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选用4.44 tex氨纶和4.44 tex/12 f亚光锦纶在特里科经编机上开发出一款新的光边弹力织物,并详细介绍了该织物的生产工艺包括生产示意图、组织结构、送经量、穿纱方式等,及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选用4.44 tex氨纶和4.44 tex/12 f亚光锦纶在特里科经编机上开发出一款新的光边弹力织物,并详细介绍了该织物的生产工艺包括生产示意图、组织结构、送经量、穿纱方式等,及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选用16.7 tex/288 f(150 D/288 f)的全消光涤纶DTY为面纱,8.3 tex/36 f(75 D/36 f)的全消光涤纶FDY和7.8 tex/39 f(70 D/39 f)的导电丝FDY为地纱,在经编机上编织全消光绒类织物,并对织物进行高温染色及吸湿排汗整理,制备抗静电仿棉全消光绒类织物。详细介绍原料、设备、编织工艺、染整工艺,并对织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导电丝比例为3%、织造湿度为50%~70%、吸湿排汗助剂用量为5 g/L、定形温度为180~190℃,所制织物手感柔软蓬松、光泽柔和、不易褶皱变形、抗静电、吸湿排汗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UP472型双面圆机上采用16.7tex(150D)的Coolplus纱线、14.5tex(40^s)的棉纱、4.4tex(40D)的氨纶丝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网眼效应的棉毛织物,文中给出了具体的编织工艺,包括织针排列、编织图、纱线配置、三角排列以及织物参数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纬向弹力交织物的弹性回复性问题,选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及弹力复合纤维(T400)2种弹力纱线作为纬纱,设计开发了8种纬向弹力交织物,测试分析织物的力学性能、定伸长反复拉伸弹性及定负荷反复拉伸弹性,并采用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方法分析织物的弹性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涤纶/PTT及涤纶/T400交织物均属纬向高弹织物,且涤纶/T400交织物的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优于涤纶/PTT交织物;在纬向定伸长反复拉伸及定负荷反复拉伸作用下,涤纶/T400交织物的弹性回复率高于涤纶/PTT交织物,而塑性变形率低于涤纶/PTT交织物;弹性综合性能最佳的品种为试样6#,即经纱为24 tex×2的涤纶股线,纬纱为8.3 tex/(32 f)的T400长丝,采用斜纹组织制得.  相似文献   

6.
采用18.0 tex(32~S)紧密纺精梳棉和8.3 tex/36 f(75 D/36 f)聚酯长丝为原料,开发一款透气网眼空气层针织面料。详细阐述面料的编织工艺及染整工艺,并对面料的基本服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透气网眼空气层针织面料的水洗尺寸变化率、色牢度、钩丝性、抗起毛起球性、透气性等均符合标准要求,面料挺括,并且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适用于制作运动、时尚面料。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Z211型棉毛机的编织机构进行了部分改造,生产11tex涤纶低弹丝和18tex棉纱交织的珠地网眼织物,比较受客户的喜爱。该织物为一面呈菱形凹凸网眼效应,或是两面均有菱形凹凸网眼效应,增加了透气性,减少了纵向和横向延伸性,可用来制作衬衫、T恤衫、翻领衫、夏令童装等。  相似文献   

8.
选用7.8 tex/24 f(70 D/24 f)的十字形凉感锦纶长丝和16.7 tex(60 Nm)的丝光羊毛纱线,在机号为24针/25.4 mm的德乐UP472型双面圆纬机上,编织3种具有吸湿凉爽效应的双层集圈组织织物。详细介绍织物的设计思路、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并测试织物的力学性能、抗起毛起球性、悬垂性、刚柔性、透气性、吸湿性、速干性、热传递性和接触凉感功能。结果表明,开发的织物手感柔软,具有良好的吸湿和凉感功能,力学性能及抗起毛起球等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适宜制备春夏季针织内衣和休闲服装。  相似文献   

9.
选用28tex(21^8)精梳棉纱在普通四针道单面大圆机上以六角网眼组织为基础开发了一系列新型反面网眼织物,如直条、横条、方格反面网眼织物,介绍了它们的编织工艺。  相似文献   

10.
研究四梳经编弹力网眼锦氨面料的吸湿透湿性能,选用7种弹力砖块网眼组织,由具有不同线密度和交织比的锦纶、氨纶编织而成。结果表明:当氨纶为7.8 tex,锦纶从2.2、3.3、4.4 tex变化时,含有2.2tex锦纶的面料蒸发速率达最高0.001 4 g/min,透湿量达最高309.5 g/(m2·d),透气量达最高5 432 mm/s;当锦纶为4.4 tex,氨纶在4.4、7.8、23.3、31.1、46.6 tex之间变化,含有4.4 tex氨纶的织物吸水率达最高136.1%,蒸发速率达最高0.001 4 g/min。通过Spss分析织物参数和测试指标相关关系,吸水率、蒸发速率、透湿量、透气量与织物克质量、厚度、氨纶含量呈负相关(R=-0.799~-0.984),吸水率、蒸发速率、透湿量、透气量间呈较高正相关关系(R=0.851~0.965)。指出今后在设计弹力织物时,以满足基本弹力为基础,建议尽量选择较细氨纶和适当锦纶线密度,从而保持最优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8.3 tex/36 f(75 D/36 f)纳米硅扁平聚酯长丝与11.1 tex/144 f(100 D/144 f)超细旦聚酯长丝交织,结合架空添纱工艺,在28针/25.4 mm的佰龙单面大圆机上,开发一款吸湿速干针织内衣面料。采用18.0 tex(32^S)聚酯纤维、黏胶、精梳棉赛络紧密纺混纺纱(50∶25∶25),在28针/25.4 mm的福原单面大圆机上,开发一款多组分吸湿凉爽舒适性针织内衣面料。阐述原料选择、编织工艺及染整工艺,并对面料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多组分吸湿凉爽舒适性针织内衣面料具有吸湿凉爽、质轻、弹性好、透湿、透气、穿着舒适等特点,面料服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在纬编机上通过特殊织物结构设计可以生产独特镂空网眼的空心织物,介绍5种纬编镂空网眼织物的编织方法,包括细丝镂空、脱圈镂空、溶断镂空、纱罗组织镂空和菠萝组织镂空网眼织物,详细介绍织物结构设计和编织工艺,包括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编织图等。通过织物结构设计案例,比较各编织方法,总结纬编镂空网眼织物在设计及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采用16.7 tex(150 D)涤纶低弹纱线和16.7 tex涤纶全熔热熔丝,在国产必沃A252C型电脑横机上编织全成形针织提花鞋面。从电脑横机特点、编织原理、原料选择、织物密度设置、设备编织参数设置、编织工艺设计、制版设计、压烫定形等方面,详细介绍全成形针织提花鞋面的编织工艺和制版设计过程。开发的鞋面成形率高、透气、舒适、合脚,工艺制版设计方法简单易懂,为针织鞋面设计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及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亚麻混纺针织物在生产过程中因亚麻纤维抗弯刚度大而引起的断纱、爆孔、破洞等问题,介绍亚麻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和织造工艺特点及改善措施。选用36 tex(16S)亚麻与棉混纺纱(55∶45)和36 tex(16S)亚麻与涤纶混纺纱(55∶45)开发麻棉、麻涤混纺针织面料,详细阐述组织结构确定、织机选择和参数设置等开发工艺,分析面料外观效果,提出爆孔及破洞问题的解决办法。指出在纺纱工序使亚麻保持高回潮率,织造工序调节粗针织造,染色工序进行前处理,可降低亚麻混纺针织面料生产过程中的断纱、爆孔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降低企业的生产费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14.69 tex(40S)黏胶基罗布麻与黏胶混纺纱(30∶70)、14.62 tex黏胶基羊毛蛋白与精梳棉混纺纱(60∶40)和14.58 tex精梳棉纱,在28针/25.4 mm的PL-KD型双面针织机上,开发复合抗菌保暖功能的双罗纹针织面料。详细介绍原料选择、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并测试面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服用性能及抗菌、吸湿发热保暖、抗静电、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开发的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吸湿发热、蓄热保暖、透气、透湿、抗静电、防紫外线等功能,可广泛用于秋冬季薄型保暖服饰,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9.8 tex(60S)的茶花油纤维、艾草纤维、德绒纤维混纺纱(25∶25∶50)和2.2 tex(20 D)氨纶交织,在32针/25.4 mm的日本福原双面机上,开发茶花油弹力棉毛面料和茶花油抽针棉毛面料。详细介绍面料的设计思路、原料选择、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提出编织过程中要注意氨纶丝翻丝问题,并采用复合茶皂素前处理工艺,简化染整工艺路线,缩短面料高温湿热过程。同时,对面料的抗菌性、保湿性、保暖性、透气性等功能性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茶花油功能针织面料具有显著的保暖及天然抗菌亲肤效果,是开发功能性健康内衣休闲产品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经编双贾卡提花间隔鞋面材料的设计方法,包括原料设计、组织结构设计、花型设计、上机工艺参数设计和后整理等。以具体开发案例为例,详细阐述经编双贾卡提花间隔鞋面材料的开发流程,并在24针/25.4 mm的RDPJ7/2双针床双贾卡经编机上开发一款双贾卡提花间隔鞋面材料,给出贾卡意匠图和编织工艺设计参数等。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经编间隔提花织物不仅具有良好的花型外观,还具备间隔织物良好的吸湿透湿、抗压减震等物理性能,可用作休闲运动鞋面,也可用作运动鞋内衬或其他装饰类衬垫织物,为其他经编贾卡提花面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析运动鞋材的使用功能,阐述在双针床单贾卡经编机上编织经编贾卡间隔鞋面的工艺和技巧。介绍生产设备、原料选择和单贾卡提花原理。采用锦纶和涤纶在常德E2296-J6/1型双针床经编机上开发一款经编贾卡间隔鞋面,介绍面料的结构设计、贾卡设计、编织工艺以及预定形、除油、染色、成品定形等后整理工艺。并对面料的耐磨性能、透气性、顶破性能、透湿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经编间隔鞋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透气性和透湿性,可满足经编鞋材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具有双面闪光变化效应的双面金银线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包括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意匠图等。选用18.2 tex精梳黑色棉纱、11.1 tex/4.4 tex(100 D/40 D)涤氨包覆丝及12 tex(80 D)X型金银丝在4针道双面大圆机上试织,并说明了编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双面金银丝针织面料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适 《针织工业》2021,(3):18-21
为从织物组织结构和表面效果进一步创新,拓宽针织组织的设计思维,基于针织物的卷边特性,从针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入手,针对双色双面针织组织结构进行织物卷边特性复合型组织结构的设计开发。阐述针织组织卷边原理,设计双色纵向卷边针织组织和双色横向卷边针织组织,详细介绍设备参数、原料选择、组织结构设计、制版等编织工艺。并分析影响双色复合卷边针织组织卷边效果的因素,为针织行业织物组织的创新设计提出新的参考性思维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