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SP热轧板卷边部裂纹成因及控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抑制CSP热轧板卷边部裂纹,对CSP热轧板卷边部裂纹的成因进行了研究.CSP热轧板卷边部裂纹缺陷主要有3类:边部横裂纹、边部纵裂纹、边部烂边或掉块等.板卷产生边部裂纹的主要原因是:连铸坯表面边部横裂纹(包括深的振痕)和边部的细小纵裂纹,在加热和轧制过程中不断扩展;钢液在凝固以及铸坯在冷却、均热、轧制、层流冷却和卷取等过程中的热应力、机械应力以及相变应力等作用力超过钢的塑性变形抗力.抑制CSP热轧板卷产生边部裂纹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好合适的钢水成分;制定有效的工艺参数,如结晶器热流密度、结晶器振动参数、二冷冷却强度等.工业试验结果表明,CSP热轧板卷边部裂纹率由7.93%降低到1.81%.  相似文献   

2.
殷楷  付建军  李富峰 《天津冶金》2012,(2):14-16,53
针对FTSC薄板坯工艺生产热轧板卷存在的纵裂纹和烂边缺陷,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板坯存在的宽面纵裂纹和窄面或角部横裂纹缺陷,将分别导致热轧板卷纵裂纹和烂边缺陷的形成.通过控制钢水温度,控制结晶器铜板厚度,降低二次冷却强度等措施,质量缺陷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攀钢低合金钢板坯角横裂缺陷的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结晶器液面波动、结晶器锥度、结晶器冷却制度、连铸保护渣、二冷制度等连铸工艺对低合金钢板坯角部横裂纹缺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板坯角部横裂纹的有效措施,即稳定结晶器液面、优化结晶器锥度、弱化结晶器冷却和连铸二次冷却,改进连铸保护渣等.研究结果经实施应用,明显减轻了板坯角部横裂纹缺陷,消除了因低合金高强度钢连铸坯角部横裂纹缺陷引起的热轧板卷边裂缺陷.  相似文献   

4.
李红光  邓通武  陈亮  郭跃华 《钢铁》2019,54(8):169-173
 为了降低YQ450NQR1乙字钢边裂比例,检验分析了典型边裂缺陷形貌及组织特征,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形成边裂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边裂缺陷是铸坯原生裂纹在轧制过程变形扩展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结晶器保护渣润滑传热不良造成振痕过深且宽度不均,并且矫直温度处于脆性区。优化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物性指标后,凝固传热及润滑作用得到明显改善,铸坯振痕宽度由3~10 mm改善至7~9 mm,振痕深度由1.0~1.5 mm优化至1.0 mm以下,消除了铸坯角部裂纹和渣坑缺陷;优化连铸冷却,使矫直温度避开脆性温度区,最终YQ450NQR1乙字钢边裂比例由21.80%~22.28%降低至0.59%。为乙字钢边裂缺陷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钢生产含硼S355JR热轧板卷时,距钢卷边部10~20mm处有裂纹存在,通过检验边部裂纹周边的金相组织,研究原料铸坯角横裂缺陷,发现钢板边部裂纹主要由铸坯角横裂引起,加热过程中裂纹周边氧化,轧制时由于较厚的氧化层存在,无法焊合,最终在钢板边部形成裂纹。连铸工序采取措施,可减少边部裂纹;清理铸坯角部可作为铸坯出现角横裂缺陷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210-2250线IF钢绕组板卷渣缺陷形成原因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板坯在连铸浇注过程中结晶器窄面液位波动造成保护渣卷入是此类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优化浸入式水口结果、优化保护渣性能、降低拉速等、能有效避免结晶器窄面保护渣卷入、工业实践表明、工艺调整后IF钢热轧板卷渣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消除微合金化钢连铸板坯的角部裂纹缺陷,使得板坯在不进行离线切角的条件下满足轧制要求,采用倒角结晶器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工业试验,分析并解决了倒角型板坯存在的角纵裂及结疤问题,实现了该技术的规模化连续生产。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倒角结晶器技术不仅能够控制板坯的角横裂缺陷,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超低碳钢热轧板卷边直裂的发生率,因此可为钢铁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宝钢厚板边裂成因分析和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裂是影响宝钢厚板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厚板边部的非连续弧形裂纹缺陷取样,进行金相分析,并对连铸板坯进行对比轧制试验,证实钢板边裂是由连铸板坯角部横向裂纹引起.分析了影响板坯角部横裂的结晶器保护渣、二冷水、结晶器、浇注速度等工艺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板坯角部横裂的有效措施,即改进保护渣性能、优化二冷水水量分配、弱化结晶器冷却、稳定结晶器锥度和采用合适的浇注速度等等.实施以上措施后,钢板边部裂纹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观组织分析法, 对某钢铁公司生产的Q345B热轧板板面结疤缺陷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类热轧板的结疤缺陷是由于连铸工艺出现异常,造成板面或近表层卷渣、微裂纹和气泡等板坯缺陷,并在连铸过程中裂纹出现了高温氧化行为,在加热炉中裂纹发生二次氧化、脱碳、晶界弱氧化等行为,在后续轧制过程中进一步恶化板面,从而造成了板面大面积结疤产生。  相似文献   

10.
CSP热轧薄板表面边裂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小燕  李月兰  丰慧  姚静 《中国冶金》2005,15(11):48-51
为解决马钢CSP工艺生产的热轧板频繁出现的边裂问题,通过对铸坯及板材典型边裂试样的解剖并结合现场工艺因素控制状况的调研,认为铸坯边部"过冷"使其矫直时处于裂纹敏感区是边裂产生的原因,而钢中夹杂物及氮、铝的增加是边裂产生的诱发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二冷室二冷状况的检查与维护,适当降低钢中铝的质量分数,提高连铸过程的全程保护浇注的效果,稳定结晶器液面的控制以避免卷渣.措施实施后,边裂发生率由最严重时的23%下降至目前的1%以下.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热轧板卷表面质量,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翘皮和黑线两种典型缺陷。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表面黑线或翘皮缺陷微区成分主要由二次脱氧产物、钢包渣、保护渣等物质构成。结合表面缺陷附近的金相组织、夹杂成分和晶粒结构可以得出,热轧板表面缺陷的形成在炼钢过程主要受钢包渣或结晶器保护渣的卷入、铸坯皮下气孔、铸坯表面(边部)裂纹等影响;在轧制过程主要受氧化铁皮轧入、侧压定宽机参数不合理等影响。详细讨论了热轧板表面典型缺陷产生的位置和形成过程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热轧板卷边裂是常见的质量缺陷。介绍了邯钢2250热轧生产线板坯边裂的形貌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了边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夹渣和夹杂造成的。通过建立和完善《热轧板卷边裂图谱》,有针对性地指导炼钢生产,边裂缺陷率由3.0%以上减少到0.4%以下,降级改判损失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3.
卢凤喜  黄璞 《中国冶金》2006,16(7):41-44
川崎取向硅钢存在热轧板边裂问题。针对此问题,日本川崎公司采取了板坯在1200℃以上加热时控制保护气氛中氧的质量分数及保持时间;调整粗轧压下率及轧制温度;实施宽压下及边部加热;变化材料的变形能,抑制边部鱼鳞状缺陷的发生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缓解热轧板边裂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洪兴 《炼钢》2012,28(2):24-28
采取结晶器和二冷区弱冷制度、恒拉速浇铸、控制结晶器钢液面波动在±3 mm以内、采用合适的结晶器窄面锥度、适当提高保护渣碱度、保证扇形段导辊对弧精度和辊缝偏差在±0.5 mm以内、保证结晶器振动偏差在±0.3 mm以内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连铸坯角部裂纹程度和裂纹发生率,降低热轧板卷降级比例。  相似文献   

15.
丁美良  关建辉  孙林 《钢铁钒钛》2015,36(1):120-124
为改进热轧带钢质量,采用OM、SEM和EDS研究了热轧带钢翘皮及边损缺陷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翘皮缺陷处含有铁氧化物、二次氧化物和结晶器保护渣成分,产生的原因有结晶器保护渣卷渣、铸坯表面裂纹、热轧板表面划伤、轧钢翻边等。边损缺陷处含有铁氧化物、二次氧化物、钙铝酸盐和Mn S,产生的原因有铸坯表面裂纹、炼钢过程中的内生夹杂物等。提高连铸坯质量,控制热轧过程中缺陷的产生,是获取高品质热轧带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钢厂采用立式连铸生产304L不锈钢,但在轧制过程中易出现边裂现象。本文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微观组织观察、能谱分析及高温力学性能检测等手段,对钢材组织、边裂部位的断裂形貌以及断裂部位存在的夹杂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04L热轧板的组织为奥氏体和铁素体。裂纹穿过两相组织并导致组织的压缩变形。裂纹内含有CaO-SiO2-Al203-MgO复合型夹杂物,夹杂物含有Na元素和K元素。最终确定在生产过程中卷进的保护渣是导致钢材产生轧制边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珠钢热轧板卷边裂缺陷的工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今年第一季度珠钢热轧板卷出现的边裂缺陷进行调整统计,并选取了一些关键工序的相关工艺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出造成边裂缺陷的主要原因和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某厂在轧制厚规格S275JR钢卷过程中在钢卷中心位置附近出现了大量裂纹缺陷问题,通过对该缺陷宏观形貌、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等进行研究分析后,确定了板卷表面裂纹缺陷是由钢坯皮下微裂纹造成的。基于此分析对S275JR生产过程中的硫质量分数、过热度、结晶器冷却强度与保护渣进行了优化。工业实践表明,工艺调整后钢卷表面裂纹缺陷由12%降低到0.93%。  相似文献   

19.
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热轧板和冷轧板常见的表面脱皮缺陷对后续产品合格率有着极大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手段,观察并分析该脱皮缺陷处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及元素成分,探究脱皮缺陷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热轧板脱皮缺陷表面及纵截面存在明显的嵌入型Cr、Mn金属氧化物,其化学组成与其常见氧化铁皮高度一致。此外,在热轧板脱皮缺陷纵截面EBSD扫描中发现有残余铁素体组织,轧制过程中该处两相组织热塑性差异可能导致微裂纹产生及后续高温氧化,从而表现为热轧板常见的氧化型脱皮缺陷。冷轧板脱皮缺陷来源于热轧板的隐性缺陷,其异常成分与中间包覆盖剂、结晶器保护渣等外来夹杂物基本一致,这些夹杂物在浇注过程卷入铸坯内部且多在冷轧过程得以暴露,并表现为夹杂型脱皮缺陷,形貌上包括直线型脱皮和剥落型脱皮。通过改进连铸中间包与浸入式水口工艺,可有效降低这类不锈钢轧材表面的脱皮缺陷比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和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对309L奥氏体不锈钢板热轧边裂缺陷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09L钢(0.012% C,0.034% N)板坯热轧加热温度1260 ℃边部三角区存在大量网状铁素体,在后续加热过程中高温铁素体含量进一步升高,达到24%左右,导致塑性降低,轧制过程中产生边裂缺陷。通过控制钢中C含量0.015%~0.025%,N含量0.04%~0.05%,热轧板加热温度1150 ℃,使钢中铁素体含量降至10.7%,有效避免309L钢板边裂,板卷合格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