护理4部分,其中I级指标4个、Ⅱ级指标33个.结论 军队医院文职护士灾害救护核心能力体系各级指标的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为编写应急预案、灾害护理教材,制订完善的培训方案,全面提高军队医院文职护士应急对灾害救护的能力提供依据.建立文职护士灾害救护核心能力体系是确保应急救护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灾难多发的内陆大省,人口众多、地理环境复杂。调研2004~2011年共发生灾难事件1322件。无情的灾难未来还会伤害我们。面对下一次灾难,我们必须科学地建立一个受过灾难医学专业训练、常态运作的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医疗救援组织体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须要整合资源,提高对突发灾难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理的能力,构建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本研究旨在研究建立和完善一个基地中心,二层指挥平台,三级救治理念,四线救援队伍,五项应急保障的应对灾难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框架和运行机制,提高我省专业应急队伍的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医疗救治应急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对社会影响与危害也越来越大。2003年以来我国SARS、禽流感疫病事件、井喷、矿难、火灾、洪灾、风灾等灾难事故不断发生,各种交通及生产安全事故进入频发高峰期,因此,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已建立,各级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的三大体系基础建设已基本完成,因此,医疗救治应急能力建设是医疗救治体系“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本文提出我国医疗救治应急能力主要问题,对如何提高医疗救治应急能力建设进行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薛超莉  赵丹丹  束余声 《全科护理》2021,19(11):1536-1539
介绍以色列灾害应急体系,分析中以灾害应急现况,提出中以在应急预案领域合作的相关工作计划,以对我国灾害应急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灾害医学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灾害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社会现象,灾害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的影响及灾后医疗救护的新兴学科,近10年来已受到世界各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为提高护理人员在灾害急救中的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提倡应加强护理人员灾害医学培训,使其尽快掌握各种减灾、防灾的医疗卫生知识,同时塑造优良的全科素质,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及优良技术能力,以应对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灾害现场急救思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人类有史以来,就不断遭受各种灾害的侵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人与各类灾害作斗争的历史。特别是近几个世纪,灾害的发生促进了医学在整个世界范围的发展。医学的发展也影响着对灾害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后对我国紧急救援体系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发展.方法 总结汶川地震医学救援的经验,分析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发展措施.结果 汶川大地震医学救援过程中,医疗救治与防疫工作紧密结合,取得了突出成就,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紧急救援体系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如早期.医疗救援信息资源缺乏,救援力量使用不合理,指挥协同机制不顺,应急预案陈旧落后,医疗救治不规范等.结论 在新形势下应不断完善我国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学习国际先进救援理论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加强灾害侦察和信息收集能力,为医学救援指挥决策、灾后分析总结和科学研究提供准确依据;确立灾害及突发事件指挥体系,统筹安排医学救援力量,发挥整体效能;完善医学救援预案;统筹整合军地方救援力量,发挥协同作战优势.  相似文献   

19.
突发灾害中救护病人与管理经验的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灾害具有爆发突然、传播范围广、危害性大、人员伤亡大等特点。2003年SARS的爆发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目前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各级政府及各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医疗机构作为抢救的主体,更有必要建立针对突发灾害中抢救与护理病人和伤员的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实施救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应对地震等突发大型灾害事件的策略.方法:总结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应对5.12地震灾害的实践.结果:由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顺利完成对地震灾害伤员的急救治疗工作.结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协调院内、社会、政府的力量是应对地震等突发大型灾害事件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