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性功能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飞  郭宏 《北京医学》2005,27(10):580-582
目的探讨男性糖尿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状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国际勃起功能评分问卷(IIEF-5),对352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勃起功能障碍(ED)调查,对年龄匹配的163例ED和非ED者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3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ED 235例,占66.8%;82例糖尿病ED者与年龄匹配的81例非ED者比较,ED亚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及脑血管病变显著增高(P<0.05).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神经病变与ED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ED患病率较高,与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神经病变显著相关,积极预防糖尿病,延缓其并发症发生对减少E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性输精管结扎术后患者并发勃起功能障碍的情况。方法对诊断为输精管结扎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表-5(IIEF-5)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其性欲、勃起功能、性交频率和持续时间等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分析结果。结果本次研究对216例受术者进行综合测评,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共46例,占总调查例数的21.3%,其中轻度障碍的患者24例(占52.2%),轻度到中度障碍的患者13例,(占28.2%),中度障碍的患者8例(占17.4%),严重障碍的患者1例(占2.2%)。结论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且与年龄成正相关,在以后的治疗中应加强教育,规范治疗方案,严格执行适应症要求,减少输精管结扎术对患者的生活影响,提高我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输精管复通术后复育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精管复通术后影响患者复育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输精管复通术资料完整的31例患者,总结其手术方法、年龄、病程、抗精子抗体与患者复育的关系,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显微外科输精管吻合术较传统输精管吻合术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P〈0.05);抗精子抗体与复育力无关(P〉0.05);年龄和病程影响患者的复育力(P〈0.05)。结论年龄和病程是影响输精管复通术后患者复育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男性绝育手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历年来就诊的15例病例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HEF-5)进行评估筛查,确诊后给予心理、药物、物理及手术综合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轻度ED 6例,中度ED 5例,完全性ED 4例;经治疗后痊愈9例,好转5例,未愈1例。结论 输精管结扎术后男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与心理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存在性格缺陷和消极心理。应区分器质性和心理性的病因,加强心理及病因治疗;重视术前咨询,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赵如青 《广东医学》2007,28(7):1125-1126
目的 探讨输精管绝育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121例病例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进行筛查,同时进行内分泌、空腹血糖检测,给予心理治疗,配合药物、物理及手术治疗.结果 轻度ED 68例,中度ED42例,完全性ED 11例;全部病例内分泌、血糖检测结果均正常,经治疗后痊愈率22%(27/121),好转率47.9%(58/121).结论 输精管绝育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多数与心理素质有关,部分患者存在性格缺陷;治疗方面应重视心理因素,重视术前咨询,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输精管结扎术后相隔一段时间内再行输精管吻合术后的生育能力状况分析.方法 分析输精管吻合术后回访的64例患者输精管结扎术后至吻合时的时间长短;输精管吻合术患者年龄;患者于输精管结扎术后至吻合术后时间段生殖系统感染等情况对生育能力影响分析.结果 输精管吻合术后的生育能力状况与患者输精管结扎术后时间段长短,患者输精管结扎术后生殖系统有无感染,患者现在吻合术后时年龄等存在相关性.结论 输精吻合术后其生育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输精管结扎术后相隔一段时间内再行输精管吻合术后的生育能力状况分析。方法分析输精管吻合术后回访的64例患者输精管结扎术后至吻合时的时间长短;输精管吻合术患者年龄;患者于输精管结扎术后至吻合术后时间段生殖系统感染等情况对生育能力影响分析。结果输精管吻合术后的生育能力状况与患者输精管结扎术后时间段长短,患者输精管结扎术后生殖系统有无感染,患者现在吻合术后时年龄等存在相关性。结论输精吻合术后其生育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我院门诊31例男性糖尿病(DM)患者的性功状态、年龄、DM病程、测血压、查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蛋白、生殖内分泌激素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性ED患病率为45.16%,随年龄、糖尿病的病程增加而增加,与HbAlc(P<0.05)及UAER(P=0.004)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性ED患病率高,且随年龄、糖尿病病程长和有微血管病变的以及血糖控制不良的ED而加重.它与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一样共同具有不可逆的.因此控制血糖有助于延缓DM性ED.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我院门诊31例男性糖尿病(DM)患者的性功状态、年龄、DM病程、测血压、查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蛋白、生殖内分泌激素等指标.结果 糖尿病性ED患病率为45.16%,随年龄、糖尿病的病程增加而增加,与HbAlc(P<0.05)及UAER(P=0.004)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性ED患病率高,且随年龄、糖尿病病程长和有微血管病变的以及血糖控制不良的ED而加重.它与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一样共同具有不可逆的.因此控制血糖有助于延缓DM性ED.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文化程度与男性2 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性。方法 对800 例男性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勃起功能国际指数(IIEF-5)评分问卷对其勃起功能进行评分,按照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分为3 组:初中及初中以下组、高中及中专组和大专及大专以上组,将3 组的基础信息和勃起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组糖尿病患者中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BMI、血压、糖尿病病程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组糖尿病患者在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初中及初中以下组中ED 患病率为85.60%,高中及中专组中ED 患病率为71.40%,大专及大专以上组中ED 患病率为55.00%,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专及大专以上组ED 的患病率低于初中及初中以下组和高中及中专组,高中及中专组ED 的患病率低于初中及初中以下组。结论 较高的文化程度可能是男性2 型糖尿病患者ED 患病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输精管结扎术后老年期性功能变化,为老年期保健和计划生育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大样本整群抽样方法调查55岁以上老年男性1 167例,其中受结扎者(结扎组)804例,未受结扎者(对照组)363例.对其性欲、勃起功能、性交频率和每次性交持续时间进行了调查与比较.结果结扎组和对照组的勃起功能、性交频率、性交持续时间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x2=0.87,0.54,0.32,P>0.05).结扎组性欲低下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4.25,P<0.01).结论输精管结扎不影响老年期的性功能;结扎术后性欲低下的原因可能与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家庭环境、社会态度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和受到关爱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57例40~70岁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记录其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有无靶器官损伤、体质量指数和腰围等情况,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评估勃起功能,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状态及严重程度,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D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2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ED 188例(73.15%),ED患者SDS评分(47.49±10.74)显著高于国内常模(41.88±10.5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年男性(40~59岁)高血压患者病程、脉压、靶器官损伤、抑郁程度与ED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60~70岁)高血压患者病程、脉压与ED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高血压病程长、脉压大且伴有靶器官损伤和抑郁的中老年男性需考虑ED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性激素的变化与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将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ED分为糖尿病ED组与糖尿病非ED组。两组患者均检测睾酮、泌乳素和雌二醇水平,以及年龄、病程、血糖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性ED组T激素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非ED组,P〈O.01;两组的PRC、E2、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O.05,而两组的年龄、病程也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糖尿病性ED与糖尿病致T激素水平低下有关,也与年龄、糖尿病的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吸烟与男性2型糖尿病(DM)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400例男性2型DM患者的问卷调查,采用勃起功能国际指数(IIEF-5)评分问卷对其勃起功能进行评分,按照患者吸烟指数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基础信息和勃起功能。结果大量吸烟组ED患病率为75.5%、中量吸烟组ED患病率为70.2%、少量吸炯组ED患病率为60.0%、不吸烟组ED患病率为56.0%、戒烟组ED患病率为59.5%:大量吸烟组ED的患病率与其他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吸烟可能是男性2型DM患者ED患病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ⅡEF-5)了解原发性高血压与勃起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别的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8例正常血压健康男性(54.2±13.6,50.8±10.7),体检后独立完成ⅡEF-5问卷,分析比较2组ED发生率以及勃起功能、射精功能、性欲、性交满意度、总体满意度情况.结果:ⅡEF-5评分高血压组ED发生率为18.08%,对照组为13.79%,无统计学意义.但高血压组总体满意度和性交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为低(P<0.05).结论:高血压是否影响勃起功能可能与年龄、病程及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可损害男性勃起功能。本文将对甲亢与勃起功能障碍(ED)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综述。经数据库搜索后,多个研究报道了甲亢可增加男性患者罹患ED的风险。ED在甲亢人群中患病率为3.05%~85%,而一般人群ED的患病率为2.16%~33.8%。也有研究指出,甲亢患者经治疗并且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其勃起功能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22.1±6.9比25.2±5.1]。根据目前报道,甲亢增加ED风险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障碍、性激素水平紊乱、甲状腺受体表达异常、社会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易怒)等因素有关。然而目前缺乏大样本队列研究来佐证甲亢与ED发病的关系,因此未来需要更多研究来证实这一临床发现并进一步探讨其致病机制。本综述提示临床医生应该知晓甲亢对男性勃起功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接诊伴有甲亢症状的ED患者时,临床医生除对其进行性激素检测外还应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此外,当ED患者的常规检查没有阳性发现时,应对其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冠心病CHD(受累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研究冠心病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ED)患病率。方法:将285例CHD患者分为年龄匹配的3个组,每组95人:组I,ACS合并单支血管病变;组Ⅱ,ACS合并两支或三支血管病变(2、3-VD);组Ⅲ,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对照组为血管造影证实冠状动脉完全正常的可疑CAD患者。采用Gensini评分标准评价CHD,根据勃起功能国际指数(IIEF)判定ED。结果:组I以Gensini评分表示的动脉粥样硬化负荷较组Ⅲ低(P<0.05),组I的ED患病率较组Ⅲ低(P<0.05)。对照组的ED患病率(24%)与组I相似。组Ⅱ的ED发生率、IIEF及Gensini评分与组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Ⅲ相似。常规危险因素的数目和类型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I和组Ⅱ比较,组Ⅲ的ED患者中,在CHD发病前已有性功能障碍者占93%,平均时间间隔24个月。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2.503,95%,P<0.005)、多支血管病变或单支血管;(OR 2.53,P<0.005)以及CCS(OR 2.32,P<0.005)。结论:ED患病率因CHD亚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与冠状动脉临床表现和CHD程度相关。在已确诊的CHD患者中,ED主要在患者CHD前平均2~3年发生。年龄是CHD并发ED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了解无精子症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在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就诊断为无精子症、并排除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患者,采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表-5( IIEF-5)及自制调查表,由患者本人填写。结果 无精子症患者ED发生率为26.7%,ED发生率与年龄增长、不育时间越长、生育压力呈正相关,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大多数患者表示目前没有寻求治疗的意愿。结论 无精子症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较高,与患者年龄、不育时间及生育压力呈正相关。治疗ED意愿低。  相似文献   

19.
重庆城区男子性功能状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重庆城区男子性功能状况,即勃起功能障碍和早泄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性交频率。方法: 2001年7月~10月在重庆市某城区的社区进行随机抽样男子健康问卷调查,共访问18~69岁的男子990人。量表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设计,它包括一般情况和中国人勃起功能指数问卷(Chinese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 ,CIEF)、性交频率及早泄。CIEF<22分为评分ED;受调查者自我评分的勃起功能障碍为自评ED。问卷调查表的结果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本调查评分ED的患病率为44.8%,自评ED为21.5%;大于40岁男子评分ED的患病率为 69.7%,自评ED为 37.4%;在高龄组的患病率高于低年龄组。早泄的患病率为8.1%。随着年龄增大,性交频率下降。影响ED患病的危险因素有躯体疾病和社会因素。结论: ED和早泄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但性交频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躯体疾病和社会因素等是E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多种原因造成的阴茎海绵体血液充盈不足,致阴茎不能正常增大勃起,完成满意的性交,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abetic erectile dysfunction,DMED)发病率高达75%,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并随年龄和病程增长明显增加。患有10年以内糖尿病病史者,50%以上合并有ED,且DMED患者比普通ED症状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