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空运后送在卫勤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海军陆战队是国家执行重大军事任务时的重要力量,作者分析了美军海军陆战队伤员空运后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要求,并就其空运后送卫勤保障中常用药品、护理设备及医疗人员的配置情况做了总结,明确了提高空运医疗后送能力对于保证海军陆战队战斗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作战理论的形成给医疗后送理论的发展不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先进的医疗后送理论和研究方法亦蕴含着潜在的战斗力。作对医疗后送研究中卫勤学术研究方法选择的基础与原则进行了探讨,对调研法、模拟实验方法、规划理论与方法、排队论、统筹法、卫勤信息论方法、系统分析方法、预测与决策方法等卫勤学术方法的特点以及在医疗后送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优化选择卫勤学术研究方法应用于医疗后送研究,对于完善医疗后送体制,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上伤病员定位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伤病员的医疗后送是海上卫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疗后送工作的起点就是对伤病员的定位。总结了海上伤病员定位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阐述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在单兵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优良的海上医疗后送能力是构建“深蓝”卫勤的关键要素之一。基于多年海上卫勤保障实践、科研、训练及演习经验,文章系统总结现代远海海上医疗后送的特点,结合新版全军战伤救治规则,构建从单兵自救互救、舰艇救护所急救、编队救护所早期救治、医院船早期和部分专科救治到岸基医院/岛礁医院/海外保障基地医院专科救治的海上医疗后送五级救治体系,并提出未来海上医疗后送应形成包括援潜救生、核事故医学救援、落水飞行员搜救、两栖作战保障等相关体系的综合医疗后送救治网络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平时高原地区卫勤拉练实践,分析高原高寒地区卫勤保障的特点与规律,对高原作战伤病员医疗救治和后送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为高原作战卫勤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国外救援直升机用于平战时卫勤保障的资料着手,分析救援直升机在现当代及未来的战场搜索、救援和医疗后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趋势,并对我军适当综合配备卫勤救援直升机、建立直升机搜索和救援体制,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医疗后送保障是战时卫勤保障的中心。要实施医疗后送保障,必须有相应的卫生装备作保证,并对卫生装备有一系列要求。(一)要有与医疗后送体制相适应的卫生装备体制我军以往由于没有与医疗后送体制相适应的卫生装备体制作保证,在实施医疗后送保障时,各种卫生装备常参差不齐,多临时凑合,缺乏连续继承性,致使卫生装备与医院后送保障任务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突出,影响了卫勤保障能力的提高。与发达国家军队相比,我军卫生装备列装的品种、数量少,质量不高,配套程度低,机动性差。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  相似文献   

8.
维和二级医院是联合国保障所属分队卫生勤务的重要单元,医疗后送伤病员的工作体现了联合国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刚果(金)中国维和二级医院伤病员的医疗后送通常是由2个先遣小组来完成的。这项工作需要有缜密的卫勤保障组织程序,要求把握好伤病员后送的指征和时机,并通过经常性的组织卫勤演练来提高医院应急救治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借鉴外军卫勤改革和战时卫勤保障模式,结合我军卫勤保障现状,分析探讨卫勤保障对策,提升卫勤保障水平。方法总结梳理外军和我军卫勤保障的经验做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制定对策。结果针对卫勤保障现状,结合外军有关经验,提出我军卫勤保障模式的建议:(1)改变卫生人员编配模式;(2)加强医疗信息管理;(3)加强医疗后送力量;(4)完善军队人员就诊"一卡通";(5)充分发挥地方医疗资源作用。结论总结出的对策,对卫勤保障模式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未来高原寒区作战伤病员医疗后送问题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高原寒区复杂环境和高技术局部战争环境对伤病员医疗后送工作影响的分析。发现现行医疗后送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出适应未来高原作战的新型医疗后送模式。方法:通过对以往自卫还击作战资料和现代局部战争医疗后送工作的分析。提出适应未来高原作战的更为科学的医疗后送体制。结果:目前伤病员医疗后送中存在的三个薄弱环节;一是伤员相对集中,易大量集中滞留于火线;二是师以前卫勤力量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三是师救护所和野战医院位置重叠,卫生资源的效能未能充分发挥,针对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取消营救护所,卫勤力量加强至火线;(2)师团混合编组,扩大团救护所救治范围;(3)战役后方只设一级医院;(4)根据未来高原寒区作战需要,建立立体化后送网络。结论:采取上述医疗后送卫勤保障措施,可使伤员获得专科治疗的时机提前1-2个救治层次,有利于伤员尽早接受专科治疗。减少轻伤咒和部分中度伤员向战略后方救治机构的转运量,提高治愈归队率。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作战模拟技术在军事训练、作战研究、武器装备研制等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化的军事科学研究工具,其在医疗后送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本文通过研究作战模拟的应用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对我军医疗后送模拟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研究平战时信息化建设在医院卫勤保障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信息化技术,全面推进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卫勤保障,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卫勤保障的发展,适应现代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要求。结果:信息化建设在医院卫勤保障中的作用,体现于提供医疗服务模式、卫勤指挥方面、卫勤保障体制方面、卫勤人才的培养方面、技术装备及其作用的改变方面。结论:加强信息化建设下的医院卫勤保障管控和指挥,提高多环境下的卫勤保障能力及医疗服务模式,练习多方式卫勤保障水平,练习多跨度卫勤保障供给,医疗人员必须加强多种技能的培训,要注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个人能力素质的培养,用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医疗技术及信息化建设水平完成医院卫勤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3.
自动路由技术在PACS临床浏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影像在现代临床诊疗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为临床快速提供高质量的医学影像资料成为现代医学的一种趋势.现代PACS的建立为其提供了基础.DICOM标准、HL7标准和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发展为医院临床医学影像学支持提供了选择方案.本文是作者在PACS构建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辅助诊断医疗装备在非洲维和行动卫勤保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90%以上国产辅助诊断医疗装备为联合国维和人员进行检验、X线拍片、B超和心电图等各项检查。结果:检验5000人,X线机拍片2100人,B超检查2686人,心电图检查988人,后送伤病员20例,紧急抢救后送2例。主要辅助诊断的疾病:疟疾、伤寒、HIV阳性、肺结核、肝脾肿大、泌尿系结石、肝癌、肾癌、女患者子宫肌瘤、盆腔积液和心肌缺血等,各诊室诊断阳性率为56%~86%,准确率均达到98%以上。结论:辅助诊断医疗装备在非洲维和行动卫勤保障中,为中国二级维和医院救治联合国维和伤病员提供了可靠的临床治疗依据,并在执行紧急后送危重患者的任务中体现出其重要价值,顺利通过联合国每半年一次的各项医疗卫生装备核查任务。  相似文献   

15.
论复杂电磁环境下战术后方区伤病员医疗后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分析复杂电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复杂电磁环境对战术后方区伤病员医疗后送的影响,试图筛选出复杂电磁环境对战术后方区伤病员医疗后送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途径,进而提出针对影响因素的处置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曾旸 《现代医院》2012,12(4):119-121
现代医学发展加速的同时也面临着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本文探寻了医学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及现代中国面临的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从医学生和医务人员两方面分别探讨传统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模式,以期实现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空运后送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运后送在卫勤保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本文结合演习实践,对空运后送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探讨。阐明了空运后送的相关概念和特点,阐述了空运后送在卫勤保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构建信息化的组织指挥体系、研发现代化的空运后送装备、培养专业化的空中救护力量三个方面总结了空运后送的组织实施要旨。  相似文献   

18.
临床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仪器的发展。因此,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提出了医院对医疗仪器的管理面临的技术转变与挑战,指出了在医疗仪器的采购方面,医院应重视和加强理论创新,并遵循"定额管理、合理使用、保证供应、加速周转"的原则,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使用与维护等管理工作,促进高科技技术人才与高精尖设备的有机结合,形成先进技术与现代管理相互配合的产、学、研优势。  相似文献   

19.
阐述动态模型的建立过程,分析了动态模拟技术在战争和非战争医疗后送领域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当今世界急诊领域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