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羧甲基淀粉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艳萍  许力  李正林  陈英 《辽宁化工》2006,35(12):683-685
用淀粉与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醚化反应制备了较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用量,氯乙酸用量和水分含量等因素对羧甲基淀粉取代度的影,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用乙醇溶剂法制备羧甲基淀粉工艺合理,操作简单,易于控制,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取代度,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魔芋葡甘露聚糖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制备出具有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魔芋葡甘露聚糖,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利用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热量法及电镜扫描对羧甲基魔芋葡甘露聚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取代度为参考指标,魔芋葡甘露聚糖羧甲基改性的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反应体系pH为11.0,醚化温度为50.0℃,醚化时间为3 h,碱化时间为2 h;KGM主链分子上引入了羧甲基基团,其热力学行为被改变,随着取代度的增加,羧甲基魔芋葡甘露聚糖颗粒体积比未改性的大。  相似文献   

3.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氯乙酸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多次加碱工艺合成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CMS).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浓度、水的用量对取代度的影响,对影响羧甲基淀粉醚取代度的各因素进行了优化.制备取代度DS>1.3的木薯羧甲基淀粉的原料最佳摩尔比:力[木薯淀粉(以吡喃环单元AGU计)]:n(氯乙酸)=1:3,n(氢氧化钠):n(氯乙酸)=2.5:1,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9:1,碱化温度30℃,碱化时间60 min,醚化温度50℃,醚化时间120 min.  相似文献   

4.
高取代度木薯羧甲基淀粉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机械活化60min的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溶剂法合成了高取代度的木薯羧甲基淀粉.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羧甲基淀粉的合成工艺条件,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醚化剂用量、乙醇浓度及淀粉乳浓度等因素对羧甲基淀粉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合成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乙醇浓度90%,反应时间120min,ClCH2COOH与淀粉摩尔比0.80,淀粉乳浓度35%(ω),NaOH与淀粉摩尔比0.80.在此条件下合成的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为1.24.并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废弃玉米芯提取纤维素并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以提高玉米芯高值化利用。本研究采用酸水解法处理玉米芯,提取纤维素并改性为羧甲基纤维素,探究玉米芯提取并改性为羧甲基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本研究以乙醇为溶剂,先从玉米芯中提取纤维素,经先碱化后醚化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碱化和醚化条件对CMC产品得率和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MC最佳制备条件为:乙醇为有机溶剂,NaOH用量为5g,碱化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60min,氯乙酸用量为5g,醚化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80min。经化学处理后,从玉米芯中分离出的纤维素提取率为25.7%。根据最佳反应条件,CMC产品产量为7.31 g,取代度为0.95。通过扫描电镜(SEM)证实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被有效去除,红外光谱分析(FT-IR)发现在1590cm-1处出现的新吸收峰表明CMC成功合成。本工作为提高玉米芯利用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蔗渣木聚糖和一氯乙酸为主要原料,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冠醚为催化剂,经碱活化、醚化反应两步合成了羧甲基蔗渣木聚糖。考察了物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剂中水含量等因素对合成工艺的影响,确定的较佳工艺条件:n(蔗渣木聚糖结构单元)∶n(氢氧化钠)∶n(一氯乙酸)=1∶3.25∶1.25,溶剂V(乙醇)∶V(水)=4∶1,45℃碱化2 h,70℃醚化3 h,所得羧甲基化产物的取代度可达0.59。用FTIR与SEM对原料和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热分析表明,反应后蔗渣木聚糖在234~312℃内分解量由总质量的46.27%降至30.58%。质量浓度为12 g/L的产物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63.6 mN/m。  相似文献   

7.
采用N-甲基氧化吗啉(NMMO)/H_2O的纤维素均相溶解体系对羧甲基纤维素(CMC)的制备进行研究。通过~1H-NMR方法测定了羧甲基在脱水葡萄糖单元(AGU)上的取代情况,研究了醚化剂摩尔比、醚化时间及醚化温度对取代度(DS)和取代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NMMO/H2O均相羧甲基化工艺条件为:醚化剂摩尔比为10∶1,醚化时间为120 min,醚化温度为90℃,在此条件下取代度为1.26;羧甲基取代顺序表现为C(6)C(2)C(3),增加醚化剂用量和延长醚化时间可以促进C(2)和C(6)位的取代,提高反应温度更有利于提高C(6)的取代。与工业淤浆工艺所得的产品进行对比发现,NMMO/H2O均相体系制备的羧甲基纤维素产品具有更高的取代度和均匀的取代基分布。  相似文献   

8.
碱溶性羟乙基纤维素的溶解性及醚化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碱溶性羟乙基纤维素是纤维素的一种低醚化度的醚化产物,采用气固相的反应方法可以得到碱溶性良好、醚化度均一的羟乙基纤维素。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影响产物碱溶性的相关因素,得到了制备碱溶性羟乙基纤维素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9.
毛竹笋壳制备羧甲基纤维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杨  吴淑茗  卢思荣 《化工进展》2013,32(10):2453-2458,2462
以废弃毛竹笋壳为原料,经过4次加碱法制备出了羧甲基纤维素,并通过FTIR、XRD、TGA、SEM手段对原料与产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精制竹笋壳5 g,氢氧化钠5 g,氯乙酸6 g,85%乙醇溶液为溶剂,第1次碱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0 ℃和90 min,加入氢氧化钠总质量的80%,后3次碱化是在醚化过程中平均加入剩余20%的碱,醚化最终温度为70 ℃,醚化总时间为3 h。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到的羧甲基纤维素的取代度为0.9341,黏度为35 mPa?s。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新鲜虾壳进行脱钙和去除蛋白质后制备的几丁质进行碱化和醚化反应可成功制备羧甲基几丁质。采用元素分析法测得的脱乙酰度和取代度分别为14.78%和1.245。红外光谱图显示取代位置为N、O取代。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得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原料质量比(几丁质:氯乙酸)1:5,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4h。试验的方差结果表明:原料质量比(几丁质:氯乙酸)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植物源半乳甘露聚糖(GM)为原料,1-苯基-2-丙炔-1-酮(PPK)为醚化试剂,通过绿色高效的羟基-炔点击化学改性技术,成功地在室温条件下制备得到兼具优异力学性能、疏水性能和紫外屏蔽性能的半乳甘露聚糖苯丙基烯酮醚(GMPPK)薄膜。结果表明:羟基-炔点击化学可以实现GM表面羟基的高效醚化。与未改性的GM薄膜相比,由于PPK分子的引入,GMPPK薄膜表现新的紫外屏蔽性(GMPPK2在275 nm处的屏蔽率高达98.86%)、疏水性(水接触角从74.9°增加至96.5°)和耐水溶胀性。此外,随—OH∶PPK的反应摩尔比增加,GMPPK2薄膜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增加,其拉伸应力为44.7 MPa,韧性为1.7 MJ/m3,杨氏模量为25.3 MPa,分别是未改性GM薄膜的2.2倍、1.9倍和2.4倍。研究结果可为开发高性能半乳甘露聚糖包装薄膜材料的应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干法制备高取代度高黏度羧甲基淀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马铃薯淀粉和氯乙酸钠为原料,通过分阶段碱化和醚化方法,采用先进的干法工艺制备了高取代度、高黏度的羧甲基淀粉。并详细考察了氯乙酸钠用量、碱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等条件对产品取代度和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淀粉、氯乙酸钠及氢氧化钠摩尔比为1:1:1.25时,在碱化和醚化反应温度、时间分别为35℃、 60 min和70℃、2.5 h条件下,可制备出取代度最高达0.73,反应效率为73%,黏度可达11 600 mPa·s的高取代度、高黏度羧甲基淀粉。  相似文献   

13.
以壳聚糖原料,采用氟乙酸途径制备方式,得到制备羧甲基壳聚糖最佳工艺路线,并对产物进行了性能测定.其取代度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玉米淀粉、氯乙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在乙醇溶剂中反应制备了取代度为0.6的羧甲基淀粉。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从竹材加工剩余物竹屑中提取纤维素,然后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与中心组合法对影响竹纤维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度的6个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键因子为氢氧化钠与纤维素的质量比、氯乙酸钠与纤维素的质量比和醚化时间;建立此三因素对羧甲基纤维素钠取代度影响的二次回归模型,优化得到最佳制备条件是:氢氧化钠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0.8、氯乙酸钠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2,醚化时间为2 h。制得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黏度为136 m Pa·s,取代度为0.93。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对制得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廉价的竹屑可以制备高取代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相似文献   

16.
张良英  王碧  丁洪英  熊俊 《化学世界》2008,49(1):23-26,4
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制得醚化度为0.54的羧甲基葡甘聚糖。再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海藻酸钠-羧甲基葡甘聚糖共混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共混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吸水率和水蒸汽透过率,同时考察了NaCl浓度对共混膜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膜中海藻酸和羧甲基葡甘聚糖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良好的相容性。共混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生物材料领域有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β-甘露聚糖酶的基因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甘露聚糖酶(EC 3.2.1.78)是一类能够水解含β-1,4-D-甘露糖苷键的内切水解酶,属于半纤维素酶类。水解的底物有半乳甘露聚糖、葡萄甘露聚糖、半乳葡萄甘露聚糖和甘露聚糖,产物有少量的单糖和2~10个单糖分子构成的寡糖。在纸浆漂白,饲料加工,食品加工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β-甘露聚糖酶的基因序列、分子的结构区域、基因克隆和表达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钟超  赵静  黄明智 《精细化工》2004,21(5):338-341
利用两步加碱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并采用等电点沉降法对其精制。结果表明,在m(壳聚糖)∶m(氯乙酸)∶m(氢氧化钠)=1∶4 8∶4 8,反应时间6h,温度60℃,异丙醇用量50mL,水用量22mL的较适宜反应条件下,制得的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高达1 7,与传统方法制得的产物取代度最大1 1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对影响产物取代度因素的研究表明:碱量、氯乙酸用量和反应温度是影响产物取代度的关键因素;产物取代度随碱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氯乙酸用量和反应温度的提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最后,对产物进行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产物为N,O 羧甲基壳聚糖,且主要是氧位取代。  相似文献   

19.
半乳甘露聚糖是中性多糖,具有优异的增稠、稳定和胶凝能力,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生物医学和化妆品行业。有关半乳甘露聚糖的研究文献近年来逐渐增多,对半乳甘露聚糖的提取纯化技术、结构特征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为半乳甘露聚糖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农业废弃玉米秸秆为原料,经过氢氧化钠碱化处理后继续与氯乙酸钠反应制备羧甲基玉米秸秆纤维素,其最佳制备条件为m(废弃玉米秸秆)∶m(氢氧化钠)∶m(氯乙酸钠)为1∶1.25∶0.75,碱化温度为30℃,醚化温度为75℃,碱化时间为1.5 h,醚化时间为1.5 h,最佳条件下的羧甲基玉米秸秆纤维素的取代度为0.36。然后母体与丙烯酸单体发生接枝聚合制备得到吸水率远高于市场产品的功能高吸水树脂聚合物。研究了母体羧甲基玉米秸秆纤维素与单体丙烯酸的质量比对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丙烯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度对吸水率的影响、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配比为m(羧甲基玉米秸秆纤维素)∶m(丙烯酸)∶m(过硫酸钾)∶m(亚硫酸氢钠)∶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体系总去离子水)为1∶5∶0.12∶0.096∶0.04∶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