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刘婷婷 《上海包装》2023,(5):165-167
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传统服饰文化体系,同时要与现代设计观念相互融合。从传统服饰的结构特点、色彩体系以及象征意义等3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服饰的设计特点,对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现代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升现代服饰设计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传统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2.
宋艳辉  丁晨 《包装工程》2016,37(18):185-189
目的研究湘西苗族服饰文化内蕴及在现代服饰中的"穿"承设计。方法引入苗族服饰的纹样、款式、工艺特征以及苗族服饰元素的"穿"承设计技法,对"穿"承设计技法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结论在"穿"承设计技法中关注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如何提高传统服饰的服用舒适度,建立湘西苗族服饰自主品牌;分析刺绣、扎染、蜡染、剪纸等传统服饰工艺瑰宝,追寻本土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提高人们对苗族服饰的审美情趣,生产符合都市人审美需求的现代服饰,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继续穿着和欣赏苗族服饰,从而使湘西苗族服饰代代"穿"承。  相似文献   

3.
王瑶 《上海包装》2023,(5):168-170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服饰元素为现代服装艺术提供了多种思路,对现代服装的廓形和纹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服饰元素出发,分析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探讨中国人的情感价值与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融合对现代服装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旨在更好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高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4.
服饰是人类文化和进步的象征,是人类观念的产物。广西的瑶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代表着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有不同的服饰特征,集中体现了瑶族服饰的多彩性、装饰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广西瑶族服饰的元素在今天已经被大量地使用,展示在现代服饰的每个细节如蜡染、绣花、流苏等。  相似文献   

5.
苗族服饰文化是苗族历史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内涵丰富,极具民族代表性,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记录了苗族的历史文化,创造了“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兴起对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以及乡村振兴都起到重要作用,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非遗技艺传承人缺失、相关产品及活动吸引力不足、传统图案与现代审美不契合等问题。文章以台江县苗族服饰文化为例,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从活动、环境、体验、利益4个维度分析台江县苗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从而找出一条适应于台江县苗族服饰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文化生态视角系统分析蒙古族传统服饰在不同地域文化下所产生的符号特征与装饰手法,探索其中所含元素的缘起与地域文化背景,总结整理蒙古族服饰地域分化脉络与设计驱动的文化价值实现路径。方法 首先,通过对蒙古族服饰地域特征的分析,从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收集蒙古族服饰元素符号,梳理不同地域下的蒙古族服饰特点并将其进行分类,同时分析地域环境对蒙古族服饰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探讨地域环境与蒙古族服饰文化价值的关系;其次,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探讨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利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最后,从设计学的角度总结蒙古族服饰的地域分化和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结论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地域、文化、宗教、环境对蒙古族服饰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设计驱动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转化和价值实现路径,为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价值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萍 《中国科技博览》2011,(15):181-181
民族服饰口趋世界性,不同民族的服饰文化越来越被世界所接纳和借鉴,不同服饰文化的元素相互交融带来的是新的服饰感受,中华民族服饰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贵州苗族服饰艺术特色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了解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苗族服饰艺术特色中的装饰图案式样、佩戴的饰品样式、制作工艺流程等要素,探讨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从而总结出将苗族服饰艺术运用到家具中的设计方法.结论 基于苗族服饰艺术特色,探讨并实践了三个家具设计方案:一是将苗族服饰的装饰图案和家具的实用功能相结合的设计;二是基于苗族服饰蜡染材料的设计;三是从苗族银饰装饰中提取元素的设计应用.苗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苗族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研究其艺术特色并进行设计实践探讨,既是对苗族服饰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弘扬,也是丰富家具创新设计的视觉审美表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中西方服饰文化的特点、特色、特征与差异,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别,中西方的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文章透过东西方传统服饰文化观念的特色比较、东西方服饰艺术的形态差异比较,来阐述两者之间的差异与不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观念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注重服饰文化的民族性,而西方服饰文化观念更注重崇尚人体美,服装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追求感官刺激,服装突出表现自我的个性。而且东西方服饰中不同的结构款式外形文化、不同的图案装饰文化、不同的色彩文化、不同的材质和衣料文化以及不同的着装观念也构成了东西方不同服饰艺术的形态差异。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东西方各个时期的历史。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式服饰与西式服饰因为不同的审美意识,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东西方服装服饰也时有风格上的交汇和融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服饰文化融合的趋势也在加强。在探讨中西服饰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性。因此,探究中、西方服饰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湘西苗族童帽中的文化隐喻是湘西苗族服饰艺术的一种浓缩形式,暗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苗族思想观念及历史文化的表现载体,有着不可替代的民族思想价值。童帽从纹样到造型都有极强的塑造性及可再设计性,现代服饰可运用一些经典的纹样及造型样式进行服饰的创意设计,其个性的创作意识和表达内容不仅可以增加现代服饰的文化内涵,对苗绣的传承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代服饰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吸收了大量中原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之后,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服饰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状态、生活风貌和地域特色的物质载体。由于其长期生活在苦寒的北方地区,加上女真族是渔猎之族,其服饰文化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以金代女真族服饰彰显北方土地文化,以金代女真族的精神面貌和艺术精髓,探索女真族服饰图案的独特魅力,作为中国风设计元素,融入当代服饰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苗族刺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将苗族刺绣创新应用于国潮服饰设计,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苗族刺绣的艺术资源,而且能够丰富国潮服饰的创意设计元素。本文从图案造型、构成形式、色彩搭配和工艺表现四个方面剖析了苗族刺绣元素的艺术特色,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出苗族刺绣元素与国潮服饰设计相结合的应用方法,以期为后续运用苗族刺绣元素设计国潮服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标准化是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羌族服饰的标准化研究,概述了羌族服饰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价值,分析了羌族服饰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现代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标准化在规范羌族传统服饰的传承方式、打破民族文化保护的时代局限性和开拓民族文化遗产传承新领域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曹新渝 《包装工程》2018,39(14):252-255
目的探究服饰图案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以服装图案的发展为线索,引出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的诸多和谐元素的纹理以及丰富多彩的样式和独特的工艺手法,探索这些经典的服饰图案色彩、造型和工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及应用方式,然后以苗族、维吾尔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图案特点为基础,探讨不同的服饰图案在酒包装设计、浴巾包装设计和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挖掘民族服饰图案与包装设计理念的契合点。结论在包装设计中恰当应用服饰图案,配合色彩、形式等特点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更富内涵的外在形式改造,能够有效提升包装的审美价值,实现文化层面与外型的深刻表达,在实现包装设计创新的同时,促进地域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客家人对服饰装饰文化的推崇十分讲究,在经过若干年的熏陶、沉淀,服饰文化理念已深深地扎下根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赣南服饰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变迁,赣南客家服饰图案的精神意义日益传递给我们文化教育的启示。本文从赣南客家服饰图案的造型取材、色彩情愫、材料选用、审美特征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做了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邢雨晴 《中国包装》2023,(12):51-54
苗族的传统服饰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被认为是宝贵的艺术遗产。苗族的服饰通过采用不同的设计技巧,总结、概括、创新和重新设计事物,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图案体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包装行业开始关注具有独特性、民族特色和流行性的包装设计,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将苗族服饰元素融入现代包装进行创新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丰富性,还能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为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寻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在旅游工艺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瑞荣 《包装工程》2013,34(22):24-26
以贵州苗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为依据,分析了苗族服饰的图案、色彩、文化内涵和寓意,并结合当前苗族旅游工艺品的包装设计现状,论述苗族服饰图案的价值,进而分析了服饰图案在旅游工艺品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凸显地域文化是旅游工艺品包装设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宋晓薇  詹炳宏 《包装工程》2020,41(10):325-330
目的蒙古族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是最直观的文化形式,也是了解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蒙古族服饰为载体,提取其中的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通过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达到保护和传承蒙古族文化的目的。方法搜集蒙古族服饰相关资料并整理分类,使用形状文法提取蒙古族服饰文化因子,依据因子特性完成图谱构建,再细分影响蒙古族服饰文化元素的基因,通过用户心理意向测试对用户感知进行定性分析,将具有较高用户感知度的设计因素集成应用到产品设计中。结论在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蒙古族服饰文化因子的提取与运用,为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产品设计开辟新空间,通过设计实践验证在产品设计中使用"文化因子提取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黄小玲 《湖南包装》2006,(2):45-46,44
当今.人们提及现代服饰文化,都会想到世界时装之都巴黎、伦敦、米兰和纽约等。而中国作为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服饰文化历史,却不被世人关注。这不能不是一个遗憾!怎样在现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潮流中,独具匠心地运用富有民族个性的纹饰,以独特的服饰艺术屹立于世界服饰之林,是我们服饰设计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世界各国服饰艺术的发展规律表明,盲目的摹仿和抄袭,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20.
从苗族银角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着手,旨在开发苗族地域文化标志,弘扬苗族银角文化。提出运用视觉形态创造学方法将银角图腾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元素进行了具体的实例设计。着眼于文创产品设计的实用性,充分尊重苗族银角的文化内涵,提炼银角的文化特色,分析苗族银角元素,在符合产品设计观赏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提出可行性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设计论证。苗族银角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碰撞,不仅推动了苗族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还在适应现代社会背景下增添了苗族文化的附加值,展现了区域特色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