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单抗西妥昔单抗单药及与顺铂联合应用对鼻咽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鼻咽癌细胞HONE1制成细胞悬液后接种于裸鼠皮下,待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入4个处理组:生理盐水组、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及两药联合组。定期测量每只裸鼠肿瘤最大径和最小径,计算肿瘤体积。用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人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西妥昔单抗单药组肿瘤体积变化及治疗后平均瘤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顺铂单药组及两药联合组均有抑瘤效应,以两药联合组抑瘤效果尤为显著。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组织AKT和ERK磷酸化水平在顺铂处理组上调,而在西妥昔单抗单药及联用组则较低。结论:西妥昔单抗单药对HONE1鼻咽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其与顺铂联用可增加顺铂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型反义寡核苷酸F951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裸鼠移植瘤bcl-2基因表达、肿瘤生长及荷瘤鼠生存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大量扩增高表达bcl-2基因的HL60细胞,皮下接种建立AML裸鼠移植瘤模型,采取瘤体局部注射给药,观察F951及F951联合小剂量Ara-C对肿瘤生长及荷瘤裸鼠生存期的影响;应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瘤细胞bcl-2mRNA表达;光镜观察瘤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治疗14d各组荷瘤鼠瘤体积、瘤重、瘤组织bcl-2mR-NA定量分别为:NS对照组(15.17±3.40)cm3、(12.69±0.92)g、9.79×104Copies.μg-1;无义寡核苷酸(FNS)组(15.91±3.77)cm3,(12.38±1.21)g;8.31×104Copies.μg-1;Ara-C组(1.24±0.55)cm3,(2.32±0.49)g,2.59×104Copies.μg-1;F951组(2.6±1.55)cm3,(3.53±0.67)g;1.01×10Copies.μg-1;F951+Ara-C组(0.62±0.48)cm3,(1.05±0.63)g,9.5×102Copies.μg-1;上述各组数据显示F951有下调肿瘤细胞bcl-2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抑瘤率为72.18%,与NS及FNS对照组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F951联合Ara-C后治疗效果更佳,抑瘤率达91.73%,与Ara-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瘤组织病理学检查:F951及F951联合Ara-C治疗组瘤细胞减少,瘤细胞变性坏死,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各组动物生存期观察:NS对照组(13.67±0.82)d、,FNS组(13.50±1.22)d,Ara-C组(28.33±1.86)d,F951组(29.33±7.44)d,F951+Ara-C组(37.83±5.85)d。F951组及F951+Ara-C组生存期延长率分别为114.56%与176.71%,明显延长了荷瘤鼠的生存期(P<0.01)。结论F951能特异性地抑制AML裸鼠移植瘤细胞bcl-2基因表达,激活凋亡调控机制,诱导瘤细胞凋亡,同时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薏苡仁提取物在体内对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移植人鼻咽癌CNE1细胞的裸鼠随机分为3组:薏苡仁治疗组、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CTX)治疗组,定期检测裸鼠的体质量及肿瘤体积,给药1个疗程(30d)后解剖获取肿瘤组织,称量瘤体质量量,计算抑瘤率。运用HE染色方法观察药物作用后肿瘤组织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动物实验表明,薏苡仁对CNE1裸鼠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率为22.1%。HE染色结果显示,薏苡仁能杀伤鼻咽癌细胞,对肿瘤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结论薏苡仁提取物在体内具有抑制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去甲斑蝥素对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荷瘤裸鼠胆囊癌模型,应用NCTD对该动物模型进行移植瘤增殖、生长的抑制实验,观察并测量荷瘤鼠移植瘤大小、计算抑瘤率,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等观测移植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PCNA,Ki-67,Cyclin D1,p27基因蛋白表达。结果:NCTD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39.96 mg·kg-1,应用1/5LD50。即可使NCTD组裸鼠移植瘤生长减缦[(5.6±s 0.4)cm3与对照组(9.8±0.6)cm3比较,P<0.011,抑瘤率上升(43±8)%;S期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上升;免疫组化检测显示,NCTD组PCNA,Ki-67,cyclin D1表达下降,p27表达上升,与氟脲嘧啶(FU) 联合应用时作用明显。结论:NCTD可明显抑制荷瘤裸鼠胆囊癌移植瘤的增殖和生长,与FU合用呈协同效应以加强其抗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CTD干扰荷瘤鼠胆囊癌移植瘤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调亡以及改变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走马胎中化合物AG4对人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走马胎中化合物AG4对人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鼻咽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抑瘤率为指标研究化合物AG4的体内抑瘤作用及AG4干预对裸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活动、食欲等)的影响;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AG4对肿瘤内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阳性药顺铂组(2.00 mg·kg-1)对荷瘤裸鼠的抑瘤率为49.41%,3.02 mg·kg-1AG4组的抑瘤率为42.34%,AG4对裸鼠体质量及肝、脾、肾的脏器指数没有明显影响;AG4能明显升高Bax和Ba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降低Bcl-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论:AG4在裸鼠体内对人鼻咽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裸鼠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与顺铂联合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细胞凋亡及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ubG1法检测U87细胞株在伊马替尼及顺铂单药处理和联合处理时各组细胞的凋亡率;观察不同治疗对U87荷瘤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及Q值;测量各组裸鼠体质量变化,评价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伊马替尼与顺铂联合处理对U87细胞凋亡诱导率显著高于相同剂量的各单药处理组;联合治疗组与相同剂量的各单药治疗组比较,抑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值为1.264;与顺铂高剂量组比较,抑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马替尼与顺铂联用有协同效应,二者联用可降低顺铂使用剂量,减轻对裸鼠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质粒pDC316-hIL-24、顺铂(DDP)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抑制及化疗增敏作用。方法将人宫颈癌Siha细胞株接种BALB/c雌性裸鼠,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将造模成功的裸鼠分为:PBS组、空质粒组、白细胞介素(IL)-24组、半量顺铂组、全量顺铂组、IL-24+半量顺铂组、IL-24+全量顺铂组共7组。观察裸鼠一般状况及肿瘤生长情况,实验结束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定移植瘤中IL-24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结果①IL-24基因成功转染及表达。②IL-24+全量顺铂组、IL-24+半量顺铂组、IL-24组、全量顺铂组抑瘤率分别为74.0%、63.9%、33.9%、36.3%高于PBS、空质粒、半量顺铂组(P<0.01),其中IL-24+全量顺铂组、IL-24+半量顺铂组抑瘤率明显优于其他组,且IL-24+半量顺铂组其生命活动和体重无明显改变,后3组抑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BS组、空质粒组、IL-24组、半量顺铂组、全量顺铂组、IL-24+半量顺铂组、IL-24+全量顺铂组裸鼠肿瘤组织中PCNA指数分别为0.774±0.087、0.749±0.064、0.589±0.017、0.731±0.076、0.641±0.101、0.462±0.039、0.400±0.091(P<0.01)。结论 IL-24、顺铂联合应用可提高抗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协同抑制了肿瘤组织内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华蟾素对人乳腺癌移植瘤裸鼠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顺铂阳性对照组及华蟾素3个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给药12 d后,取血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处死裸鼠,剥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取脏器,计算脏器指数,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结果华蟾素可抑制乳腺癌模型裸鼠肿瘤的生长;对荷瘤裸鼠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抑制胸腺增大;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华蟾素既可抑制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也可提高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抗体对人喉鳞癌细胞(Hep-2)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影响。方法利用Hep-2细胞建立裸鼠喉癌模型。20只裸鼠成瘤后分别皮下注射VEGFR-1抗体和生理盐水0.2ml,用药15d后观察肿瘤体积及质量,计算抑瘤率;光镜观察移植瘤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肿瘤微血管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体积=-5.058,P<0.001;t′重量=-3.4,P=0.003)。VEGFR-1抗体抑瘤率为49.88%,微血管密度(MVD)治疗组为6±4,对照组为13±8(t=2.486,P=0.023)。治疗组与对照组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4)%,(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2,P<0.001)。结论VEGFR-1抗体可以导致肿瘤血管生成减少,并抑制裸鼠Hep-2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R-1作用位点的封闭和瘤细胞的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顺铂多次用药对食管癌移植瘤小鼠组织CD47表达的影响,及顺铂联合CD47抗体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 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食管癌AKR细胞,分为模型和顺铂组,2周后收集瘤组织,用顺铂组的AKR细胞再次皮下接种建立移植瘤模型,重复2次,根据瘤体计算生长曲线和抑瘤率,利用q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化检测瘤组织CD47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基于二次用药模型,采用瘤体多点注射CD47抗体,比较单独化疗用药与抗体联合用药对瘤体生长变化的影响。结果与1次用药组的抑瘤率相比,2次和3次顺铂用药组的抑瘤率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47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多而增加。与模型组相比,1次、2次及3次顺铂用药组CD47mRNA和CD47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多(P<0.05)。顺铂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瘤重及肿瘤体积减小。结论移植瘤小鼠多次顺铂化疗后抑瘤率降低,治疗效果降低可能与CD47表达升高有关,顺铂联合CD47抗体用药可以增加抗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酵母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目的 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 采用酵母膏灌胃给药 ,磷钨酸法测定不同时间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30、1 5g·kg- 1 ·d- 1 连续灌胃 1、2、3、4wk ,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 :(2 71 8± 53 2 )、(2 1 5 4± 31 5)、(1 95 9±56 0 )、(1 4 2 1± 30 7) μmol·L- 1 ,(2 2 6 8± 40 7)、(1 76 9±2 7 0 )、(1 4 8 67± 30 4)、(1 1 9 3± 2 7 4) μmol·L- 1 。 7 5g·kg- 1 ·d- 1 连续灌胃 1wk ,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为 (1 1 7 0±2 9 0 ) μmol·L- 1 ,对照组小鼠血清尿酸为 (1 0 8 1± 1 3 9)μmol·L- 1 。结论 酵母膏灌胃可以复制出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 ,以 1 5~ 30 g·kg- 1 ·d- 1 连续灌胃 1~ 2wk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珍珠菜抗肿瘤有效部位ZE4对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制备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裸鼠分别ig给予ZE4 100,200和400 mg.kg-1每天1次,或ip给予5-FU 20 mg.kg-1,隔日1次,共21 d。移植肿瘤细胞后每3 d测量移植瘤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剥离移植瘤组织称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匀浆中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D34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ZE4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给药21 d后,ZE4 200 mg.kg-1组瘤质量为(1.5±0.5)g,较模型组(3.2±1.0)g明显减轻(P<0.01),抑瘤率达52.1%;移植瘤体积在给药14 d后为(0.83±0.27)cm3,与模型组(1.74±0.67)cm3相比,明显减小(P<0.05),给药21 d后为(1.40±0.42)cm3,比模型组(2.90±0.89)cm3相比,明显减小(P<0.05)。ZE4 200 mg.kg-1组Bax/Bcl-2比值(1.157±0.058)较模型组(0.253±0.008)显著升高(P<0.01),ZE4 100和400 mg.kg-1组无明显变化。ZE4 100,200和400 mg.kg-1组血管生成均明显减少,其中ZE4 200 mg.kg-1组MVD(13.5±1.0)较模型组(42.3±2.5)mm-2明显降低(P<0.01)。结论 ZE4对肝癌Bel-7402细胞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内质网应激反应的角度,研究益气除痰方增强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40只BALB/c裸鼠接种人肺腺癌细胞A549,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均分为模型组、顺铂组、益气除痰方低、高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造模后第8天,ig给予益气除痰方低、高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小鼠相应剂量的益气除痰方,qd,连续14d,第17天,ip给予顺铂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顺铂注射液,qd,连续5d,第22天,检测裸鼠移植瘤的体积与瘤重,计算抑瘤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法、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ATF6、XBP1的表达.结论 益气除痰方能抑制裸鼠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与化疗药物顺铂联用能起到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蛋白ATF6、XBP1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14.
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钙素及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方法:36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wk开始,A,B两组每只大鼠灌服生理盐水1.5mL·d-1,C组予辛伐他汀5mg·kg-1·d-1,D组予尼尔雌醇0.01mg·kg-1·d-1。10wk后处死大鼠,测量大鼠体重、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骨钙素。结果:10wk后,B组大鼠体重高于A组,C,D组大鼠体重低于B组,均P<0.01。C,D组股骨骨密度(0.245±s0.007),(0.2430±0.0010)g·cm-2,高于B组(0.245±0.009)g·cm-2,血清骨钙素水平亦高于B组,均P<0.05,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增加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提高骨钙素水平,促进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拟黑多刺蚁乙醇提取物(EEPR)中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活性部位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方法昆明小鼠分别ig给予别嘌醇0.04 g.kg-1(阳性对照),EEPR 0.128,0.256和0.512 g.kg-1,EEPR的石油醚部位0.079和0.158 g.kg-1,乙酸乙酯部位0.051和0.102 g.kg-1,正丁醇部位0.052和0.104 g.kg-1和水部位0.042和0.084 g.kg-1,每天1次,连续12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ig给予等体积含0.3%吐温-80的水溶液。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ip给予次黄嘌呤0.6 g.kg-1。1 h后眼眶静脉丛取血,用磷钨酸比色法测定血清尿酸水平,酶比色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对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的活性部位进行GC-MS分析,鉴定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别嘌醇0.04 g.kg-1,EEPR 0.256和0.512 g.kg-1可明显降低该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P<0.05),分别由模型组的(464±143)μmol.L-1下降到273±80,346±85和(302±72)μmo.l L-1(P<0.05)。EEPR中石油醚部位0.079和0.158 g.kg-1可显著降低该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分别由模型组的(446±139)μmo.lL-1下降到328±100和(314±112)μmol.L-1(P<0.05),其他部位各剂量组对血清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石油醚部位0.158 g.kg-1可明显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由模型对照组的(18±8)U.L-1下降到(11±5)U.L-1(P<0.05)。GC-MS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部位的脂肪酸中,反式十八碳烯酸甲酯占60.77%,十六烷酸甲酯占18.99%,十六碳烯酸甲酯占9.31%。结论 EEPR中石油醚部位可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不饱和脂肪酸为石油醚部位脂肪酸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放疗对鼻咽癌裸鼠成瘤的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生存素Surviv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鼻咽癌裸鼠成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恩度组、放疗组和恩度+放疗联合组(联合组),观察各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和瘤体大小的变化.4周后处死裸鼠摘取瘤体,电镜观察各组肿瘤凋亡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瘤体组织中的VEGF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联合组肿瘤体积增长受到明显抑制,对照组生长迅速,恩度组与放疗组居中.恩度组、放疗组和联合组的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低于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放疗组和联合组的Survivin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低于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成瘤组织中VECF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9,P<0.01).结论:恩度联合放疗能明显抑制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这种作用可能与VEGF和Survivin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玉郎伞多糖对肉瘤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玉郎伞多糖(YLSPS)对肉瘤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与环磷酰胺(CTX)联合用药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昆明小鼠皮下注射肉瘤细胞株S180构建肉瘤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评价YLSPS不同剂量(0.15、0.30和0.60g·kg-1·d-1)对小鼠胸腺指数(TI)、脾指数(SI)、瘤重及抑瘤率的影响,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与YLSPS单独用药相比,评价YLSPS不同剂量(0.15、0.30和0.60g·kg-1·d-1)联合CTX(0.01g·kg-1·d-1)用药对小鼠瘤重的影响,检测联合用药对小鼠TI、SI及外周白细胞数的影响。结果YLSPS低、中、高剂量组的TI分别为:(31±s7)、(35±6)和(37±6)mg·g-1,SI分别为:(92±16)、(93±8)和(106±8)mg·g-1。与模型组相比,YLSPS中、高剂量组的TI和SI均显著增高(P<0.01)。YLSPS低、中、高剂量组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9.7%、41.3%和52.6%。与模型组比较,YLSPS各剂量组的SOD的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YLSPS各剂量+CTX(0.01g·kg-1·d-1)组,q值在0.85~1.25之间,可明显升高CTX降低的TI、SI及外周血白细胞数。结论YLSPS对肉瘤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与CTX合用有增效和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酪丝亮肽对人肝癌BEL-740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酪丝亮肽对人肝癌BEL-7402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氨基酸混合物、环磷酰胺、酪丝亮肽高低剂量等5组,每组12只,观察酪丝亮肽对人肝癌BEL-7402肿瘤组织坏死和凋亡的影响;电镜观察其对肿瘤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酪丝亮肽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细胞周期阻抑、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给药剂量为80μg.kg-1.d-1和160μg.kg-1.d-1时,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2%与58%。结论:酪丝亮肽可以显著抑制人肝癌BEL-7402的生长,作用机制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丹皮酚诱导人食管癌Eca-109裸鼠移植瘤凋亡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用药后COX-2、Bcl-2和Survivin的变化,探讨丹皮酚(paeonol,Pae)诱导Eca-109食管癌裸鼠移植瘤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食管癌Eca-109细胞,裸鼠皮下接种Eca-109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36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Pae不同剂量组(25、50、100、200mg·kg-1)和阳性药对照组(cisplatin,CD-DP,5mg·kg-1)。治疗2wk后处死裸鼠,剥取瘤体称瘤重并计算抑瘤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移植瘤组织COX-2、Bcl-2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Pae50、100和200mg·kg-1组和CDDP5mg·kg-1组均能明显抑制裸鼠皮下肿瘤的生长,抑瘤率分别为23·54%、27·91%、34·46%和58·7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orP<0·01)。TUNEL染色可发现棕褐色的凋亡细胞呈散在或片状分布,Pae各剂量组的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分别为(11·02±2·58)%、(19·80±2·77)%、(24·48±4·35)%和(27·13±4·39)%,与模型组(4·81±0·83)%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or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ae能明显抑制移植瘤组织COX-2、Bcl-2和Survivin的表达(P<0·05 or P<0·01)。结论Pae能抑制Eca-109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诱导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的表达并抑制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鱼腥草素钠(SH)急性毒性及其对腹腔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观察BALB/c小鼠单次ip给予SH 50,125和200 mg.kg-1后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检测小鼠单次ip给予SH后血浆中组胺的浓度。将SH与小鼠腹腔细胞进行体外孵育,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渗出和组胺释放。观察SH对人血红细胞的溶血作用。结果小鼠单次ip给予SH后,SH 50 mg.kg-1组没有观察到小鼠死亡,SH 200 mg.kg-1组小鼠全部死亡,死亡原因为肝充血。与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组胺浓度(45.8±9.6)μg.L-1相比,小鼠ip给予125 mg.kg-1后0.5 h血浆中组胺浓度为(66.1±3.9)μg.L-1,明显增加(P<0.05)。SH 0,32和128 mg.L-1体外处理小鼠腹腔细胞,上清中的相对含量LDH分别为1.2±1.1,19.2±3.3和30.6±3.1,组胺的浓度分别为36.5±9.0,73.3±3.8和(82.7±3.6)μg.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溶血实验发现,SH能够引起小鼠及人血红细胞显著的溶血现象。结论 SH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可引起小鼠腹腔细胞LDH和组胺的释放,并且SH具有溶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