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经病理证实CD20 的B细胞NHL患者,使用美罗华375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4周为1个疗程,同时使用化疗药物。结果:10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例,1例出现过敏反应。结论: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CD20 B细胞NHL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美罗华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美罗华单药或联合化疗和单用CHOP方案治疗初治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51例初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美罗华组和CHOP组,前组24例,采用美罗华单药或联合化疗;后组27例,单用CHOP方案化疗。3~6疗程后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美罗华组完全缓解(CR)率83.3%(20/24),总有效率(OR)95.8%(23/24);CHOP组CR率55.6%(15/27),OR率66.7%(18/27),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罗华组2年的总生存率为70.8%,CHOP组为40.7%,美罗华组优于CHOP组(P<0.05)。结论:美罗华治疗初治B细胞淋巴瘤可取得较好疗效,2年生存率高,不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3.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1例复发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予CHOP方案联合博莱霉素、依托泊苷或卡氮芥治疗,每周期21 d,治疗4-6个周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平均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且无严重并发症。认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复发性NHL缓解率高,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是一类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而且大部分起源于B淋巴细胞并表达CD20抗原,对常规化疗、放疗较为敏感,但容易复发或耐药。有学者认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又名美罗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40111)联合化疗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疗效好〔1,2〕。本文比较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与单用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除发热例数多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3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确诊MCL患者,分别用3种不同的方案治疗.CHOP方案:初治患者13例,复发患者9例;单用福达拉宾4例,均为初治患者;美罗华加福达拉宾加环磷酰胺加米托蒽醌(R-FCM)方案治疗4例,均为复发患者.结果:CHOP方案:初治患者中政11例(84.6%)例有效,复发患者中1/9(11.1%)例有效;单用福达拉宾:4例均为初治患者,3例CR 1例PR(75.0%)有效;R-FCM方案:4例均为复发的患者4/4(100%)例.结论:以CHOP为基础方案和单用福达拉宾对于初治的MCL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是生存时间短,复发的患者单纯化疗效果不理想,加用美罗华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强烈的化疗可以改善年轻患者的疗效,但在老年患者较难耐受。我们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2例老年复发或难治性DLBCL,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HOP方案联合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K2(rh-TNFα-DK2)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对46例NHL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分别以CHOP方案 rh-TNFα-DK2(试验组)和CHOP方案 安慰剂(对照组)化疗2个疗程。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缓解率/好转率分别为80.0%及43.8%(P<0.05)。治疗后试验组NK细胞数增加,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rh-TNFα-DK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寒战和发热,发生率分别为34.4%和21.9%。结论:rh-TNFα-DK2与CHOP方案联合治疗NHL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提高临床缓解率和好转率,临床安全性较好,不增加CHOP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高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院的76例老年NH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HOP方案组36例,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组40例。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6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 CHOP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25.00%,总有效率为55.56%;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组分别为45.00%,77.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3,P<0.05);两组治疗方案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IgA、lgG、IgM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CHOP方案治疗高龄NHL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未增加,但还应实时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美罗华375mg/m2于每周期化疗前1d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循环周期;4~6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7例初治患者,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2例。3例复发或难治患者,2例达CR,1例PR。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等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以及化疗相关的血液学毒性,患者均可耐受。仅1例出现爆发性肝衰竭。结论:美罗华是一种高效、安全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药物,但其用药最佳方案、长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仍待临床观察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一组大样本量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状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HBV感染与不同类型NHL的关系及其对临床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29例NH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随访资料,统计分析HBV感染与NHL患者的细胞学类型、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本组929例NHL患者,B细胞NHL患者HBV感染率(16.67%)明显高于其他细胞类型的NHL(P=0.045);在B细胞NHL类型中,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感染率最高,达19.94%;HBV感染率与B细胞NHL分期密切相关(Ⅲ+Ⅳ期18.87%∶Ⅰ+Ⅱ期11.18%,P=0.023),与IPI评分也有关(3分28.27%∶≤3分6.11%,P=0.000);NHL化疗后,HBV大三阳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明显上升,以B细胞NHL明显;HBV大三阳NHL患者化疗后疗效差,联用利妥昔单抗(R)的化疗方案能明显改善伴发HBV感染的NHL患者的疗效;B细胞NHL患者化疗后,其PFS在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者间有明显差异(95%CI 77.387~91.473∶90.026~96.312,P=0.007),其中大三阳与HBV未感染者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44.043~91.374∶90.026~96.312,P=0.011);无论是接受RCHOP还是CHOP方案治疗的患者,大三阳者PFS都是最差的(P=0.038、0.022)。结论:HBV在B细胞性NHL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NHL患者合并HBV感染可能促进肿瘤进展、降低化疗疗效,并进一步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OP方案治疗初治的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缓解率、不良反应,T-cell淋巴瘤的有效率.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NHL,随机分为A、B 2组,A组:CTOP方案(环磷酰胺加吡柔比星加长春新碱加泼尼松),B组:CHOP方案以同等剂量的阿霉素(ADM)取代THP,余同A组.完成4周期后,根据病情放疗或加用博来霉素化疗.结果:A组完全缓解(CR) 71.9%,T-cell淋巴瘤CR 76.5%,2年总生存率53.1%.B组CR 62.5%,T-cell淋巴瘤CR47.1%,2年总生存率50%.A、B 2组比较CR率及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T-cell淋巴瘤,CTOP方案优于CHOP方案,其CR率A组、B组分别为76.5%∶47.1%(P<0.01),脱发及心脏毒性CHOP增加.结论:CTOP方案适合老年NHL的治疗,尤其是对T-cell淋巴瘤有优势,明显降低毒性反应,尤其是心脏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古健  陈焯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56-3257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组异质性较强的恶性肿瘤,多数起源于B淋巴细胞,95%以上的B细胞NHL表达CD20抗原。R-CHOP方案是其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虽然美罗华提高了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复发或难治,尤其对因身体状况而不能耐受高剂量激素的老年患者来说,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6例M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CL国际预后指数(MIPI)和MIPIb(Ki-67)评估,观察短期缓解率和长期疗效,包括2年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PFS),分析临床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男∶女约为3∶2,临床分期Ⅲ~Ⅳ期约占93.8%,所有患者均接受1个疗程以上的CHOP(E)±美罗华(R)等方案化疗。预后因素分析发现:①虽然MIPI5.7、Ki-67≤40%、β2-GM3mg/L各组患者分别与MIPI≥5.7、Ki-6740%、β2-GM≥3mg/L各组患者的短期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但前3个组患者2年PFS率分别明显高于后3个组(66.7%∶25.0%,63.6%∶19.1%,78.9%∶33.5%,均P0.05);②9例检测SOX-11,阳性率66.7%(6/9),未发现预后相关性;③CHOP(E)+R与PAD方案组的短期完全缓解率及2年PFS率均明显优于CHOP(E)方案组(57.1%∶100%∶0,71.4%∶100%∶11.1%,均P0.05);④难治/复发患者中,1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2例行含硼替佐米的PAD方案化疗,均获得长期PFS。结论:MCL患者男性多发,多为Ⅲ~Ⅳ期,MIPI指数、Ki-67、β2-GM对临床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SOX-11预后相关性有待深入研究;CHOP(E)+R较CHOP(E)疗效好,PAD方案联合美罗华维持治疗对难治/复发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5.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为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B细胞来源的NHL。美罗华(Rituximab)是第一个获得FDA批准用于临床的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抗,能与B细胞表面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通过诱导抗体介导细胞毒性作用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因而通过多种机制清除体内B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我院2001年8月-2008年2月应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NHL患者共1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美罗华375 mg/m2于每周期化疗前1 d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循环周期;4~6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7例初治患者,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2例.3例复发或难治患者,2例达CR,1例PR.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等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以及化疗相关的血液学毒性,患者均可耐受.仅1例出现爆发性肝衰竭.结论美罗华是一种高效、安全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药物,但其用药最佳方案、长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仍待临床观察探讨.  相似文献   

17.
吡喃阿霉素为主方案联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吡喃阿霉素是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我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1994年1月~1998年10月用吡喃阿霉素(THP)组成的CT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0例,同时用阿霉素(ADM)组成的CHOP方案治疗NHL42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报告 NHL72例,均根据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确诊。吡喃阿霉素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3~78岁,中位年龄40岁。病理类型:高度恶性18例,中度恶性7例,低度恶性5例。免疫组化:B细胞来源12例,T细胞来源10例,非B非T细胞来源8例。按照AnnArbor分期法:1期4例,2期4例,3期6例,4期16例,3例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DLBCL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化疗组CHOP方案常规化疗;联合组CHOP方案常规化疗+沙利度胺治疗,沙利度胺50 mg/次,每天早晚各1次,第1~28天给药.4周1个疗程,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疗效.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的水平.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 PR)为80%,化疗组有效率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化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CHOP化疗能改善DLBCL患者的有效率;沙利度胺能抑制肿瘤细胞VEGF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清VEGF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并比较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与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2年8月至2006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化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66例,按照治疗方案分成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组(简称“氟达拉滨组”)和CHOP组,对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氟达拉滨组总有效率为81·5%,而CHOP组为48·7%;对晚期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及伴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淋巴瘤患者氟达拉滨组总有效率均高于CHOP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氟达拉滨组血液学不良反应与CHOP组类似,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恶性淋巴瘤以及难治、复发、晚期的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安全性及患者的耐受性均优于CHOP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比较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应用氟达拉滨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应用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n=5)、CHOP方案(n=9)及利妥昔单抗加CHOP(R加CHOP)方案(n=7)化疗后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及健康志愿者(n=51)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结果:应用氟达拉滨化疗患者的淋巴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及CD4 T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应用CHOP方案及应用R加CHOP方案患者。应用氟达拉滨组患者与R加CHOP组患者B淋巴细胞计数未存在显著差异,但2组均显著低于应用CHOP方案组患者B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结论:氟达拉滨可引起患者机体显著的免疫抑制。在应用氟达拉滨为基础的化疗过程中有必要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