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汽车座椅是直接关系到乘员驾乘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关键部件。通过对座椅静态舒适性、动态舒适性的逐一分析,且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对座椅舒适性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思考,最后阐述了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葛存啸  黄键 《机电技术》2020,(2):103-106
汽车座椅骨架是汽车座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对于节能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十分重要。文章对汽车座椅骨架进行了设计并绘制出主要部件的三维模型结构;运用Hypermesh软件对骨架的CAD模型进行了前处理,将经过前处理的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并结合相关国家标准对设计的汽车座椅骨架进行了静强度分析、模态分析;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零件进行轻量化设计,最终在保证座椅静强度以及模态频率需求的前提下使得座椅减重14.9%。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座椅设计效率,加强汽车座椅的安全性,有必要在做物理实验之前,对座椅安全性进行CAE分析。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理论,采用Hyper Work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汽车座椅、安全带以及假人的上肢与臀部进行前处理;依据GB 14167-2013对座椅加载时间和载荷进行试验条件设定,基于LS-DYNA软件进行CAE计算分析,得到相应的汽车座椅应力应变云图;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方案,对改进后的座椅再次进行CAE分析,分析结果全面满足了国标GB 14167-2013和材料强度要求,这对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物理试验通过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袁保国 《中国机械》2014,(16):217-217
汽车座椅是汽车的一部分,提供了人与汽车之间的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座椅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且座椅舒适性好才能提供好的驾驶空间。本文研究了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原则,影响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汽车座椅各部位的设计要求,为座椅的舒适性改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汽车座椅是否满足安全带固定点强度要求,结合某车型利用ANSA软件建立了座椅有限元模型。依据GB 14167-2013规定的试验方法,运用LS-DYNA软件进行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座椅右侧滑轨存在强度不足。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汽车座椅强度符合法规要求,为工程技术人员在产品设计阶段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在汽车座椅的设计中运用了人机工程学的相关概念进行设计,这篇文章将人机工程与汽车座椅的相关设计相结合并从人的感官和行为特性进行分析,根据车辆的震动频率和内部的环境设计来阐述驾驶者和乘坐者与汽车座椅产生的关系和作用性,结合上述内容设计出符合工程学要求并且舒适的座椅。  相似文献   

7.
汽车座椅是乘员约束系统的重要总成,关乎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某国产品牌汽车驾驶员座椅总成在动态强度试验中产生了较大变形,运用PAM-CRASH软件建立模型,对该座椅总成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将分析结果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评价仿真模型的可靠性。然后提出结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座椅总成再次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合格的结果,之后的试验验证了改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汽车座椅舒适性的影响因素,然后从空间位置、座椅参数、座椅结构、材料及人机工程5方面讨论舒适性设计,并结合设计要素介绍了动/静态评价方法。最后指出在汽车座椅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设计与评价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9.
针对改善驾驶人员的乘坐舒适性,设计了两种能够实现非线性弹性特性的剪式汽车座椅悬架。在基于I-DEAS软件的平台上进行了建模、运动学分析和工程图的输出,据此加工出座椅悬架实物。并对加工出的座椅悬架进行了道路试验。试验数据表明:设计的座椅悬架能够有效地提高乘坐人员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0.
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和智能化广受消费者关注,为给座椅的舒适性和智能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了汽车座椅调节对体压分布影响规律并基于体压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改善舒适性的座椅调节策略。以座椅调节参数为因子,以人体与座椅接触面的压力特征参数为观测变量,设计了正交实验。利用方差分析——同时主成分分析方法(ANOVA-simultaneous component analysis, ASCA)对正交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座椅调节对体压分布的影响规律。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改善乘坐舒适性的座椅调节策略。研究发现:(1)座椅调节对体压分布有显著影响,其中靠背角度和滑轨位置相比座椅高度影响更大;(2)当靠背角度向后移动时,靠背压力变大且向四周移动,臀部压力变小;随着滑轨位置向后变化,座垫上的压力中心向臀部向腿部移动;(3)基于体压变化规律和理想体压分布提出的舒适性调节策略相比其他调节策略改善舒适性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标对汽车座椅安全带固定点的要求,对汽车座椅安全带总成进行了CAD建模和CAE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可以满足国标要求,但后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不能满足国标要求。故对后排座椅安全带的固定点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了CAE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后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可以满足国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速客车车体结构的特点,设计出二等车的拖车车体。为降低车体的重量和提高车体的抗压能力,车体的钢结构采用大型中空挤压铝型材;通过刚度等效法建立车体等效模型,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详细分析其主要结构的应力;通过对垂向载荷工况、纵向拉伸载荷工况、纵向压缩载荷工况、气动载荷工况的分析计算,得到了车体钢结构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强度薄弱部位主要表现为局部应力集中的结论。解决应力集中问题不应通过加大构件断面尺寸,而应采用降低应力集中的结构措施或局部补强,并提出了设计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汽车座椅骨架质量较大的问题,对座椅骨架的结构、人机工程学、拓扑优化方法、镁合金的特点及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人机工程学以及座椅的基本要求对座椅坐垫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结合镁合金材料特点及压铸加工要求对座椅骨架进行再设计;最后应用ANSYS对改进后的座椅进行了静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座椅骨架比优化前的减重20%,优化后的座椅骨架满足座椅静强度要求;从而说明该拓扑优化方法可用于座椅骨架的结构设计,同时得到了新的座椅骨架模型.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型客车座椅设计规范,在座椅底部安装两个平行布置的滑轨,使座椅可以进行横向移动,以方便乘客进出.为缩短客车座椅位移系统的设计周期,利用CATIA软件对客车座椅滑轨进行快速设计,并将设计好的三维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在Static Structural中对其进行非线性接触有限元仿真.经过有限元计算后可以得到滑轨结构的变形和等效应力分布,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解决车辆传统线性座椅振动舒适性差、非线性座椅成本高且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连杆-剪式隔振机构的新型非线性悬置座椅。利用准零刚度理论建立座椅数学模型,探明座椅可变承载特性、低频隔振特性及其影响规律和关键参数可行设计域,进而提出悬置刚度解析匹配方法和建立减振器非线性阻尼匹配数学模型。通过样机试验对比,验证所建模型和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及座椅能效。结果表明,新型座椅振动舒适性比传统线性座椅提高了35%且与传统非线性座椅相当;新型座椅成本是传统非线性座椅的一半,且失效条件下舒适性比传统非线性座椅提高14%以上。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通用铁路客车车体钢结构的特点,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应用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APDL对铁路客车车体进行参数化建模,并采用TCL/TK语言为界面二次开发语言,实现ANSYS内部参数与对话框输入参数间的相互传递,更好地适应了人机交互。通过对话框调整车体结构相应参数,便可自动生成车体钢结构几何模型,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为后续快速进行有限元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座椅前座纵向调节性能的检测要求,研究设计对国内大众、通用等汽车公司各类车型配套座椅具有广泛通用性的柔性化自动检测设备。基于机械设计、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座椅性能指标,对检测设备的主体构成、工作原理、体现设备通用性的叠加式交叉导轨、可倾式工作台等关键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和分析。该设备已成功应用于企业生产实际,提升了企业对产品性能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汽车座椅作为汽车上直接和驾驶者和乘坐人员接触的零部件之一,其舒适度的评价是汽车静态舒适度评价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此,介绍了汽车座椅的构成和类型,从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面对汽车座椅静态舒适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融合了自身创新的见解,对汽车座椅舒适度的改善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后续完善汽车座椅舒适度的评价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号分析技术在轿车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用现代信号分析技术成功地识别轿车的后排座低频噪声声源的过程。在声源识别试验及相关信号获取的指导下,对轿车的后部结构设计进行了改进,试验结果表明车内噪声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Noise-reduction sea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concert halls, theaters, and other places that reduce noise. In this study, a new noise-reduction seat design was proposed for high-speed trains, which have unique interior nois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First, before the noise-reduction seat models were fabricated, the parameters of high-performance sound-absorbing materials and perforated plates were selected by conducting a standing-wave tube test. The sound-absorption effects of the noise-reduction seats and normal sea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in a reverberation chamber.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normal seats, the noise-reduction seats obtained 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ound-absorption coefficient in the entire frequency band. Furthermore, the test result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a simulation model for calculation,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noise-reduction seats substantially reduced the noise in an entire train car. Finally, the noise-reduction seats were fabricated and installed in a full train car of an actual high-speed train.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seats, the noise-reduction seats decreased the noise level at a standard point in the passenger car by 1.5 dB. Therefore, the noise-reduction seats are effective in nois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