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不同MR扫描序列在SPIO增强大鼠肝癌模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多种扫描序列超顺磁氧化铁(SPIO)增强扫描对显示大鼠肝癌病灶的能力,找出最佳扫描方案。TSE T2WI、SE双回波的T2WI+PDWI、GRE T1WI、T2^*WI,分析增强前后大鼠肝癌病灶的强化特征,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结果:注射SPIO对比剂后,所有扫描序列均显示肝脏的信号强度较增强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肝癌病灶CNR均分别高于平扫。增强后GRE T2^*WI中病灶的CNR明显高于其它序列,但增强后TSE T2WI和常规SE T2WI在显示病变的SNR、CNR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PIO增强后检测肝癌病灶的各种序列中,以GRE T2^*WI最为敏感,其次是双回波的T2WI+PDWI序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MRI常规FSET2WI、SET1WI序列与EPI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4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均进行MRI常规FSET2WI、SET1WI和EPI扫描.29例检查前静脉注射5~10毫克安定.结果FSET2WI、SET1WI序列运动伪影的发生率分别为83.3%、71.4%;EPI序列无一例出现运动伪影.EPI病灶与正常脑白质的对比度显著低于FSET2WI序列(p<0.001),空间分辨率较FSET2WI、SET1WI序列差,信噪比最高.EPI共显示143个病灶,为FSET2WI显示病灶(174个)的82.2%,SET1WI序列显示133个病灶.对于直径大于1cm的病灶,EPI病灶显示数为FSET2WI序列的91.7%.FSET2WI、SET1WI序列所见的DAI主要并发症,EPI序列大都能显示.结论EPI的对比度与分辨率不如FSET2WI,对脑内小病灶、出血灶及脑底部病灶的显示还存在一定的限度,但EPI扫描时间极短,图像信噪比高、无运动伪影,能保证对脑内大多数病灶的显示,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伴有烦噪的急性脑外伤患者或病情不允许进行长时间检查的患者,EPI可代替FSET2WI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脏、胰腺病变在Mn -DPDP增强MRI检查中的强化特征。方法  2 5例Mn -DPDP增强MRI检查 ,其中有15例先行Gd -DTPA增强扫描。常规扫描序列为SET1WI、FSET2 WI、FSET1WI脂肪抑制序列。Mn -DPDP剂量为 0 .5ml/Kg体重 ,肘静脉缓慢滴注 ( 2~ 3ml/min) ,于给药结束后 40min~ 1h扫描 ,序列为SET1WI和FSPGRT1WI ,5例病人 2 4h后复查。结果 原发型肝癌 10例 ,8例为轻度不均匀强化、2例呈半环状强化。肝硬化 2例 ,表现为结节状均匀一致强化且信号高于正常肝组织。肝血管瘤 2例、肝转移瘤 2例、肝囊肿 1例均无强化 ;胰头癌 8例 ,病灶无强化 ,周围胰腺组织明显强化。结论 Mn -DPDP对比剂能使正常肝脏、胰腺显著强化。该药物峰值持续时间长 ,可提供充裕的扫描时间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联合使用SPIO和Gd DTPA对大鼠肝癌模型的增强特点。材料和方法 :制作 3 0只大鼠肝癌模型 ,增强前后行MR扫描 ,平扫序列包括SE、TSE、GRE的T1、T2WI序列。增强扫描分为 4组 ,其中Gd +SPIO联合增强组 10只 ,先注射Gd DTPA ,行SE、GRET1WI扫描 ,随后给予SPIO造影剂 ,扫描序列同平扫 ;SPIO +Gd联合增强组 10只 ,先注射SPIO ,行SE、GRET1WI扫描 ,12min后再给予Gd DTPA ,扫描序列同平扫 ;Gd、SPIO增强组各为 5只 ,增强扫描序列同平扫。分析各增强扫描组中病灶的增强特点。结果 :两种联合增强方法中 ,肝脏信号强度在所有扫描序列中均较平扫时下降 ,但与SPIO增强组无差异 ;病灶的SNR、CNR在SE、GRET1WI中明显高于平扫和SPIO、Gd DTPA增强法 ;在T2WI中病灶的SNR、CNR和单独使用SPIO无显著性差异。两种联合增强方法之间的SNR和CNR在每种扫描序列中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SPIO和Gd DTPA联合增强方法利用了两种造影剂的优势 ,增加了肿瘤病变的对比 ,可提高发现病变的几率。  相似文献   

5.
胰腺MRI:技术及诊断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MR不同序列在胰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4例胰腺检查包括 5 0例正常胰腺及 3 4例临床怀疑有病变的胰腺 ,其中包括 15例胰腺癌 ,2例胰岛细胞瘤 ,1例粘液性囊腺瘤 ,4例胰周肿瘤 ,12例胰腺炎。MR扫描序列包括常规SET1WI ;FSET2 WI ;增强前、后的脂肪抑制T1WI和GRE。结果 :3 4例异常胰腺中的 2 7例 ,增强前、后T1WI脂肪抑制像提供了最好的诊断信息 ,其次为增强后立即扫描的GRE像。未增强的GRE像极好地显示了急性胰腺炎的特征 ,SET2 WI像对胰岛细胞瘤及胰腺癌的肝转移显示较为敏感。结论 :增强前、后T1WI脂肪抑制序列及动态增强的GER序列 ,应为胰腺MRI的标准序列。  相似文献   

6.
海绵窦影像检查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正常CS的CT和MRI序列比较研究,探讨CS实用影像检查方法.方法60例鞍区及CS正常的病人分为三组①20例行SET1WI、FSET2WI、脂肪抑制SET1WI、GRET1WI和SET1WI增强扫描;②20例行3DSPGR和高分辨FSET2WI;③另20例行冠状CT增强扫描.采用双盲法评价并比较(秩和检验)8种检查方法对CS区正常解剖结构的显示能力和伪影程度.结果(1)显示CS内第Ⅲ、Ⅴ1和Ⅵ对颅神经SET1WI增强扫描和CT增强扫描优于其他6种序列(Ρ<0.05);(2)显示CS边缘GRET1WI和3DSPGR不如其他6种方法(Ρ<0.05);(3)显示CS间隙GRET1WI、3DSPGR和高分辨FSET2WI不如其他5种方法(Ρ<0.05);(4)显示ICAGRET1WI、3DSPGR、高分辨FSET2WI和CT增强扫描不如其他4种方法(Ρ<0.05);(5)显示骨结构CT优于MRI各序列(Ρ<0.05);(6)磁敏感伪影GRET1WI、3DSPGR和高分辨FSET2WI多于其他序列(Ρ<0.05);(7)ICA相位方向伪影GRET1WI和3DSPGR多于其他序列(Ρ<0.05).结论CS区首选检查为冠状位SET1WI和FSET2WI;脂肪抑制SET1WI和SET1WI增强扫描可在必要时使用;疑有骨结构改变时,需使用CT或CT增强扫描;GRET1WI和3DSPGR不适于CS区检查.  相似文献   

7.
大鼠肝硬化肝癌SPIO增强MRI表现与Kupffer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云辉  许乙凯  高新疆   《放射学实践》2009,24(11):1182-1186
目的: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导的大鼠肝硬化肝细胞癌(HCC)模型,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I上肝硬化肝癌信号改变与肝Kupffer细胞(KCs)之间的关系。方法:22只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其中6只为单纯性肝硬化,16只为肝硬化肝癌,对照组为10只清洁级Wistar雄性大白鼠,均行SPIO增强前后T1WI和T2WI扫描,并行病理检查(HE染色及普鲁士蓝染色),分析肝脏Kupffer细胞数量与SPIO增强后信号之间的关系。结果:普鲁士兰染色切片上肝硬化组织内蓝染Kupffer细胞数量略减少,蓝色颗粒不均匀;高分化肝癌中Kupffer细胞减少,低分化肝癌Kupffer细胞显著减少甚至消失。肝癌与正常肝实质、硬化肝组织相比,Kupffer细胞数量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正常肝实质与肝硬化组织内Kupffer细胞数量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8)。SPIO增强T2WI上,正常肝实质、肝硬化组织信号强度(SI)较增强前明显下降,信号强度下降百分比(PSIL)分别为42%和3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肝癌信号强度较增强前无明显下降,PSIL为12%,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和肝硬化组织(P〈0.001);SPIO增强后肝癌对比噪声比(CNR)较增强前显著提高(P=0.002)。SPIO增强T1WI上。正常肝实质及硬化肝组织PSIL分别为15%和6%,而肝癌的信号强度较增强前升高9%,部分小病灶呈不均匀轻度强化,肝癌CNR较增强前明显降低(P〈0.001)。SPIO增强T2WI上,肝组织PSIL与Kupffer细胞数量呈曲线趋势,随着组织内Kupffer细胞数量的增多病灶信号强度下降程度越明显,曲线估计3次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20,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SPIO增强T2WI上肝脏信号强度改变与Kupffer细胞数量及其吞噬功能有相关性,随着Kupffer细胞增多PSIL呈升高趋势。SPIO增强MRI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MR平扫、应用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MRI及MRI特异性对比剂铁羧葡胺增强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验证铁羧葡胺在病灶检出方面的优势。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选择怀疑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病例59例,根据相对金标准判定共133个病灶。所有病例均先行梯度回波(GRE)T1WI、去脂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WI、动态梯度回波Gd—DTPA增强MRI,48h后行铁羧葡胺动态GRE增强扫描及去脂FSE T2WI与GRE TW^*W延迟扫描。统计各序列对局灶性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结果 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序列、动态GRE增强扫描、GRE T2^*W延迟增强扫描检出病灶数分别为130、115、127个;平扫GRE T1WI序列、去脂FSE T2WI检出病灶分别为84和106个;Gd—DTPA动态GRE增强检出123个病灶。对于其中44个的微小病灶(〈1cm),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I检出率达到932%(41/44),铁羧葡胺动态增强检出率为727%(32/44),铁羧葡胺延迟增强GRE T2^*WI检出率为886%(39/44),Gd—DTPA动态增强检出率为795%(35/44),平扫去脂FSE T2WI检出率为545%(24/44),平扫GRE T1WI检出率为34.1%(15/44)。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I及GRE T2WI显著提高了对于微小病灶(〈1cm)的检出率,与平扫MR(包括去脂FSE T2WI和GRE T1WI)及Gd—DTPA动态增强M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铁羧葡胺延迟增强去脂FSE T2WI及GRE T2^*WI序列优势主要为提高肝微小病灶(〈10cm)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新型磁对比剂钆贝葡胺(Gd-BOPTA)在肝脏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B超及CT检查提示有肝占位性病变病例进行常规MRI检查和用Gd-BOPTA增强后立即扫描以及30min、60min、90min、120min扫描,有2例延迟至6h和24h扫描。扫描序列SET1WI、FSET2WI平扫、3D-SPGRT1及SET1WI进行动态和延迟扫描。平扫观察病变与正常肝脏组织在各个序列图像上的信号及对比。使用Gd-BOPTA增强后观察,肝实质的强化特征及比较两种扫描序列对肝脏病灶的显示情况,动态及延迟双期扫描的病灶强化特点及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使用Gd-BOPTA增强检查后,发现8例肝癌,2例血管瘤,肝实质长时间保持持续强化稳定状态,最高峰为60min,最长强化时间达24h,GRE较SE在肝脏病变的显示中更有优势,通过双期扫描,病灶显示的更清晰,诊断更明确。结论作为非特异性钆剂的新一代顺磁性对比剂,Gd-BOPTA对肝脏的强化持久稳定,通过动态和延迟的双期扫描能提高肝脏占位病变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磁共振对比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FIESTA)在软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新鲜的正常巴马香猪后膝关节为研究对象,进行扫描角度相同的不同序列MR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自旋回波序列(SET1WI)、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附加脂肪抑制的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3DSPGR)及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序列(FIESTA).在股骨髁间凹中央层面分别测量股骨远端软骨、股骨干骺端骨髓、半月板、韧带、关节腔滑液和背景噪声信号强度(SI),计算软骨信噪比(SNR)和软骨-骨髓、软骨-滑液、软骨-半月板、软骨-韧带对比噪声比(CNR),通过对SNR以及CNR的分析比较,评价各个序列对软骨显示的效果.结果 FIESTA序列在关节软骨显示中,无论SNR,还是CNR均显著优于常 规SET1WI、FSET2WI序列(P<0.05).FIESTA序列中软骨与滑液、软骨与半月板、软骨与韧带间CNR较高(P<0.05).结论 FIESTA序列能有效地显示关节透明软骨,在关节软骨形态学的评价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MRI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卒中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MRI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并比较MRI不同扫描序列检出CMBs的能力。方法 卒中患者60例,分为脑缺血组(34例)和脑出血组(26例),以同期查体的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MRI(包括SE T1WI和FSE 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梯度回波T2加权成像(GRE-T2WI)和平面回波成像(EPI)检查,分别统计各组CMBs、腔隙性梗死、脑白质稀疏情况,同时记录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病史,比较不同扫描序列检出CMBs的差异。结果 CMBs在缺血组、出血组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9.4%,61.5%和6.7%。CMBs最常见于基底节/丘脑区。CMBs与高血压、卒中病史相关(P〈0.01),而与糖尿病无关(P〉0.05)。CMBs的数目与腔隙性脑梗死的数目和脑白质的改变程度成正相关(P〈0.01)。常规MRI和DWI均不能显示CMBs,EPI与GRE-T2WI检出CMB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多发性CMBs的存在提示微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出血倾向,对于临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GRE-T2WI是检测CMBs的首选方法,EPI可作为GRE-T2WI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探讨半乳糖基白蛋白-超顺磁性氧化铁(Gal-BSA-SPIO)在肝脏小肿瘤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半乳糖基白蛋白包被小粒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制备Gal-BSA-SPIO,测定其粒径大小.建立兔VX2肝癌模型(肿瘤直径<1.5 cm),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al-BSA-SPIO和SPIO组,每组10只,每组再分为5和10 μmol Fe/kg组,每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均分别采用SE T2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梯度回波(GRE)T2WI序列行MR平扫,并按实验分组行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增强前后兔肝脏信噪比(SNR)和肿瘤与肝脏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扫描完毕后对肝脏及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Gal-BSA-SPIO平均粒径为34.4 nm,核心粒径为14.8 nm.5 μmol Fe/kg SPIO、5 μmol Fe/kg Gal-BSA-SPIO、10 μmol Fe/kg SPIO和10 μmol Fe/kg Gal-BSA-SPIO 4组增强前后肝脏SNR差值SE序列分别为(1.92±0.42)、(3.75±0.51)、(3.25±0.72)、(4.73±0.34),FSE序列分别为(1.56±0.18)、(3.56±0.64)、(3.33±0.16)、(4.83±0.16),GRE序列分别为(5.55±0.91)、(9.58±0.66)、(9.20±0.29)、(10.63±0.32),不同对比剂及不同序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上述4组增强前后肿瘤与肝脏CNR差值SE序列分别为(2.22±0.68)、(5.27±0.22)、(4.25±0.51)、(6.97±0.63),FSE序列分别为(1.73±0.41)、(4.46±0.54)、(3.73±0.49)、(5.39±0.39),GRE序列分别为(5.98±0.71)、(11.79±0.57)、(9.57±0.54)、(14.64±1.35),不同对比剂及不同序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Gal-BSA-SPIO主要作用于肝实质细胞,而SPIO主要分布于Kupffer细胞内.结论 Gal-BSA-SPIO具有良好的负向肝脏强化效应,对肝内小肿瘤的检出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脊髓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脊髓出血性病变患者(病变组)和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二维扰相梯度回波T2*加权(2D-MERGE T2*WI)、FSE T1WI及FSE T2WI扫描。32例病例均经临床随访及病理证实,包括脊髓挫裂伤20例、脊髓动静脉畸形6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2例、脊髓星形细胞瘤伴出血4例。比较分析SWI及2D-MERGE T2*WI、常规FSE T2WI对脊髓出血性病变检出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20例脊髓挫裂伤患者常规FSE T2WI均显示水肿征象,其中4例脊髓挫裂伤在SWI、2D-MERGET2*WI、常规FSE T1WI及FSE T2WI均未见出血征象,8例脊髓挫裂伤仅在SWI显示出血征象,另外8例脊髓挫裂伤、6例脊髓动静脉畸形、2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和4例脊髓星形细胞瘤伴出血在SWI显示低信号出血征象较2D-MERGET2*WI及常规FSE T2WI更敏感。结论:3.0T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脊髓出血性病变比常规MRI更敏感,可作为脊髓出血性病变MRI检查重要的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14.
梁亮  陈财忠  饶圣祥  金航  杨姗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2012,27(7):765-770
目的:探讨Gd-EOB-DTPA MRI增强扫描时肝局灶性病变的表现及此新型对比剂的诊断效能,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已知或怀疑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34例患者共90个病灶,病灶性质依次为肝囊肿20个、肝细胞肝癌16个、胆管细胞癌1个、肝脏转移性肿瘤37个、肝血管瘤9个、退变结节1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个、肝细胞腺瘤1个、肝脏炎性病变3个及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1个。所有患者依次行MRI平扫(抑脂TSE T2WI、抑脂3DVIBE、2DGRE T1WI)、Gd-EOB-DTPA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增强扫描(抑脂3DVIBE)及延迟20min肝实质期扫描(抑脂2DGRE T1WI、抑脂TSE T2WI、抑脂3DVIBE)。测量并分析Gd-EOB-DTPA增强前后肝脏和病灶信号变化、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绝对值(|CNR|)变化情况,并观察病灶Gd-EOB-DTPA增强扫描表现和特征。结果:Gd-EOB-DT-PA增强后各期肝实质信号及病灶-肝脏|CNR|均显著增加(P<0.001)。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所有病灶符合应用常规含钆(Gd)对比剂时的强化表现和特征;延迟20min肝实质期扫描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呈等信号-高信号,1个肝细胞肝癌呈相对高信号,其余肝囊肿、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癌、肝脏转移性肿瘤、淋巴上皮瘤样癌、退变结节、肝细胞腺瘤、肝血管瘤和肝脏炎性假瘤等均呈相对低信号。结论: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与延迟肝实质期扫描联合应用,可以提供病变形态、血供、细胞来源及功能等更多相关信息,从而提高诊断信心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罗小平  裴宇文  华兰娇  丁爱民  洪欣  林艳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74-1275
目的:探讨低场强扰相梯度回波(SPGR)T2*WI序列在颈椎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4例临床怀疑为颈椎病的患者,均采用FSE T2WI(常规组)和SPGR T2*WI序列(改良组)行MRI扫描,两组的影像资料分别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分析,结果与临床及/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4例中最终确诊为颈椎病65例,阴性9例。其中经临床证实35例、手术证实30例。FSE T2WI序列正确诊断颈椎病48例,误诊7例,漏诊17例;SPGR T2*WI诊断颈椎病65例,结果均与临床及/或手术结果相符。改良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低场强SPGR T2*WI序列对颈椎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以取代FSE T2WI序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浓度为25μg Fe/ml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体外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探讨1.5 T核磁共振仪成像的特征和成像所需最低标记细胞浓度,以及在标记后1 d、1周、2周、3周、4周的信号变化特征。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兔BMSCs并以25μg Fe/ml的SPIO培养液浓度标记,对标记后不同时间的细胞行普鲁士蓝染色和台盼蓝拒染后显微镜观察,并进行MR成像,测量不同序列下不同浓度标记细胞管的信号强度,以确定扫描敏感序列及成像所需最低标记细胞浓度;再测量不同细胞浓度不同时相信号强度,来观察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浓度为25μg Fe/ml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标记BMSCs的有效率接近100%,普鲁士蓝染色见细胞浆内有大小不等的蓝染铁颗粒,且在标记后4周内细胞仍具有活力,标记后的BMSCs在T2WI、尤其是GRE(T2*WI)序列信号明显降低;并且细胞浓度越高信号降低越明显,GRE序列MR成像的最低细胞浓度为5×104/ml。当标记细胞浓度为5×104/ml时,信号在T2*WI序列的降低2周后失去统计学意义;而在细胞浓度为5×105/ml时,标记3周后,信号在T2*WI序列的降低才失去统计学意义。结论:25μg/ml铁浓度标记干细胞不仅标记效率高,而且对细胞生长及增殖活力无明显影响,标记后MR信号改变与干细胞数目及标记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7.
马小龙  陆建平  刘崎  金爱国   《放射学实践》2009,24(9):976-981
目的:比较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和钆对比剂在磁共振图像上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异同。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高脂喂养8周,存活18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9只。使用磁共振在心电门控下对两组兔主动脉斑块进行检测,再给对照组注射钆对比剂,实验组注射USPIO对比剂,并分别于注射后即时、24、36和48 h进行扫描。扫描序列为二维时间飞跃法、快速自旋回波T1WI、脂肪抑制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比较各组兔主动脉硬化斑块内增强前后以及增强后不同时期的脂肪抑制T1WI和T2WI,对比噪声比(CNR)值变化差异。将两组动物处死后取出胸主动脉进行大体普鲁士蓝染色和切片显微镜观察。结果:对照组主动脉硬化斑块注射钆对比剂后T1WI显著强化,CNR值明显上升,24 h后回归注射前状态;T2WICNR值轻度下降,24 h后回归正常。实验组硬化斑块注射USPIO后T1WI显著强化,CNR值明显上升,24 h后有所下降,但明显高于注射前,48 h和72 h后CNR值持续上升;T2WI注射后信号显著降低,24 h后CNR值有所上升,但仍然低于注射前,48 h和72 h CNR值持续下降。实验组兔胸主动脉和切片普鲁士蓝染色阳性,对照组显示阴性。结论:相对于钆对比剂,超顺磁性、超长时间的血浆半衰期以及能够被巨噬细胞特异性吞噬的特性,使得常规剂量的USPIO可以同时引起强化组织信号在T1WI及T2WI上显而易见的变化,并且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持续强化。  相似文献   

18.
MRI对四肢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四肢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提高MRI对四肢神经鞘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神经鞘瘤的MRI资料,其中上肢8例,下肢15例.23例均行常规MRI扫描,包括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SE T1WI增强扫描.结果:23例肿瘤有20例呈椭圆形或梭形,边界清楚光滑,14例位于神经血管束走行区,沿神经走行方向生长,并与神经偏心性相连,9例未追踪到起源神经.21例有完整包膜.绝大多数神经鞘瘤T1WI呈中等至低信号,所有肿瘤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或高低混合信号,增强扫描有不均匀强化.其中显示靶征6例,神经出入征14例,脂肪包绕征10例,脂肪尾征12例.结论:MRI有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和范围,靶征、神经出入征、脂肪包绕征和脂肪尾征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