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意愿妊娠及避孕失败的原因,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12月在介休市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早期终止非意愿妊娠的妇女388例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妇女中58%的人妊娠前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42%避孕失败,其中使用宫内节育器54.6%,使用避孕套37.4%,服用避孕药0.6%,输卵管结扎7.4%.结论:非意愿妊娠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未采取避孕措施、避孕失败,减少非意愿妊娠的重点是加强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教育和普及避孕节育知识并定期进行孕情检查,以降低非意愿妊娠率,保障育龄妇女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计划生育科行人工流产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行计划生育服务,观察组采用计划生育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情况、避孕措施实施情况以及非意愿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避孕节育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动避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意愿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避孕节育知识水平,减少意外妊娠及人工流产,保护妇女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昆明市妇幼保健院843例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知识现状, 为制定规范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3月至9月对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843例健康女性进行面对面访谈及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1) 研究对象避孕知识得分为 (7.23±2.81) 分, 与年龄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P<0.05) ; (2) 调查人群重复流产率54.59%, 主要为2040岁女性, 与年龄、文化程度及户口状况有关 (P<0.05) , 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低, 重复流产率越高, 流动人口重复流产率高于非流动人口 (P<0.05) . (3) 大专及以上文化、未生育重复流产女性避孕知识得分高于首次流产人群 (P<0.05) .结论 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妇女避孕知识与年龄、文化程度、户口因素有关, 应针对不同的人群有计划地开展流产后优质计划生育服务, 提高避孕知识知晓率及有效避孕率, 降低重复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原因,探讨预防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保护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方法对687例早期妊娠要求人工流产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未采取避孕措施者257例;避孕套使用不当者168例,带器妊娠者214例,其他避孕失败者48例。结论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指导,提高育龄妇女对避孕节育措施的正确运用,以减少意外妊娠的发生率;努力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提升技术人员的临床经验和操作水平,最大限度的满足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妇女避孕和流产情况,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对要求人工流产的682例妇女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未避孕和避孕方法低效、使用不当是造成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流产人群呈现年轻化、高危人流上升、重复流产率增高的趋势。结论:加强妇女生殖健康教育,落实避孕措施,合理选择正确使用避孕方法是预防非意愿妊娠的关键,从而降低人工流产率,保护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的性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礼婕  刘小平  樊尚荣  李建武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5):1049-1049,1056
目的 调查人工流产女青少年性健康状况。方法 在计划生育门诊对 5 0 0例年龄小于 2 4岁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少年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的平均开始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 (2 1 2±1 7)岁。首次性交时 6 7 0 %的女青少年无避孕。 6 0 %的女青少年首次性交为非意愿性交。非意愿首次性交的男方主要为男朋友 ,占 70 % (2 1/30 )。 10 8% (5 5 /5 0 0 )的女青少年存在非意愿性交情况 ,非意愿性交的男方主要为男朋友 ,占 76 4 % (4 2 /5 5 )。首次人工流产平均年龄为 (2 1 0± 1 7)岁。 39 2 % (196 /5 0 0例 )的女青少年既往有人工流产史。结论 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的开始性行为年龄提前。超过半数的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未采用有效的避孕方法。未婚妊娠和未婚人工流产情况严重 ,并存在性暴力情况  相似文献   

7.
人工流产现状的分析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育龄妇女意外妊娠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及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以便开展人工流产后优质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从而降低人流发生率,保护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意外孕娠妇女进行面对面咨询、访谈。结果:人工流产原因中有43.75%是未避孕造成的;56.25%为避孕失败情况造成的;避孕失败的原因中有37.04%为宫内节育器失败。她们的避孕知识缺乏,对紧急避孕药知晓率低;对人工流产能引起的并发症有34例完全不知道;22.92%的妇女为多次人工流产;21例人工流产妇女非常需求为她们提供避孕节育服务,20例人工流产妇女非常需求生殖健康服务;人工流产妇女对在人工流产术后的要求非常高,非常需求安全、无痛、无并发症分别为47例、45例、42例;28例选择咨询交谈的形式来提供服务。结论:积极地开展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流产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加强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及避孕方法使用的指导,提高育龄妇女的避孕使用率及正确使用率,对采用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应进行定期检查、随访,保证节育器的有效性,减少非意愿妊娠和重复流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青少年女性非意愿妊娠现状,探讨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项目对青少年女性流产后避孕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因非意愿妊娠自愿在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术的青少年女性,在流产前进行流产后关爱服务,分析青少年患者流产前的一般情况、人工流产次数及高危因素、流产前后的避孕方式、避孕方法立即落实率、高效避孕率及术后1、3个月避孕方法持续使用率等。 结果 青少年患者共1 638例,平均年龄为(21.83±3.67)岁,15岁3例(0.18%),16~19岁的有183例(11.17%),20~24岁的有1 452例(88.65%),青少年意外妊娠原因归结为未避孕和避孕失败,所有接受人工流产后关爱(PAC)的青少年患者流产后避孕立即落实率为100.00%,高效避孕率由流产前1.70%增加到67.33%,高效避孕方法主要为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随访第1、3个月高效避孕方法使用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口服避孕药使用率下降明显。随访期间失访461例,坚持随访人员1 177例中有10例(0.85%)再次妊娠。 结论 青少年意外妊娠原因归结为未避孕和避孕失败。科学系统的优质人工流产后关爱(post abortion care,PAC)能有效指导青少年落实合适的避孕方法,保证避孕效率,防范青少年重复流产的发生,保障青少年女性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9.
非意愿妊娠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非意愿妊娠者的一般状况及意外妊娠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与9年前调查情况比较,发现月终止妊娠率、未产率、未婚率上升,平均年龄下降.调查显示,非意愿妊娠者的避孕知识缺乏,避孕措施使用不力;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者对避孕知识的了解和使用存在差异;非意愿妊娠者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94.66% 的人持肯定态度,对终止妊娠的危害认识不足.针对如何降低非意愿妊娠率、提高女性生存质量,作者认为社区护理工作者应提高加强性观念和婚育观念教育、加大避孕知识和人工流产知识宣教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服务对产后避孕依从性及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揭阳市揭东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收的5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产后随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产后进行常规保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计划生育服务。对比观察两组研究对象避孕依从性及避孕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各种避孕方法后总避孕率为96.0%(240/250),显著优于对照组总避孕率84.0%(21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意愿妊娠和产后人工流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产后妇女进行健康与避孕知识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产后避孕依从性,减少产后非意愿妊娠及人工流产的发生,对保护女性生殖系统及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郑州市人工流产妇女的意外妊娠的原因,为避免再次发生意外妊娠,优化人流后关爱(PAC)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1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实施人工流产的570例妇女意外妊娠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530例人工流产妇女此次意外妊娠的直接原因,未避孕者292人(55.09%),未避孕的主要原因有侥幸心理等,避孕失败者238人(44.91%),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为避孕套避孕失败。已婚人群避孕方法使用率高于未婚人群(P0.05)。结论开展PAC服务,加强对育龄期妇女避孕知识的宣教和咨询服务,减少意外妊娠发生率,降低重复流产率,提高育龄妇女的避孕和生殖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郑州市人工流产女青年人工流产的原因和对避孕的知识、态度、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5年8月至2005年10月在郑州市所辖医院要求人工流产的女青年共1 100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被调查者首次性行为始于16.4~25.0岁,中位数22.5岁.65.1%的女青年是第1次做人工流产.未采取避孕措施(67.9%)和避孕失败(32.1%)是导致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在622名曾经使用过避孕方法的女青年中,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依次是安全套、紧急避孕、安全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生地、文化程度是影响避孕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女青年在过去3个月中的避孕行为与男方是否关心避孕问题、流产次数、避孕知识水平有关(P<0.05或0.01).结论:亟需对未婚青年开展有关避孕知识的教育,提高对意外妊娠风险的认识,促进男性积极参与避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虹桥镇外来务工的未婚育龄女性因非意愿妊娠而导致人工流产的情况。方法:对虹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有过人工流产史的未婚的外来务工育龄女性在保密的状态下进行调查并统计。结果:在接受调查的821例女性青年中,只有过1次人工流产史者207人,占有人流史总人数的25.21%,有2次及以上人工流产史者614人,占有人流史总人数的74.79%。婚前有人工流产史者全部为非意愿妊娠,其中未避孕358例,占43.61%,避孕失败463例,占56.40%。结论:外来务工的未婚育龄女性的非意愿妊娠与女性青年的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或不全面、不正确有关,有针对性地对外来务工者进行生殖健康教育,是提高女性青年健康水平、节省医疗费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妇女避孕方法选择的实际情况。【方法】2013年1月至6月对我院因非意愿妊娠行人工流产术1 278例育龄妇女,调查其人口学特征和避孕方法的选择。【结果】研究对象中近1年采取避孕措施的942例(73.71%),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336例(26.29%)。不同人口学特征与是否采取避孕措施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56例采用避孕方法的调查人员中,年龄、职业和学历的不同与不同的避孕方式相对应。【结论】应加强对生育期育龄妇女的咨询和指导,宣传正确的避孕方法,减少意外妊娠的发生,最大限度保护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昆明地区育龄妇女避孕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体化计划生育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对2 869名育龄妇女随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避孕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已生育者选用宫内节育器人数53.58%;未生育组选用最多的避孕方法为安全套,占该组人数的42.19%。结论大部分育龄期妇女均存在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而影响育龄期女性是否避孕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避孕知识掌握程度、居住地区、婚姻状况。  相似文献   

16.
龚会蓉  王代权 《当代医学》2012,(31):150-152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人工终止妊娠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针对性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调查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夷陵区计生站实行人工终止妊娠对象,采用查阅病历资料和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其终止妊娠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2460例人工终止妊娠中,非意愿妊娠者1566例(63.66%),低学历人群非意愿妊娠比重明显高于高学历人群(P<0.05);有生育意愿但因存在影响优生因素、政策因素、胎儿畸形终止妊娠者894例(36.34%);非意愿妊娠中未采取避孕措施477例(30.50%),避孕失败1089例(69.50%),其中自然避孕法、体外排精避孕法失败率为36.35%、29.45%;意愿妊娠894例中早期人流、药流840例(93.96%),胎儿异常妊娠引产54例(6.04%).结论应针对不同育龄人群,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宣传教育,提高意外妊娠风险防范意识;及时提供避孕节育服务、优生咨询指导服务和使用避孕措施后随访服务,提高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和避孕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紧急避孕(EC)是计划生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于降低人工流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推广紧急避孕,掌握紧急避孕的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将是十分重要的. 1 紧急避孕实施的必要性 妊娠是人类性生活的结果,但对人类而言,并非每次妊娠都是意愿性妊娠,非意愿性妊娠对妇女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资料报道:在美国每年有350万例非意愿性妊娠,其中有75%可以通过紧急避孕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对人工流产后的妇女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42例人工流产妇女在手术前后进行基本问卷调查,然后再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21)。对照组采取常规人工流产服务措施,实验组则在常规人工流产服务的基础上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在采取干预1年之后,再对这242例人工流产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其中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避孕节育知识的了解率、避孕器具以及避孕药物的正确使用情况,以及再次非意愿妊娠情况等。结果干预后2组避孕用具使用正确率比较(87.60% vs 6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避孕知识了解率比较(9.65% vs 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流产情况比较(3.5% vs 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人工流产后的计划生育服务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重复性流产的概率,提高避孕效率,有效避免人工流产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对女性生殖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工流产妇女紧急避孕药避孕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荣珍 《中外医疗》2010,29(35):31-32
目的分析紧急避孕药避孕失败的影响因素,降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率,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378例曾服用紧急药避孕失败妇女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紧急避孕药避孕失败受多因素影响,其中未按时服药和性交次数(本周期有多次无保护性交)为紧急避孕药避孕失败主要原因。结论建议紧急避孕药物服用者正确用药,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5,(11):1556-1558
目的:调查陕北地区农村初产妇避孕知识与需求,避孕方法选择及非意愿妊娠率及结局,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陕西子洲县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分娩的初产妇,于产后42d进行问卷调查其避孕知识与态度,于产后1年电话随访其避孕方法、是否发生非意愿妊娠及结局。结果:该时间段内分娩的产妇共计1377例,收回有效问卷并随访成功1261例,有效随访率为91.6%。宫内节育器避孕法知晓率达91.0%。安全套避孕法知晓率达93.0%,仅34.4%被调查者知晓安全套的正确用法。对于宫内节育器和安全套以外的其他避孕方法知晓率差。被调查者中错误地认为人工流产是避孕方法者高达31.0%,不清楚占13.7%。对于口服避孕药避孕法和口服药物紧急避孕混淆率高。对于防止性传播疾病的避孕方法回答正确率仅29.5%。对自产及剖宫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及哺乳期避孕法等三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尚不足10%。35%初产妇不知道产后开始性生活的同时就应该开始避孕。被调查产妇获取避孕知识的途径依次为朋友、熟人、医务人员、书籍、报纸、宣传册、网络及其他。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需要医务人员指导产后避孕知识。被调查者产后1年内选择最多的避孕方式是宫内节育器,其次为安全套。未采取确切避孕措施者高达17.1%。被调查者产后1年内,发生意外妊娠者高达11.7%,妊娠共计152次,有5例发生过两次意外妊娠。152次妊娠中,94.1%均选择人流或引产终止妊娠,14周以上引产者7例,占4.6%。再次分娩者仅9例。结论:陕北农村初产妇产后避孕知识及避孕方法认知水平较低且不全面,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发生率高。多数初产妇对医务人员指导产后避孕知识需求迫切。分娩医院,社区妇保部门及计划生育部门应加大健康教育指导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