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宋艳辉  丁晨 《包装工程》2016,37(18):185-189
目的研究湘西苗族服饰文化内蕴及在现代服饰中的"穿"承设计。方法引入苗族服饰的纹样、款式、工艺特征以及苗族服饰元素的"穿"承设计技法,对"穿"承设计技法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结论在"穿"承设计技法中关注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如何提高传统服饰的服用舒适度,建立湘西苗族服饰自主品牌;分析刺绣、扎染、蜡染、剪纸等传统服饰工艺瑰宝,追寻本土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提高人们对苗族服饰的审美情趣,生产符合都市人审美需求的现代服饰,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继续穿着和欣赏苗族服饰,从而使湘西苗族服饰代代"穿"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贵州苗族服饰艺术特色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了解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苗族服饰艺术特色中的装饰图案式样、佩戴的饰品样式、制作工艺流程等要素,探讨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从而总结出将苗族服饰艺术运用到家具中的设计方法.结论 基于苗族服饰艺术特色,探讨并实践了三个家具设计方案:一是将苗族服饰的装饰图案和家具的实用功能相结合的设计;二是基于苗族服饰蜡染材料的设计;三是从苗族银饰装饰中提取元素的设计应用.苗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苗族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研究其艺术特色并进行设计实践探讨,既是对苗族服饰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弘扬,也是丰富家具创新设计的视觉审美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下,如何使“国潮”更加有效对接大众情感需求并走出“符号化”的局限,从而将国潮美学应用到现代设计中。方法 以《只此青绿》节目为例,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寻国潮背后的动因,分析国潮美学的视觉传播机制,并基于实证分析结果进行国潮消费APP设计的案例研究。结果 在实证分析中发现,国潮美学中影响国潮表现效果的首先是色彩,其次是线条,最后是构图,并且国潮创作过程的关键在于创造沉浸式的“神似”体验。国潮创作过程应立足于时代语境,具备当代审美价值并着眼于现代表达。基于此结果设计了一款国潮消费APP并且表现出较好的可用性和美度。结论 国潮美学的视觉传播机制为现代国潮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建议,对国潮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花烨 《中国包装》2023,(8):97-99
随着文化自信深入人心,国潮风格开始迅速发展。国潮插画作为其中一种视觉表现形式,广泛运用于包装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人们对于国潮插画的审美体验实际是对国潮插画中气氛的感知。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将柏美提出的气氛六个特征与国潮插画设计气氛特征逐一对应并进行分析,从场域元素选取、色彩搭配、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探究国潮插画气氛美的营造方式,最后总结国潮插画设计中气氛美营造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建军  李文静 《包装工程》2023,44(8):375-377, 394
目的 探究国潮引领下现代包装设计在创新内外形式、提升竞争力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与实践探索。方法 为打造中国制造的包装,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领域的融合发展,中国时尚产业在此转型升级的关口,将目光锁定在了国潮元素上。以国潮文化的兴起为立足点,结合国潮文化与传统吉祥图案的关联,以及人们的普遍诉求,对其内涵进行了整体的概括和具体的挖掘,并对国潮风格的包装设计特点和现实意义展开探究,借助结构、色彩和视觉符号等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进而分析国潮元素在本质、创新和跨界融合等层面的设计开发路径,就具体的包装设计案例进行有效的展示和应用方式探究。结论 国潮文化融入现代包装设计是一种与媒介和载体所进行的艺术化的阐释与展现,其能够设计出被消费者认同的形式,并更好地引起人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杜杰  李源 《包装与设计》2021,(4):124-125
当下市场国潮高涨,在此环境下的玩具市场也发生了改变.通过对国潮环境下的玩具设计进行分析,文章总结说明了国潮环境下玩具设计的表现形式与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玩具设计是迎合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的必然方法,这对中国玩具行业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国潮环境催生下的"国潮"玩具必将凭借它的独特之处在玩具市场掀起一场中国潮流.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说明:擷取雷山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苗银、刺绣、织锦、铜鼓等元素加以艺术的处理,运用到书籍的整体设计中。书籍装帧设计外部以黑色(雷山苗族服饰的基色)为主,书盒采用天地盒形式,上盒运用烫银工艺,下盒选取雷山最具代表性的苗绣图案,书盒整体设计上含而不露,封面模切一个方形,里面文字运用烫银工艺,封面上把雷山的各种非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8.
张斯维  周睿 《包装工程》2024,(6):407-415
目的 了解用户需求,有助于精准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食物,对国潮点心的食物设计进行思考,提出基于Kano-AHP-AD模型的国潮点心食物设计研究方法。方法 运用Kano模型对国潮点心的20项需求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国潮点心的需求属性划分;引入AHP法进行权重求解,明确国潮点心食物设计不同属性相对重要的用户需求;为了匹配生产中的设计参数,基于AD理论的独立性公理原则完成国潮点心功能域与设计域之间的映射,通过矩阵逐步判断设计合理性和最优解。结果 通过权重求解确定七项国潮点心重要用户需求项,得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国潮点心应具备的设计需求参数,提出国潮点心的食物设计创新路径。结论 该设计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将主观的概念量化为具体数值,为国潮点心的食物设计提供思路。结论具有直观准确与科学合理的优势,可为后续国潮点心开发提供可靠的参考和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国潮艺术和流行文化的兴起,潮流玩具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本文从图像学的视角,重点论述了如何活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助推潮玩产品设计开发,解读了传统文化主题潮玩背后的历史背景与吉祥寓意,同时提出潮玩产品设计思路,以期为更多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一些设计灵感。  相似文献   

10.
杨勇波  顾彦力 《包装工程》2018,39(24):323-327
目的 了解苗绣的历史渊源、图案内容、文化意蕴及艺术价值,重点掌握苗绣图案在婚庆用品上的运用方法。方法 首先从苗绣的历史源流、文化内涵、艺术特征和艺术价值4个方面概述了苗族刺绣艺术,接着研究了苗族的婚嫁习俗及主要的婚庆用品,并从神、形、意3方面总结了婚庆苗绣图案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其在婚庆用品中的具体运用方法。结论 苗族婚嫁刺绣图案题材广泛、色彩艳丽、寓意吉祥,显现出了特有的活力和异质美,表达了苗族儿女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尤其在婚庆产品的图案设计中,精选最具代表性的苗族婚嫁刺绣中的符号元素,传达了人们对新婚的美好祝福,使婚庆用品更具时尚性和民族性。通过研究苗绣艺术在婚庆用品的具体运用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可以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应用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邢雨晴 《中国包装》2023,(12):51-54
苗族的传统服饰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被认为是宝贵的艺术遗产。苗族的服饰通过采用不同的设计技巧,总结、概括、创新和重新设计事物,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图案体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包装行业开始关注具有独特性、民族特色和流行性的包装设计,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将苗族服饰元素融入现代包装进行创新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丰富性,还能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为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寻找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昕兵  苏雪童 《包装工程》2022,43(22):457-468
目的 通过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技艺与潮牌服饰进行设计耦合,使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表达契合现代审美语境,构建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创新发展新样态。方法 借助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对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特征进行归类分析。运用市场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整合潮牌服饰设计特征与原则,进行设计耦合。结果 通过“祥瑞凤凰”“喜上梅梢”“文武双全”三类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潮牌服饰方案,形成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兼顾的刺绣新形式,构建创新设计流程。结论 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特征与潮牌服饰进行设计耦合,探索传统刺绣技艺在现代潮流文化中的新形势,实现传统手工艺与潮流文化的结合,从而为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的发展提供新路径,为振兴中国传统工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说明:该标志设计将苗族图案的形态、苗族传统服饰工艺手法作为设计出发点来进行标志设计。题材来源于云南大理苗族老绣片中的刺绣图案,将苗族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蝴蝶纹及花卉图案等进行转化,即将服饰文化中打籽绣这一传统刺绣工艺以不同大小及不同弯曲程度的点以镂空半圆的形式组合形成疏密不同的造形形态来构成线形和面形图案。  相似文献   

14.
张宁  杨勤  王建伟  陈洋  张晋 《包装工程》2020,41(10):248-254
目的为了解决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元素提取的模糊性和主观性,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提出一套基于眼动分析的设计元素提取方法。方法收集筛选出具有贵州苗族刺绣文化代表性的样本,运用眼动技术将人对苗族刺绣文化特征的感性认识量化,通过眼动数据和主观评价相结合,得出文化样本的提取对象,从形状、色彩、寓意三个方面提取设计元素并建立元素图谱,接着通过形状文法,对设计元素进行重组、演绎等再造表达,并将之运用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结果通过眼动数据分析,从贵州苗族刺绣中提取出该文化的设计元素,并用具体的设计案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论设计元素彰显民族地域特色,为产品赋予附加价值,提升产品的文化意蕴,同时为贵州文化的传承保护及文创产品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清代补子纹样为例为当下传统文化的创新寻找出路。近年来,在我国“文化自信”的号召下,国潮设计应运而生,活跃于文化消费市场。所谓“国潮”,即中国潮流,具体译为将中国元素融入当下的潮流中并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中国元素亦不是单一的,其复杂多样,杂糅成体,如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精神等。这也使国潮设计表现多样,层次丰富,底蕴深厚。同时国潮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喜好,甚至精神追求,不仅扩大了文化知名度,而且深受消费者青睐。通过对国潮设计的发展现状、艺术特点等展开论述,分析出宏观的设计流程,并以清代补子纹样为例进行国潮设计实践。国潮设计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是当下的一大趋势,能有效激发文化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6.
湘西苗族服饰设计中的踏虎凿花艺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希 《包装学报》2015,7(3):89-96
踏虎凿花艺术来源于苗族服饰上的纹样蓝本,其花样繁多且品种齐全,苗族服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踏虎凿花艺术的产生,并不断推动其向前发展。按照苗族人的信仰意识,湘西苗族服饰中踏虎凿花的题材可分为3类,即图腾崇拜主题、生肖崇拜主题和自然崇拜主题。作为衣饰底样,踏虎凿花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在布局上注重对称与平衡,在构图上繁简得当、疏密有致,在寓意上寄予了苗族人们对世间万物的美好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苗族服饰中踏虎凿花艺术可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凿花艺术元素作为庆典符号,并结合旅游文化宣传得以发展。同时,可将踏虎凿花批量制作成布艺装饰画、年画等形式运用于家装等领域,凿花艺术元素还可运用于信息时代的卡通、动漫等艺术形式中。凿花艺术的传承可以考虑在一定范围内普及民族特色教育,将踏虎凿花纳入基础教学体系,为培养优秀凿花艺术工作者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祝燕琴  李卫峰  王娴 《包装工程》2017,38(24):252-256
目的设计具有彝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方法分析彝族服饰、刺绣、漆器、乐器的特色元素,结合旅游纪念品纪念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在产品中整合,设计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结论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人的需求,从彝族民族文化中的服饰、刺绣、漆器、乐器中提取特色文化元素,设计出具有彝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市场对彝族旅游纪念品需求的同时有助于传播彝族的特色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罗密 《包装世界》2015,(4):78-79
本文主要是通过现代箱包设计的发展的分析,引出现代民族特点的重要性,针对苗族文化服饰的丰富特点元素展示证据剖析,阐述苗族服饰文化在人类服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苗族特有的服饰特点元素在现代服饰以及现代箱包方面的应用以及创新。无论时代怎样变化,苗族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族群存在,它独特的文化历史特征都不会变,它只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添加新的文化元素来为这一民族特征服务。  相似文献   

19.
韩璐 《包装工程》2023,44(22):309-321
目的 基于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分析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的符号特征,旨在探索少数民族刺绣图案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转化路径,从符号学视域为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的阐释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方法 通过在黔东南苗族地区使用田野调研、文献资料收集、设计实践等方法,对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的工艺、纹饰、色彩等方面的代表性符号特征进行探讨分析,运用莫里斯符号学三分法从语构学、语用学、语义学等层面解读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之间的符号关系,以现代设计实践为方法,从代表性符号元素中提取设计因子,并以文创产品为载体进行设计转化。结论 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的艺术特征鲜明,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和审美风尚,从语构、语用与语义等维度对其工艺、纹饰和色彩的符号学要素进行提取衍生,探求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元素设计转化与创新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不仅能够使现代设计产品蕴含民族文化特色,而且有助于黔东南苗族辫绣图案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田丽 《中国包装》2023,(2):53-55
国潮插画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潮流插画,展示了东方美学与文化底蕴,近年来成为商业包装设计的应用趋势。国潮插画在商业包装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民族本土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认同,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本文主要对商品包装国潮插画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观点与见解,以期为商业包装设计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