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高职院校开展课程层面自我诊断与改进,促使课程实训教学质量管理呈现"8"字螺旋式提升.智慧校园建设视域下,平台的应用为课程实训教学过程由"模糊"转"高清"提供"可追溯"的技术支持,明确高职课程实训诊改应做什么事.进一步聚焦支撑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课程实训教学过程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环节设置若干质控点,提高教学的预测能力、提升教学的调控能力、提振教学的评价能力,确保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2.
苏建华 《网友世界》2014,(20):173-173
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我系针对JSP程序设计课程修订了教学实践环节,教学方式改为教学做一体,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做精心准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多组织课堂讨论,课后教师和学生应积极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艳 《计算机教育》2009,(23):132-135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前、课堂、课后以及实验四个教学环节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教学,提出用课前预习与调研、课堂案例教学与对比教学、课后归纳与分析、实验团队实训四个环节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潮 《计算机时代》2021,(7):109-113
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解决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星泛雅平台与雨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覆盖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和课后使用泛雅平台,课中使用雨课堂,教学过程全程数字化记录.教师通过对教学大数据的分析,实现教学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能够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况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教学实践表明,该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要求,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周室蕙 《福建电脑》2010,26(4):210-210,203
在Photoshop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讲解具体功能,但死板地使用实例,往往效果不佳,很多学生上完课后只会做课上的几个实例,而根本不去思索如何创新。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相应教学评价的实施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爱好,进而改进我们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信息化教学理论为指导,阐述了《Python高级编程》中Jieba库应用知识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整个教学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包括课前准备、课中精讲、课后拓展和考核评价四个环节。课前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教学动画、微课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通过案例精讲分析和课后分组研讨项目实践的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Python高级编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高校扩招,形成教师少学生多的风景,出现大部分高校教师或多或少遇到上平行课程的情况,重复性的教学方式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文章提出运用"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规律思想指导高校教师的平行课程教学,并以型录设计为例,详细阐述"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规律思想在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化教学模式,提高高职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课前备课,巧设提问,课中项目教学,采用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手段和课后的网络教学手段尝试等方面,讨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优化教学的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超星"一平三端"是个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平台,连通"移动端"、"教室端"、"教学端"的智慧教学系统。以《商务沟通与礼仪》课程教学为例阐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以进一步促进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应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现状,提出构建基于该课程知识点及其应用案例的知识图谱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通过课前预置教学任务,课中引导对比分析教学,课后分层评价、课程终结性考核等手段构成教学闭环,旨在对该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余群 《广东电脑与电讯》2023,(Z1):118-120+125
在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标指导下,围绕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构建系统化的教学知识体系,搭建网络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平台,在此基础上制定计算机实践应用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完善课内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并对教师课程教学、学生学习状况,作出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全方位教学评价,进而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12.
课程质量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关键环节.为了提升课程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文章根据课程的生命周期,将课程质量影响因素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构建了包含九大质量指标的课程质量评价模型,并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给出课程质量保障策略.该研究结果可为课程质量的评价和保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疫情时期在线教学面临的挑战,按照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实施阶段,构建具有"三全"特色的在线教学管理模式,并详细阐述具体实践措施,从教学理念变革、教学平台优化、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思考,以期为在线教学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涵盖面广、知识点散等特点,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可以按照"课前猜想、课堂研讨、实验验证、课后思考"四个步骤进行,在课前预习中,实施问题驱动;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在实验验证时,倡导知行合一,并在课堂上创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的异步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可以不受课堂时间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的限制,学生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来获取相关的知识。笔者介绍JavaScript课程中的一个典型的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包括对课前学习资料、学习清单的准备,课中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以及课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以此来说明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高职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线上—线下—线上、课前—课中—课后、案例驱动的基础教学—项目引导的综合运用"等多维度、多阶段构建混合教学模式,并具体介绍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展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朱香卫  刘丹 《计算机时代》2021,(10):115-118
运用超星泛雅平台创建了Java SE课程的教学PPT、教学视频、课后作业等网络资源,学生利用所创建Java SE课程的网络资源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练习及完成教师发布课后作业等环节的训练.在超星泛雅平台上积累了学生学习Java SE课程网络资源丰富的过程性学习数据,通过分析所积累的学习数据,能有效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应用Java SE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方式与环境、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行为均发生了变化,这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契机。高校通识类课程可以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设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智慧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设定教学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施课前课中课后的智慧教学,完善多元的智慧教学评价,这些化解了通识类课程在教学期间面临的不同问题,优化了教学成效,助推学生智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卢莉  陈瑛 《办公自动化》2023,(12):28-30
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生源结构的多样性使得学生间的水平差异较大,给计算机实操类课程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针对这个问题,文章探讨将BOPPPS模型的六个环节与混合式教学一起融合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基于学习通平台开展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和学习评价,并给出该教学法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实践总结,以期缩短学生学业水平差距,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在线教学存在的疑难问题难以讲解透彻、课堂沟通互动不易等挑战,基于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面向理工科学生教与学过程的"痛点"和"痒点",提出以"知识核心模块"翻转的高效在线教学新方法,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介绍教学实施过程并说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