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2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首选方法,其方法简单有效、损伤小、治愈率高,但仍有一些严重并发症影响其临床病程及预后.笔者复习文献对几种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机理及防治综述如下.一、继发性颅内出血文献报道发生率为4%~5%,为硬脑膜外血肿(...  相似文献   
2.
论中医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邪是一切不正常、不正当的因素,邪气是邪的一部分,主要指六气异常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因素。两者可以独立于人体而存在,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邪(邪气)进入人体是致病因素,未进入人体不是致病因素。未导致疾痛的致病因素不是病因,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因。  相似文献   
3.
颅脑颌面伤为一种较严重而复杂的创伤。从1982年12月至1986年4月,我院成功抢救了4例此类伤伤员,现报告如下。 例1,男,33岁,工人,患者于1982年12月19日骑两用车急驰中,头面部撞在水泥柱上,当时昏迷约15min,呕吐4次为血性胃内容物,伤后30min来院。检查:神清,烦躁,血压12.0/9.33kPa(120/70mmHg),脉搏80/min,呼吸20/min,右前额部裂伤8cm,出血,舌裂伤,面部裂伤变形。头颅X线平片提示右前额凹陷粉碎性骨折,上、下颌骨粉碎骨折。即送手术室,术前行气管切开并插管,两鼻腔用碘仿纱条填塞,但口咽部仍有  相似文献   
4.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了1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牛磺酸、甘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伤情越重、预后越差的患者,脑脊液中牛磺酸、γ-氨基丁酸、丙氨酸含量伤后早期升高越明显,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也越长;其中2例早期死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水肿的患者,伤后当天脑脊液中牛磺酸含量分别为92.6和51.5μmol/L,是对照值的9.6倍和5.4倍,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为119.8和246.2μmol/L,是对照值的2.7倍和5.5倍。表明伤后脑脊液中牛磺酸、γ-氨基丁酸和丙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可初步反映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功能恢复状况,并可能与急性脑水肿、脑肿胀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瘀毒互结”为探讨核心,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进展,提出“瘀毒互结”是结直肠癌的重要病机。在结直肠癌进展过程中,瘀血阻滞肠络而致糟粕不行,日久变生毒邪则蓄积于肠道之中,进而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这一进程与“因瘀致毒,毒复致瘀,瘀毒互结”相契合。因此,排便习惯改变是“瘀”的外在表现,肠道菌群紊乱是“毒”的内在本质。基于“瘀毒互结”在结直肠癌中的重要性,运用活血化瘀法。通畅血脉,选择以毒攻毒法消解蕴结于病灶局部之毒,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这就是“瘀毒同治”的内涵。为临床上更加合理地运用“活血化瘀,以毒攻毒”法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创伤后bax和bcl-XL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神经细胞凋亡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在液压脑损伤模型中,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大鼠脑创伤后不同时程bax和bcl-xL的表达;采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电镜超微结构、DNA凝胶电泳观察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结果伤后6h,bcl-xL.mRNA下调[伤侧半球为对侧的(67.42±7.54)%],bcl-xL蛋白水平下降[伤侧为对侧的(85.85±5.72)%].伤后3d,bcl-xLmRNA和bd-xL蛋白表达分别为对侧的(39.97±3.61)%和(57.50±6.21)%;baxmRNA和bax蛋白分别为对侧半球的(203.95±17.53)%和(189.02±7.23)%.伤后bax/bclxL比率升高比细胞凋亡提前出现,早期由于bcl-xL.的表达下降,后期主要是由于bax的升高所致.结论细胞凋亡及其调节基因的表达间具有一致性;脑创伤对bax和bcl-xL的调节发生在转录水平以前的某一环节.bax/bcl-xL平衡体系的维持或紊乱影响脑创伤后神经细胞生存或死亡.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年限藤梨根及其不同部位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及冷冻干燥法制备粗多糖样品,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各样品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多糖样品的线性范围为2.5~20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2.2%。诸暨样品多糖的平均含量最高,浦江样品的最低;浦江4年的多糖含量低于浦江4年秋的多糖含量,磐安2009的多糖含量低于磐安2009秋的多糖含量;诸暨1年的多糖含量低于诸暨2年的多糖含量,而浦江4年的多糖含量低于浦江3年,并且低于浦江2年的多糖含量;浦江3年韧皮部的多糖含量低于其木质部的多糖含量。结论产地、年限、采收期对藤梨根中多糖的含量有影响,且其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水象”视阈探讨肿瘤“瘀毒互结”病机,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具有中医原创特色的理论支撑。[方法] 通过象思维,从“水象”视阈,谈人体之血象于自然之水,人体经脉象于自然水系,探讨肿瘤“瘀毒”之“瘀”象于河道之“淤”,“瘀毒”之“毒”象于水体污染,并以河道淤泥堵塞及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归纳演绎出肿瘤“瘀毒互结”的治则治法。[结果] 以“水象”视阈观之,肿瘤“瘀毒互结”与河道淤堵、水体污染的发生发展过程,肿瘤治疗后机体正气的亏损与水系治理后生态环境的退化,均存在共同之“象”。水系治理的方针法则亦可类比运用于肿瘤“瘀毒”的治疗:河道之“淤”需顺水清淤,肿瘤“瘀毒”之“瘀”需化瘀通脉;水系污染需清污澄源,“瘀毒”之“毒”在解毒寻根;水系治理需重培土,“瘀毒”同治必重扶正;治水当按需制宜,治“瘀毒”应分期论治。[结论] “瘀毒互结”是肿瘤的一大核心病机,象思维是中医的原创思维,从“水象”视阈论证“瘀毒互结”病机,具有中医的原创特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醋延胡索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镇痛药效的相关性,筛选炮制特征成分。方法建立生延胡索与醋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对两者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以大鼠扭体反应为模型建立评价指标,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孕酮、雌二醇、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前列腺素F_(2a)(prostaglandin F_(2a),PGF_(2a))等指标评价镇痛药效,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熵权法研究醋延胡索的谱-效关系,指认醋延胡索炮制特征成分。结果建立了不同批次生延胡索饮片、醋延胡索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31个共有峰。生延胡索饮片与醋延胡索饮片均有止痛效果,以醋延胡索止痛效果最为显著。镇痛谱效关联度分析得到峰9、18~21、25、26醋炙后关联度得分有了显著的提升,与醋炙后镇痛疗效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通过谱-效关系明确了醋延胡索炮制特征成分为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四氢小檗碱、延胡索甲素,为醋延胡索炮制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