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防晒剂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莲英  汪敦佳  景晶  杨善荣 《化学世界》2006,47(11):672-675,678
以对甲氧基苯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吡啶为催化剂,通过Knoevenagel反应合成了对甲氧基肉桂酸,然后与异辛醇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防晒剂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实验主要考察了Knoevenagel反应的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对甲氧基苯甲醛)∶n(丙二酸)∶n(吡啶)=1∶1.2∶1.4、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6 h的优化条件下,对甲氧基肉桂酸收率为66.3%。目的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苯酚为原料,氯化锌、三氯氧磷为催化剂,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紫外线吸收剂中间体4,4′-二羟基二苯甲酮。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溶剂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对羟基苯甲酸):n(苯酚)=11.5、反应温度70°C、反应时间2.5h的优化条件下,产物收率为49.1%,产品纯度达到99.8%。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质谱M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二硝基甲烷钾盐与丙烯酸酯为反应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得到4,4–二硝基丁酸甲酯。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方法,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物料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到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5℃,n(丙烯酸甲酯)︰n(二硝基甲烷钾盐)为3︰1,反应时间为30 min,四丁基溴化铵的质量为二硝基甲烷钾盐的10%,产物偕二硝基丁酸甲酯收率可达29%。  相似文献   

4.
杜当愚  韩庆荣  王青宁 《应用化工》2005,34(12):772-774
以均三甲苯和二氧化碳为原料,三氯化铝为催化剂,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光引发剂2,4,6-三甲基二苯甲酮。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反应压力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甲苯和三氯化铝摩尔比2.0∶1.1,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60~70℃,反应压力0.7~0.8 MPa的条件下,收率60%,产物纯度99.2%(GC)。红外光谱IR、核磁氢谱1H NMR表征为该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与CO2为原料合成可用于制取新型水性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中间体2,3-环碳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酯(DOMA)。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压力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GMA转化率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红外分析和^1H—NMR、^13C-NMR表征。结果表明,以二甲苯为溶剂,以四丁基溴化铵与ZnI2为共催化剂,在温度为110℃、压力为1.2MPa下反应4h,GMA的转化率可达76.5%。  相似文献   

6.
姜晓萍 《精细化工》2011,28(9):920-923
以4-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乙酰化、催化氢化和脱水反应,合成了化合物4-乙酰氧基苯乙烯,总收率为68.5%。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对中间产物以及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重点探讨和优化了催化氢化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占4-乙酰氧基苯乙酮质量10%的Raney-Ni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80℃、压力3 MPa、搅拌速度600 r/min、无水乙醇(每克4-乙酰氧基苯乙酮用4 mL无水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氢化反应,4-乙酰氧基苯乙醇的收率可达83.1%;脱水反应采用全氟磺酸树脂作催化剂,4-乙酰氧基苯乙烯收率达85.0%。  相似文献   

7.
以水杨酸和间苯二酚为原料,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氯苯为溶剂,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紫外线吸收剂2,2’,4-三羟基二苯甲酮。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原料配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间苯二酚)∶n(水杨酸)=1∶1.2、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收率90%;产物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进行了表征,证明为二苯甲酮类物质,可用做紫外线吸收剂。  相似文献   

8.
均相催化合成甲基苯基二氯硅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云龙  刘彤  王光润  王金福 《精细化工》2011,28(9):927-929,936
以甲基氢二氯硅烷、氯苯为原料,氯仿为催化剂,采用气相催化缩合法合成了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并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得到了产物的收率和选择性。详细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对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相催化缩合法合成甲基苯基二氯硅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0℃,反应压力p≥0.5 MPa(表压),停留时间46.9~70.4 s。以质量分数0.56%的氯仿为催化剂,当反应温度为600℃,反应压力(表压)为0.7 MPa,停留时间为56.3 s,实验室得到的最高产物收率达32.8%,产物选择性为34.3%。  相似文献   

9.
探索以邻硝基苯酚、1-氯丙酮为原料,铂碳为催化剂,通过O-烷基化、还原、环合反应,合成3-甲基-3,4-二氢-2H-1,4-苯并噁嗪。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还原-环合反应过程中溶剂效应、反应温度、搅拌时间、反应压力对标题化合物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标题化合物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以甲苯为溶剂,反应温度45~50℃,反应时间15 h,反应压力2.0 MPa,合成收率达92.5%。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本方法原料廉价易得,产物收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以间甲基苯甲酸、二乙胺为原料,采用高温常压条件一步反应合成了N,N-二乙基间甲基苯甲酰胺(DEET)。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和讨论了原料间甲基苯甲酸与乙二胺配比、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优条件。在该条件下,DEET的产品纯度可以达到99%以上,收率71.5%。  相似文献   

11.
以氯铂酸为催化剂,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6)、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LMA)和含氢硅油(PHMS)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制备了聚醚与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共改性硅油(PMS),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硅氢键与碳碳双键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Si—H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为:甲苯的质量分数30%~40%,Si—H与CC的量之比1.00∶1.20,催化剂用量为30×10-6,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6 h,Si—H转化率达到92.35%。产物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6 g/L,PMS的临界表面张力为22.236 mN/m,表现出低表面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在不同微波条件下,催化合成5,5-二甲基-2-重氮-1,3-环己二酮的最佳条件。方法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双甲酮、乙腈、对甲苯磺酰叠氮和无水碳酸钾,在不同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反应,通过TLC跟踪检测,柱色谱法、重结晶法等分离提纯产物。结果得到白色或类白色针状或块状晶体,并通过测定该晶体熔点,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等确证其结构。结论所合成的化合物与目标化合物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以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为催化剂合成了柠檬酸三丁酯(TBC),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投料比和反应终点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优化的合成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以总投料量质量计)1.5%~2.0%、投料比n(柠檬酸)∶n(正丁醇)=1∶(4.5~5.0)、反应终点温度140~145℃、反应时间3.5 h,此时酯化率达98.5%以上,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优级品标准。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酯化率仍保持98.5%左右,且无腐蚀、环境污染小、再生容易。  相似文献   

14.
以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为催化剂合成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P),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投料比和反应终点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工艺优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总投料量为0.6%(质量分数),投料比n(苯酐)∶n(2-乙基己醇)为1∶(2.3~2.4),反应终点温度205~215℃,反应时间2.3h,酯化率达99.5%以上,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优级品标准,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酯化率仍在99%以上,无腐蚀,环境污染小,催化剂再生容易。  相似文献   

15.
以3,4,5-三氟苯胺和丙烯酰氯为原料,碳酸氢钠为缚酸剂,制得N-[(3,4,5-三氟)苯基]丙烯酰胺(TFPA).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对TFPA进行结构表征.探讨原料物质的量比、碳酸氢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TFPA收率的影响.获得适宜反应条件为:3,4,5-三氟苯胺和丙烯酰氯物质的量比为1:1...  相似文献   

16.
以γ-丁内酯为原料,分别与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在氢化钠的催化下,利用α氢的活泼性制得α-甲氧甲酰基-γ-丁内酯和α-乙氧甲酰基-γ-丁内酯。探索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①合成α-甲氧甲酰基-γ-丁内酯反应温度25℃,催化剂0.3 mol,反应时间3 h,反应物料物质的量比1∶1.5,产率可达85%;②合成α-乙氧甲酰基-γ-丁内酯反应温度30℃,催化剂0.3 mol,反应时间4 h,反应物物质的量比1∶2,产率可达76%。对产品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技术是有机物结构测定的有力手段,不破坏样品,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从连续波核磁共振波谱发展为脉冲傅立叶变换波谱,从传统一维谱到多维谱,技术不断发展,应用领域也越广泛.核磁共振技术在有机分子结构测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核磁共振谱与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一起被有机化学家们称为"四大名谱".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条以Wenkert's烯胺和二甲羧乙酯基乙烯为原料合成长春西汀的关键中间体-1-(2',2'-二羧乙酯乙基)-1-乙基-1,2,3,4,6,7,12,12b-八氢吲(2,3-a)喹嗪的新路线。对新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7h、催化剂用量5.1%,此优化条件下中间体收率达到85.5%。利用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确定了中间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