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厂办大集体企业竞争能力弱的问题的集中显现,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要想有效的推进厂办大集体企业的改革,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明晰集体企业产权,多渠道筹集改革资金,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本文分析了厂办大集体改革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改革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竹 《经营管理者》2013,(28):315-3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各项改革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的展开。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阶段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改革工作,只有做好改革创新工作,才能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浅谈在厂办大集体企业的改革中,企业内部的人员结构复杂性,产业发展的多样性,信息时代的开放性,这给厂办大集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如何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我国厂办大集体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备受瞩目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于8月17日正式印发。《意见》全文14页,分六大部分,对全面深化广东国企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六个方面,全面具体地确立了广东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国资持股不设下限。在目标上,《意见》首次提出"至2017年,全省混合所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格局正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发生改变。2007年央企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结束了国有企业多年来只交税收不交利润的历史。作为全民共同所有的国有企业,公有制的本质决定了国有企业应该向其所有者——全体人民进行分红。但是"取之国企,用之国企"的制度框架依然是我国现在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的格局,国企红利分配收益仍然不能为全体公民所共享。因此,我们应该确定"全民分红"的国企红利改革方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增进全民分红的稳步推进。本文主要对公有制本质的基本认识进行了理论陈述,进从公有制本质的角度来阐述国有企业利润进行全民分配的必要性,最后对国有企业利润全民分红的改革提出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仝新顺  贺红 《决策探索》2003,(3):32-33,35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施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实施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吹响了新一论国企改革的号角。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确认识自身位置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支持国企改革,充分协调、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利益,调动改革利益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国企改革顺利进行必将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26日至28日,国务院国资委在长春市召开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吉林国企改制工作经验,研究探讨破解大中型国企改制难点问题的方式和途径。会议认为,吉林省委、省政府在推进国企改制过程中不回避问题,积极化解矛盾,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主要领导亲临一线指挥部署,国企改革组织得力,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吉林省大中型国有企业所采取的增量重组、产业关联重组、承债式重组和品牌技术资本互补重组等改制模式和做法,优化了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推动了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带动了企业未来发展的项目建设,实现了改制企业发展速度效益同步增长。会议充分肯定了吉林实施国企改革攻坚的方式,对积极推进大中型国企改制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我们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重要理论创新,它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今后,随着改革的深入,体制的创新,将很少有纯粹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将成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9.
从新制度经济学透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制度变迁问题。要推进制度变迁,就要抓住其要害,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针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渐进式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阶段,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触及深层次的国有企业产权问题,改革并未上升到制度创新的高度,所以最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于是在改革的第三阶段,我们着眼于制度创新,提出了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决定性基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  相似文献   

10.
《决策导刊》2007,(1):23-23
国办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国资调整和国企重组下一步目标: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大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多数国有中小型企业放开搞活:到2008年,长期积累的一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任务基本完成:到2010年,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调整和重组至80—100家。(编者按:2006年中央企业为161家)。  相似文献   

11.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已在我国学术界得到广泛讨论,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胡立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的深化,二者之间的矛盾也日显突出,严重阻碍着我国改革的进程,而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实践也一直试图红开这些实质性矛盾,直到现在国企改革关山重重,才使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些现实。  相似文献   

12.
<正> 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在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说,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为国民经济发展出现重要转机做出了积极贡献。2001年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巩固和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成果,实现新世纪经贸工作良好开局。 盛华仁说,2000年工业生产与流通稳步发展,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有及国有  相似文献   

13.
<正>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阶段,而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役。笔者认为推进和实现政企分开既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难点,但更是突破口。 一、政企分开的难点。 1、国有企业产权主体难以明确。理论上讲国有企业的产权是清晰的,即国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政府可以成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行使所有者的职能。但事实上国有企业产权主体不明确。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对国有企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的主体,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就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但现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从激励机制及绩效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 ,我们赣州市章贡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 ,由于有些企业改革没有触动产权 ,结果又回到了老的传统体制上去。而对国有产权制度进行了较彻底改革的企业 ,大都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产权制度 ,如果不从产权制度上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 ,中小企业就不能从根本上“活”起来。我们的产权制度改革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 :1、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革 ,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是公有制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广州市自来水公司顺应国企改革的趋势,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行了深入改革。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国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率。实践证明,建立有效的经营管理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是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进入2007年以来,各省、区、市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对国企改革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响新一轮国企改革攻坚战,誓夺国企改革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8.
一、为什么说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国企改革的核心环节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怎样形成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呢?(决定)已给出了明确的思路,即通过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有效途径,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涉及到两大方面的改革,一是政企分开,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他股份制改造,是促进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使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重要途径。这项改革成功与否,是关系到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能否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能否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大问题。本文侧重说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着眼点,应放在企业机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h面L来u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首要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轨明晰企业产权,确《个业的独立法人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原因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轨,应当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各要R标。然而,从目前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20.
简略的回顾   纵观2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80年代初至十四大之前,我们曾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改革尝试。这是历史性的起步。然而,这些改革基本上不去触动传统的企业体制,因此,可称作“体内改革”阶段。第二阶段始于十四大。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而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国国企改革由“体内改革”向制度创新阶段过渡的重要标志,开始向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工厂制挑战。然而,实践表明,对所有国有企业实行以国有股为主体的公司制改造,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改制”多半换汤不换药,流于形式。于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出现了“真空”一方面传统的工厂制“企业”体系瓦解了,另一方面又无真正的企业和企业体系取代它。而要建立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体系,又缺乏(多元)投资主体,更无理论和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了困境。第三阶段从十五大开始。十五大确认了非国有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必要性,强调了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对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组织实行战略性调整的构想—“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而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以“决定”的形式就此作出了全面的规划,为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