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艾丽  王月菊  何秀颖  张娜 《护理研究》2013,27(4):361-362
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衰竭主要原因之一,胰肾联合移植是目前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或2型糖尿病发展为尿毒症期的有效途径[1],但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风险大,目前肾-胰岛细胞移植的开展已经逐步替代胰肾联合移植,使病人摆脱了胰岛素及透析治疗对心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管道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管道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4例出现消化道出血,4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9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均未发生管道相关并发症。结论做好管道的护理是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护理的关键,而严格无菌操作,管道的固定、保持通畅、观察、记录及做好标记、核对是做好管道护理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金娜马威  赵振红 《护理研究》2006,20(8):2197-2198
目前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未期肾病的最有效方法。我科于1999年9月-2005年12月为21例糖尿病合并肾病病人施行了胰肾联合移植术。现将供胰肾联合切取过程中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治疗措施。方法1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给以免疫抑制、小剂量肝素化和胰岛素替代治疗,监测移植胰、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胰腺功能恢复顺利,1个月后脱离胰岛素,血糖维持正常;移植肾功能1周恢复正常,随后出现排斥反应,相应治疗后改善;术后3周出现下消化道出血。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针对IDDM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早期胰岛素替代治疗有利于移植胰功能的逐渐恢复。早期小剂量肝素化,有利于减少移植胰血栓形成的几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器官保存技术的改进和外科技术的成熟,胰肾联合移植已成为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然而移植术后的并发症仍然是影响移植成功的主要因素。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物正常及异常表现的影像学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胰腺移植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国际胰腺移植登记处报告,从1995-01-01~2003-05-31,全球共行胰肾联合移植12478例,单纯胰腺移植1207例。国内1989年开展首例胰肾联合移植,至2003年底全国已有20多个单位施行胰肾联合移植。现介绍胰腺移植的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总结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的术后护理监测及康复期的健康指导方法、护理特点等,以期提高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1例行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胰腺及肾脏功能检测,观察术后血糖及尿量、尿色、有无排斥反应等,并进行康复期的健康指导。结果:通过对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监测和康复期的健康指导,患者术后异常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未发生外科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同种异体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监测项目多,内容复杂,进行康复期的健康指导要持久耐心,通过积极仔细的术后护理监测和康复指导,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胰肾联合移植1例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理想方法^[1]。我院于2008年7月收治了1例1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行胰肾联合移植术。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现已康复。现将胰肾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肾及胰肾联合移植术的可行性。方法:2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尿毒症患者,分别实施肝肾分期联合移植及肝肾同期联合移植术;1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行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皮质类固醇激素的3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恢复正常;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停用外源性胰岛素,血糖、C-肽及肾功能恢复正常。随访18~42个月移植器官功能良好。结论:联合脏器移植是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并发晚期肾功能不全病人的临床经验。方法:为2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施行胰、肾联合移植术,对手术技术、术后排斥反应的防治和其它非手术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联合移植后2例胰肾均发挥正常功能,病人均立即停用胰岛素。例1术后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合并间质性肺炎,移植胰腺胰瘘,胰周感染,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例2术后2月时反复出现肉眼血尿、低热,经积极治疗症状消失,目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正常饮食,可从事轻工作。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Ⅰ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毒症的理想方法。术后并发症是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胰外分泌的处理是胰移植的关键所在。胰液肠腔、膀胱引流式两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及各移植中心的条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彭文  王秋莉 《现代护理》2003,9(9):728-729
胰肾联合移植是根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治疗方法。胰腺移植后即可获得正常的糖代谢,不需外源性胰岛素,提高生活质量;肾移植后可使尿毒症得到纠正。因此,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胰肾联合移植的适应症之一。2001年6月,我院为1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男性患者成功进行了同种异体的胰肾联合移植术(同一供体的胰肾联合移植,简称SPK),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肾及胰肾联合移植术的可行性.方法:2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尿毒症患者,分别实施肝肾分期联合移植及肝肾同期联合移植术;1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行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皮质类固醇激素的3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例肝肾联合移植患孝术后恢复良好,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恢复正常;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停用外源性胰岛素,血糖、C-肽及肾功能恢复正常.随访18~42个月移植器官功能良好.结论:联合脏器移植是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娜  张莹  金竹冖玉 《护理研究》2008,22(5):1264-1265
感染是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由于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时间比较长,术后应用大量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术后的有创监测管道和引流管道多而复杂,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感染率要比普通的外科手术高几倍。因此,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自1999年至今施行的24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的感染及预防感染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胰肾联合移植(SPK)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定期连续观测10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和动静脉血流变化.结果10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均出现移植胰腺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内部回声减低,胰头及胰尾部增大较胰体部明显,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多在十数天至1个月后恢复正常;其中2例术后移植肾体积增大,实质增厚,各级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增高(均在0.71~1.0之间),移植胰腺周围出现局限性积液暗区,供体腹腔干动脉RI波动在0.67~0.78之间,CDFI提示急性排斥反应;1例移植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内部实质回声不均,胰周积液不断增多,供体腹腔干内动脉RI<0.70,移植肾声像图正常,CDFI诊断移植胰胰腺炎;另外,CDFI诊断右侧髂外静脉及属支部分栓塞1例;提示移植胰腺供体腹腔干动脉血栓栓塞1例.结论CDFI在胰肾联合移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宋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手段,近年来,单一器官移植得到迅速发展,效果良好,但多个器官联合移植,由于患者病情复杂、手术创伤大、操作复杂,围手术期处理棘手,临床开展的例数较少。目前,肝胰肾联合移植全世界仅开展5例,我院2005年1月17日成功施行1例肝胰肾器官联合移植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胰肾联合移植近年发展迅速,但移植术后效果比肾脏和心脏移植要差.除合并多种器官病变的受者自身原因外,术后各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处理极为棘手[1].特别是超过45岁高龄患者胰肾联合移植其治疗更增加了复杂性,我院自2000 年6月中旬以来施行了2例50岁以上胰肾联合移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娟 《天津护理》2014,(1):26-27
总结9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的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感染,加强基础护理等。减少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抗凝治疗的护理。方法对9例施行胰肾联合移植的术后病人均给予抗排斥、抗凝治疗,同时监测胰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腹腔引流管的情况。结果9例病人均无移植胰、移植肾血栓发生,4例出现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其中3例治疗后好转,1例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过程中出现脑血管意外,4例病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停用抗凝药物治疗后好转,8例病人痊愈出院。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创伤大,血管吻合多,移植胰为血供低压区易形成血栓,必须加强监护,随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及用药方案,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警惕抗凝药物过量引起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胰一十二指肠一肾同或移植术是互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一种治疗手段,以恢复正常的胰肾功能。使肾联合移植的优点是抑制肾排斥反应的同时,预防胰腺排斥反应,从而提高胰腺移植的成功率。【问我院于1994年4月29日成功地为1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病人施行了膀阶引流式胶一十二指肠一肾同或移植术。术后胰肾功能恢复,至1996年5月随访。病人存活良好,生活基本自理。现将有关移植术术后监护报告如下。直病例介绍病人男,47岁。糖尿病病史25年,按1型糖尿病内科治疗。4年前出现下肢水肿,血压升高,双眼白内障,双目仅有光感,因尿毒症,血肌酥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措施.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采用胰、肾联合移植不同术式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7例,回顾性分析了此期间所发生的并发症,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结果 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并发症有感染、急性胰腺炎、急性排斥反应及出血.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术后及时发现急性胰腺炎和出血征象,积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感染,加强基础护理,使胰肾联合移植成为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