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颈髓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六例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延.颈髓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6例经脊髓MRI及DSA检查确诊的延.颈髓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行经枕下后正中入路,电凝阻断瘘口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先行血管内瘘口栓塞,后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个月至10年。结果术后椎动脉造影复查显示瘘口及粗大的引流静脉影消失。3例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双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大小便能够自控,未见复发;2例患者症状无改善;1例患者死于术后肺部感染。结论显微外科手术直视下切除延-颈髓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口,疗效较栓塞治疗更为确切。早期诊断并及时消除引起静脉高压的始动因素,保证脊髓静脉引流的通畅,是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内镜直视带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瘘(附1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自行设计的内镜直视气囊扩张器和支架置入器,在内镜直视下置入带膜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瘘17例,置管成功率100%,食管瘘全部闭合。认为内镜直视带膜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瘘简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内镜直视下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瘘的近中期效果,分析其并发症及对策。方法 对65例食管瘘患者,予胃镜直视下置入国产带膜支架,随访35~545天,观察患者术后近中期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 65例病人均首次置入成功,成功率100%。术后2h病人可进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吞咽困难迅速缓解,呛咳症状立即消失,肺部、胸腔及纵隔感染得到控制。术后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常见胸骨后疼痛45例,发生率69.20%;再发瘘5例,发生率7.69%,其中3例支架下移,1例支架覆膜破裂,1例支架及覆膜过短;25例出现吞困难,发生率38.46%。结论 带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瘘是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易接受的姑息性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静脉高压性脑干水肿起病的硬脑(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4-08~2015-08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5例表现为静脉高压性脑干病变的硬脑(脊)膜动静脉瘘患者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治疗情况和随访资料。结果 5例患者病因包括2例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1例舌下神经管区DAVF,1例颅颈交界区DAVF,1例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经栓塞治疗1例,显微外科手术4例。术后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明确瘘口消失,磁共振成像(MRI)复查可见脑干水肿缓解,患者症状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静脉高压性脑干水肿病变严重,由硬脑(脊)膜动静脉瘘引起,临床症状并无特异性,MRI及DSA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为一种十分罕见的脑血管畸形,其由供血动脉、瘘口、引流静脉构成,且动静脉之间无畸形血管团。但由于引流静脉内的高流量特点,汇入引流静脉的正常静脉回流受阻,可导致静脉曲张现象,从而易误诊为颅内动静脉畸形。对软脑膜动静脉瘘保守治疗的病死率较高,建议行外科及血管内治疗,且仅需要消除瘘口,阻断动静脉间血流沟通即可。作者通过报道1例由大脑前动脉供血的软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体会,结合国外文献报道,探讨软脑膜动静脉瘘的定义、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结合X线透视下放置自膨式金属支架对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及食管气管瘘的疗效。方法30例晚期食管癌和5例并发食管支气管瘘的恶性狭窄患者,在内镜直视及X线透视下放入导丝而后用探条逐级扩张食管后放入自膨式金属支架,并发食管瘘者放置带膜支架。结果30例患者放置金属支架一次成功率为100%,5例并发食管支气管瘘者均瘘口一次性封H(5/5,100%),1例术后少量出血.1例术后1月支架滑脱,少数病例出现轻微胸痛,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内镜直视结合X线透视下放置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及食管支气管瘘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治疗的24例(26侧)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为静脉高压性脊髓损伤症状,1例为延髓受压症状。术中应用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即暂时夹闭动脉化引流静脉的起始部,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动脉期后开放引流静脉,从而判定动静脉瘘口位置。术后复查DSA,并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4例患者26侧的硬膜动静脉瘘均经术中瘘口离断,术中吲哚氰绿荧光显影及术后DSA随访证实瘘口均离断。术后随访时间4~30个月,21例患者mRs评分0~1分,2例Hunt-HessⅢ级蛛网膜下腔出血mRs评分2分,1例术前脑干受压症状患者mRs评分3分。结论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是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寻找瘘口的一项安全、简便、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小脑幕脑膜动静脉瘘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其一般不与大的静脉窦相通,而主要经软脑膜静脉或皮质静脉引流,常常形成静脉性血管瘤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对小脑幕动静脉瘘的治疗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论。文章对这类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静脉引流方式、解剖学基础、发生机制和治疗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内镜直视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难治性食管瘘(附2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内镜直视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巨大食管瘘、高位食管瘘、吻合口胃侧瘘、肺癌致气管食管瘘、纵隔瘘并严重感染等难治性食管瘘23例。共置入覆膜支架24枚,置管成功率100%;食管瘘全部闭合,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并延长了生存期。认为内镜直视下置入覆膜支架治疗难治性食管瘘安全、简便、有效;支架选择应个体化,治疗中应根据患才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指供应硬脊膜或神经根的动脉在椎间孔处穿过硬膜时,与脊髓引流静脉的直接交通通道,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约占所有脊髓动静脉畸形的70%。1926年,Foix和Alajouanine首次报道了这种疾病所致脊髓损伤的晚期病理形态,称之为Foix-Alajouanine综合征。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其血管病理学基础,直至50年后才由Kendall和Logue认识清楚。它是指硬脊膜在椎间孔平面出现动静脉间的微小瘘口(约140μm)所致的一系列异常改变。其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常呈隐匿性发病。  相似文献   

11.
Foix—Alajouanine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Foix-Alajouanine综合征是指硬脊膜动静脉瘘伴脊髓静脉回流障碍时,脊髓静脉高压导致的脊髓实质静脉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的脊髓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其症状体征缺乏特征性,主要依靠脊髓MRI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来确诊。尽早行瘘口栓塞或手术夹闭可保存与恢复部分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12.
Foix-Alajouanine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Foix Alajouanine综合征是指硬脊膜动静脉瘘伴脊髓静脉回流障碍时 ,脊髓静脉高压导致的脊髓实质静脉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迅速进展的脊髓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其症状体征缺乏特征性 ,主要依靠脊髓MRI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来确诊。尽早行瘘口栓塞或手术夹闭可保存与恢复部分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复杂性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例复杂性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后,5例患者解剖性治愈(造瘘口消失),另1例患者症状好转。1例患者乙状窦栓塞后吞咽困难,1例患者海绵窦栓塞后外展不佳,经对症治疗均好转。结论静脉途径栓塞是治疗复杂性硬脑膜动静脉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超声诊断创伤性动静脉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创伤性动静脉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创伤性动静脉瘘患者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包括动静脉瘘瘘口发生位置、瘘口大小及形态、受累静脉增宽程度、动静脉内血流表现、动静脉瘘分流的血流峰值流速、受累动脉近心端和远心端的血流频谱变化,受累静脉内频谱表现,并与手术结果或磁共振对比。术后检查,注意观察动静脉瘘口是否闭合,瘘口处动静脉的灰阶图像及血流表现。结果:动静脉瘘超声定性诊断率100%(10/10),瘘口位置诊断准确率100%(10/10),血流频谱的特异性表现为瘘口处高速、低阻及双期单向连续性血流,受累静脉内出现动脉样频谱。术后检查瘘口闭合(9/9,100%),原受累静脉内未探及动脉样频谱。结论:多普勒超声诊断动静脉瘘具有无创、简便、易行且准确率较高的优点,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脑幕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脑幕脑膜动静脉瘘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其一般不与大的静脉窦相通 ,而主要经软脑膜静脉或皮质静脉引流 ,常常形成静脉性血管瘤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对小脑幕动静脉瘘的治疗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论。文章对这类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静脉引流方式、解剖学基础、发生机制和治疗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对8例老年寰枕交界区的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8例中6例为急性发病,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2例为慢性发病,由脊髓损伤引发的感觉运动障碍。8例中,7例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造影显示瘘口均消失,1例采用栓塞治疗,术中由于右侧微导管难以到位,反将左侧的病变血管以Onyx胶栓塞。结论大部分寰枕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首发症状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急性发病,显微手术夹闭瘘口治疗此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动脉一海绵窦瘘(TCCF)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避免引起这些问题的技术方法。方法以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68例TCCF患者,共进行栓塞术75次。1例经颈部切开穿刺,以球囊栓塞;2例经眼静脉入路以微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其余则经股动脉入路栓塞。结果颈内动脉通畅率为66.2%,有3例在瘘口近端闭塞颈内动脉,有5例在栓塞术后3d内球囊过早泄漏,再次行栓塞术,1例栓塞瘘口后出现假性动脉瘤,1例出现眼静脉的动静脉瘘。结论以可脱性球囊栓塞TCCF是可靠的方法,但目前球囊的性能有待提高,以微弹簧圈栓塞海绵窦瘘可提高颈内动脉通畅率.双侧股动脉穿刺置管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内镜姑息治疗食管癌性瘘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癌性食管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998-2006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性瘘肿瘤患者47例,女3例,男44例,年龄29-92岁.食管癌42例,肺癌5例,全部存在食管瘘.10例伴有食管狭窄的患者先行内镜下食管扩张,随后行食管内带膜支架置入术.其余37例则直接行食管带膜支架置入术,并对其中瘘口较大者3例(超过1.5cm)附加蛋白胶黏堵.结果:患者的食管癌性瘘口即刻被封堵住,患者可进食进水,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70%(33/47)患者生存超过3 mo.结论: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或支架置入附加黏堵术为治疗支气管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一种静脉性血管疾病,治疗手段的选择应着重对动静脉瘘的静脉端进行处理。但由于DAVF的血管构筑表现复杂多样,使得有些治疗无法直接针对瘘口静脉端实施。因此,临床上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均有其局限性。现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选择不同方法治疗DAVF患者的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带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引起的管腔狭窄及食管气管瘘患者97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内镜直视下根据狭窄部位及瘘口长度、形态的不同,置入不同型号的带膜镍钛记忆合金支架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97例患者,均1次置入支架成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呛咳症状迅速缓解消失.结论 食管内带膜支架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能迅速缓解吞咽困难,使食管气管瘘呛咳现象消失,改善摄食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