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采用硫酸镍、柠檬酸盐和钨酸钠为基本组分的镀液,获取了非晶Ni-W镀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磨损实验机等对镀层形貌、结构、硬度、耐磨和耐蚀性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Ni-W非晶镀层的耐磨性优于硬铬,耐酸性优于不锈钢。热处理能够提高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硫酸镍、柠檬酸盐和钨酸钠为基本组分的镀液,获取了非晶Ni-W镀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磨损实验机等对镀层形貌、结构、硬度、耐磨和耐蚀性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Ni-W非晶镀层的耐磨性优于硬铬。耐酸性优于不锈钢。热处理能够提高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Ni-P-SiC复合镀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Ni-P-SiC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第2相粒子浓度对Ni-P-SiC复合镀层镀速及显微硬度的影响,对比了纯NiP镀层和复合镀层膜基系统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在SiC浓度为8g/L时,得到最大的镀速和硬度值,并且此时的膜基系统结合力要优于纯NiP镀层的膜基结合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毒性铬、镉镀层的替代涂镀层技术、DSA电极代替毒性铅阳极的应用技术,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依据非晶化提高耐蚀性、纳米化提高耐磨性的思想所开发的具有优异耐蚀耐磨综合性能的非晶/纳米复合结构涂镀层技术,DSA电极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活塞环成型轧辊的失效机制,在不同刷镀工艺参数下制备了Ni-P合金非晶电刷镀镀层,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镀层沉积速率、镀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下镀层的耐磨性以及热处理后镀层性能的变化等,结果表明,在电刷电压为12V,阳极运动速度为10m/min条件下,镀层可获得最佳的组织与性能,Ni-P非晶电刷镀层经热处理后由于Ni3P的析出,使镀层硬度提高,从而提高了镀层的耐磨性。实际应用表明,经电刷镀后轧辊的使用寿命是原来的2倍。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化学测试及XD,SEM,XPS等研究了化学镀Ni-Mo-P合金镀层结构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Ni-Mo-P合金的结构由磷含量测定,高磷含金为非晶结构,耐蚀性能优异,铜含量提高改善了合金的钝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纳米和微米La2O3颗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复合电沉积工艺制备了纳米和微米La2O3颗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在销盘式滑动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复合镀层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纳米La2O3颗粒增强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明显优于微米La2O3颗粒增强复合镀层;纳米La2O3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的磨损主要表现为轻微磨粒磨损特征,而微米La2O3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的磨损机制为剥层磨损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8.
电沉积法是目前制备镍基复合镀层的重要方法.介绍了不同电沉积法的特点,综述了电流密度、镀液pH、表面活性剂、第二相颗粒含量和尺寸等工艺参数对镍基复合镀层质量的影响,总结了镍基复合镀层的种类及应用现状,最后对电沉积镍基复合镀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Fe基非晶金属代替传统的润滑组元,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Fe52Cr15Mo26C3B1Y3/酚醛树脂摩擦材料,探究不同含量的非晶金属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对摩擦材料磨损面进行观测,分析不同含量非晶金属对摩擦材料磨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非晶金属后摩擦材料硬度得到提升,其中非晶金属质量分数为30%~40%的试样硬度在67.6HRB和73.6HRB之间,为摩擦材料合适的硬度范围;随非晶金属质量分数的增加,材料的体积磨损率逐渐降低,平均摩擦因数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当非晶金属质量分数40%时试样的摩擦因数最小;随着非晶金属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磨损机制由接触疲劳磨损逐渐转变为磨粒磨损为主,并伴随着轻微接触疲劳磨损的混合机制。  相似文献   

10.
45钢表面激光熔覆镍基纳米WC/Co镀层显微组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CO2激光在45钢表面镀覆镍基纳米WC/Co复合镀层。通过SEM、XRD、EDAX、AFM分别对此镀层的显微组织、成分、物相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激光组装工艺,可以在45钢表面获得基本消除了裂纹和孔洞并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镍基纳米WC/Co复合镀层。视激光镀覆工艺参数及预涂层之差异,镀层中碳化物相的形态和分布可分为4种。镀层在原子力显微镜下可见含相当数量的粒度≤100am的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1.
范建文 《工具技术》2017,51(9):81-84
铝基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差,而评价非晶的形成能力对深入研究该合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采用热物性参数、热力学参数、热力学—动力学参数和临界冷却速率等评价铝基非晶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4种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用电刷镀技术制得了镍基 n-SiO_2复合镀层、镍基 n-SiC 复合镀层以及镍基镀层,并对镀层的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比较细腻,镀层中纳米粒子分布均匀,与基质金属结合紧密.显微硬度高,可达到 HV692,比镍基镀层提高约50%.滑动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加入可以提高镀层的耐磨性.纳米复合镀层的磨损机制以疲劳磨损为主,而纯镍镀层以粘着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3.
对比研究了润滑油中磨粒尺寸和含量对镍基纳米Al2O3复合电刷镀层和快速镍刷镀层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纳米颗粒的作用,存相同条件下纳米复合镀层的耐磨性比快速镍镀层提高了30%~50%,而且复合镀层的磨损体积随磨粒尺寸和含量的影响不如快速镍镀层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复合电沉积技术是机械工程材料表面改性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沉积复合镀层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镍基复合镀层是应用最广泛的复合电镀层之一。介绍不同的电沉积镍基复合镀层的研究概况,主要包括耐磨减摩镀层、自润滑镀层、电催化镀层、耐腐蚀镀层和抗高温氧化镀层。  相似文献   

15.
代替镀硬铬电镀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镀硬铬技术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及镀铬层的性能缺陷。电沉积合金及其复合镀是比较有前途的代硬铬工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代替镀硬铬电镀层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非晶电镀、复合电镀和合金电镀代替硬铬电镀层的研究现状,结果显示以上镀层无论在使用性能还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均优于硬铬镀层。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高沉积率激光金属沉积(Laser Metal Deposition,LMD)工艺中材料的孔隙率,研究了以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 718(IN718)为粉末沉积材料的高沉积率LMD工艺中主要工艺参数对材料孔隙率的影响,以及通过调整工艺参数降低材料孔隙率的方法。以目标沉积率为2kg/h的LMD工艺为基础,通过参数固化和分离的手段开展了高沉积率LMD的镀层实验,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即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送粉量对LMD镀层材料孔隙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参数下各镀层的横截面孔隙率及镀层孔隙率。实验显示:当激光功率从1 440 W增加到4 214 W时,镀层材料的孔隙率从约1.5%降低至0.02%左右;当扫描速度为500mm/min至5 000mm/min时,镀层材料孔隙率始终保持为0.07%至0.18%左右;当送粉量从0.64kg/h增加至6.48kg/h时,镀层材料孔隙率从约0.01%增加至0.84%左右。可见在高沉积率LMD工艺中,扫描速度对材料孔隙率无明显影响,而提高激光功率、限制送粉量均可有效降低LMD材料孔隙率,提高横截面孔隙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 实验设计方法(BBD),设计出四因素三水平的Fe基非晶合金涂层切削力实验方案,研究切削参数(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和刀具结构参数的变化对Fe基非晶合金涂层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和影响因素,运用方差分析法获取了影响切削力分量的显著性水平,得到低切削速度下Fe基非晶合金涂层的最佳切削工艺参数。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多元二次拟合,建立了Fe基非晶合金切削力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Fe基非晶合金涂层切削力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碳纳米管镍基复合刷镀层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碳纳米管镍基复合刷镀层的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等。结果表明:与常规镀层相比,含有碳纳米管的复合镀层组织明显细化,显微硬度有较大的提高,硬度热稳定性和耐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先采用电泳沉积工艺在铜基体上均匀沉积了粒径为20 nm的Al2O3涂层,然后采用电镀技术在Al2O3涂层中沉积金属镍,得到具有较高含量的纳米Al2O3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用扫描电镜及附带的能谱仪分析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成分,研究了镀层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比于纯镍镀层,纳米Al2O3颗粒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的表面更加平整光滑,组织更加致密均匀;镀层中纳米Al2O3颗粒含量对镀层耐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当其体积分数约为30%时,镀层的耐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论述利用新发展起来的激光束,电子束和离子束技术,以及化学溶液镀层技术,使金属材料表面获得非晶态合金层,这种非晶合金层使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大大得到改善,扩大了非晶态合金的应用。并对上述非晶表面层形成的机理和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